席卷天下(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1

  因为早有准备,匈奴铁弗部的那些人并没有放火成功,可他们是拼死一击,发现被埋伏之后依然厮杀不休,造成刘彦这边战死11人、重伤8人、轻伤数十人的代价。
  战死的士兵中有4个系统的长矛兵,余下是晋人士卒,刘彦让好好安葬,妥善安置伤者,最后又说:“面对垂死挣扎的敌人,你们不是胆怯不战,是奋勇上前,我感到十分的满意。”
  本来心情略略忐忑的吕泰和徐正连声谦虚,口道:“不敢。”
  刘彦已经问出两人的出身,说起来这个年头有点才能的人,无一不是有家世背景,那都是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给祸害的,弄得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要是没有家族底蕴,真真是学不到什么本事。
  当然,吕泰和徐正的家族背景没有多么惊人,真正的“士族”早就衣冠南渡去了,留在中原哪怕是有背景也基本是小门小户,可依然耐不住现在这个年头人才难求。两人因为识字又懂得一些行伍,才在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各领两百人的军官。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乱世中将才难得,可有一种人物比将才更难得,那就是有治理地方能力或是能够建言献策的文臣。
  刘彦收留的晋人之中,识字率连千分之一都没有,可以干文臣工作的人更是少到可怜,田朔才能够一跃成为文士之首。
  话说回来,田朔带人跑路不行,治理文事倒是显得很有经验。或许,也是跟他卖力表现有关?天道酬勤之下,总之是将安置地治理得还算不错。
第15章
许家叔侄
  夜晚过去,清晨来临,不存在什么雄鸡“喔喔”直鸣,概因营地压根就没有鸡,倒是养了不少的猪,掠夺而来的牛、马、羊也有一些,可是数量不多。
  “君上,今日去见氐人,能将我带上吗?”吕泰一脸的期盼:“君上常说,士兵不战不能练其胆气……”
  其实去见许冥的事情已经耽搁了数天,直至将徘徊的匈奴铁弗部这个威胁解除掉,刘彦才算是能够离开领地。
  他们很快就要应付,来自不其城羯族召集联军的威胁。近在咫尺的柜县又何尝不是威胁?刘彦必须先搞定近在咫尺的柜县,去掉这个威胁之后才能专心一致,应对即将来犯的羯族人。
  几日之间,刘彦一直没有生产系统士兵,从收留的晋人中倒是招募了1500人,只是除了先前训练大半年的400余人,剩下的1100人只能说是凑数。
  考虑到,是应该让不多得的两个军官多见见世面,亦是要展现实力让氐人许姓家族心生忌惮,刘彦答应了两人带兵往的请求。事实上,他是打算尽量多带些人去,壮壮声势也是好的。
  自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以来便是以残暴而著称,先前的石勒还知道应该拉拢国内的羌人、氐人、杂胡和晋人一些特殊人才,后面继位的石虎却根本不讲究。
  许冥是氐人,以前氐人的身份很有用,特别是在和各族交流上面。至于欺压晋人?中原和北地的胡人,又有谁不欺压晋人,差别就是残暴过头与相对温和。
  认真说起来,汉化较深的氐人虽然也有欺压晋人的现象,可他们要比其它种族适度得多,近期更是改变了策略,以压榨为主,很少动辄打杀。
  氐人策略的改变与赵国(后赵)政局动荡有关,大批晋人再次难逃,社会混乱倒是没什么,毕竟中原什么时候不乱?比较要命的是,随着晋人大批逃奔,各处劳动力紧缺,让胡人去种田生产则有些为难人,脑筋比较灵活的氐人只能是开始善待晋人,算是安抚的一种。
  “到处青黄不接,羯人四处寻找劫掠目标。”许冥看似忧心忡忡,对自己的侄儿说:“尔荣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也不知道姓刘的会召集数万人,根本就是打着剿灭刘彦的幌子,想要收拾我们。我透露信息给姓刘的,无外乎就是希望刘彦尽起人手,与尔荣来个两败俱伤。”
  许镇看着非常年轻,身着一身皮甲,倒是显得英武。他点着头:“叔父英明,尔荣召集的众多部落,人数虽然有近五千,不过互不统领。听叔父讲,刘彦有一支人数约在三四百的精锐?这样一来,哪怕那些晋人没用,也能最大限度消耗尔荣的人手。”
  许冥眉头一皱,充满了迷惑:“奇也怪哉,叔父与姓刘的对抗数个月,一开始只是找不着姓刘的老窝在哪,后面他带着部众与我对抗……”,介绍了一下刘彦那些部众悍不畏死的模样,又说:“四个月不见,姓刘的不知道从哪搜罗来近三万的奴隶,亦是凭空冒出数百精锐。”
  “刘彦是汉人(匈奴),汉国(前赵)被灭之后,汉人(匈奴)大多逃向了塞北,中原是有留下一些人,可大部分都臣服了朝廷。”许镇看着是个识字的,分析事情也有条理,说道:“听闻塞北的刘姓又有一部崛起,刘彦该不会是他们埋在中原的暗子吧?”
