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1449

  方不为是怎么弄来的?
  还有那些百宝丹和进口伤药?
  方不为的舅舅肖在明现在是于二君先生在国内的助理,主要负责云南药厂的生产经营及运输工作,这些百宝丹肯定是通过这个渠道弄来的。
  但前提是,必须征得药厂的实际控制人,于二君先生的同意才有可能。
  那进口武器和进口伤药呢,是不是也与于二君有关?
  为此事,得知一百号先生身份的几位领导还专门讨论过。
  领导一致认为,首先,武器和伤药肯定是一百号先生通过海外的渠道弄来的。
  因为他现在就在国外。
  至于资金来源,没有一个人猜到是方不为自己掏的腰包,都猜测方不为是不是用了什么方法和手段,从海外华侨组织那里弄来的。
  这可是四百多万大洋,合一百多万美金……
  之所以这样怀疑,是因为方不为与于二君的关系。
  去年三月份,南京方面传来情报,美洲华侨组成的抗日救国会,中华筹饷总局,即中华救济局,以及南洋抗日救国总会,曾联合向南京政府致电:南京政府保证不将所筹款饷用于内战,救济局才会将所筹饷款交于南京政府。
  南京政府能做出这个保证才见鬼了。
  所以去年一整年,中央政府都没有收到来自南洋华侨和美洲华侨的捐款。
  延安方面猜测,方不为援助的物资的购卖款项,可能就来自于这笔钱。
  理由有些牵强,但也并非没有根源。
  他们也实在找不出,除了于二君,还有什么人会帮方不为。
  而李泽田此次去上海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办法通过方不为,与于二君及南洋联盟取得接触。
  主要是因为于二君的影响力,其次,于二君所表露出的政治倾向也让延安方面看到了这个可能。
  于二君既是南洋抗日救国总会的副会长,也是五洲华侨抗日救国会和中华筹饷总局,既中华救济局的理事。
  而最巧的是,去年致电国民政府,通知暂停援助的三个华侨组织,于二君全部任理事……
  西安事变前,各地华侨组织促使国民政府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联合声明当中,于二君的名字就在第一排。
  延安方面认为,只要能得到于二君的支持,就有可能得到南洋和美洲华侨组织的支持,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把握会更大。
  千万不要小看南洋和美洲华侨对民国政府的影响力。
  全面抗战之前,这两地华侨每年的捐款,占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两成。
  其中南洋独占一成,美洲华侨组织共占一成。
  到了抗战开始,主动捐助的华侨组织越来越多,捐助的金额也越来越庞大,比例达到了顶峰。
  从三七年开始,到四零年,这三年期间,只是南洋华侨联盟捐助的军费,就高达五亿美金,占了国民政府这三年军费总开支的八成以上。
  这三年,国民政府还没有把法币当废纸一样的印,法币相对坚挺。
  到四零年,一百法币还可以买到一头牛,既便黑市兑换,也差不多能换到接近二十美元,放到后世,与一万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差无几。
  五亿美金折合成法币,至少也有二十亿以上。
  四一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南洋联盟最后一次捐款的金额是一亿美金。
  之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南洋抗日联盟趋于瘫痪,所有活动几近停滞,再也组织不起来前三年那般强大的力量了。
  此后,美洲华侨又开始接力了。
  后五年,美洲华侨的捐款总额为七千余万美元,其中司徒美堂主持的中华筹饷总会占二成以上,高达一千四百多万美元。
  以上数额,还不包括这八年期间,国民政府发行的救国公债。
  八年总计发行了三十亿的国债,华侨认购数额超过了十二亿,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发现根本没能力兑付……
  虽然此次只是试探性的接触,但延安方面还是希望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个月前,李泽田就因此事,奉命给方不为发过电报,征询过他的意见,但方不为只回了四个字:时机未到。
  不是不可能,而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李泽田大喜。
  只要有机会就好。
  ……
  半个月后,李泽田又回到了西安。
  次日,他奉命搭乘国民党中央委员张冲的飞机前往上海。
  二月二十日,正月初十。
  四海总堂在星洲开堂,于二君正式卸任南洋四海总堂山主之位,并卸任中华救济局理事一职,也由方不为接任。
  南洋各地洪门和华侨组织均派代表来观礼。
  两广福建,香港等地与于二君交好的商政名流也不请自来,纷纷道贺。
  等宋子闻知道这个消息,已是元宵之后了。
第0775章
来历
  “这个齐无相是什么来历?”宋子闻问道。
  他到上海之后才接到情报,司徒美堂与黄三德不会来上海,此次饷款交接,会由南洋四海堂新晋山主,中华救济局新任理事齐无相负责。
  宋子闻来筹办此次接洽事宜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接待司徒美堂与黄三德,代委员长和中央政府感谢美洲洪门这些年来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其次解释去年为何没有对两地抗日联盟提出的意见做以回复。
  但这两位不来上海,他的目的便落空了。
  但以宋子闻的身份,也不可能再跑到星洲去,同时,他对这个齐无相也很好奇。
  “暂时还没查到,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特务处驻上海特区区长王新恒回道。
  四海堂成立才一年,于二君就将山主之位交给了这个齐无相,还同时把中华救济局理事一职也交给了他,足以看出他对这个齐无相的信任和看重。
  听闻这个齐无相还是司徒美堂的左膀右臂,宋子闻不得不重视起来。
  所以他没有急着回南京,而是决定留下来,见一见这个齐无相。
  来上海后,他就让马春风,通过于二君身边的特务开始调查,但查了七八天,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派到南洋的特务既不是洪门中的代表,也不是南洋的商政名流,根本进不了堂会。
  南洋的特务人员连齐无相长什么样都没打问到。
  之后特务又动用关系调查,但就连于二君身边的亲信也不知道这个人的来历。
  听说是于二君的至亲,也是南洋人,但查遍南洋,也没查到任何信息。
  就像王新恒刚刚所说的一样,这个人就像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四海堂?四海商行……”
  宋子闻突然想到,方不为私下组建的商行,好像就叫“四海”,年关的时候,还收到过他岳父送来的一万美金的分红。
  还有,四海商行做的就是星洲洋行的货运行销生意,星洲洋行的大股东是于二君,二股东和三股东就是司徒美堂和黄三德,方不为好像在其中也有股份……
  宋子闻的眼睛突然一亮。
  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但现在联系不上方不为,他估计,可能谷振龙和马春风也不知道内情,不然他离开南京的时候,不可能不提醒他。
  但宋子闻忘了,几天前他都还在西安谈判,回南京的次日就来上海了。
  再一个,谷振龙,马春风等人也根本不知道四海堂的前任山主是于二君,左右长老是司徒美堂和黄三德。
  何世礼倒知道这个消息,但他听闻事变之后赶回国,还没到西安,刚到天津就被特务处的特务给控制起来了,纯粹把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
  宋子闻猜不到,李泽田就更猜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齐无相”这个名字。
  直到正月二十五,他才知道了南洋救国总会与中华救济局的理事代表,将于近日在上海与宋子闻会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