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宁采臣(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607

  “如果公台没记错的话,我们未来的丞相夫人,应该叫黄月英吧,而且公台听闻,这个黄月英虽是女子,但可是才智双绝,不仅美貌过人,而且文才出众,实力和智慧也是没的说,乃是实力与才智集于一身的奇女子。”
  陈宫说完笑吟吟的看着诸葛亮,旁边的张良、韩信、卫庄、纪原、纪铉几人的目光也看向了诸葛亮,一个个脸上眼中都露出促狭的笑意。
  “孔明兄,恭喜了啊!”
  张良笑盈盈的向诸葛亮拱手道了个喜,让诸葛亮的脸色更多了几丝红色,这样子,说不出的让人想笑,平时的诸葛亮给人都是一副谈笑风生,运筹微弱的智者形象,现在这副几分羞涩的样子,见了真的让人发笑。
  “孔明,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男欢女爱乃是人之常情嘛,这是大喜事啊,遮遮掩掩干嘛,爱,就要大胆的说出来,去吧,放心大胆的去追,你也老大不小的,把这个黄月英取回来,朕给你做主婚人。”
  宁采臣也插口道,大手一挥给诸葛亮打气,不过这样子,却是让诸葛亮脸更红了,像是被憋着了一样,这一下,在场的众人却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想不到孔明兄还有这样的一面,要是让外人看到闻名天下的卧龙这副样子,指不定又要流传什么说法了……”
  张良打趣一句,其他人闻言都不由得发笑,唯有诸葛亮一脸红色,不过很快,他自己似乎也想通了什么,自己也跟着不由得哑然一笑。
  不过众人也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聊,打趣一番就回归正题。
  “现在天下一统,我晋国发展也蒸蒸日上,算得上国富民强,不过这还不够,我这片星空已经被封印,若是不能走出去,我晋国哪怕再怎么壮大,都只是困在笼子里的鸟,永远没有展翅高飞的那一天,只会走向寂灭,只有走出去,我晋国才能真正的鱼跃龙门,扶摇九天,而且,我们也必须走出去,为了我们整个晋国,也为了我们的前贤先辈,他们的血不能白流,远古至今的仇怨,我们必须要清算……”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实力,以我晋国现在的实力,面对那些敌人,还不够,远远不够,我晋国需要变得强大,更加强大,强大到足够面对一切敌人,清算往日仇怨,那一天,就是我晋国真正走出这片封印之地的时候。”
  “另外,将界碑的事情和我们现在的情况也向天下公告吧。”沉吟了一下,宁采臣做出决定道,他决定将界碑和远古的事情以及现在洪荒的情况公布天下。
  “这样恐怕会引起民间的骚动和不安。”陈宫担忧道。
  毕竟现在晋国君临天下,举世无敌,现在突然告诉天下关于远古的时期和现在洪荒的情况,告诉天下他们为了躲避大敌一直隐藏在这片封印的星空,外面还有强大的敌人时刻虎视眈眈,这样的消息传出去,难免会让民心动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然早晚都要知道,早一点又有什么关系,而且,若是连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连自己的敌人都不敢正视,那活着还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敌人强大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战胜敌人的心。”
  “而且,朕从来不相信远古的事情,真如耶和华所言,我洪荒的先祖背叛这片宇宙,错的是我洪荒。”
第875章
满江红
  翌日,旭日初升,一大早,很多人都还没有从一夜的睡梦中爬起来,但是这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就已经从京城传开,他们晋国并非真正的举世无敌,相反的,他们有大敌,甚至为了躲避这些大敌,现在所处的这片星空都是一片与外界隔绝的封印之地,就是为了躲避他们晋国的大敌……
  根据宁采臣的意思,朝廷的动作很快,远古、洪荒、界碑、大敌……关于远古秘辛和他们晋国现在的处境,都一一说了出来,他们晋国,并非真的已经举世无敌,俯视一切,相反的,他们还有大敌,难以想象的大敌,甚至为了躲避这些大敌,远古时期,他们的先祖就将他们封印在了这片独立的星空,以保留洪荒不灭。
  这是个爆炸性的消息,以京城为中性,短短几天时间传遍整个晋国,虽说早在先前,一些晋国的高层都已经知道了,猜测出了一些远古的事情和现在晋国的处境,但是这毕竟只是少数人,而且都没有传播,大多数晋国的百姓和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如陈宫等人所担心的那般,消息传开,天下震动,整个晋国都引起大骚动,实在是这个消息太具有震撼行性了,也太具有冲击力,因为在大多数晋国人的眼中,现在的晋国君临天下,举世无敌,但是现在却告诉他们,他们还有大敌,甚至为了躲避大敌,他们一直生活在这片独立出来的星空中,巨大的反差让很多人回不过神来?
