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556

  “惭愧啊,除了当年觉得年轻打算到处去看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我没答应你。主要是我这个人怕冷,习惯了南方气候,一想到东北冬天冰天雪地就退缩,所以后来才去了炎热的非洲。”
  看来这次陈老来虎山,反倒成为了叙旧大会,连余航也有小辫子抓在他手上。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陈铸韬在中国汽车业界中享有多少政治资源。
  座谈会开的其乐融融,议题主要是中国汽车工业将来方向如何,国家是否应该对民间资本开放管控严厉的汽车投资领域。
  在陈老先生回到江州接受周高官宴请时,中国的媒体界爆发了一场论战,对QQ小车是否违背国家政策进行了辩论。这是继上一次韩皓公开炮轰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后,又一次由华夏汽车引起的大辩论,对阵的双方赫然是既得利益者国企和急于打破国企垄断地位的地方新兴汽车企业。
第一百五十九章
招贤纳士
  《QQ到底是微客还是微轿?》
  一篇由《中国汽车报》刊发的文章率先点燃了此次论战主题,这篇文章背后有华夏工业外包宣传总监程凯的影子,文中列举了详细的数据材料证明QQ符合国家规定的6字头微型客车标准。
  更关键的证据是在信息产业部核准的产品目录上,QQ赫然是6字头微客编码,意味着它早已经通过了国家的认证。
  以夏利为首的三家企业想集体施压内部解决,华夏工业的策略是把一切公之于众,请求舆论的帮忙。
  在70年代末,全社会曾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行过大论战,从而才叩开了保守派把守的国门,让中国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之旅。
  这一次,表面上是围绕QQ的身份问题,实际上是新兴的汽车势力挑战几大国企一直垄断国家轿车生产资质的局面。
  《让公众来评判QQ到底是不是轿车!》
  第二天,另一篇针锋相对的文章在《中国经济报》上刊发,看来这个一直不看好华夏汽车的媒体早就按捺不住。
  文中通过邀请普通人对比评判的方式,得出了QQ完全是和夏利、奥拓和云雀三家一样的认知,属于微轿行列。现在QQ打擦边球的行为,触犯了国家关于微型轿车定点生产企业的政策。
  《QQ是否轿车的真相,到底谁最紧张?》
  《坚决杜绝各地一哄而上,不顾国家产业规划的粗放汽车投资行为!》
  《评判汽车好坏的标准不应该看出身,而要看普通民众的喜好。》
  ……
  很快,各方势力开始加入其中,许多地方性汽车企业,尤其是想早日进入轿车行业的企业们都纷纷发出声音。
  截止到1999年,中国国内拥有轿车目录的企业一共有10个轿车生产厂和3个轿车装配厂。
  10个轿车生产厂分别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一汽红旗、二汽神龙、津汽夏利、首汽吉普、广汽本田、长安奥拓、贵汽云雀,3个装配厂是在引进奥拓车型时特许的军转民企业,按技术图纸生产的秦川汽车、江南机器和江北机械厂。
  除了一汽红旗属于内资企业外,其他都带有外资印记,中国的轿车市场可以说已经完全被外资渗透。但就是这个一汽红旗,背后还站着奥迪的影子,小红旗CA车型完全就是奥迪100的换壳产品,就连买来的克莱斯勒488发动机也是奥迪帮忙调试安装上去。
  在他们之外,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获得进入轿车领域的7字头目录。无论有地方国企背景的安淮汽车、东南汽车、华晨汽车、悦达起亚,还是民营性质的华夏汽车、长城汽车都没有资格跨入7字头殿堂,只能徘徊在大门口之外想着法子挤进去。
  一方强调维护国家产业规划大局,要尊重中央权威;另一方要求放开国家管制,让更多具备生产资质条件的企业进入相关领域。
  争论之中,从一开始对QQ资质的认定,很快又上升到国家汽车政策局面。因为正是国家汽车政策给以了10家生产厂和3家装配厂垄断的资格,争论来去都绕不过这个根源。
  不出意外,这次争论再一次被国务院叫停了。
  但是QQ没有被禁依旧驰骋在大城市之中,3家定点市场企业的上书没有了下文,似乎可以从中推测出风向的变化。
  已经上了6字头目录“下不为例”的说法和信息产业部正制定新的轿车标准,企图把6字头两厢准轿车也纳入7字头管理范围中,这些流言正在汽车业界广为流传。
  汽车产业政策肯定要改,但至少不是现在,汽车行业被认为是加入WTO后遭遇冲击的第一波行业,其承担着国家巨大的就业和税收来源,为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必须慎之又慎。
