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1424

  另外,《太公兵法》作为领主级职业典籍,比《太虚经》修炼起来更容易突破。
  不过,有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次感悟《太公兵法》,白晓文确实体悟良多,但距离突破境界,积累似乎还差了一些。
  但是,白晓文修炼过程中,对《太虚经》的感悟却像是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稍加修炼,就直接让《太虚经》晋入了第三层!
  灵界规则提示信息:
  “由于第二职业典籍《太虚经》突破,你的身体得到了淬炼。”
  “你的全属性增加14点。”
  “你的真元力上限增加300点。”
  “你的特殊专精:灵力掌握提升到了熟练1级。你对真元力的掌控能力得到了提升。”
  楚州城,静室之中,白晓文睁开眼睛,结束了这次修炼。
  身体骨骼,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咯啪声,一股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感涌出。
  经脉拓宽,丹田内的真元力光球,又变得膨胀了几分。
  白晓文现在的四围属性,已经全部破百。
  敏捷、体质是115点。
  最低的力量是108点。
  最高的精神是134点。
  而最重要的灵力值上限,已经提升到了2960点,接近三千了。
  白晓文的指尖,吐出了一丝真元力。
  这一丝真元力,仿佛有灵性一样,绕着白晓文的指尖转动,随着白晓文的心意,时而盘卷,时而舒展。
  “这就是‘灵力掌握’么?我似乎渐渐弄明白,这是什么能力了。也许,我现在最重要的专精,就是这个灵力掌握!”
  白晓文翻开了《太平要术》的中卷太平经,随意选了其中一个从未学过的1阶道术,叫做“清尘术”。
  只是看了一遍“清尘术”的施术要领,白晓文就直接用真元力施展了出来。
  他的一身白衫,一道光芒闪过,已经焕然如新。
  特殊专精:灵力掌握,提升的是真元力精致入微的掌控能力,还有敏锐的感知力。
  有了入微的掌控能力,不论施展法术,还是学习法术,都像是顺水推舟,事半功倍。
  而敏锐的灵力感知能力,更是能随意找出对手法术里面的薄弱点;然后再利用强大的灵力掌控力,对薄弱点施加针对性的打击,就能随心所欲地破掉对手的法术。
  怪不得《太虚经》的前面几层,没有教授道术。
  只要练好了“灵力掌握”,不管对手施展什么样的道术,己方都能随心所欲地破解,还练道术做什么?
  就好比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里的独孤九剑,练成之后,天下招式皆可破得。
  当然,要达到随心所欲破解对手法术的层次,现在“熟练1级”的专精水平是绝对不够的。
  白晓文现在,不借助进化之眼的情况下,只能针对一阶道术(一星技能),做到直接感知出弱点,信手破除。
  就比如“清尘术”,白晓文不用学,看一遍就能施展,当然也能破除。
  但是换成二阶道术,就做不到看一遍就会了。
  当然,二阶道术也不算太难,白晓文看一遍学不会,多学几遍也就会了。灵力掌握专精,提升的是全技能的学习速度。
  “《太虚经》真不愧是王级职业典籍。”
  白晓文意识沉入识海,重新翻阅《太虚经》。他现在已经可以修炼《太虚经》第四层的经文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中阶瓶颈。
  因为《太虚经》是白晓文在觉醒者阶段强记住的典籍,九层经文他都已经刻印在了心中,与《太公兵法》这种灵界规则赋予的职业典籍是不同的。
  没有瓶颈,当然是好事,但白晓文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太公兵法》的修炼上。
  接下来一连十多天时间,都是如此。
  转眼之间,白晓文抵达绍定位面世界,就已经接近两个月。
  原本灵界规则是要收取滞留费用的,不过因为白晓文已经搭建了共鸣传送阵,白凰领与绍定位面有了连接,白晓文想在绍定位面停留多久都没有关系。
  不过,随着局势的发展,白晓文的修炼不得不结束了。
  “主人,不好啦!”希格德莉法敲门而入。
第1667章
接应宋军
  “怎么了?”
