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76

  此后两人又絮叨了几句,桂妈妈便出门去打听宋氏吩咐的事。
  谢姝宁这才又睁开眼,从角落里爬起来凑到宋氏身边去,用自己短短的两条胳膊环抱住宋氏依旧纤细如同少女的腰肢,细声唤她:“娘亲……娘亲……”
  此时此刻,她颇有些语塞,只能这般一声声地唤着,似只有这般,才能叫她心中好受些。
  “阿蛮,你喜欢这儿吗?”宋氏忽然问道。
  谢姝宁怔住,身子僵硬,半响才抬起头来将身子转到宋氏面前去,迟疑着道:“娘亲喜欢吗?”
  这么长久以来,她竟从未想过母亲也许根本便不喜欢京都,只是为了他们兄妹两,不得已才留了下来。她可以没有夫婿,可两个孩子却不能没有父亲。母亲也罢,这天下人也是,只怕都是这般想的。可谢姝宁重活一世,想的也就愈发通透了。若真到了迫不得已时,母亲跟父亲之间,她势必会选母亲。若真能离了谢家,也并非坏事。
  只可惜,谢家这样的人家,又怎会眼睁睁看着自家血脉流落在外。民不与官斗,便是想斗也是斗不过的。
  谢家在京都经营几代,又同几位国公侯爵家结了亲,想要收拾个商贾出身的宋家,不过易如反掌!
  这一点,谢家人明白,谢姝宁了然,宋氏又岂会不知。
  有些路一旦走了,便再无回头的机会。
  火盆中的炭燃尽了,一缕缕白烟袅袅升起,似拼命挣扎。谢姝宁侧目望过去,耳中听得宋氏道:“滴水成冰,雪大得能将人给埋了,这样的地方娘亲一点也不喜。”说着,她悠悠叹口气,喃喃起来,“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
  也不知她是后悔带着孩子们入了京,还是后悔当初让谢元茂来了京城。
  可她,终归是后悔了。
  而谢姝宁,也看清了这一点。
  当天夜里,她浑身烧得滚烫,在噩梦中辗转醒不来。许是先前徒手玩了雪,心中又郁郁难安,先前早已经痊愈了的风寒竟是又发了。蔷薇起夜听到她带着哭腔的嘤咛声,点了灯进来一瞧,吓得不行,急急忙忙冲去禀了宋氏。
  谢元茂当日便已经搬去了外书房,这会内门落了钥,已是不能去寻他了。
  宋氏便随手披了厚衣起身,急声吩咐桂妈妈:“速速去请了长房的杭太医来,我先去阿蛮房中候着!”
  可月上梢头,时已夜半,这会子人都已经睡下了,哪那么容易请。没一会,这事便惊动了玉茗院。陈氏已经清醒,靠在枕上略一想,又让人吹了灯睡下,权当什么也不知。玉茗院静悄悄的一点声响也无,芝兰斋里却灯火通明。
  宋氏进了东跨院,见着谢姝宁的模样便忍不住惊叫了声,“蔷薇,阿蛮何时开始烧的?”
