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476

  单说“铺房”这一条。便该请了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来作那铺房人才是,但这回,便只能由卓妈妈亲自领了这活。虽说没那么多忌讳,可到底也没图吉利。
  因了谢家的事,再加上燕淮的事,这明明是大喜事,却也不能广而告之。
  连能给谢姝宁添箱的人,也没有。
  宋氏便可着劲想要多在谢姝宁的嫁妆上,多加弥补。
  一抬抬嫁妆施施然上了路,鞭炮声响了大半日。
  北城已许久不曾这般热闹过,青灯巷有人嫁女的事,像鸟儿口中衔着的草籽,随着翅膀的扑棱声,遍布了北城。
  就连石井胡同里的人家,也有不少听到了这个消息的。
  起先只是几个碎嘴的丫鬟婆子从外头看了热闹回来,聚在一块嘀嘀咕咕说着闲话,不曾想恰巧叫过路的大太太王氏给听了个正着。大太太便差了人问,是哪家嫁女?
  几个丫鬟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都是一头雾水,齐齐摇了摇头。
  大太太见她们说的热闹,还当能拣了来听个趣,谁知却是一问三不知,不由得面露不悦。
  其中一个矮胖的婆子见状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忙道:“是青灯巷里的人家,奴婢听说那嫁妆,怕是足足有一百二十抬之多呢!”
  大太太闻言微微一瞪眼,斥道:“胡说八道,一百二十抬,你当青灯巷里住的都是哪些人家?”
  “太太若不信,且使人出去打听打听,大家伙都明眼瞧见了的。”婆子讪讪然道。
  大太太听了这话,面上不提,可心却痒痒,转个身就派了人出去探听。
  结果回来的人说,多少抬怕是数不清,但却似在里头瞧见了卓妈妈……
  大太太吃着茶,狐疑道:“哪个卓妈妈?”
  “就是原先在三房八小姐潇湘馆里伺候的那一位。”
  “哐当——”
  大太太手里的茶杯盖摔了下去,她吃惊地问:“没瞧错?”
  丫鬟摇摇头:“瞧得真真的,应当不会错。”
  大太太惊呼:“那这嫁的,难不成是阿蛮那丫头?!”
  第405章
艳羡
  
  边上站着的丫鬟闻言,亦不由得面色微变,但到底不曾亲眼目睹,因而听见大太太王氏的话后,仍只站在一旁,只轻声问:“原先不是听说,八小姐跟着先前的六太太回延陵去了吗?”
  “那也只是听说而已,哪里做得了准。”大太太摇头,眉头紧蹙。一张保养得宜的面孔变了色,她猛地将手中茶杯往小几上重重一顿,旋即霍然起身,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去。
  可走出几步,她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又顿住,慢了下来。
  大太太站在庑廊下,抬头望一望外头的天,蓝的白的,干净得纤尘不染,可她却似乎从那纯净的蓝与白之后,瞧出来了大片隐藏着的脏污,灰蒙蒙的见不得人,就好比老六家的那点子破事,没一点能摊开叫人仔细去看的。
  她将手中的帕子揉来搓去,将掌心都揉得微微发红。
  想起谢家六爷谢元茂来,她这心里头就忍不住有些犯嘀咕。老太太没拿她当回事,这事半遮半掩,最终也没尽数告知他们,谢元茂跟宋氏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宋氏又如何能将谢翊兄妹俩都给带走,老六他又为何成了眼下这幅模样。
  谜团一个个,堆积如山,叫人翻也翻不过去,想要揭开了外头的那层纱巾往里头探明真相,却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她知道,这事肯定是说不得,若不然老太太焉能瞒得这般严实。丁点口风不露?
  二房那庶出的谢四爷当年没走运,娶了跟淑太妃出身一家的容氏,容家遭殃时。躲也躲不及,硬生生给牵扯了进去,而今仕途难行,夫妻不睦,左不过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混日子罢了。
  同长房也几乎彻底断了走动,平素里大门一闭。哪个又认得哪个?
  大太太想着,往廊下矮矮的栏杆上一坐。扯着手中的帕子暗暗地想,眼下这谢家,三房已废,二房形同陌路。比来算去,临到最后还是长房撑着场面。
  然而长房而今也有些撑不起来这门庭了。
  谢二爷进棺材的时候,大太太记得自己心底里还偷偷乐过,她不喜二夫人梁氏,这眼瞧着二爷一家颓了,可不是高兴多过担忧。
  至少,没了谢二爷,那也还有谢三爷撑着脸面。
  谁知去岁上,阖府大乱。谢三爷叫贼人伤了腿,又不得神医望诊,落下了顽疾。
  这般一来。他只得告病归家,暂别了朝堂。
  大太太没好气地暗自嘟哝着,“偏生家中还有个蠢妇!”