  白晓文盘坐在床上,看着急匆匆进入的希格德莉法。
  “主人,临安的史弥远,用千里传音符传来急报。北伐的宋朝军队,遭到了大危机!”
  白晓文听着希格德莉法的叙述,脸色也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
  蒙古人因为军粮不足,撤军过了黄河。被金国侵占的中原腹地,各个城池基本上都是金国降将把守,对蒙古只有仇恨,毫无忠诚可言,而且兵力微弱。
  蒙古留守在黄河之南的本国军队,只有几千人。
  这种形势下,南宋军队携着国仇家恨、收复故土的高昂士气进军,自是无往不利。
  白晓文也觉得南宋军队会取得先期的胜利,至少光复三京没什么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防备明年春暖花开之后,蒙古大军的进攻。
  宋军一开始进军,当真是所向皆克,金国降将一看到宋人的旗号,就打开城门。
  仅仅几天时间,从庐州出发的全子才部,就连克寿州、蒙城、亳州、泰康等地,光复汴京。
  蒙古人的应对是,小股精骑袭扰宋军粮道。
  全子才率军到了汴京,才发现这座曾经的北宋都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城中只有几百户,守军不足千人。
  这样的城池,根本不足以补给。
  而蒙古兵员和南宋兵员的差距也体现了出来。仅仅是小股蒙古军队,却让宋军的粮道受到了严重破坏,往往十几个蒙古人组成的小队,就敢袭击数百人的运粮队伍,杀散宋兵之后焚烧粮草,然后扬长而去。
  听到这里,白晓文也有些感慨,谁说古人不懂用兵,蒙古人的这一战术,简直就是游击战的翻版。
  汴京的全子才部,根本没有足够的军粮。后方朝廷,还在催促全子才西进,继续收复西京洛阳。
  全子才只能让士兵将五日粮分七日食用,分成两队,西进洛阳,以求在洛阳得到补给。
  蒙古人放宋军的第一大队入洛阳,集中兵力突袭第二大队。蒙古骑兵发起了一场突袭战,而以弓弩手为主的宋兵后队,根本来不及列队迎敌,就被蒙古军冲散阵型,纷纷溃逃。
  他们注定逃不过精锐且骑马的蒙古人,是以死伤极多。
  随后,蒙古军直逼洛阳的全子才残部。
  全子才倒是成功进入了洛阳,但他却绝望地发现,洛阳的情况比起汴京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累累白骨,只有数百户百姓还在苟延残喘。
  和蒙古人僵持数日,全子才部只能以野草做饼充饥。无奈之下,全子才选择突围南逃。
  宋军所携带的军器、辎重车辆,尽数抛弃。
  现在,蒙古军正在衔尾追杀。
  精于骑射、兵员素质强大的蒙古军,追击一支缺粮的步卒,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可以说,宋廷“踞关守河”的战略,已经全面失败,几千蒙古军就挫败了六万宋军的北进大业。
  白晓文眼睛猛然睁开:“留守中原的蒙古将领是谁?”
  希格德莉法说道:“据说叫做塔察儿。”
  “这个人颇有韬略,很不简单。”白晓文下了断语,即便蒙古人精悍胜于宋兵,但能凭借几千人打垮六万人,也绝对是了不起的谋略了。
  “主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新任制置使赵范传令,全军放弃北进的计划,坚守楚州。”
  白晓文摇头笑道:“赵范被蒙古人吓破了胆。蒙古人再强,留在黄河以南的也就几千人马,还能飞到东路,进攻淮东吗?塔察儿能击溃六万宋军,已经是奇功一件。以他表现出来的谋略看,不可能做出贪功冒进,以几千人的兵力进攻南宋的蠢事来。”
  白晓文起身说道:“我去见赵范,让他发出调令,准许亚巴顿所部,去接应全子才。”
  ……
  由于史弥远提前打过招呼,赵范对于白晓文这位“道门高士”,颇为尊重。而且他也知道,正是在这位道门高人的帮助下,之前群龙无首的淮东军,才能迅速平定李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