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门毒后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306

  与此同时,正在城里各处搜寻沈妙下落的沈丘得到消息,已经找到了罗潭。
  莫擎道:“罗小姐快不行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来
  罗潭被人找到的时候,是在定京城西一个几乎废弃的巷子里,那巷子连通着好几条胡同,路程七歪八扭的十分不好找。还是阿智那头的城守备有人对定京城的边边角角都十分熟悉,这才发现了罗潭的下落。
  然而虽然找到了罗潭,情况却并未让人觉得轻松。罗潭的腰部接近腹部的地方被人深深捅了一刀,伤口极深,因着找到她又花费了一番时间,等送回沈府的时候,已然奄奄一息了。
  一连来了好几个大夫都,瞧着罗潭的伤势也只是连连摇头,只说回天乏力,气的沈信差点就要拔刀。还是罗雪雁道:“既然都是些庸医,就拿阿信的帖子去请宫中太医!太医院的人不是各个都能妙手回春么?谁治好了潭儿,沈家必然重重有赏!”
  沈丘命自己的手下拿沈信的帖子去宫中请太医了,众人围在罗潭的床榻之前,罗雪雁眼眶都红了,道:“是谁干的?竟然这般心狠手辣!”
  罗凌也目光沉沉,罗潭是他堂妹,如今生死未知,他自然心中难受。然而更让人不安的是,罗潭找到了,却还没有沈妙的下落。罗潭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对方毫不手软,显然是穷凶极恶之人,那沈妙到底会遭遇什么,众人想都不敢想。
  沈家的兵在定京城马不停蹄的搜寻,可愣是没找出一丝半点的线索。那些人仿佛就凭空消失了般,平头老百姓家都已经搜过了,街头小巷也查的差不离,总不能去搜那些官家的府邸,便是他们想,也没这个权力。
  屋中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中。
  外头发生的一切,沈妙并不知道,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手和脚都被绑着不能动弹,沈妙慢慢的睁开眼睛,对方倒是忘记蒙她的眼,或许觉得根本没有必要。
  这是一处空旷的密室,里头有一张书桌,一个柜子,还有一张床,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看上去似乎是什么人家的府邸里的密室。沈妙甚至动弹不了,只得安静的看着。
  外头没有任何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沈妙之前被打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不晓得罗潭逃出去没有,给谢景行的话有没有带到。
  如今沈信是定京城里众人都要忌惮三分的角色,尤其是在眼下秦国和大凉的使者都未离开的情况下。因着文惠帝要仰仗沈信,沈信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加之收回兵权,寻常人都不会在沈信头上动土的。而眼下居然有人就这么不带脑子的做了,这般胆大又不顾后果,沈妙用后脑勺也猜得出来那人是谁,除了明安公主,谁还会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
  但她没想到,明安公主竟然这么快就在定京城里寻了帮手。显然,明安公主不会亲自动手,便是皇甫灏也不会允许明安公主这么愚蠢的手段。而当日掳走她的人竟然能混在冯家的护卫中,对冯家有所了解,对她和冯安宁的行程看来打听的十分清楚,尤其是当时驾着马车飞快甩掉冯家护卫,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小巷,一切的一切,无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昭示着一个事实,明安公主找来的这个帮手,对明齐的各处路线都熟悉得很,显然是土生土长的定京城的人。
  明安公主这般自以为是的人,不可能与什么小人物有关联,但若是有些官位地位的人,又怎么肯以身犯险,陪明安公主赌上自己的前途来掳走沈妙。要知道日后若是被沈信查出底细,沈信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明齐官员们向来趋利避害,这样凶险的事情,是决计不会做的。
  是以,只能是那些有一定官位,却还极端渴望着向上爬的更高,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的人。明齐的官僚中,谁是这样的人呢?沈妙一时半会儿倒也想不起来了。
  不过事关明安公主,沈信做起许多事情来都未免牵连麻烦,不知道为什么,沈妙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若是谢景行出手,应当能很快找到她。想想也是了,谢景行还有个沣仙当铺,沣仙当铺的情报四面八方,若是掳走她的人在定京城哪里都熟悉,沣仙当铺在明齐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更是四通八达,焉有落败的道理?