  “奴……奴婢不知。”蔷薇被唬得后退一步,战战兢兢地回道。
  宋氏只觉得一股热血自心头涌上,叫她耳畔“嗡嗡作响”,竟是听不清蔷薇的话了。不过此刻她也顾不得旁的了,只飞快地扑上前去,又指派丁香跟百合去打水,取干净衣裳。蔷薇则生怕被宋氏责怪,急忙去柜中取了厚厚的棉被出来给谢姝宁加上。
  可饶是这样,谢姝宁白胖的小脸热得通红,身子却是不停地冷得发颤。
  宋氏见了又怕又心疼,不顾病气可能会过给自己,一把将谢姝宁搂进怀中,将被子厚厚盖在她身上。
  好在夜里也都是温着水的,丁香没多久便打了水进来。擦净了身上黏腻的冷汗,又换上了干净的衣裳,谢姝宁的呼吸声才渐渐趋于平缓。屋子里的人多了,便有些气闷。等着杭太医来的时候,宋氏便将人都给打发去了外间,自己抱着谢姝宁不肯撒手。
  自责间,她忽然听到怀中小人细碎的梦呓。
  “箴儿别怕……娘亲在……”
  “娘亲,阿蛮怕……好怕……”
  模模糊糊的话语叫人听不清她究竟在说些什么,可宋氏明明白白听到了怕字。
  她只觉得心口一疼,忍不住伏下头去,在谢姝宁滚烫的脸颊上亲了下,“阿蛮乖,别怕,娘亲在。”
  像是听到了她的话一般,梦呓声渐低,谢姝宁的身子动了动,缓慢地将眼睛睁开一条缝,而后又无力地闭上,呢喃起来:“果真是梦,娘亲已经去了呀……娘亲早就已经不在了……我怎会见着娘亲……”
  宋氏闻言如遭雷击,抱着谢姝宁的手不禁一颤。
  正当此时,桂妈妈领着杭太医赶来了。
  留了杭太医在里头给谢姝宁诊断,宋氏心惊肉跳地听着桂妈妈禀报。
  桂妈妈大大喘了一口气,“这一回是长房的二夫人帮的忙。奴婢去时,正巧遇上二夫人,二夫人便让人去请了杭太医来,因而才少费了许多周折,这便回来了。”
  宋氏还想着方才谢姝宁的几句呓语,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疑惑询问:“这么晚你怎会遇上二夫人?”
  “奴婢也不清楚,二夫人穿得好好的,身边也只跟了个丫鬟。”
  宋氏听了也没在意,满心都搁在了谢姝宁身上。
  她的阿蛮,怎么会说那么古怪的话,莫不是烧糊涂了?
  可幸而杭太医来的及时,谢姝宁并没有大碍。吃了一帖药重新睡下,到寅时,烧便退了。宋氏一夜无眠,到这会才总算放心了些,在谢姝宁身侧躺着歪了歪小憩了会。
  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地听到谢姝宁在唤她,宋氏睁开眼一瞧,便对上了谢姝宁因为生病而含了水汽的眼。
  她轻笑了声,摸了摸谢姝宁的额,“昨儿个夜里,你可快吓死娘了。”
  谢姝宁全然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只以为宋氏在说她突然发烧之事,不由哑着嗓子劝慰:“娘亲莫担心,阿蛮已经好了。”
  宋氏眉眼弯弯地点头,又训她:“往后可不能在玩雪了!”说完,不等谢姝宁开口,她又招呼起桂妈妈来,等人进来便问,“什么时辰了?”
  第036章
忧虑
  
  外头的天已经大亮,红日高悬,积雪消融。
  桂妈妈道:“辰时三刻了。”
  “竟已经这般迟了?”宋氏闻言不由微惊,“年礼的事耽搁不得,最迟今日便要将事情打探清楚了。若不然,眼看着这年便到了。延误了可担待不起。”
  桂妈妈应了,等到晚间便递了消息回来。
  “玉茗院的那位说的倒都是真的。长房老太爷好风雅,喜欢念书,寻个孤本想必便妥当了。老太太信佛,送个观音大士的玉雕想必也可。至于剩下的几位老爷夫人,也都同那位说的差不离。”
  谢姝宁正窝在宋氏怀中吃药,闻言差点一口药汁喷出口来。
  长房老太爷好风雅不假,喜读书也是真的,可他却恰恰不喜孤本古籍,他嫌弃这些个东西被古董商人炒高了价失了原本的味道,满是铜臭不如不要。所以送他一本孤本,非但讨好不得,指不定还会惹恼了他。而长房老太太的确也是信佛的,但不同别个,她拜的却不是观音大士,巴巴送她个观音像,谁知她会如何想?