  许冥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哪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由弱变强?没有人在背后支持,怎么都说不过去。
  他们说的尔荣是长广郡的郡守,“尔”在羯族里算得上是一个大姓。事实上众多的胡人,特别是杂胡根本就没有姓氏,普通的胡人也不会高端到有姓氏,只有一些发迹了的胡人才会有姓氏这么高级的东西。
  像是许冥的姓“许”字,他们就是汉化之后从“卑禄干”演化过来,其余很多胡人在汉化之后也会选个汉姓。
  这一次跟随许冥叔侄前去会见刘彦的人不算少,有500之众。
  500人中有100为氐族人,他们也是许姓氐族的族兵,另外有150的杂胡和250的晋人。
  这么个年头吧,只有族兵才是最被信赖的武装,他们也是待遇上最好的部队,看许冥100的族兵每人骑马不说,手中至少也是人人有一把武器。且不说那些武器是不是锈迹斑斑,但至少有武器啊!
  另外的杂胡和晋人,说是兵,不如说是武装农民,极少有金属武器,拿根木棍什么的就算是有家伙了。
  族兵也被称呼为部族武装,一般是各个部落和部族最为精锐的部队,更是各个部落或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在部族武装之外,存在仆从军、奴隶军。仆从军一般是从杂胡中挑选,大多属于临时招募。奴隶军则是大多由晋人组成,少量存在犯罪了的胡人刑徒。
  许家叔侄在带人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派出的哨骑回来禀告,说刘彦已经带人在那边等。
  “多少?将近1500人???”许冥听得一阵阵的纳罕:“这……”
  许镇爽朗笑道:“叔父,刘彦这是在展现实力,担忧我们与尔荣合兵攻打他。”
  许冥不住点头:“有道理,该是他怕我们,不是我们忌惮他。”
  话是那么讲,可许冥心里怎么都是还有点虚?
  这么个年头,人多也是实力的一种,能养活那么多的人意味着有足够的粮食。
  粮食啊,战乱年代还有什么比粮食重要吗?许冥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刘彦到底是什么来路,背后又有谁在支持。
  如今的塞北势力众多,可塞北是匈奴人盘踞了数百年的老巢,依然是以匈奴人的势力最大。后赵灭掉刘汉(匈奴),但没有对匈奴人赶尽杀绝,刘汉灭后,大多数的匈奴人退回塞外,继续经营着草原。
  许家不过是柜县的地头蛇,能够打听到的事情不多,只是大概知道后赵与塞北的关系不冷不热,极少互相攻伐。
  柜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胡人大肆破坏中原,晋人经历两次南逃,中原各郡县的人口一再减少,柜县不过是一个不足三千人口的小县,以许冥阖族七百余人口就能称雄。
  刘彦是带着将近一千五百人过来,就是要让不知道打什么主意的许家心生忌惮,从某些方面来讲,目的也达到了。
第16章
以军威,以利许
  许镇远远看去,平原之上黑压压的一片人,那些人似乎是以一百人形成一个四四方方的阵型,十五个方阵又形成一个“品”字形。学了一点兵书的他不由眼睛眯了眯,心想:“这是进攻的阵型啊?看来刘彦这人的攻击性很强?”