  沈妙心中便也只得希望谢景行能尽快发现她了。
  她费力的将手往袖子里缩,对方绑绳子绑的极紧,沈妙几乎是将手腕都磨破了皮才探到了袖中的簪子。
  那是她特意做的,重生以来,为了避免发生各种意外,她特意做的簪子。簪子的尖端弯成了勾,千钧一发的时候,大约还可以用这个来刺瞎对方的双眼。这是她前生在宫里学到的手段,只是眼下,用来磨一磨绑着手脚的绳子也是可以的。
  刚想动手,却听得外头传来人的脚步声,沈妙心中一动,迅速将簪子塞回袖中,靠墙紧闭双眼,装作还未清醒的模样。
  门被打开了,似乎从外头走进来人,听脚步声不止一个人。
  其中一人道:“沈家动静太大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把人运走?”
  另一人回到:“慌什么,现在人在我们手上,避过这阵子风头再送出去也不迟。”
  是两个人。沈妙心中盘算着,听对方的口气,如今在这里只是暂时避避风头,到最后还是会将她送出去的。明安公主能将她送到什么地方,总归不是什么好去处。心中稍稍宽慰的便是沈信的动作极快,如今全城都备严,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下,对方想要将她送出门去未免也有些困难,至少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她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是……沈妙心中狐疑,这两个人的声音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可她眼下是在装睡,不能睁开眼去看。
  似乎感觉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沈妙听闻一人有些迟疑道:“她怎么还不醒?是不是之前办事的手重了。”
  “二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关心她醒不醒?”另一人道:“你放心,就算沈妙是醒不过来,公主那边也只会高兴。公主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沈妙越惨越好,是死是活都没关系。”
  “我只是担心,”叫“二哥”的人声音里果真是含了几分担忧:“要是此事被爹发现……”
  “爹发现又如何?别忘了,你和我可是爹的亲生儿子,自从那小杂种死了后,爹将来能依仗的也就只有我们兄弟二人。”那人道:“再说了,谢家和沈家本来就不对盘。你以为,爹会为了一个不对盘的沈家去告发自己的亲生儿子么?”
  谢家?谢家!
  角落里的沈妙睫毛微微一颤,难掩心中的震惊。
  她倒是没想到,掳走她的人竟然是谢家人,那人叫另一人“二哥”,毫无疑问,这二人就是谢长武和谢长朝!
  沈妙心中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想到和明安公主结盟的既然是谢长武和谢长朝二人,要知道谢长武和谢长朝虽然一直对谢景行不满,可是由前生看来,却也和他们的主子傅修宜一样,是善于隐忍的人,怎么会在这一世如此狂妄自大,不惜以身犯险,连掳人的勾当都干出来了。
  临安侯府是明齐的世家大族,便是庶子,那也是胜过许多官家的嫡子,谢长武和谢长朝所做的事情一旦被揭发,整个临安侯府都要被毁了,这两个人是疯了不成?
  谢长武“啐”了一口,道:“这地方安全么?”
  “自然安全。”谢长朝得意道:“有谁会想到,那沈家的小姐会藏在咱们府上?再说便是在这府上,这件密室知道的人也不过你我二人罢了。就算沈信真的得了陛下的口谕,福至心灵的搜到咱们府上,我也保管让他铩羽而归。”
  “那就好。”谢长武松了口气,道:“此事在成在败,都是一念之间,不可出一点纰漏。等外头风声一过,就速速把人送出去。”
  谢长朝点头,从篮子里拿出清水和饭,走到沈妙身边,把两个碗放在沈妙面前。
  “叫醒她现在吃么?总不能把人饿死了。”谢长武问。
  “不用。”谢长朝道:“绑着她,她又不是没嘴,你不觉得,让一个千金小姐学狗一样的吃饭,公主殿下听到心中也会欢喜的多么?到了那时候,公主心喜,替咱们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也是好的。”
  谢长武便道:“也好,还是三弟想的周到。既然如此,我们也先出去,省的令人怀疑。”二人说完后便离开了。
  待外头再无声响后,沈妙缓缓睁开了眼睛。
  面前的地上摆着两只碗,一碗是清水,另一碗是。万幸的是谢长武和谢长朝没拿更恶心的东西让她吃。
  沈妙心中叹了口气。
  她又不是没吃过,冷宫里的残羹冷炙里,甚至还有发馊的饭菜,那又如何?为了活命,人的尊严其实是可以暂时放下的,只要有一日有了机会,再报复回来就是。
  只是谢长武和谢长朝的话,终是让她慢慢的蹙起了眉。
  这里竟然是临安侯府的密室,如果真是如此,那沈信要找到这里来,恐怕是很难了。第一,没有文惠帝的口谕命令,是不可能搜寻一个官僚家的府邸,除非能拿出切实的证据。可是无缘无故的,谢家兄弟和沈妙平日里毫无交集,旁人怎么会想到他们才是掳人的凶手。第二,便是沈信真的拿到了口谕,如谢家兄弟所说,这密室想来十分隐秘,谢鼎都不知道的事情,沈信又如何找到?