  现在国企下岗潮引发了相当多社会矛盾,许多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青春的老职工随着企业倒闭,不得不经历下岗的阵痛。国企这艘大船,要么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继续走下去,要么载着所有人一起沉没。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国企改革是中国建国以来的一次阵痛,其深远影响远远超出经济范围,成为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伤疤。无数家庭承受着社会保障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的痛苦,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国企的涅槃重生。
  当一汽、二汽、上汽等国有汽车企业在动员职工下岗分流之时,华夏工业正在源源不断招收新员工,尤其许多都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所以华夏工业得以轻装上阵,招揽了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华夏汽车研究院总部已经在江州开始动工建设,将来这里会成为韩皓汽车工业王国的中心,首期规划容纳人数在2000人。跟国际汽车巨头研发人员动辄数万名相比,华夏汽车的研发人员数量远远不够。
  在工资福利待遇上,韩皓也把重心向研发人员倾斜,跟普通一线工人相比,研发人员工资是他们的四倍标准。在全国同行范围内,现在华夏汽车研究院给出的待遇都是国内顶尖标准,跟大众、通用等合资企业给出的研发人员薪酬相比毫不逊色。
  “优秀的人才配得上丰厚的待遇,如果你连最基本的钱都没有给够别人,别人为何要跑过来替你卖命?”
  华夏工业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说的话道出了部分真谛。
  当然华夏工业也不仅仅是依靠金钱待遇吸引人,优秀的成长平台和卓越的为中国人造出国民车的企业使命等也是人才投奔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许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中,华夏工业已经成为能和合资汽车企业相提并论的就业去处。
  “我最想去的是通用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据说里面是按跨国雇员标准给的待遇,通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如果没选上的话,华夏汽车研究院也是不错选择,据说工资待遇很好。听在去年毕业的一位师兄说那里环境挺简单,没有排资论辈杂七杂八的东西,有能力的人很快能脱颖而出。”
  在某间大学内的男生宿舍内,正发生如此对话。
  “华夏工业没有轿车目录,去那里的话,说不定一辈子都与轿车绝缘了。咱们学汽车的,不搞轿车就相当于没追求瞎混日子!”
  另一位捧着书的男生说道。
  “一看你就没认真听课,咱们老师不是还拿了前些天华夏QQ举例说了嘛,他说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迟早会松动,QQ就是一块敲门砖。别看现在国家大门关得紧,砖头敲多了大门肯定会出缝隙。没有哪个国家会一直禁止民营企业进入轿车领域,依照华夏工业的实力取得轿车牌照是指日可待。”
  又一名男生加入了讨论,他对华夏工业的前途看法很乐观。
  “学校现在是双向就业选择,我爸说了优先去合资企业,次一等去国企,最次才去私企。私企拿得钱多,但饭碗没保障,说裁员就裁员了。”
  “得了吧,现在国企下岗分流,没有铁饭碗的说法啦。人得靠自己,有能力的话去哪里都吃得开,只有混日子的人才期望铁饭碗管一辈子。反正谁给的钱多,更适合本人发展,我就去哪里。”
  ……
  在国内,华夏汽车对“三大三小两微”八大国有汽车集团疯狂挖角抢人,他们都是骨干型人才,只要到华夏汽车薪酬都至少翻一倍,工资涨上三倍是常事。
  尤其华夏工业现在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而是在全国都具有知名度的大企业,承诺给出的工作环境好,加之工资大涨的期待,许多人才都从国企中跳槽来到华夏汽车厂,加入这个飞速发展的专业团队。
  韩皓当初在上市募资时,特意留出了人才招募经费项目,通过股市资金来为华夏工业招揽人才。
  “开放,你过来咱们兄弟一起干,这里干事比在二汽好多了。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以你的能力很快就能闯出一片天地。我跟韩总说了,他说你来的话随时欢迎,待遇肯定比二汽要好。”
  忙碌完QQ项目,韦常辉终于有空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趁着华夏汽车正在招兵买马,他第一念头是拉拢前同事许开放过来。
  “常辉,我看到你们的作品了,QQ小车是非常棒的产品。我眼下在神龙合资厂干得还行,跟法方一起讨论学习,过阵子我们又会有新产品投放市场。说不定到时我们两家企业打擂台,就看谁的产品力更强了!”
