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宁采臣(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607

  “噗嗤!”
  这一剑太快了,电光火石之间,蛇妖的头颅就被洞穿,伴随着一大片血花,蛇妖赤红的眸子也在一瞬间暗淡下去,随后就见蛇妖巨大的身躯栽倒在江中,掀起一片大浪,一剑,蛇妖死,挣扎的机会都没有,这一切发生的很快,码头上的人都已经看的呆了,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姐姐,我们走吧!”
  这时候,一个看起来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从远处走来,走到女子身边,小女孩一身白色长裙,粉雕玉琢,精致的像个瓷娃娃,尤其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惹人生怜。
  “嗯!”
  白衣女子轻吟一声,收起手中的长剑,只是看了一眼下面的江面,然后牵着小女孩的手,踏着月光,御空而去,没有丝毫停留,轻飘飘的来,轻飘飘的走,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在月光之下,真的就如同神女一般!
  直到女子身影消失,还有很多人呆呆的看着天空中,回不过神来,尤其是一些文人士子,像是一个个失了魂一样。
  “云梦神女吗?”岳阳楼上,宁采臣脸上露出一丝思索:“可是,为什么感觉有意思熟悉呢……”
第583章
汉国情况
  长安,繁华似锦,这是一座有名的古都,在整个神州都是有名的城池,与咸阳、朝歌等一些古城齐名,一度成为神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国之都,也是当今汉国都城,文人士子多会于此,更有无数名人大家在此留下诗篇著作,流传于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这是长安,让无数文人士子为之流连忘返,时至九月,秋雨绵绵,长安古道上,细雨朦朦,不是很大,带着一种入秋的凉意,一丝丝、一缕缕白色的雾气隐隐笼罩在整个长安中,远处的大山朦胧,雾气萦绕。
  此时的长安,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身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衣,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朦朦胧胧,神秘而高雅,街道上,秋雨绵绵,像是一层水雾弥漫在空中,虽是阴雨天,但是街道上的人很多,行人熙攘,一把把油纸伞擦身而过……
  宁采臣站在一家客栈二楼的窗户边,一边饮着手中的美酒,一边欣赏着外面的景色,虽说是阴雨天,但长安的景色并没有给人一种阴郁感,反而别有一番风味,这是宁采臣第一次来长安,当初在岳阳城,蛇妖被斩杀后,宁采臣也就跟着离开了,独自一人来到长安,至于云梦神女,他虽然感觉对方身上有一丝熟悉的气息,但是他没有追上去。
  “咯吱……咯吱……”外面楼梯的夹板被踩的咯吱作响,有人来了,宁采臣收回视线,顺手将窗户关上。
  “拜见陛下!”“拜见陛下!”
  门推开,三个人走进来,反手关门然后向宁采臣单膝跪地行礼道,最前面的是一个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身穿黑色劲装的,面容英挺,正是李然,当初最早跟随宁采臣的宁家护卫,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虽然武道天赋不是很出众,但是还算过得去,如今已经到了暗劲巅峰,而且最主要的是李然这个人很有头脑,这才是宁采臣看中的,所以当初的锦衣卫由李然和王生负责,虽然后来由卫庄接手,但是李然依旧担任左统领,也常年在外探查各国消息。
  “卑职,终于又见到陛下了。”
  李然显得有些激动,看到宁采臣,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脸色有些红,当初从晋国建立开始,他差不多就离开了晋国,足足两年多没有见过宁采臣,在他的心里,宁采臣有着难以特殊地位,有崇拜,还有感激!
  回想当初他刚刚进入宁家的时候,那时候宁采臣虽然也算崛起了,但也仅仅在郴县算得上一个有头有脸的家族,随后李权带领翅翼军围攻宁家,宁家遭到大劫,死了很多人,他也差点死了,那一次是宁家的灾难,但却也成了宁家的崛起点,宁采臣随陈彦参军,从此扶摇直上,先灭黄巾军于虎牢关下,斩杀张角,后灭二十万汉军于洛水城下,回到邺都,宁采臣被册封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梁国,再到后来,宁采臣强势崛起,改梁换晋,另立新国,再到晋国今日的局面,外设群雄,北扫高丽,晋国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眨眼间已经四五年,回首往昔,却宛若梦中,在李然的心中,宁采臣的崛起就是一件传奇,对于宁采臣,他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除此之外,还有感激,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是最早跟随宁采臣的人,作为从龙之臣,他的地位也自然水涨船高,锦衣卫左统领,虽然锦衣卫在晋国是一个特殊的机构,但是朝廷对他的册封也是三品大员,而且在权力上,锦衣卫集合情报、暗杀于一身,直接对宁采臣负责,比之文武官员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他原先所在的家庭也从原来的平头老百姓一跃成为高官大族。
  李然不会忘记,这一切都是宁采臣带来的,他是个会感恩的人,所以,在心,对宁采臣除了崇拜还有感激。
  “起来吧,这些年,你们辛苦了!”宁采臣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右手虚扶,下一刻,三人就感到一股无法抵抗的大力将三人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扶了起来。“没有你们,就没有我晋国今日的局面,你们,都是我晋国的功臣……”
  “为了晋国崛起,虽死,亦无悔。”李然郑重抱拳道,目光看着宁采臣,有着难以掩饰的炽热之色:“此生,能追随陛下,是我李然一辈子最大的荣幸,微臣,誓死追随陛下!”
