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21

  “夫君?”拓跋秀已经轻声呼唤了数次,等待刘彦扭头看过来,说道:“可否允许奴奴上前说话?”
  刘彦陷入了犹豫,紧急征召令已经发出,陆陆续续有青壮从后方开来,城墙之上除了正规军士卒,还有数量庞大的临时征召兵,让他们看到拓跋秀与敌军搭话,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念头?
  那是一件不得不思考的事情,毕竟刘彦可是在现场,让拓跋秀上前搭话只会显示出软弱和怯战。
  “你与我一块现身,但由我来说话。”刘彦无视了周边部下诧异的眼神,向前迈步。到了城垛边上,注视着下方那个文士:“汝,何人!?”
  昂头向上看的文士,见竟然是男子出来,很有眼色立刻高声问候:“小人宋迁,向铁弗致意!”,顿了顿,看城墙上没有冒出弓箭手指着自己,又说:“奉左司马之命,请拓跋公主出城友好谈话。”
  其实阳裕邀请拓跋秀而不是刘彦谈话,那是一种非常讲究的现实,中原板荡再加上司马皇族衣冠南渡,胡人成了中原的统治者,等于是胡人当道做主。
  汉部的首领娶了拓跋公主,刘彦就是成了拓跋代国的姻亲,用任何观念来讲,“政治正确”的地方是,阳裕理所当然是与拓跋秀接触,这个并不算是侮辱刘彦,反而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在释放信号,那就是慕容鲜卑有接受汉部铁弗的意思。
  要不怎么说政治是一件无比复杂的事情呢?阳裕现在就希望刘彦足够聪明,能够理解释放出来的信号,可不要真的是一个脑子长肌肉的二愣子,那真的是对谁都不好。
  不是喜欢重复,是前燕的一帮晋奸先驱者,他们真的不想要横生曲折或波澜,只想稳稳当当地横扫一下辽东周边的国家和势力,为前燕南下扫平障碍,要不冬季还作战个什么啊!他们该是整个前燕政权中,最希望暂时无视掉突然冒出来汉部的一批人,认为哪怕是汉部再怎么桀骜不驯,只求慕容一家子能够同意日后再收拾。
  就是那样!那批晋奸什么都卖了,连祖宗都敢卖,不就是为了求个荣华富贵吗?得到荣华富贵就想要正名,那就没有比南下成为中原正朔更重要的事情了。在这个前提下,汉部袭击前燕使节团,汉部吊死了数百人,汉部造了城墙……也就是后面造城墙很麻烦,其余都可以原谅。
  虽然不知道汉部是怎么将城墙造起来,可阳裕现在并不想管那些,他只求刘彦可以愉快地接受慕容皝划下的红线,双方快快乐乐地一块玩耍,至于算账什么的,容后再说。
  刘彦可不知道前燕的晋奸心理状态,但因为得知会成为辽东刺史,实际上真的是想要软处理了。他无比迫切地想要让系统升级,只要系统升级了,不管是后赵那边的不稳,还是前燕这边会爆发战事,会有更雄厚的资本来应付。那么在系统升级的前提下,妥协不过是暂时的产物!
  双方都想要暂时的妥协,那么一切就显得好说话多了。
  那名前燕的文士驱马回去,刘彦这边是调整一下准备出城。
  吕绍阳就激动的发现一点,城墙上军官不断发出口令,弓箭手进入到最高的警戒状态,一些具装骑兵、皮甲骑兵,包括传说中异常精锐的部族武装都在调动,城门那边似乎也有打开的迹象。
  “这是要……出城厮杀,还是?”吕绍阳不是在问别人,他激动地心想:“一旦打起来,我们这些被征召的人,该是会有守城的机会。那个时候就是发挥我武勇的时刻了!”
  像是吕绍阳一类想法的人肯定存在,并且估计是不少,毕竟汉部现在可是一切讲究军功优先了来着。
  心惊胆战眼见局势发展的人必定也是存在,他们神色慌张,做起事情来也开始出错,结果是不用等军方的人来抽,负责带领他们的保长就先是一顿鞭子和喝骂声。
  事实证明是白紧张了,出城后没有爆发交战,刘彦带着人在城头的弓箭射程内,阳裕是带着人到了城头的弓箭车城外。
  随后,双方各自有一小撮的人脱离大队,开始在两军阵前不知道说啥玩意,反正城头是听不到的。
  这样的情况并不诡异,甚至可以说是很正常,只有要鼓舞士气的时候双方的人才会故意高声喊,尤其是会各喊各的,根本不搭理对方在说什么鸡巴玩意话。
  现场至少有三万双眼睛在注视着,汉部这边是两万两千左右的正规军士兵和征召的青壮,眼前那边大概是八千人。他们没有听到高声的对话,有经验的人知道预示着打不起来的机率很大,因此这部分人比较放松。只有一些没有经验的家伙才会瞎紧张。
  刘彦现在除了辽东刺史的印绶什么都不感兴趣,安静地听着拓跋秀与对方那个不知道谁?反正就是在虚情假意的讲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渊源什么的。让他比较注意的是一个“扫描”之下武力值高达九十三的家伙,那个家伙看上去简直就是太俊美了,想让人不注意都不行。
  客套完毕就到了讲条件的环节,阳裕简直无法想象事情会那么顺利,顺利到他只是一讲,早就得到示意的拓跋秀稍微讨价还价,可没有什么剑拔弩张的叫嚣,表示在正式成为辽东刺史之后,汉部就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服从前燕。
  “那……就这么说定了?”阳裕是控制不住一脸的喜悦,问话的人换成了刘彦。
  刘彦终于是将视线从慕容恪身上转到了阳裕身上,丝毫不拖泥带水:“对。”
第160章
废物!一帮废物!