  三夫人蒋氏,最是叫人瞧不上眼,要不是仗着是大老太太的娘家人,就凭她。能成什么事,莫说有了老太太这也没能成事。
  府里这处境。本就乱糟糟的百废待兴,这蒋氏还巴巴地去求了老太太,将六姑娘谢芷若从庵堂里接了回来养病。这还不算,她顺带着把老六家那魔怔了的庶女姝敏也一道给接上了马车,带回了府来。
  这都叫个什么事啊!
  她不由得面露鄙夷,嗤笑一声,起身回了房,随后打发了心腹丫鬟下去,让其将青灯巷有人嫁女的事,在府里大肆散布,定要传到老太太跟三夫人蒋氏耳朵里。
  若这出阁的真是谢姝宁,可不能只叫她一个人心闷气短不痛快。
  宋氏走时,可连一个铜板也没落下!
  那叫人眼花缭乱的嫁妆,吃穿用度,她可还都记在心里久久难以忘怀。若不是老太太几个胡闹,眼下这些个东西,还不都得是谢家的?
  她觉得气闷,和衣在榻上卧倒,让人给自己打着扇子,渐渐睡了过去。
  天色渐渐晦暗了下来,消息也已巴巴地传进了蒋氏耳朵里。
  蒋氏一得了消息便打发了人去青灯巷查探,不多时,被派出去的人就赶了回来,摇头道:“夫人,近不得那宅子,但奴才悄悄问了问住在边上的人家,那户人家搬进宅子的日子,倒同八小姐他们离府时,差不离。”
  这便十有八九不会错了!
  蒋氏皱着眉头冷笑,捏碎了指尖的新鲜果子。
  人人都道宋氏去岁上便离京了,不曾想却一直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呆着。
  她呆在那做什么?
  看着日渐没落的谢家,她可是笑得合不拢嘴?
  蒋氏阴暗地胡乱揣测着,僵着一张脸,问来人:“可知嫁的是何许人家?”
  “听说是东城的外地富商。”
  “外地富商?”蒋氏闻言,目瞪口呆。
  “旁的不知,但送妆铺房的人,的确都是往东城去的。”
  蒋氏吃惊极了,嗫嚅着,“这便假不了了,但凡有个官身的,哪个愿意往东城去住。”
  东城多的,就是各地聚集而来的富贾,一股子铜臭味。
  出手再阔绰,那也只是商户。
  她蓦地笑了起来,笑意直达眼底,冲着底下回话的奴才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知道是嫁去东城的,她心情大好,转身往后罩房里去。
  谢三爷厌恶女儿,可人已被接了回来,总得有个安身之处,便将六姑娘谢芷若送去了后头住。平素里,也只有蒋氏每日会去见她一面。再不好,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她让人提着灯,须臾便走至了谢芷若门前。
  谢芷若的病开春时便已大好,眼下照旧生龙活虎。
  她也从碎嘴的婢女口中听说了青灯巷的事,一颗心正像是被猫爪挠着似的,难耐得紧,这会见母亲来了,赶忙急匆匆迎了上去,张嘴便问:“青灯巷里的那户人家,可是阿蛮那小蹄子?”
  蒋氏瞪她一眼。将屋子里的人都打发了出去,这才同她道:“八成就是了。”
  话音未落,谢芷若已是“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抹着眼角说:“她都嫁了……听说嫁妆有足足一百二十抬呢!”
  语气里满是嫉恨跟不满。
  “瞎哭什么!”蒋氏斥了一句,“若不是你自个儿不知事,如今哪等的着她比你先出阁!”
  白白叫肃方帝给破了身,又毁了同长平侯府的婚事,她这辈子,几乎可算是完了。
  叫母亲这般说了一句,谢芷若更是泪流满面。哭着扑进她怀里。
  蒋氏见状又于心不忍起来,轻拍着她的背道:“好了好了。她是嫁去东城,有什么好值得攀比的。”
  “东城?”谢芷若泪眼婆娑地抬起头来。
  蒋氏嗤笑:“听闻嫁的是个外地来的富商。”
  谢芷若闻言,顿时破涕为笑,急声验证:“当真?”
  “假不了。”蒋氏颔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