  从侧面打听韦常辉在华夏汽车已经混到了挺高位置,许开放这时更不愿意过去投靠了,他打算在二汽混出一定名堂来证明自己同样优秀。虽然毫无疑问,自己的前同事韦常辉现在所站的高度已经完全不一样,他已经是一名合格优秀的产品经理,而自己只是合资项目中一名部件设计师。
  在国内各大汽车企业抱怨华夏工业胡乱挖人之时,韩皓正坐在飞往大洋彼岸的飞机上,他将人生头一次登上美利坚国土。
第一百六十章
宣讲大会
  华人在美国社会,是公认的聪明群体,在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华人工程师或者研究员一直都是中坚阶层。
  同理,在美国各大汽车企业中,华人工程师和研究员也占据了关键岗位,成为美国汽车大工业系统中的一颗颗螺丝钉。
  底特律,美国汽车之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总部都坐落在美丽的密歇根湖畔。
  虽然底特律这个曾经美国第5大城市由于种种原因正走向衰败,但三大汽车巨头的行政总部和研发中心依旧在此,只不过从城市中心分散转移到各大郊区。
  李国安来过底特律好多次,因此这次韩皓带队出访就由他来充当向导。此行主要目的,就是过来跟位于美国汽车中心的华人工程师和研究员们交流谈心,如果可以的话随便把他们挖回国。
  中国的汽车工业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依靠和国外汽车巨头合资初步建立起了现代生产配套体系,不过在自主研发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国外在研发一款车型时,都会有科学标准流程参照,每一个步骤都有规定,从汽车平台开始衍生出各种车型。
  好比一个简单例子,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套路,只要套上这个模板,就能写出许多篇不一样的论文。而中国,却还没有接触到这个套路,关着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瞎写,想着只要写完规定字数下课前交给老师就行。
  最终结果,国外汽车企业交上来的作文语气连贯主题突出,虽然有似曾相识的味道,但拿个80分优秀不成问题。而中国汽车企业就是生硬地胡编乱造,有小聪明的简单看两眼外国同学答案,开始自己模拟复制配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终交上去的答卷连60分及格都是奢望。
  因此,韩皓此次来美国,就是想把熟悉美国研发套路的华人工程师和研究员们招揽回国。通过他们,把国外汽车企业成熟的套路传播给国内的新人,只要掌握了套路,将来中国人自己也能研发出80分的成熟产品。
  “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联谊会”,在底特律,华人也有自己的非正式组织,为华人的权益发声。
  李国安跟联谊会这边一早联系好了,由他们帮忙组织有意向回国发展的杰出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到时面对面和华夏工业这边的代表交流。
  中国即将加入WTO,早已经登上美国各大新闻排行榜热点,主持人和嘉宾们都在热议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复关后将带来什么利弊。
  美国人最乐意看到的是庞大中国市场,将来美国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想想将近13亿人的大市场,每人花费一美金就是多少庞大的数字。但也有人担心,中国产品会凭借超级性价比反攻美国,乃至占领整个世界。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国加入了WTO,经济无疑会迎来一波高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下一个金矿!”
  已经有媒体开始用这样的标题来报道,对于神秘的中国,美国人一直颇为向往。
  中美之间进行WTO谈判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双方已经在核心问题上来回拉锯交锋,尤其是汽车和农业领域,中国代表死死守住底线寸步不让。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何时中美谈判成功,因为中国加入WTO已经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不会允许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单一市场,游离在全球贸易规则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就,1999年的中国已经成为让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经济体。
  毕竟1.6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世界排名第7,依照现有增长幅度,到2000年就会超过意大利,上升到世界第6位。
  “中国制造”的产品凭借物美价廉已经出现在欧美超市里,发达国家许多工厂企业正有计划把产业转移到中国,以此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哪里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准时出现在哪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