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424

  曹操指着白晓文,厉声说道:“你一定要一统天下,结束战乱!”
  白晓文点头。
  曹操横剑,在脖颈之中一划。
  一代枭雄,魂归地府!
  曹操的自刎,其实白晓文也猜到了。最后的送行二字,已经确凿无疑。
  白晓文就算亲手杀曹操,也拿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宝箱,不如成全他,还能收获一波形象分。
  大一统级别的战队,对于一个黄金宝箱,其实是不怎么在乎的,比如白晓文,更看重的是在三国位面大一统的“势”。
  白晓文打开了曹操临死前给他的黄布包袱。
  里面有一方玉印,还有一封写好的信件,封面上写的是“遗命绝笔,交予吾儿丕、植、彰、冲。天下人皆可共览”。
  这封信,并没有火漆封口。显然,曹操相当坦荡,不封口就是任由他人查阅。
  既然写了天下人可共览,白晓文当然先睹为快,他取出信件拆阅,看了一遍,不禁心生唏嘘。
  曹操留下这封遗命,原来是让他的几个儿子投降,措辞严厉。谁要是不听从,就不是他的儿子。
  这样的遗命,在汉末还是很有分量的。
  白晓文叹了口气,曹操用生命证明了,他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枭雄。
  留下这样的遗命,其实也并不奇怪。
  曹操的文臣武将,其实已经没剩下多少了。以曹操的能力,率领众多文臣猛将,出动大军都没打过白晓文,他留下的几个儿子,就更不是个儿。
  依托城池坚守,也就是拖延一段时间,最终难免城破人亡。
  让几个儿子投降,一方面能博得白晓文——也就是袁熙的宽容,至少做个富家翁不成问题,运气好还能得到封赏;更主要的是,可以保存北方中原的元气。
  或许有人觉得,曹操一直顽抗到了最后,和这封遗命互相矛盾。早知如此,投降就是了。
  其实这并不矛盾,这才是曹操。
  曹操很聪明,知道白晓文不会让他活着。所以自始至终,连一句投降的话都没有说。他也很理智,知道自己的死,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四个儿子活命。
  曹操很自私,坚持到最后一刻,发动所有百姓民兵帮他守城,平添几千死伤,直到彻底没有希望才放弃。
  曹操很大气,输得起,所以留下这封遗命,将统一天下的志向,托付给了白晓文。
  自私和大气,并不矛盾,这正是曹操这个人的复杂之处。
  “曹操啊曹操,你的心思很好,如果你的四个儿子投降,我一定不会伤害他们性命。不过,你的几个儿子,会甘心遵从遗命,选择投降么?”
  白晓文收起了黄布包袱,微微摇头。如果四个儿子想反抗的话,完全可以说这封遗命是假的。
  所以,白晓文还是要调集大军,乘胜进军河南,给曹丕等人施加足够的压力才行。
第1291章
立嗣曹丕
  两天之后,乔蕊等队友和白晓文汇合。
  同时也意味着袁氏阵营的两支大军,完成了汇合,一共五万兵马。
  值得一提的是,荀彧不辞辛劳,跟随乔蕊大军,骑马赶到了长垣,扶着曹操的棺椁大哭了一场。
  白晓文看到荀彧容颜消瘦,吃惊道:“令君几日不见,为什么清减到了这个地步,都快要脱形了?”
