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之影流(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455

  羽生在发现自来也的时候,察觉到了对方身后背着一个巨大的背包,稍稍思考一下之后,羽生觉得那应该是自来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购买来的“生活物资”……养孩子起码是要保证孩子们能吃得饱的。
  所以羽生以此判断,自来也现在或者不久之后就会返回他的“秘密小屋”。
  木叶忍者跟雨之国的孩子待在一起,先不说这个木叶忍者会怎么样,起码如果这件事被雨之国的其他人发现的话,那么那三个孩子肯定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自来也在移动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小心。
  不过既然羽生已经盯上了自来也的话,那他必然不可能跟丢,而且他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对方发现……自来也并不是那种特化感知型的忍者,得益于他远超出一般的实力水平,他的反侦查能力也堪得上不错,然而也仅仅是不错而已,他并不顶尖。
  除非是“仙人自来也”,否则自来也的感知能力在羽生面前并不值得称道。
  自来也肯定想不到自己会被一个对自己无比熟悉的“自己人”尾随,所以不管他多小心,都是徒劳的。
  跟在自来也身后的羽生,简简单单、顺藤摸瓜就找到了那座“秘密小屋”——在茂盛的树林掩映下的一个小小湖泊的岸畔,有一栋木造的房子,这里就是自来也的目的地,自然也就是羽生的目的地。
  从位置上来说,这里靠近雨隐的势力范围,但似乎是属于各方“三不管”的地带,因此在纷乱的战场上,这里得算是一片难得的清净之地——基本上不会有忍者来到这里,由此可见自来也为了选定这样一个落脚点肯定费了一番功夫。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隐藏在远处的羽生,看到了自来也返回的时候,从那栋房子之中走出来迎接他的三个孩子。
  红头发,橙头发和蓝紫头发……
  对上号了。
  好像世界自有其强大的惯性,而羽生数十年来的活动,不过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咸鱼的挣扎而已。
  他无碍于世界的发展。
  不过羽生暂时无法确认轮回眼是不是在长门的身上,这个距离之下他看不到那样的细节,然而再靠近的话,他就有可能被自来也发现了……自来也的反侦查能力不强,然而他又不瞎。
  而且羽生也得防止可能存在的轮回眼突然抽冷子感知到他。
  那个孩子的一头长发,还一直盖到鼻尖,不要说隔着这么远了,就算是贴近之下也很难注意到他的眼睛……红头发就算了,还那么长,他整个就是一“葬爱遗风”。
  从年龄上看,那三个孩子都非常小,自来也应该刚刚与他们接触不久,这很吻合羽生注意到的自来也在雨之国的“异动”时机。
  羽生记得“原本”的弥彦是木叶四十四年死于山椒鱼半藏的凌迫之下的,那个时候他的年纪是十五岁,所以推算下来的话,现在这三个孩子也不过七八岁的样子。
  自来也带着那几个孩子走进屋中,他们看起来都显得很开心——还没有结婚就能体验一把老父亲的感觉,这种充值会员VIP般的体验,自然会让自来也这种人感到幸福。
  像羽生这种饱受家庭摧残的人,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哪怕自来也存在,羽生也是有利于去光明正大的跟他们进行接触的,毕竟他是“漩涡之主”,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准备等自来也离去之后,再偷偷摸摸的进行某些活动……自来也当面之下,到底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所以当自来也和孩子们开始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时候,羽生只能自己藏在小树林里抽冷风喝冷雨。
  同时,羽生觉得此时自己应该已经暴露在了黑绝或者白绝的视野中了,自来也察觉不到他的存在,没理由白绝也察觉不到。
  但白绝绝对不可能主动暴露,哪怕他们意识到了羽生的突然出现会带来一些变化,但目前他肯定会以“观望”为主……黑绝白绝的力量是偏弱的,而且就算他们足够强,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就选择与羽生这样的敌人正面对抗。
  自来也与那三个孩子汇合之后,第一天夜里好好休息了一夜,然后从第二天一早,他开始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不得不说,这三个孩子本身就得算是有天赋的忍者,而且因为他们经历了战乱,更懂的需要使用力量来武装自己,因此学习起来格外认真。
  长门自不必说,漩涡体质加极有可能存在的轮回眼,硬件堪称世界顶尖,所以自来也难免会把他认作是“预言之子”。
  剩下的两人也不简单,反正自来也教他们的东西,他们很快就能学会。
  这样的教学活动持续了一周的时间,随后自来也暂时跟他们分别,再次前往了战场……对于在战场上疲乏其身的自来也来说,或许跟这三个孩子之间的相处即是一种情感上的财富也说不定。
  战争总会使人麻木,而温情则会换回冷血的忍者的人性。
  所以在雨之国大环境之下的这抹温情,真的让人格外珍惜,因此那样的结局才显得那样的悲剧……怀有着亲情的人彼此厮杀,这样的事情在这个世界比比皆是。
  硬要说起来,其实现在正在雨之国进行的零星交战,根本就是漫无目的的战斗,难道各个忍村企图在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之中达成什么战略目标吗?并没有,这一切的战斗不过是上一次大战的“惯性延续”而已。
  没有明确的目的,也看得到终止的点在哪里,只是不同的忍者在流同样的血而已。
  三个小朋友在清晨送自来也离开,然后自主的进行了一会“晨间忍术练习”之后,准备回家吃早饭。
  可是,当他们踏入家门的时候,他们的早餐已经被人吃光了。
  然而三个孩子谁也没有在意这种小事。
  仅仅是房间里多出来的人影,就足够让他们汗毛倒竖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你的徒弟很好,但下一秒(下)
  已知一个小朋友在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家里多了个陌生的叔叔,同时他的妈妈还不在家,在不必担心这个陌生人是王叔叔的前提下,求这时候小朋友应该作何反应?
