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1519

  宋征坐在屋中冥思苦想,他将一份卷宗取了出来,这是曾百户送上来的流银山中损失的报告。上面一个名字被他用朱笔圈了出来。
  这半天时间,如果说在卷宗里发现了什么疑点,只有这个名字。
  他想了想,对外面吩咐道:“把马大全提来。”
  “是!”杜百户亲自去了,宋征端坐在屋中,等马大全被带进来,他很配合的跪在地上一叩头:“宋大人。”
  宋征暗中升起了虚空神镇,体察周围一切细微变化,而后开口问道:“于丹才是什么人?”
  马大全奇怪:“于丹才是镇山卫的一名小旗啊,镇山卫名单上都有,大人何故有此一问,这人有问题?”
  宋征幽冷的看着他,虚空神镇将他魂魄最深处的一丝波动看的清清楚楚。
  宋征最后一次问道:“马大全,你虽死罪难逃,但活罪可免,只要你说出你所知道的一切。”
  马大全费解,一脸无辜:“大人,罪人知道的都已经说了,您还想让我说什么?要不您给我个提示,你让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想要攀咬谁都行,我也是龙仪卫,这些路子我很清楚。”
  宋征对他再也不报一丝希望,挥手道:“带下去,重点照顾。”
  “是!”杜百户心知肚明,冷笑着将马大全拖了下去。
  宋征将他喊过来,只是为了确定一下,马大全什么都没说,但那一丝灵魂波动已经给了宋征答案。
  “将阮竹、姚还都带过来。”
  阮竹是那个伪造苗晓松卷宗和乌家米行账册的人,姚还是种植天毒的人。两人进入龙仪卫,都是一个名叫“于丹才”的小旗介绍的。于丹才是他们的引路人。
  这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巧合,现在丹才死在了巫山贼的偷袭,尸骨无存。这可能还是一个巧合,但是连着两个巧合,宋征觉得还是有必要查一下。
  他把马大全喊来一问,果然是有问题的。
  马大全这样的悍匪性格,竟然在流银山中非常痛快的屈服了,宋征暗中也有怀疑。马大全若真是穷途末路,必定会拼死一战。他却愿意被龙仪卫抓住,说明还有某种“希望”,这希望恐怕也和整个案子有关。
  阮竹先被带进来,宋征询问他于丹才,他对于丹才恨之入骨。如果不是于丹才,他不会进入龙仪卫,不会被牵扯进这样的大案中——却浑然忘记了,这事之前,他仗着龙仪卫的身份在市井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痛快了——他破口大骂于丹才,这个小旗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他一清二楚,全都告诉了巡察使大人。
  可是宋征却一阵失望:虚空神镇告诉他,阮竹说的都是实情,他对于于丹才的了解仅限于此了。
  他又把姚还喊了进来,姚还不像阮竹那样忘恩负义,他老老实实说了自己和于丹才的交往经历,从他的描述看,于丹才是个颇有些才干的龙仪卫,恐怕不久就会升任总旗。
  但也仅限于此了。
  宋征皱着眉,让人将他俩送回了冥狱,单独关押起来免得被人灭口。
  可是他还没有走出屋子,外面的龙仪卫仍旧惴惴不安。肖震那边极能沉得住气,没有派任何人来催他。
  宋征在等一个人,算算时间,那边应该有消息了。
  过了大半个时辰,班公燮走进了镇山卫衙门,他从大门口光明正大的进来,身边龙仪卫进进出出,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老头,似乎这样一个外人出现在这里理所应当,不需要盘查什么。
  他一直走进了宋征的房间,宋征满怀期待的看向他,班公燮微微一笑:“幸不辱命。”
  宋征长松了一口气:“若谁能完成此事,必是前辈。”
  片刻之后,宋征听完了班公燮的报告,谢过了老前辈,班公燮又一步步走出去,整个龙仪卫,除了正在休息的肖震、范镇国、齐丙臣,没有一个人察觉他来过了。
  宋征在房中凝眉沉思:“原来是他们!”
  沉吟片刻,他打开了一道秘密的同音骨符吩咐道:“准备一下,本官要见一下四号千面人。”
  房屋中密道打开,宋征走了下去。约么半个时辰,他才从密道中走回来,只是脸上的疑惑未能解开,反而更加凝重:“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关闭了密道,他终于从房中走了出来,吩咐道:“去一趟九真社。”
  杜百户一跃而起,兴奋道:“出发,趟平它!”
