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9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0/1424

  刘夫人倒也不是全然不明事理。在白晓文的高魅力说服之下,她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一说法,只不过嘴上还是悻悻说道:“国家大事,我一介女流不便参与。显奕,你好自为之,莫要忘了你的承诺,不能伤害你大哥和三弟的性命!”
  随后,刘夫人便起身离开,大将军府的僮仆便开始收拾行装,迁居别院。
  “怎么样,被训了?”李淑仪全程看在眼里,气哼哼地说道,“那个刘氏,一脸刻薄相。三个儿子明明都是亲生的,她就偏袒老大和老三!晓文,要我说你还是对她太客气了。给她点脸色,让她知道现在的冀州谁说了算。”
  白晓文笑着摆手说道:“别这样,刘氏在演义之中确实是个恶毒之人,但对于三个儿子,包括我这个次子在内,还是很关爱的,这是身为人母的常情,何必苛责呢?她对冀州又没有什么实际影响力,不要平白落一个不孝的恶名。”
  乔蕊的脸上,竟然有一丝欣慰的神色,不过悄悄掩去了。
  乔蕊开口说道:“现在邺城平定,不过还有一件麻烦事。袁尚不知怎的说动了蒋义渠,从黎阳进发,聚拢官渡败兵,号称十万,一路往邺城来。黎阳距离邺城不远,袁尚估计现在也近了。该怎么应对?”
  白晓文笑道:“我那便宜三弟,我亲眼见过。袁绍曾说,老三最像他有英雄气概。这句话对了一半。袁尚像则像了,但志大才疏,比起袁绍还要差得多。他哪有那份能力,说动黎阳大军连同官渡败兵,助他夺位?我已经有了定策,淑仪你跟我一起走一趟吧。”
  ……
  袁尚、蒋义渠率领的十万大军,打着新任大司马的旗号,从黎阳赶赴邺城。
  沿途城池官吏,噤如寒蝉,不敢有丝毫质疑。
  来到安阳之后,距离邺城已经不足百里。
  有密使来报,却是审配派来的心腹:“禀报三公子,邺城已经被二公子占了。”
  袁尚一惊:“袁熙为何来的这么快?审别驾怎么没能替我守好邺城?”
  那人道:“二公子派出八百精骑为先导,星夜兼程,早在前夜就赶至邺城。这一部骑兵,打的旗号是迎奉天子,提前准备宫室驻跸。因此,审别驾并没有防备。
  “在大司马薨逝的消息传到邺城后,二公子的部下抢先一步,软禁了审别驾,又从狱中把田别驾放了出来。邺城文武官员,看到田别驾之后,都没有反抗,所以二公子的先导部队,顺利接管了邺城。”
  袁尚怒道:“袁熙一向不显山露水,居然如此狡猾!我誓要攻取邺城!”
  一旁的大将蒋义渠,却是踌躇起来。他被逢纪游说,加上袁尚的封官许愿,才鼓足勇气在夺嫡之争上插一脚。原本袁尚信誓旦旦地保证,邺城大门敞开,从别驾到守军都是他的人!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能平定冀州。
  现在一看,什么跟什么啊?
  坑人不带这么坑的,二公子明显占了优势,要不要在袁尚这条路上走到黑?
  正犹豫之间,忽然有人报称,二公子袁熙前来相见。
  袁尚一怔:“袁熙来了?他带了多少兵马?”
  探马报告道:“二公子只带了几名亲随。他说,此行是奉母亲之命,全兄弟情义,不愿刀兵相见,所以孤身来访。”
  袁尚一开始惊疑不定,在听清楚之后又连问了两遍,才渐渐消化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逢纪乘机劝道:“主公,袁熙此来,乃是天助。他再怎么厉害,也敌不过我们这十万大军哪!主公只需设一鸿门宴,在席间拿住袁熙,冀州可以直接平定!”
  袁尚说道:“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袁熙打着兄弟情义的名号而来,我要是趁机抓住他,必然会被天下人叱骂不义。”
  逢纪急忙说道:“主公想差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初老主公尚未得冀州时,身无立锥之地,幸好有韩馥供给粮草。韩馥对老主公有恩,但后来还不是被老主公用鸠占鹊巢之计,夺了冀州?若是老主公当时拘泥小义,又哪里有后来的四州之地,百万之众?”
  袁尚被说动了,点头道:“正是此理。大不了在我入主冀州之后,善待袁熙便是。”
第1263章
鸿门宴
  不说袁尚、逢纪的谋划,一旁的蒋义渠默然不语,心底对逢纪、袁尚还是有些不赞成的。
  三国位面的主基调就是忠孝节义。
  当初袁绍谋夺韩馥的冀州,是因为韩馥是袁氏门下故旧。袁绍作为袁氏的双子星之一,夺了韩馥的地盘,就跟主人夺了仆人的田产一样,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
  现在来的是亲兄弟袁熙,怎能和韩馥之流相提并论?