  1,尖叫
  2,逃跑
  3,磕头
  羽生非常放松的坐在玄关靠内的台阶上,而且他的鞋子被整整齐齐的放在一边,自己则赤着脚踩在木地板上……
  他整个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而且关键的是羽生的脸上还带着一张通体苍白、中间画着黑色独目的面具,这就非常诡异了。
  所以当那三个孩子身上带汗、怀有着努力训练之后的充实感、有说有笑的打开大门走进家里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了这么个玩意……老实说,这一切显得非常刺激。
  这里是雨之国,每个地方都是战场,而陌生人即可等同于敌人。
  是那种会要人命的敌人。
  事实上这栋房子先前已经遭到了一次侵入了,当时是靠着长门突如其来的爆发而解决了敌人,然而这一次呢?
  自来也已经离开了,而眼前这人明显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居然很礼貌的懂的进屋要脱鞋。
  不是,意思是说正是因为羽生这种从容淡定近于嚣张的态度,才让人觉得他异常的危险——没两把刷子,谁敢这么装,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你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偶然路过的忍者,刚好看到这里有座房子,所以进来歇歇脚……不请自来,还望原谅。
  喔,你们可以称呼我为‘生天目’。”
  羽生很客气的进行了自我介绍,然而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屁股依然稳稳地坐在地板上,肢体上的表现让他的话显得没有半分诚意。
  “请进请进,这里是你们的家,我完全没有鸠占鹊巢的意思。”
  弥彦、小南和长门三人此时堵在门口,进不敢进,退更不敢退。
  这种时候他们自然是无比希望自己能够瞬间逃离眼前这个危险人物的,然而直觉告诉他们,这种时候擅自行动等于找死。
  弥彦轻轻把自己的手往自己身后藏,这种小动作自然逃不过羽生的眼睛,然而他并没有制止。
  接下来这孩子非常迅速的打出几个手势,意在告诉同伴们不要乱动,更不要尝试发动攻击……羽生流露出的气场,正刺激着弥彦的五感,使得他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自己这三人绝不是眼前这个“面具男”的对手。
  羽生在带上他的暗部面具的时候,绝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有被人在心里称呼为“面具男”的一天,或许他天生就比较适合做反派?
  然而偷吃小朋友早餐的反派,肯定全无魅力可言。
  “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弥彦说道。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是这个三人组的“脑子”和主心骨。
  “没事,我不是说了吗,只是过来歇歇脚……请进来,还是说你们比较希望现在就发生些什么?”羽生不愧是羽生,瞬间就掌握了身为反派的要领,即能把威胁的话若无其事的说出口。
  冷汗慢慢地从弥彦的面颊上流下来,过了一会,他还是慢慢的迈步向前,带着身后的两人,小心翼翼地从羽生的身边经过,走进了房子之中。
  他们只能按照羽生的要求去做。
  接着羽生也站起身来,跟在了他们的后面。
  “无论你想做什么,不管是想在这里藏身隐匿还是真的只是临时歇脚,请不要伤害我们,我们保证会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进入了房间之后,弥彦主动开口说道……真是有点难为这孩子了,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懂的身为“肉票”应该怎么做。
  从实力上说,弥彦必然不可能是三人之中最强的,然而自始至终他都把剩下的两人护在了自己身后——小南只是女孩,而这个时候长门,性格偏弱。
  羽生笑了笑,然后说道,“你们该不会等着蛤蟆去报信求援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只大概成年人手臂长的“小蛤蟆”被从上面扔了下来,啪叽一声摔在了地板上。
  三个小孩抬头一看,刚好看到了一只徘徊于房梁之上的黑猫……羽生居然也有召唤这只猫的时候,而且今后很有可能他会不止一次的召唤它。
  羽生当然不会真的解决掉了妙木山的通灵兽,他只是把这只蛤蟆弄晕了而已——老实说,把它弄晕远比弄死它难多了。
  弥彦他们的视线定格在了那只“扑街”的蛤蟆身上,现在非但向自来也求援的方式被切断了,更重要的是如果眼前这人知道蛤蟆的存在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他知道自来也?
  或者说,这个“面具男”干脆就是自来也的仇敌,为了引自来也上钩他才来到了这里?
  弥彦开始快速的思考起来,当意识到了羽生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人之后,他知道自己三人的处境更为危险了。
  而事情也正如他所料的那样,正在向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下一刻,原本置身在他们身前的羽生的身影突兀的消失,紧接着他的声音就从三人的身后响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