  有阵型,可惜的是没有旌旗,要不就能够看到旌旗招招的场面,会给军阵平添一份肃杀的氛围。
  “可惜咱们摆不出什么军阵来。”许冥一脸的晦气,又说:“姓刘跟咱们摆谱,等一下可不好说话了。”
  许镇却说:“是刘彦主动相邀,摆出这等阵势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真当军阵是那么好摆的?没有一些军略的知识,军阵绝对摆不出来。有了军略知识,手底下的士兵还要经过训练,要不也根本就摆不出来。
  刘彦为了这么一个阵型可是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许家叔侄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却是没有看到混乱的一幕。而刘彦能摆出这么一个阵势,还是有系统士兵打样,晋人士兵静止了还能像点样,动起来马上就该现出原形。
  许家叔侄羡慕刘彦能摆军阵,刘彦却在羡慕许家有众多骑兵。
  是的,胡人善骑,许家叔侄带来的五百众之中有接近两百骑兵,他们走的是一个长蛇的队形,等待接近到一公里内的时候停顿下来,随后开始凑堆。虽然依然没有摆出个什么花样来,不过骑兵在前,歩卒在后,看着倒也像那么一回事。
  离得近了,大概是相隔二百五十米,许家叔侄的队伍停了下来,双方在沉默中遥遥对视。
  “叔父可瞧见了?”许镇指向了略略显得骚动的那些方阵,笑说:“样子货,都是拉来凑数的。”
  确实,原先还能安安静静站在原地,许家叔侄带着人过来,刘彦那些新招募的晋人兵卒骚动了,然后太多人说话,以至于出现了“嗡嗡”声。
  刘彦没有说什么,左右两侧的吕泰和徐正却是臊得不行,他俩对着刘彦拱手行礼,一脸愤怒地打马离开,不一会远处传来了阵阵的怒吼声。
  说实在的,刘彦也是满心的郁闷,摆场面摆出了笑话,威慑力大减不谈,估计许家见了也要留下一个外强中干的印象。
  那却是刘彦有点想多了,这年头会摆军阵的没有几个,许家叔侄见到刘彦懂得摆军阵可真的是被震慑到。至于军阵出现骚动?哪怕是绝世名将手下都有废柴士兵的时候。
  胡人放马南下,西晋灭亡,东晋南渡苟延残喘,中原和北地的战争,打起来谁也不讲究什么战阵,哪次不是像是打架斗殴一般,差别就是场面比较大罢了。
  刘彦策马向前,与他一同上前的是田朔和20名剑士。
  另一边的许家叔侄也是拍马向前,跟上的却是20名骑兵。
  双方互相距离五米的时候停下,习惯性地就打量起了对方。
  刘彦对许家没啥好看的,看来看去也就是那个模样。
  许家叔侄却是在观察那20名剑士,他们用着无比羡慕的表情看剑士身上的甲胄,然后再看腰间的长剑和手中的盾牌,要说心里的思绪那是千回百转,有嫉妒更有迷惑。
  扎甲在东方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一款甲胄,于华夏文明中亦是占了秦汉时期的主流。这一款甲胄称不得防御力是有多么强悍,可是一直到两宋时期依然活跃,像是蒙元席卷欧洲就是因为有骑兵装备连人带马的扎甲,被称为具装重骑,配合机动性较强的弓骑兵,好好给那帮习惯了“骑士精神”硬对硬碰撞的欧洲人上了鲜明的一课。(最厉害的还是带去瘟疫大法)
  胡人现在是中原霸主了,可是因为大肆破坏,胡人的每一个政权生产力上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是以草原上的风格为主,有一身厚厚的羊皮袄就算是穿甲了。
  刘彦看到的许家兵卒,除了许冥和许镇是身穿晋人款式……或许应该称汉服?除了许家叔侄身穿汉家戎装配上皮甲,其余的人基本就是身穿兽皮和羊皮袄。他不会小看羊皮袄的防御力,实际上厚厚羊皮袄的防御力真的不错,可是天气热的时候穿羊皮袄真心就是受罪。
  “许家家主。”刘彦在马背上一拱手,嘴巴里说的是一口氐人风味十足的口音:“今天相聚,不谈其它,只问在下与羯人大战在即,许家要何去何从?”
  要不怎么说汉化程度高?许冥那一套拱手为礼的姿势做得异常流畅,说道:“不瞒足下,许家两不相帮。不过,倘若你战败,许家少不得是要落井下石一番。”
  “话听了不舒服,不过胜于实在!”刘彦“哈哈!”一阵大笑,笑完才说:“今天相邀,却是要和许家做一做买卖。”
  “咱们‘国人’明眼人从不说瞎话,不像晋人虚伪客套,该是什么想法就是说什么。”许冥说完才问:“什么买卖?”
  “早就听闻许家是柜县大族,手中有大地大片,放牧牛羊、马匹数量不少?”刘彦向左右打量了一下,示意兵卒抱来一卷包裹,拧了拧,只听一阵金属响声。他将长形包裹往前一掷,等待包裹落在发出沉闷声响,才说:“我用兵器换你牛羊和战马。”
  自然会有人在许冥的吩咐下跑向前去,捡起长形包裹跑回去递交。
  长形包裹之中不是它物,是一柄不带鞘的长剑和一柄环首刀,看着朴实无华,但“份量”十足!
  兵器啊!胡人不事生产,虽说有晋人可以充作劳役,可晋人之中又有多少懂得打铁?懂得打铁还要懂得冶炼,更需要一些技巧,方才能制作兵器。
  长广郡偌大一个郡,人口五六万,会打铁又会冶炼的其实是一个都没有。好吧,之前肯定是有,可是早被石虎集中到了都城襄国。
  许冥看到已经开刃的兵器两眼放光,抬头看向刘彦,呼吸有些急促:“怎么作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