  “为晋国崛起,虽死无悔,吾等,誓死追随陛下!”
  另外两个锦衣卫的人开口道,看着宁采臣,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在晋国,宁采臣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不仅仅是因为宁采臣有实力,还因为他们感觉到,宁采臣与以往的那些君王不同,宁采臣是真的想要让整个晋国的人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仅仅的一统天下,巩固自己的位子!
  但凡我晋国子民,当人人如龙!
  这是宁采臣当初说的一句话,也是宁采臣公开性在晋国人面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触动他们心的一句话,现在想想,依旧感到一种热血沸腾,晋国的变化是看得见的,百姓吃饱穿暖,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晋国大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温饱,而且大兴教育,修建学堂,文武并行。
  “会有那么一天的,那一天,我晋国的旗帜插满天下的每一寸土地,天下一统,不过我更希望,那一天,你们能和朕一起见证那一天的到来,一个都不要少。”
  宁采臣一笑道,李然和另外连个锦衣卫的侍卫却是身体都剧烈的一颤,脸部的肌肉都有些颤抖起来!
  “臣等,遵旨!”
  李然三人再次开口拱手道,不过嘴唇都有些颤抖。
  “说说吧,现在汉国的情况!”
  宁采臣再次开口,这一次,他直入主题,李然三人也收拾住情绪。
  “半个月前,韩信被罢免兵权,剥夺官位,理由是对王后吕雉不敬,张良深居简出,不理朝政,现在汉国朝政由太子刘盈暂时代理,不过汉国的真正朝政由王后吕雉和丞相萧何一系的人牢牢把持,刘盈是吕雉所生,大将周勃似乎有意投靠吕雉一系。”
  “这么说,吕雉现在是垂帘听政咯,什么时候,堂堂汉国大权掌握在一个女人手里了,刘邦,呵呵……”
  宁采臣摇头轻笑,心里却是对刘邦多了一丝不耻,虽说吕雉和广寒宫关系密切,是广寒宫的人,背后代表的势力是宗门,但是身为一个男人,一国之主,却沦落到国家由女人掌权,而且,自己的好几个儿子还是死在吕雉手中。
  不管刘邦是委曲求全,忍一时也好,还是默许也罢,在心里,他对刘邦不耻,旁边的李然三人没有说话,不过心里也如同宁采臣一样对刘邦有一种看不起,一身为个男人,一国之主,却沦落到让女人掌权,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不得不说是一种耻辱。
  “张良和韩信对我晋国是什么态度?”
  沉吟了一下,宁采臣开口问道,不再讨论汉国朝堂的事情,他这次来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韩信和张良。
  “张良先生已经和我们联系多次,已经表明态度愿意加入我晋国,但是韩信……”
  说到韩信,李然沉默了下来,锦衣卫不是没有这找过韩信,甚至每次都是他亲自去的,但是态度很强硬。
  “韩信,他还没对汉国死心吗?”
  宁采臣眉头微皱,联想到上一世对于汉初三杰的记载,韩信、萧何两人下场都不怎么好,吕雉那女人手段狠毒的一逼,唯有张良得了个善终,这还是张良这货机智的很,看出情况不了,早早脱身,退出朝堂,搏了个留侯之名,张良的才智毋庸置疑,而且很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做出最理智的选择,亦或者说,张良很惜命!
  “这样吧,晚上,我亲自去拜访一趟!”