  谢家人倒是另辟蹊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样一来,事情反倒是棘手了。
  沈妙看着面前的清水。
  谢景行能找到吗?
  ……
  另一头,沈宅里,宫中的太医终于是来了。
  来人一身白衣翩翩,手持一把折扇,若非背着的医箱,到好似哪家温润如玉的王孙公子,不像是来救人,倒像是来赏花的。
  这来人却是宫中的年轻太医,高阳。
  罗雪雁和沈信就目录怀疑之色。虽然高阳在宫中医术令人称道,可宫中那些看病的,都是妃嫔女子,女子总喜欢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谁也不能说未必就不是因为高阳长得好看,众人才夸他医术高明的。而且对于医者,世人大抵都有一种想法,便是年纪越大的,医术越是卓绝,至于年轻的,不过是只懂些皮毛罢了。
  沈信没料到宫中请来的这位太医竟然是高阳,一时间又不好拒绝,若是再重新去请,只怕会耽误不少时间。
  那位传说中的高太医倒是十分知晓世事,先是被人迎进来,派头摆的很足,走到昏迷中的罗潭身前,替罗潭把脉。
  众人都目光炯炯的瞧着他,半晌,高阳才摇头叹息道:“气息微弱,脉象紊乱,伤口太深伤及肺腑,又流了不少血,难。”
  罗雪雁登时就道:“原又是个庸医,丘儿,你再拿你爹的帖子去请大夫。”
  “慢着!”高阳不悦道:“我只是说难,又没有说重症不治,你们邀我过来出诊,又去找别的大夫,沈将军这是何意?”
  “你果真能救潭表妹?”沈丘上前一步问。
  “若是再耽误一会儿,在下也束手无策了。”高阳道。
  “好。”沈信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信你。若高太医能治好潭儿,沈家必然重金奉上!”
  高阳笑了一声,道:“不敢不敢,医者父母心,银子什么的便不必了。罗小姐命在旦夕,耽误不了了,在下必须先为罗小姐施针,还请诸位在外等候。”
  罗雪雁仍旧有些犹豫,沈信却已经往外走了,他走南闯北,知道有些有本事的人大抵都有些古怪的习惯。而且医术这一回事最怕外传,想来高阳是怕被人瞧了去。
  沈丘和罗凌也紧跟在沈信身后,罗雪雁见状,再如何担忧,也只得跟着出去了。
  屋子里就只剩下高阳和床榻上昏迷不醒的罗潭。高阳将自己的医箱放下来,一边打开一边喃喃自语道:“这些都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倒成了出力的人了。”
  他取出一个布包,摊开来,却是数十枚大小形状各异的金针。
  高阳道:“讨好沈妙便罢了,现在连家人也要一并讨好了么?”他摇了摇头,伸手解开罗潭的衣襟,颇为无奈道:“得罪了,在下也不想的,若是想要负责,便去睿王府上,戴面具的那个就是。”
  ……
  时日过的很快,一连就是两日过去了。
  两日里,宫中的那位高太医,的确是展示了卓绝的医术。在一众大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高阳施了两次针,让人给罗潭煎药喂了两碗后,罗潭的气息渐渐平稳下来,脉象也比从前有力的多。换了个大夫来看,便也说至少命是保住了。
  一改之前对高阳的怀疑态度,罗雪雁将高阳奉为座上宾,因着怕罗潭中途病情有反复,恰好高阳施针还有两次才得全完,因此罗雪雁便让高阳现在沈宅里住着。方便日日查看罗潭的病情。
  罗潭的病情是稳住了,可是沈妙那头,却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
  文惠帝得知了此事也是勃然大怒,抛开对沈信的成见不提,有人在天子脚下掳走官家嫡女,尤其是在秦国和大凉的使者未离开的情况下,岂不是明明白白的昭示着定京城贼子作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因此倒是默许了沈信这大张旗鼓的寻女动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