  “这就是远古的秘密吗,远古的落幕,就是为此吗?”“在远古,我们是失败者。”“天啦,我不相信,这肯定不是真的,肯定哪里弄错了。”
  天下震动,这个消息太惊人了,也来得太突然,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还有人则是不相信,发出质疑,不过很快,这些质疑就消失了,因为有不少武道神通以上的强者亲自通过传送阵跨越星空去求证,最后,他们都看到了界碑。
  “我们,真的是远古的失败者,靠着先祖的庇护,一直苟活在这片星空中。”
  消息再无人怀疑,但是更多的人却是一阵苦涩和心里不是滋味,更有人彷徨、不安,心里突然升起一种悲观。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先祖都失败了,这些敌人,我们怎么对付,我们要一直就这样困在这方天地,直到寂灭吗?我们,没有希望了吗?”这是一些悲观者的声音,心中彷徨不安,看不到未来,有一种绝望的情绪填满胸腔。
  “血海深仇,焉能不报!”也有人这般大吼!
  天下的声音似乎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持悲观情绪的人,在他们看来,连他们的先祖和他们的历代大帝皇者都失败了,他们这些人又能做什么,他们看不到希望;也有人血性未泯,渴望一战,一雪前仇。
  不过这两中声音都没有持续多久,就全部在一首改编的《满江红》中消失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生功名尘与土,亿万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远古仇,犹未雪。先祖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星河战缺。壮志饥餐贼寇肉,笑谈渴饮仇敌血。待从头、重拾旧山河。”
  这一瞬间,整个晋国都失声了,看到这首词的人无不禁声,感觉全身的皮肉都麻了,体内的血液都像是在这一刻躁动起来,一句“待从头,重拾旧山河!”更是让无数人热血沸腾。
  “待从头,重拾旧山河!”
  有人仰天大吼,感觉浑身的血液都燃烧起来,这一刻,就是原先带着悲观情绪的人都被感染,感到一股血液的跳动和沸腾。
  “远古仇,犹未雪。先祖恨,何时灭?血海深仇,岂能不报。”李白一身白衣,手中三尺长剑寒光凌冽。
  “伯温虽文人,亦有一颗赤胆之心。”刘伯温手持折扇,轻轻道。
  “吾之一生,必追随陛下,踏破这星空宇宙,征战诸敌。”冉闵双眼璀璨,精光摄人。
  稷下学宫中,李白、冉闵、刘伯温三人聚在一起,三人都已经从京城大学毕业,现在就任稷下学宫中,实力也早已今非昔比。
  ……
  时间一天天流逝,整个晋国也经过短暂的骚动后再次陷入平静,不过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整个晋国,都比平日多了一分别样的气氛,凝重、严肃,似乎所有人,都变的严肃认真起来,不过这一切,宁采臣都已经没有再过问,在当日写下那首《满江红》后,他就没有再过多关注外面的事情。
  沁心湖,上空,赤红一片,完全变成了一片火海,可以看见,无穷无尽的赤红火焰汇聚在清心湖的上空,形成火云,方圆数里都被覆盖,灼热的温度形成气浪扑下来,可以看见,沁心湖中湖面上的湖水都似乎要沸腾了一般,开始冒出白烟。
  无尽的火海之下,白素素的身影凌空而立,这是她在渡劫。
  “天火大劫!”