  袁熙为了兄弟情义,单人赴会,不说感天动地,也尽显英雄气概。相比较之下,袁尚和逢纪的谋划,当真是蝇营狗苟,小人伎俩,跟臭水沟一样不忍直视。
  蒋义渠回到中军帐后,不由叹道:“既然是亲兄弟,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一名心腹亲卫,平素和蒋义渠较为熟稔,便接口说道:“将军,这有什么奇怪的,龙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呢。我们老家,一母同胞的兄弟,老大生的五短身材、无缚鸡之力,老二生的姿容魁伟、勇力过人,这又找谁说理去?”
  蒋义渠若有所思。
  ……
  时间跳转到两个时辰之前。
  甄宓依偎在白晓文的怀中:
  “夫君,这半个月以来,发生的一切,都恍如梦中。”
  白晓文听着甄宓的轻声细语,一股幽香钻入鼻尖,令人飘飘乎骨头酥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果然是古人梦想的人生巅峰。
  甄宓继续说道:
  “父亲在官渡薨逝,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冀州的天都快要塌下来了。妾身听闻这一消息,夜不能寐,唯恐有一日曹军打破邺城,把我们都掳掠过去。
  “不过相比起来,夫君的横空出世,才是真的让妾身意想不到。”
  甄宓的眼睛亮晶晶的:“现在整个冀州街头巷尾,都在传说夫君单骑定辽东、歼灭张角,奇袭许都的壮举。现在夫君回来了,妾身再也不会担心害怕,因为夫君把冀州的天重新撑了起来。你就是妾身的擎天白玉柱,也是整个冀州的架海紫金梁。”
  白晓文笑道:“为夫能做出这些成就,和爱妻的鼎力支持也有关系。如果不是甄俨兄长慷慨解囊,为夫又哪里能秘密招募精锐。”
  甄宓认真说道:“甄俨兄长确实有才,但他所做的事情,寻常商贾也能做到。夫君所做的,却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无人可以替代。”
  软玉温香在怀,白晓文一时有些心猿意马。他赶紧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现在冀州还不算平定。我已经派人下约,要去三弟军营一趟,说服他放弃刀兵对抗。如今的河北,经受不起内乱了。”
  甄宓之前就听到了这个风声。
  这个风声,是白晓文故意放出来的,现在不说冀州,至少整个邺城都知道,二公子为了避免河北内乱,要孤身赴敌营。
  “夫君真要去?”甄宓微微张口,露出了惊讶之色。
  “当然。”
  白晓文又流露出了强烈的自信,笑道:“你放心,我已经有所筹划。三弟若是乖乖放弃刀兵,还能保留颜面;若是有异心,只会落得一个灰头土脸的结局。”
  有实力而又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
  甄宓被白晓文的自信感染,俏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倾慕之色:“妾身愿献一舞,为夫君壮行。”
  白晓文击掌笑道:“当日分别之时,爱妻的流觞曲舞,着实令为夫久久不能忘怀。”
  ……
  袁尚军大营。
  白晓文只带着几名随从,来到了袁尚军前。
  有军士前来,请白晓文入内。白晓文说道:“我有天子亲笔诏书,速速通报,让袁尚出迎接诏!”
  袁尚听了这个消息,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出迎。
  在这个时代,天子诏书,其实还是有分量的。毕竟是忠孝节义为主基调。
  当初曹操掌握天子之后,以天子名义发诏,斥责袁绍只顾自己争夺地盘,丝毫不顾及朝廷安危。
  袁绍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只能上表申辩。
  后来衣带诏流传出来,袁绍才有了对抗曹操的大义旗帜。
  从这一事件,就能看出天子诏书的分量,在李傕、郭汜等乱军眼中不值分文,但在渴望保留好名声、得到各州世家归附的诸侯眼中,却是天下权柄所在,重于千钧!
  袁尚出迎,白晓文身边,新任尚书仆射(yè)董昭,宣读诏书。
  诏书内容已经在冀州宣读过一次了。
  这次宣读的重点,除了白晓文的大司马、冀州牧身份之外,还有袁尚、逢纪、蒋义渠、张郃、高览、沮授等等黎阳军、官渡军将的封赏。
  袁尚听到自己被封为右将军,比“袁熙”低了两个大官阶,心中老大不爽。但在这一形势下,他只能先拜领诏书。
  袁尚只在心里暗想:【待我拿住你之后,直入邺都、掌握天子,想封什么还不是我自己说了算。】
  宣读诏书完毕,袁尚上前,与袁熙叙兄弟之情。
  “二哥此来辛苦,弟已备下酒宴,请二哥入内。”
  袁尚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目视蒋义渠。
  原本蒋义渠应该命亲兵簇拥,把“袁熙”拥入中军。不过,蒋义渠却是有些犹豫,没有立刻下令。
  袁尚心中暗怒,好在他这些天也不是在做无用功,从官渡溃兵军将里,还是笼络到了几个武将。
  在袁尚的暗示下,有两员官渡败将,马延、张顗(yǐ)率领数十名亲兵,跨出两步,站在了白晓文一行四人的侧后方。
  这两步距离,却让原本兄友弟恭,和睦融融的气氛,完全消失殆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0/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