第584章
张良
  夜,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夜色正浓,晚风吹拂,摇曳着树枝沙沙作响,时逢秋雨,晚风带着入秋的寒意,还有蒙蒙细雨,如牛毛一样。
  留侯府,门外,一辆马车缓缓而来,停在门口,两个人从马车上走下来,一人身穿黑色劲装,一人则是一身青衣,头戴一顶黑色的斗笠,低着头,让人看不清真容,经由留侯府门口的家丁引进府中,与此同时,在留侯府左边百米开外的街道尽头一处屋顶上,两道鬼魅的身影露出两个头,目光看着留侯府的门口的情况。
  “丞相说的没有错,张良果然有鬼,如果我没猜错,刚刚的人肯定是晋国锦衣卫的人,那个青衣人应该是锦衣卫大统领卫庄,你去回宫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娘娘,我继续留在这里监视?”一个黑衣人小声开口道。
  “你小心一点。”
  另一人说了一句,然后身影一个跳跃,远远越出数十米落在远处的一个屋顶上,接着又是几个跳跃,消失在夜色中。
  “侯爷,李统领来了。”留侯府,书房中,一个家丁走进来向张良汇报道:“我把他们引进客厅了。”
  “他们?”张良眉头微挑,俊美的五官上露出一丝亮色,他抓住了护卫口中的他们两个字:“你是说李然不是一个人来了。”
  “是的,除了李统领之外,还有一个青衣人,不过戴着斗笠,小的没有看清真容。”家丁如实回答道。
  “青衣,难道是卫庄,不对,如果是卫庄,何必戴斗笠,如果是卫庄,李然也就不用来了,如果不是卫庄,又需要李然陪同,那么,只有他了,晋王宁进之!”张良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有些惊异:“想不到他亲自来了……”
  另一边,侯府客厅中,李然坐在客席的位置上,旁边还有一个带着斗笠的青衣人,不多时,脚步声响起,一抬头,就见到张良从门口走了进来。
  “见过子房先生。”李然站起身,向张良拱手施礼道,旁边带着斗笠的青衣人也站了起来。
  “李统领客气了。”张良也拱手向李然回了个礼,同时对后面的人一挥手:“你们都出去吧,没有我的同意,谁都不准进来。”
  “是!”
  几个家丁会意,躬身退了出去,屏退众人,张良才将目光看向李然旁边的青衣人,直接拱手行礼道——
  “张良,见过晋王陛下!”
  张良一开口直接道出了宁采臣的身份,宁采臣也没有再掩饰什么,直接摘下了斗笠,事实上,他这身打扮确实是掩人耳目,而且是卫庄平时喜欢的打扮,自从赤练活过来,未转的白发换青丝,整个人也变了很多,穿着上,尤其喜欢青衣,宁采臣这次穿着身青衫,是演给外面的人看的,他知道,现在无论是张良还是韩信肯定都在吕雉的监视之下,他这身打扮,可以骗骗外面的人,让他们以为是卫庄,宁采臣也是这个目的,他来到长安的消息还不打算暴露出去,不过张良猜出他的身份,他一点也不在意。
  “久闻子房先生大名,今日算是见上了。”宁采臣看着张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目光不留痕迹的打量对方,汉国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他见过萧何,但还是张良和韩信都没有见过,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张良。
  俊美儒雅,这时张良给宁采臣的第一印象,一身白色儒衫,身形不是很高大,但是修长挺拔,站在那里,给人一种玉树临风,丰神如玉的感觉,五官精致而俊美,一双眼睛漆黑明亮,像是星辰一般,最主要的是,张良身上的那股书卷儒雅气质,真的让人难以忽视。
  “能得晋王挂怀,是子房的荣幸。”张良轻轻开口,语气很轻,就像是一阵清流,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哪怕是声音,都让人感觉很舒服,举止优雅而不失礼仪,右手伸出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请!”
  宁采臣也做了个客套的手势,和张良一同坐了下来,旁边的李然则是走出了客厅,走到门口处,在外面警惕放哨起来。
  “想不到晋王陛下会亲自来长安,子房何德何能,能让陛下亲自前来?”张良坐下来,亲自给宁采臣倒了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现在长安虽然平静,但是暗流汹涌,陛下前来,却是有些冒险了。”
  “最近吕雉和萧何步步紧逼,恐怕,已经有宗门的强者到长安了,不是昆仑的那两位,应该就是普渡了。”说完,张良轻轻一叹:“宗门与王权争斗由来已久,纵然我诸子百家当年发动百家之乱,亦不过事出有因,这个天下,可以由不同的王朝统治,但是不能由宗门统治。”
  一百年前的百家之乱,百家诸子在长江伏击嬴政,这件事情由百家发起,但是却参与的人远远不止百家,还有宗门,那一次,百家和宗门算是统一战线,但是这并不是说百家和宗门的人就站在了一起,事实上,百家对宗门有很大的抵触,百家虽然各自争斗,但也只不过是为了争一个正统,但是在本质上,百家的思想是为王朝,为天下,希望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而宗门则是欲凌驾一切之上,这与百家本质就不符合,当年百家联合宗门,完全是没有办法,嬴政下了百家诛杀令,他们也是无奈奋起反击,奈何嬴政太生猛,所以才联合宗门。
  那一战后,百家没落,早已逝去了昔日百家争鸣的盛况,而张良,算是儒家之人。
  “法律,均衡,任何人都有道德底线,但需要法律去约束,如果失去了约束的东西,人也就会变得没有底线,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只是一个野蛮的世界。”宁采臣开口,法律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无形中一种对人的约束,一种警钟,时刻敲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百年,太久了,人变了,汉国也变了。”
  张良轻轻一叹,这一声叹息,包含了很多含义,对汉国还有对刘邦。
  “世事无常,谁又能说的清。”宁采臣也有些感叹,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
  “不过,过去的终将在岁月中埋葬,放眼现在,展望未来才是首要,时值天下动荡之际,采臣恳请子房先生加入我晋国,助采臣一臂之力,共创太平盛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6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