  古有勾践为夫差尝屎方有三千越甲可吞吴,刘彦现在就想要辽东刺史的印绶,为慕容皝尝屎当然是不可能的,可要是派出军队参与前燕对辽东周边国家和势力的战争,再奉上一些兵器、辎重什么的,并不是不能接受。
  “君上,前燕的要求并不算苛刻。”
  “唔……”
  “君上,我们来到辽东狭隘半岛,安置了十来万部众,已经开垦土地,建设村庄。能不能开战……还是暂时忍耐。”
  “嗯……”
  刘彦的内心已经被辽东刺史印绶完全占据了,可是他不能那么直截了当地对前燕认怂,需要进行公论,找个台阶什么的,又不能过于破坏部族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
  见小利而忘义啥的是身为君主的大忌,刘彦没道理不懂这个。问题那是辽东刺史的印绶啊,要是获得了辽东刺史的印绶,系统就有可能升级,之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绝对不会存在什么问题,要是傲娇一些的人都敢喊“我要一个打十个”了!
  以吕泰为首的军方将校牢牢闭紧了嘴巴,他们其实是比较心虚,前燕来的可是十多万部队,之前前燕用四万才打得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高句丽毫无还手之力,汉部撑死也就二十来万,真心不是一个级数,哪怕是有看似雄伟的城墙作为依托,打起来心里真的没有底。
  “有城墙,城墙的防御工事完善,抵挡十数万大军没有问题的。”李坛不顾诸多袍泽看过来的眼神,先是对直属上司吕泰行了一礼,随后拜伏在刘彦跟前,说道:“君上若是要战,我等武人深受君上大恩,定然誓死追随君上与燕军酣战致死。”
  好吧,这一下谁不请战谁就是怂逼,哗啦啦一片的武人都是站出来拜伏在刘彦跟前,一个个大声请战。
  请战的武将不少在瞄李坛的后背,内心里还不知道是有多么郁闷外加敌视。大约不是怪请战,是主将没有说话,一个军侯竟然越级,军队最不喜欢的就是不讲规则的人。
  此时此刻的吕泰内心里对李坛也是满肚子的意见,甚至想着这件事情完了绝对不会愿意有这么一个人在自己的麾下。
  “……只是!”李坛突然昂起头来,义正严明地说:“职窃以为,我部目前正是休养生息,以图大势的时候。”他开始讲朝鲜半岛,随后又讲后赵那边的两个郡,最后看了直属上司吕泰一眼,又看向刘彦,恭声道:“此是校尉私下与职交流说的话,校尉不好明言,职冒死进谏!”
  刘彦知道那完全是胡说八道,吕泰或许会有一些看法和见解,可要让这个闷葫芦与人交流比较难。
  将校们已经发表了意见,该是轮到行政官员们上了。
  行政官员肯定是比较不喜欢发生战争的群体,尤其是敌军有十数万,打赢不敢奢望,僵持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战争打越久,对民生的破坏力越大。那是比较现实的事情,毕竟人要么是成士兵要么是民夫,谁去生产?没有生产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行政官员能参与战事的少,大部分会无所事事,生产停顿也会造成基层建设停滞乃至于是倒退。
  刘彦本身也不希望在这个阶段与前燕火拼,汉部已经在朝鲜半岛有了一处战区,后赵领地出现不稳,再与前燕僵持上,不管是与前燕僵持多久,其它方向就很难顾上。
  “夫君,奴奴可以让兄长再转圜一下,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拓跋秀是第一次在会议上出声:“让代国施加影响,是应有之意。”
  拓跋秀有身孕了,有足够的资本和影响力,可以在这种场合开口说话,之前会受到刁难和排斥,现在却没人敢了。
  台阶有了,不知道为什么刘彦内心里却是有些怅然若失。那是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要是军方求战,行政官员求和,才是正常的现象。现在却是文武皆对于前燕的战事没有信心,说明汉部还承受不住大压力。若不是情况真的不允许,他几乎是要推翻决定,与前燕来一场生死较量,或是非常干脆地对军方大换血!
