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7/1449

  所有的药品,都会由南洋医药公司,直接销售到最低一级的药店。
  中间没有二手商,更不允许倒手贩卖,甚至连最终的销售价格,也是南洋医药公司说了算。
  包括销售给森下商会的那一部份也一样,只允许售卖到东北地区。
  方不为相信,为了拉拢自己,早日扶自己上位,日本人不会因小失大,暗中捣鬼的。
  生意之所以这么好,无非就是物美价廉四字。
  不管是曲氏百宝丹,还是虎标良药,以及人丹,质量确实过硬,本身就不难卖。
  更何况于二君、胡文虎,更甚至是方不为,最大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所以药品的价格,压的非常低。
  再加上没有二道贩子赚差价,终端药店又不敢擅自涨价,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其实南洋医药公司的存在,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来做慈善的。
  一是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老百姓买不起药,吃不起药的问题,二则是扶持更多的终端药店,尽最大的努力,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替老百姓找口饭吃。
  在这两个前提下,赚钱支援抗日,倒成了最次要的。
  等在上海站稳脚跟,下一步便是开拓下一级市场,比如华东、华中、华北。
  而这些区域,都基本上被日军占领了。
  所以,与日本人搞好关系,才是齐经理最应该干的事情。
  齐经理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才几个月,就与那么多的日本政要称兄道弟了?
  确实是个人才,很有当汉奸的潜质。
  齐希声要是当了汉奸,也肯定不比上海有名的那几个差……
  当然,胡守成佩服齐希声的,不只这一点。
  他从来都不抓权,只盯大方向,平时很少过问具体的账目。
  但让人惊奇的是,账本只要到了齐经理的手里,齐经理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甚至在一瞬间,就能把账精算到一毛一分。
第1210章
毒药
  一来二去,手下的不但没有人敢动歪心思,更是每日战战兢兢,生怕哪里出了纰漏,被齐经理给找出来。
  难道是有火眼金睛?
  胡守成也只能归结于,有能耐的人,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不然何至能让于二君、胡文虎这些大佬看中?
  方不为哪里能知道胡守成在想什么,知道了也没时间理会。
  没见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无非就是心细如发,恩威并施那一套。
  有了系统这个作弊器,还不跟玩儿似的?
  在日本人眼里,南洋医药公司已成了齐希声的基本盘,也是齐希声登上顶峰的踏脚石,方不为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做出成绩来。
  其实他想不做好都难。
  在这种时局之下,有了日本人的大力支持,他做的,基本就等于垄断生意。
  真以为官商勾结这四个字是开玩笑的?
  ……
  这半个月以来,方不为非常的老实。
  不是与上海日军及日谍中的重量级人物,以及知名汉奸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就是在去称兄道弟的路上。
  忍了又忍,方不为最终还是没有对张啸林、俞叶丰,还有吴四宝夫妇下手。
  因为山田乙三已经到上海了,可能马上就会去南京,他怕自己在上海闹出的动静太大,会推迟山田乙三的行程。
  为此,方不为还特意以“自己人”的名义去电,给马春风解释过。
  马春风的建议,也是让“自己人”尽量蜇伏,等暗杀山田乙三的行动成功后,再出来搞事也不迟。
  迄今为止,“自己人”也杀了好几个汉奸,给军统和重庆方面,也提供了不少的重大情报。
  但归根究底,“自己人”的来历太过诡异,重庆和马春风,还是对他抱着十二分的警惕。
  方不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提供完情报之后,他再没有针对暗杀山田乙三的行动计划,提过一个字的建议。
  直到马春风问他,有没人办法搞到厉害一些的毒药时,方不为就知道,历史没有拐弯。
  马春风问的,是远在南洋的方不为,而不是“自己人”!
  想想也能明白,方不为都厉害的快要上天了,都没办法保证,由他出手,就一定能将山田乙三斩于马下,更何况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马春风。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趁山田乙三视察南京的时候,进行毒杀。
  因为日本驻南京大使馆内的厨子,就是军统的内线之一。
  这也是马春风绞尽脑汁,所能想到的最有把握的办法。
  方不为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称他手边就有现成的,并将能找到的各种毒药的药性和禁忌,详详细细的发给了马春风。
  只要是能搞到的,方不为全都搞了一点。
  鸡母珠,蓖麻,断肠草,乌头,附子,等等等等……
  全都是精心提炼过的。
  甚至还搞到了一点氢化钾。
  纯度肯定与后世无法相比,可能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但质量不够,还可以用数量来凑啊。
  多下一点就可以了。
  他甚至还给马春风出主意,南洋医药公司近期正好在往上海发货,可以把毒药混在药品当中,送到上海。
  马春风哪里会不答应,心想还是方不为靠的住……
  方不为到小码头,就是来看那批毒药的。
  必须要保证,这批东西能安全的到达军统的手上。
  胡守成所说的小码头,其实就是虞洽卿路最北头,临着苏州河的运粮码头。
  虞洽卿从越南、泰国等购买回来的平价米,都会在这里上岸,运往城内各处米店。
  陈浩秋还在上海的时候,这里还有一处上海站的秘密据点,负责人就是刘戈青。
  陈浩秋回了重庆,王天木接任之后,被方不为上门光顾了一次,这里的据点就废弃了。
  据点虽然废弃了,但关系还在。
  一周前,接到方不为从“南洋”发来的电报,称毒药已上船,并标明船次,大概到达上海的日期,卸货地点等之后,马春风便令王天木,提前安排人员接应。
  回家探亲近一月的虞氏粮行,兼小码头小头目“青哥”,又出现在了小码头上。
  今天的这一船货,就是他带着人卸的。
  为了节省积分,刘戈青身上的那枚窃听器,早被方不为遗弃了,不知道王天木是怎么安排的,方不为有些不放心,所以决定亲自来看一眼。
  没想到,接货的就是刘戈青。
  此时他正光着膀子,指挥着一帮装卸工,在船上卸着药品。
  看了两三分钟,根据刘戈青的眼神,方不为就找到了他的几个同伙。
  他又看了一眼船上的货。
  装有毒药的箱子,是做过特殊标记的,刘戈青认得,方不为自然也认得。
  还有半个小时才能挨的到。
  夜长梦多,方不为决定帮一把刘戈青,让他赶快拿着药,回宝山乡下去。
  方不为让司机按了两声喇叭,又把头伸出了窗外。
  被胡守成派来,专门盯着卸货的一个掌柜,回头一看是东家,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掌柜弯着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7/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