  剩下的几个人,谢姝宁知道也不必继续想了。陈氏既在长房两位老人家的身上做了文章,剩下的又岂会放过。
  谢姝宁咽下一口苦涩的药,脑子飞快转动起来,想着该如何才能将这事不露声色地告诉宋氏知道。
  陈氏既敢在这上头动手脚,想必已经部署过。他们来谢家的时日尚短,能打听到的事其实极有限度,因而桂妈妈才会觉得陈氏说的话是真的。半真半假最容易掩人耳目,也最难堪破。
  喝尽瓷碗中最后一口药,谢姝宁蓦地听到母亲的声音在她头顶上方响起。
  只听得她道:“再去打听一遍,要细细的。”
  桂妈妈不明白:“太太怀疑那人在下套?”
  “眼下还不清楚,但小心些终归是没错的。乳娘昔日教我,万事不可轻信,旁人说的话至多只能信八分,而陈氏这般的,顶多不越过三分去。我过去从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如今想来却是字字珠玑。”忧虑着江嬷嬷的身体状况,宋氏提起她时话音都不禁低了些,“只可惜我是半桶子水晃荡,若是乳娘在便好了。”
  谢姝宁也担心着。
  不论江嬷嬷是不是内宅高手,至少有她在,母亲便能多个助力,所以江嬷嬷得活着!
  但延陵距离京都路途遥遥,如今也就只能这般等着回信送来。眼下更重要的是年礼。然陈氏既有准备,这事便不容易。谢姝宁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接着眉头忽而舒展开来,她倒是想到了一个可用的人。
  ——二夫人梁氏。
  谢二夫人出身魏国公梁家,又是郡主,脾气大,性子瞧着暴躁,一张嘴轻易不肯饶人,任谁看了都只会觉得这人极难相处。可谢姝宁却知道,她这位二伯母其实是这府里最至纯至善的一人。
  前一世她寄居长房,虽被养在长房老太太身边,可谁也没拿她当回事。长房老太太虽也喜她,可到底喜长房的几个孙女更多些。说来她不过如浮萍无根无依。二夫人素日里也并不搭理她,见了面偶尔还要冷不丁地刺上几句,着实叫人心中郁郁。可事隔许久之后谢姝宁才发觉,原来当初在长房,二夫人其实经常对她加以照拂。
  但凡长房几个姑娘有的物件衣料,她回回都是不缺的,且都是拣了好的给她用。
  而起初并不是如此。
  二夫人曾指着她身上穿的用的讥她不知收拾自己,还比不上府里的丫头。这话听着难听,谢姝宁初时只觉得难堪,多年后回想起来才知道二夫人那话根本不是说给她的。也正是这之后,情况便变了。
  再后来,她顶替六堂姐嫁进了林家,叫林家吃了个哑巴亏。
  林家老夫人瞧不上她,日日要她立规矩。彼时她年纪小,不懂事,怀了身子也不知,结果小产了。林老夫觉得没脸,又心疼未出世的孙子,对她愈发没个好脸色。这事传回谢家后,谁也没做声,只二夫人收拾了东西领着人便上了门。
  她是谢姝宁的长辈,出身又高,林老夫人不敢给她脸色看,被二夫人当面讥讽性子刻薄也不敢吭声,只闭门不理了而已。
  而二夫人则如母亲般,在她身边照料了数日,又在林远致面前为她撑了腰才离去。
  这些恩情,谢姝宁便是再过一世也是忘不掉的。
  所以旁人不提,二夫人却是最值得结交不过的一人。
  但是她眼下又怎能将这些事说给宋氏听,若说了岂不成了妖怪。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叫谢姝宁头疼不已的地方。她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是好,那厢谢元茂便来了。进了门,他便露出急色,道:“阿蛮怎地又病了?”
  宋氏垂眸,“北地风雪大,大人都受不住,更莫要说她了。昨儿又同翊儿玩了雪,可不又烧起来了。”
  谢元茂上前探了探谢姝宁的额,发觉已经不烧了,这才长舒一口气:“昨儿夜里怎地不使人来告诉我?”
  “内门落了钥了。”宋氏闻言不由苦笑,“六爷怎么忘了,这不是在宋家了,规矩不同,我们也只好守着。”
  这话说的竟是带上了两分怨气,听得谢元茂一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