  荀彧勉强一笑:“有劳主公挂怀。”
  白晓文宽慰了他几句,心中暗想:荀彧对于曹操当真不一般,这也是曹操的人格魅力所致。
  留下荀彧在曹操停尸的堂前独处,白晓文出去见到三名队友,互相交流了一番。
  对于阿伯塔临走之前,送给乔蕊渡鸦信使的举动,白晓文也有点意外。
  他当然也很看好渡鸦信使在大一统战争中的战略意义,这玩意出现在三国位面,实在是和山河地理图一样,破坏平衡的道具。
  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限性,不过八十多天的有效期,用于一次大一统,已经绰绰有余。
  白晓文进一步推断道:“看来星联的环境,也是合作大于冲突的。阿伯塔看到我们的大一统开局这样顺利,是很有可能出现领主级进化者的,所以赠送渡鸦信使,结下一个善缘。”
  李淑仪说道:“这东西他留着也没用了吧?按照神庭训练营的规律,这次他们回去之后,准备新一轮的大一统至少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渡鸦信使早就失效了。”
  白晓文摇头笑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有人宁可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给别人添堵,绝不会帮助别人。更何况,我们和神庭对立,刚刚把他们撵出三国位面世界!换做心眼小的,恨不得挖空心思破坏我们的布局。在这样的情况下,阿伯塔还能送我这份人情,足以看出此人的心胸并不狭隘。至少,我是要承这份人情的。”
  白晓文随后取出了曹操留下的玉印,还有那封信件,给队友们观看。
  队友们也都是又惊又喜。
  “有了这封遗命,我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招降许都,统一河南。”乔蕊说道。
  白晓文道:“这封遗命,首先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招降张辽、徐晃等等曹氏集团的被俘武将。至于招降许都,还需要大军压境,给予曹氏残党足够的压力!这样道义、武力的双重压制,兵不血刃统一河南的可能性更高。”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又说道:“我已经命人,将曹操的尸首收殓入棺椁。接下来,就把玉印和遗命,随棺椁一同送到许都。我会亲自写信一封,劝说曹丕等人投降,保证善待,让他们免去后顾之忧。”
  白晓文随后率领五万得胜之师,直扑许都。
  和上次偷袭许都不同。这一次,白晓文是要吞并曹操的地盘,而不是打游击,就不需要迂回绕路,或者秘密行军了。
  ……
  许都。
  当初曹操说要带四子随军,然而在实际提兵北上的时候,还是把曹丕等人留在了许都。之前的说辞,都是为了安曹熊之心。
  曹操北征,许都事务就交给了四子协商处理,另外留下荀攸辅佐。当然,专断之权,还是在荀攸的手中。
  曹操这样做,也是受到了“袁熙”异军突起的刺激,想让四个儿子都早点接触政事,看他们的才能。
  这一天,曹冲询问:“三位哥哥,昨天夜里我梦见了身在雪地之中,有一群老虎咬我,这是什么征兆?”
  其余三人都不解,便去询问荀攸。
  荀攸说道:“雪地遇虎,并非吉兆。”他想了想,还是把后面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四个儿子都有些担忧,照常和荀攸一起处理州郡事务。
  不多时,便有人来报:“不好了!丞相兵败,在长垣城自杀身亡!袁熙带着十万兵马,径奔许都杀来!现在已经到了陈留。”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炸的曹丕等四人惊慌失色。
  就连荀攸都有些难以相信,道:“主公已经击败袁绍,袁氏诸子内斗纷争,更不可能是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会败?而且败的这么惨烈?”
  曹丕手指颤动:“假的,这消息一定是假的!是……是袁熙又来偷袭许都了对不对?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好动摇许都人心!”
  那人跪地禀报道:“公子,军师,这是长垣残兵逃回,传来的消息啊!”
  荀攸很快镇定心神,用缓和的语气说道:“你且不要激动,把那些败兵召过来,我问几个问题。”
  很快,几名溃兵被引到了相府大堂。荀攸提问,问题很简略,比如曹操第几天到的安阳?有几天攻城?败退的时候,何人殿后?诸如此类。
  很快,荀攸已经模拟出了大致的战况。他叹息一声说道:“公子请节哀。”
  曹丕等人都语音发颤:“军师,难道父亲他真的……”
  荀攸沉重地点头:“主公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诈言分兵,实际上去劫安阳城西的袁军营寨。不过,此计被敌人识破,在营寨之外设伏兵,我军因此战败。”
  曹植说道:“父亲征战以来,也曾吃过败仗,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荀攸摇头说道:
  “丞相之前败于吕布、张绣,却能够保全自身,乃至反败为胜,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欠缺谋略,另一方面是主公身边有典韦这样的猛士保护。
  “以臣下看来,袁熙用兵,实在是诡计多端,在击败主公之后,又连续诈了白河南大营、黎阳城,让主公没有可供休整的安身立足之地,就只能一退再退!就连虎卫将军许褚,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袁熙又擅长千里奔袭,率领精骑疾追,在长垣城围住主公。到这个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曹丕四人大放悲声,曹冲哭得晕厥倒地。
  荀攸赶紧劝道:“四位公子,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主公薨逝,河南各州危如累卵。为今之计,还是禀明夫人,尽快决定继承主公大业的人选才好。”
  荀攸召集原丞相府属官,询问曹操的发妻卞夫人。
  卞夫人自然也是悲痛交加,不必多说。在众人劝勉之下,她勉强收住悲声,说道:“我一介女流,不懂国家大事。各位都是亡夫的股肱之臣,不如商议之后,择一子立嗣。”
  这次商议的速度很快,曹植虽然有少数几人支持,但“废长立幼,取祸之道”早已是众人的共识,所以曹丕还是以绝对优势,继承了曹操的兖州牧之位,兼管司、豫、雍等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