  湖边的一艘巨大游船上,宁采臣一身白衣,立在船头,看着眼前的画面,认出了眼前的天地灾劫,天地灾劫是武者、修士或者文人在突破武道神通、元神大修士或者大儒这个境界的时候都需要经历的,无形中像是天地的一种考验一般,渡过去鱼跃龙门,若是过不去,则身死道消。
  不过天地灾劫的形式并不是一样的,而且针对不同的人,天地灾劫的难度也不同,比如说宁采臣当初渡劫的时候,是遭遇雷劫,在天地灾劫中属于比较恐怖的雷劫之一,除此之外,天地灾劫还有天火大劫、罡风大劫、风火大劫这些,还有五行天劫等等不下数十种天地灾劫,而眼前白素素经历的雷劫就是天火大劫,在天地灾劫中属于最简单的一种天劫。
  不过这也在宁采臣的意料之中,因为天地灾劫的难易大多会根据渡劫的人的资质等原因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天赋越强,天地灾劫就会越强大,反之,若是一个人天赋普通,渡劫的时候天地灾劫也会变得相对容易,而白素素就是属于后者,说实在,白素素武道天赋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很普通,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大部分也全是宁采臣以大药和蛟龙血、半帝血这些东西堆起来的,事实上,宁采臣的一种妻子中,大部分天赋都很普通,除了邀月、赵灵儿、雪姬、魅姬和聂小倩之外,其他几女中,也就是高兰和白雪武道天赋出众一些,其她人都显得很平庸,就是高兰和白雪也仅仅只能算得上出众,天才都称不上。
  见到这一幕,宁采臣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天火大劫还好,属于最普通的天地灾劫,他对白素素等人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渡过天地灾劫就好,如果是其他更厉害的灾劫,他反倒担心白素素等人渡不过,当然,就算是天火大劫也不一定能度过,毕竟是天地灾劫,就算简单也只是相对而言。
  宁采臣立身船头上,看着眼前的画面,白素素等渡过去最好,若是真的不能渡过去,他也肯定会出手保证白素素无事,在他身后的白雪、永乐等人则显得紧张多了,一个是替白素素紧张,另一个则是她们自己很快也要渡劫了,心里有些紧张。
  视线中,天空中的火云大概安静了片刻中,最后就是无尽的赤炎从天穹之上坠落下来,将白素素包裹在其中,这些都是天火,远非寻常的火焰可比。
  从外面看,白素素整个人都包裹在赤红的火海中,她的身影都看不见了,宁采臣目光璀璨,透过火海时刻注意着里面的白素素,可以看见,白素素整个人都被赤红的火焰包裹,整个人都变成了火人,被赤炎灼烧。
  天地灾劫就像是上天的考验,躲不掉,只能承受,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次难得锤炼,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锤炼,也是一种对意志的锤炼,因为渡天地灾劫的过程是一种难言的痛苦,很多人其实并非渡不过天地灾劫,而是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心神失守,最终失败。
  宁采臣一直注意着白素素的情况,防止出现意外,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直到一个多小时过去,天空中的劫云消失,白素素依旧矗立在虚空中,这时候她的身体焦黑,像是被烧焦了一般,不过却有白色的雾气,一丝丝,一缕缕,这是天地灵气,向白素素汇聚,整个沁心湖上变得白茫茫一片,可以看见,这些灵气汇聚到白素素身上的时候,白素素身上焦黑的皮肉慢慢脱落,露出里面洁白无瑕的新肌肤,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白素素渡劫成功。
  “夫君!”
  十几分钟后,白素素一身白衣,从虚空走过来,白衣飘动,明媚动人,她的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气质上却多了几分出尘的气息,给人的感觉也似乎更加艳丽妩媚,美眸浅笑,若秋水盈澈动人。
  随后的时间,宁采臣一直白素素等人呆在沁心湖上,等着永乐、白雪、高兰众女一个个突破,索性,众女的天地灾劫都不是很难,大多数都是天火大劫或者罡风大劫,其中最难的要数高兰,不过也只是风火大劫,虽然过程并不简单,但是众女都走了过来,纷纷突破到武道神通境界。
第876章
闭关
  “是时候闭关了!”夜,一轮月牙悬挂高空,投下柔和的月光,在湖面的上泛起粼粼月光,几颗稀稀落落残星点缀在星空中,宁采臣一身白衣,踏在湖面上,白素素众女突破,也算是了却了他心中的的一桩事,而且现在晋国稳定,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操心,这是难得的时间,他打算闭关修炼。
  居安而思危,宁采臣知道,现在的平静可能是酝酿最大的风暴,若是没有追溯到远古,不知道界碑,没有见到耶和华,或许现在又是另一番景象,但是,世间的事情从来没有如果,远古是他必须直视的问题,还有他们现在的处境。
  在他们头上,一直悬挂着一把利剑,这把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或许很快就会落下来,但也可能幸运一点,老天眷顾一点,天意在他们这边,或许只要他宁采臣不踏出这片封印的星空,这把死亡之剑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会落下来,他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辈子,毕竟这么多万年的都过去了。
