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4/1449

  这两年以来,经历了如淞沪会战,南京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以及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局部战役,终于让日本人意识到:中国人并不是纸糊的。
  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是要讲究策略,不能一昧的硬刚,利用华人治华,就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帝国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是在华各日谍头目,一致认同的观点。
  汉奸就更不用说了。
  卢英算什么!
  唐绍仪,周凤岐,何瓒……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成名天下的人物。
  投靠日本人之后,更是严防死守,警卫保镖里三层外三层,但照样被军统的特务斩杀于家中,或是射杀于街上。
  能不撕破脸,就尽量不要撕破脸。
  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后悔了,想着如何尽快和重庆搭上线,当个合格的墙头草,两面派。
  也就如傅筱庵这种,被国民政府、杜月生、黄金荣联合起来,坑的倾家荡产,永无复起之日的人物,才铁了心的投靠日本人当汉奸,想要出一口气。
  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在日本人眼中,傅筱庵确实是一号人物。
  别说现在连个办公地点都没有,只能窝在亚新饭店,被人戏称为“酒店政权”的中华维新政府的代表人物梁鸿志,就算是马上就要到上海的汪精卫,傅筱庵也是照样不放在眼里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之后的一年多里,傅筱庵也一度与汪精卫分庭抗礼而不落下风。
  但遇上杜月生,黄金荣,他就不敢放肆了。
  当了上海特别市的市长之后,傅筱庵一度想一雪前耻,打算对杜月生的产业,以及徒子徒孙动手。
  但杜月生只是从香港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傅筱庵就再不敢动这个念头了。
  上海滩,依旧是青帮的天下,除非傅筱庵有本事,不要与任何中国人接触,不然迟早让他横尸街头。
  当天夜里,傅筱庵的枕头下面就凭空出现了一枚手雷。
  差点没把傅筱庵的魂给吓掉。
  至此,他才算是打消了借日本人的势,对付杜月生和黄金荣的念头。
  但最终,傅筱庵还是难逃被除奸的命运。
  他是被自己的厨子,拿菜刀劈死在床上的。
  脑袋直接被劈了下来……
  也是巧,两年前的这一天,恰好就是傅筱庵正式上任上海特别市市长的那一天。
  也算是善恶有报了。
第1165章
适得其反
  会议结束后,岩井英一单独留下袁殊,详细交待了一番后,才回了领事馆。
  袁殊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气的眼睛里直冒火:这是哪个王八蛋干的,连声招呼都不打?
  以往军统除奸,有名有姓的日军高官和汉奸,都是需要马春风亲自授权才能行动的。
  而马春风授权之前,基本上都会征询袁殊的意见。
  能不能杀,怎么杀,如何才能将震慑效果扩大到最大,如何善后……
  但这一次却例外了?
  卢英自然该死,但却不能死在法租界,更不能死在黄金荣的产业里。
  这正好给了日本人插手法租界警权的理由,还好死不死的,让日本人有了逼迫黄金荣就范的借口。
  真特么的蠢到家了……
  袁殊恨不得把杀了卢英的这个人的皮给扒了。
  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如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琢磨了好久,袁殊还是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赤木亲之提的这个软刀子割肉的方法,不可谓不狠。
  天时地理人和,全让日本人给占了,日本人进入法租界,主导此次调查,已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自赤木亲之担任了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长一职后,中共、中统以及军统潜伏在上海的地下特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藏在法租界。
  有了调查权,如赤木亲之这样的反谍高手,七十六号这样的汉奸反谍机构,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法租界搜捕。
  里面的同志可就危险了。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向上面汇报了。
  他要通知的,除了中共,还有军统。
  通过安全渠道通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利用特殊渠道。
  袁殊咬了咬牙,戴上礼帽下了楼。
  “司机!”袁殊在楼门口喊了一句日语。
  一个穿着军装的日本兵快速的跑了过来:“阁下!”
  这是袁殊的专职司机。
  “去虹口!”袁殊说道。
  “嗨!”司机小跑着去开车了。
  半个小时后,袁殊到了虹口日侨聚集区的梅花堂。
  说是堂,其实是一幢小楼,因楼外栽满了梅花而得名。
  再过几个月,这里就会被征用为影佐祯佐机关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梅机关”!
  梅机关这个名字,就是由梅花堂而来。
  但现在还是“兴亚建国同盟”的临时驻点之一。
  这个组织,因为存在历史短,所以在史书上留下的笔墨不多。
  但在这个时期,乃至以汪精卫为首的“汪伪政府”成立之前,一度被日本外务系统及军部扶持,拟成立为统治中国的汉奸傀儡政权之一。
  直到四零年初,汪精卫与日本政府谈叛结束,“汪伪政府”成立在即,这个组织才被汪精卫兼并吸收。
  从成立到消亡,满打满算,兴亚建国同盟只存在了一年的时间。
  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袁殊利用便利,巧妙的将不少的中共、中统、军统间谍安插到了其中,一年后,这些间谍又顺势进入了汪伪政府的各个要害部门。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权力,是因为这个组织,完全是以岩井英一为首的日本外务派,以袁殊为中心设计和建立的。
  并一度计划组建新的涉政党派:“大众党”,但最终因为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强烈反对,以及军统、中共均不同意而做罢。
  也就是袁殊在国民党内的资历不够,再加上军统和中共均认为他和一帮汉奸文人,根本不是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国党元老的对手,袁殊最终还是会落个黯然罢场的下场,说不定连岩井公馆实际负责人的职务都会出变故,所以一致不同意。
  不然袁殊差一点,就能成为和“汪主席”分庭抗礼的人物。
  够玄幻吧?
  这就如后世经典的卧底桥段:“你特么再不让老子回归,老子就混成老大了……”
  一个间谍,能达到这种成就,足以自傲一生了。
  当然,此时的袁殊依然是“兴亚建国同盟”名义上的领袖,更是实际掌控人和负责人。
  梅花堂不但有他安插的内线,还有一部可供他随时使用的远程电台。
  这部电台,平时是用来联络各地日本领事馆扶持的“兴亚建国联盟”分部的专用电台,但到危急时刻,袁殊也会用来与军统和中共联络。
  这部电台架设之后,这是袁殊第二次“公器私用”!
  袁殊一边亲自编译着电码,一边控制着时间。
  不到特定的时间发送,军统及中共是不会接收的,既便接收到,也不知道是袁殊发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4/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