  宋征敲了他一下:“胡说八道。”
  龙仪卫浩浩荡荡杀向九真社的时候,小虫独自回到了小院当中,它在院子里拱来拱去,寻着一株数百年的老梅树,往下一用力地遁而去。
  ……
  九真社是锡州最大的散修组织,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社”,不是宗门也不是世家,对组织内散修的约束力较弱。
  六十年前,端阳城内最强的九位散修有感于散修生存不易,决定九人连成一体,成立了“九真社”。他们刻制了一套玉印,记录每一人对于九真社的贡献。贡献足够之后,可以得到一枚玉印,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借助九真社的力量,取出玉印来就可以“兑换”一次组织的支持。
  用掉了之后就得继续累积贡献,换取新的玉印以备不时之需。
  玉印越多,对组织的贡献越大,那么能够动用组织的次数也就最多。
  这个模式后来推广开来,加入九真社的散修越来越多,也的确帮助几位散修躲过了杀身之祸,名声逐渐增大,在十年前成了锡州最大的散修组织。
  锡州三彩之一的散修少主廖合凯,是最初结社的九位真人一起收养的孤儿,他称呼九位真人为“九父”,他的一身修为,乃是九位真人一同调教出来的。
  说白了,廖合凯是九真社费劲了心思寻找到的一个天才,至于他是否真的是孤儿都不好说。
  但廖合凯跻身“锡州三彩”,代表着九真社也正式成为端阳城内有数的大势力之一。
  只怕九位真人当年就野心勃勃,计划想必并不仅仅是“互相扶助”那么简单。
  于丹才在进入镇山卫之前,就是九真社的成员,而且在九真社整整十七年。
  宋征在镇山卫能够查到于丹才的资料很少,他想到了九真社。
第0067章
九真社(下)
  九真社在观东巷内有一座楼,作为他们的总坛,除了兑换玉印之外,日常也有散修在这里聚会,每逢初一十五,这里还有特定的“修真集”,散修们聚在一起彼此交易所需。
  而每三个月一次的“大集”,就连城内的那些大世家宗门的弟子也会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宋征带着人来到了观东巷口,却发现本来应该冷冷清清的巷子,今天却显得很热闹。九真社内修士来来往往,不过大都很年轻。
  有四名手臂上挂着九真社玉鉴的修士站在巷子口,看到宋征一行人明显有些忌惮,却仍旧上前客气问道:“龙仪卫诸位来此何事?今日是我家少主的‘白歌会’,还请给个面子。”
  宋征身旁,李三眼上前朗声道:“去告诉廖合凯,龙仪卫江南五州巡察使宋征大人驾临!”
  那四名散修脸色大变:“大人请稍后,我们马上通报。”
  一旁的散修也都听到了,原本他们都下意识的离着龙仪卫这群人远一点,现在更是又躲开了半丈,最外围的那些散修,已经靠墙站着了。
  倒也有几名热血散修在远处高声叫好:“宋大人剿灭巫山贼,为我锡州除一大害,乃是龙仪卫新气象,国之栋梁!”
  宋征一笑,称赞的话谁不爱听。
  九真社内,高朋满座热闹喧哗。几十名轻纱短裙的侍女穿花蝴蝶一般,将佳肴、瓜果、美酒不断地送上来。
  一楼大堂内,几十张桌子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但宾客还在不断进来,另有十几名小厮正在几个管事的指挥下加桌子。
  二楼上只摆着几张桌子,大半都空着。
  二楼中央的一张桌子上,三个月前刚满二十四岁的廖合凯端然而坐,身边陪着几个端阳城内散修的俊杰,相谈正欢。
  另外的桌子上坐着几个人,略显得有些拘谨。
  白歌会乃是廖合凯出面主办的散修年青一代的聚会,四个月一次,在他的刻意经营下,这白歌会已经成了锡州境内年轻散修“向上”的一条捷径。
  他摆出了好客的姿态,任何散修都可以来,但想要登上二楼,得先露一手绝技,若是一楼众人齐声叫好,就可以受邀上楼,坐在廖合凯的身边。
  他的九位养父雄心勃勃,想要整合天下散修,廖合凯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当然也有着同样的志向。
  他最擅长的便是造势,这白歌会就是他的“势”,甚至等到以后,他年纪大了,这白歌会走出的任何一位散修,都是他的“门生”。
  到那个时候,他的声势甚至比一些大宗门还要大。
  今天的白歌会廖合凯仍旧高谈阔论,偶尔会被下面的散修们盛情相邀,表演一手绝技,定能引得众人一片欢呼赞叹。
  他开怀畅饮,和周围的年轻散修们相谈甚欢,不曾冷落任何一人。但心中却一阵失望,他在暗中观察登上二楼的每一个人——一楼的那些废物不值得浪费精力——可是却没有一个称得上“人才”。
  他不由得暗中一叹:散修比起大宗门的确差了很多。
  白歌会四个月一次,可是他往往一次白歌会都招揽不到一位真正的潜力散修。
  “今次这一万元玉又白花了,买个名声吧。”他心中暗道。正遗憾着,忽然一名手下飞快进来,显得有些慌张:“少主,宋征来了!”
  “宋征,龙仪卫!”周遭一片惊呼,如今这个名字在端阳城中可是如雷贯耳。
  廖合凯一皱眉,暗忖他来做什么?我九真社没有得罪他呀。但他将周围散修们畏惧、敬佩的神情收入眼底,心中忽然有了另外一层计较。
  他最擅长的便是借势。
  五年前,“锡州四骏”已经老去,民间逐渐有了议论声,应该评定新一代的年轻天骄。当时呼声最高的三人,乃是黎声笛、欧冶启和城西有仙道观的知守小道士。
  知守道士当时已经是明见境初期,比他年轻,六岁便在有仙道观著名的“道论会”之中脱颖而出,讲述道论让师兄们都为之痴迷,而且十年行善累积功德,在民间名声极佳。
  甚至当时还有呼声,要将知守道士排在锡州三彩的第一位,在朝日金云黎声笛之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1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