  “那就允许吧。”刘彦略略落寞地说:“我们需要了解辽东的地形,正好就借这一次办了。”
  一直打酱油的蔡优和吕议对视了一眼,两人看到了刘彦那一闪而过很快收敛的落寞,看得眉头深皱。他俩眼神交流了一下,知晓是该私下沟通一番,绝对不能让这么件事情影响到效忠对象的雄心壮志。
  汉部建立才多久啊?满打满算不到四年!
  四年的时间,从一无所有到二十来万的部众,已经是大发展了!
  四年的时间,从连一块土地都没有,发展到在后赵境内有两个郡,海上十来处的岛屿,辽东占了一块地皮,朝鲜半岛那边也是有大概一个郡规模的飞地,多少人才能做到这一步?
  刘彦挥挥手让除了拓跋秀之外的人全部滚蛋。
  因为刘彦那一闪而过的神色实在是太明显了,以至于文武全部都是心情无比的忐忑,他们带着忐忑的心情缓缓退出,期间吕泰多次欲言又止,连带很多武人脸色奇差,可终究没人敢在刘彦看去满心怒火的情况下开口。
  该滚的全滚了,刘彦本来低下的头抬起来四处看了看,房屋内仅是剩下坐在自己一侧的拓跋秀。
  “夫君?”拓跋秀小心翼翼地说:“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拥有更旷阔的前景。再则,慕容鲜卑的要求……不算过份,您忍一下吧?”
  刘彦先“呵呵”了几声,又是“哈哈”了几下,幽幽地念:“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那句诗词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用在两晋其实更加合适,概因晋人真的是废物!废物!废物!
  “……”拓跋秀的汉化可没有到那种程度,听不明白诗词。
  “那个李坛……”刘彦本来想要评价是个投机之辈,可广泛出现世家门阀的这个时代,只要是家族出身的人,谁又不是投机之辈?他改口换话题:“以夫人对慕容鲜卑的了解,他们真的会罢战?”
  拓跋秀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说道:“若说信义,谁人又有信义?看燕国的国策。”
  “国策啊?”刘彦倒是知道一点点,说道:“慕容鲜卑的国策应该是清扫周边的势力,为南下扫平障碍。因此,这一次哪怕是他们不进攻我们,等待他们要南下之前我们双方必定是有一战。”
  拓跋秀再认可不过,颔首道:“晚点打对夫君有利。”
  刘彦是真的起了要对军方调整的心思了,并且那份想法非常的执着。既然这一批将校没有身为武人的好战,那只能是全部弃用,再选出一批好战的武人,他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干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一两天,刘彦直接是放手让拓跋秀与前燕去沟通,自己并不出面与前燕的胡扯。
  拓跋秀毕竟是拓跋鲜卑的贵女,还是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向前燕承认过的公主,除非是前燕想要与代国从合作转向对抗乃至于是开战,否则拓跋秀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彦其实也是略略遭受打击,不过并不是真的心灰意冷什么的。他已经决定将麾下的那些废物或者别有用心之辈,有一个算一个打算以流放的形式派去最危险的地方,什么时候变得有骨气一些再重新重用。
  另外,刘彦需要给慕容鲜卑一个假象,那就是他这个拓跋鲜卑的铁弗比较重视拓跋秀……似乎这么说也没有错,再怎么说拓跋秀可是怀孕了。简而言之就是,刘彦要给慕容鲜卑自己非常倚重拓跋鲜卑的印象。
  或许是汉部服软有效果,斥候战虽然还在继续,可回来的斥候禀告前燕剩余的大军没有停顿,是直接向着北方而去,走在最前面的先锋部队已经渡过大梁水(太子河)。
  前燕大军没来,刘彦异常渴望的辽东刺史印绶却是到手了,并且是汉·辽东刺史印绶,可不是晋·辽东刺史或燕·辽东刺史。
  “夫君,他们……使诈!”拓跋秀没太注意刘彦的神色,只顾着愤愤不平地说:“是前汉的印绶,没有……”,说到一半却是听到刘彦在狂笑,且看去神态有些疯狂。她以为是刘彦受到了刺激,自己被深深吓到,连忙安慰:“夫君勿要动怒……不若,围歼没有离去的八千燕军!”
  刘彦还在继续狂笑,汉之辽东刺史印啊!不管慕容一家子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他反正是听到系统一下子将人口上限一下子增加了三千,那就是等于人口的上限达到了五千!
  那可是到了五千人口的上限,等于是刘彦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就有了一批可以反复拼死作战的士兵,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夸张的事情吗?
  刘彦狂喜的同时内心无比迷惑:“得到汉室的印绶奖励怎么这么丰富?”
第161章
心结难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