  但是,宁采臣不喜欢这种把命运交给老天的感觉,更不喜欢这种头上时刻悬着一把剑生命不受保障的感觉,他想要的,是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将命运交给天意,而且,他也不甘心这一辈子生活在这封印的星空中,这与苟且偷生有什么区别。
  “我这一生,不问前尘,不修来世,只争这一世辉煌。”
  月色下,两个宁采臣并肩而立,一个是宁采臣本尊,另一个则是过去身,三生经自上次突破半帝后算得上一次大突破,一开始的三生经并不算完整,应该只能算是草创的一本古经,不过到现在,在宁采臣手里已经趋于圆满,完整的三生经他基本上已经推演出来,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宁采臣如今也斩出了过去身,不过这并不算圆满。
  三生经,三生三世,三身皆斩,得见真我。
  斩过去、现在、未来三生,得见真我,超脱岁月长河之外,不在时间之内,从此永恒,当然,这只是宁采臣自己的推测,具体是不是真的如此,他自己也不知道,最起码也要等他三生经圆满才能求证,现在的宁采臣不过斩去过去身,要想证实这个问题,最起码还要斩去现在身和未来身,三生经才能算得上圆满,这个事情也才能求证。
  虽说三生的说法在远古岁月就被佛门提出,而且宁采臣自己如今也算是走在了三生这条路上,但是否真的如理论中的那般斩去三生,得见真我,这个真我就是永恒,是仙,是神,谁都不知道,前人不知道,因为前人不曾走过这条路,毫不客气的说,宁采臣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一条自己的路,但是结果如何,没有人知道,就是他自己的也不知道。
  因为到目前为止,宁采臣也只是斩出过去身,虽说三生花开,三生皆现,但是现在身和未来身都并没有圆满斩出。
  宁采臣很期待,等到三身皆斩的时候,自己会走到哪一步,因为到现在,他感觉那些传统的境界对他的定位而言都有些模糊了,他甚至有一种猜想,有一种强烈的直觉,等到自己三生经圆满,斩出三生的时候,那时候,哪怕没有证道,但是面对那个层次的人物,他都能一较长短。
  当晚,宁采臣就直接闭关,不过他的闭关并不是完全的与世隔绝,而是过去身陷入闭死关的状态,而本尊并没有如此,三生经很玄妙,本尊也好,过去身也罢,除了看起来气质上的差别之外,实质上基本上都没有差别,无论实力还是思维方面都是一幕一样,根本就是两个宁采臣,如果硬要说出区别,恐怕也只能归结为一个属于过去的宁采臣,一个是现在的宁采臣。
  换言之,可以说,宁采臣有两个自己,也有两条命,而且不仅思维互通,命也是互通,只要一个宁采臣不死,另一个就不会死,而在修炼感悟上也是一样,过去身进入闭关,也就如同本尊闭关液氧,也就是说,两个宁采臣,可以做两个人的事。
  随后的时间,宁采臣过去身进入沁心湖湖底闭关,研究三生经,宁采臣本尊也陷入半闭关状态,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呆在沁心湖上,除了和白素素等人在一起的时间之外,更多时间也陷入潜心修道中,研究剑道。
  到现在,宁采臣所学的功法并不少,除了雷帝法之外,上次妖皇给他的那本古经上记载的很多功法他都有涉猎,其中量天尺、鲲鹏法、乱剑诀这三门无上法他都有过研究,这三门法都是远古时期的证道者留下,属于帝法,哪怕是对于身为半帝的宁采臣而言,都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无上法,若是能全部悟透修成,战力必将更胜从前。
  不过宁采臣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些法虽然都是无上帝法,纵观古今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上法,但是这终究只是前人的法,就算后人学习,哪怕练得再高深,也不可能超过前人,这是一种无上法不错,但也是一种限制。
  纵观古今,哪一个证道者的法不是独一无二,不是自己创造,因为他们都深知,前人的法再高深对自己而言都只能借鉴,绝对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唯有自己开创出来的法与道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何为证道,以一人之道,镇压天地万道,屹立大道之巅,这才是证道,也是无敌之路,而这条无敌之路,只能自己去走出来。
  古往今来,每一个证道者都是无敌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都走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道,创造出了自己的法,以自己的道镇压天地万道。
  真正的无敌之路,不是顺着前人的路走,而是自己从新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无敌之路。
  宁采臣深知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他虽然看过无数法门,其中不乏无上帝法,但是除了早年学习的雷帝法经之外,他基本上很少学习其他的法门,就是三生经,宁采臣现在也算不得走前人的路,因为一开始的三生经并不是完整,属于初创,而在他手中,才有如今的完善,虽然不知道三生经一开始是何人所创,但是毫无疑问,现在的宁采臣已经走在了那个前人的前面,完全算是走出了自己的路,而那个前人,最多只能算是引路人。
  当然,不学习别人的法,也并不是完全摒弃,所谓大道万千,殊途同归,通过借鉴别人的法,感悟自己的道,这又是另一回事,不完全走前人的路,但是借鉴前人对道与法的感悟,来完善自己的道与法。
  在修行一途上,宁采臣已经走上了斩三身之路,但是在自己的攻击法门上,宁菜却迟迟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6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