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556

  长安汽车研究院的负责人坚决反对道。
  “长安之星国产化的替代方案准备好了没有?如果铃木翻脸,我们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活下去?”
  尹秋暝望着汽车研究院的负责人严肃问道。
  “没有问题,经过小半年的准备,自您从车展回来后我就立即着手安排,现在就算铃木关闭大门,咱们的车也能开起来!”
  研究院的负责人给了尹秋暝一个大大的定心丸,跟铃木翻脸的话,甚至他来面临来自高层的政治压力。但为了长安汽车的未来,他无所畏惧!
  “欧洲那边联系好没有?还有公司内部选拔的人才确定了吗?这次回国就立即启动我们的CM计划。”
  尹秋暝斩钉截铁下定决心开启长安汽车新的篇章。
  CM取自英文“创新项目”首字母缩写之意,这是长安汽车首次自主开始研发一款微型车,当然还是利用了欧洲的汽车设计资源。
  跟长安之星不同,所有的知识产权都属于长安汽车所有,并且长安汽车派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习。
  造一辆车,锻炼一批队伍,谋划一个未来,“三个一”口号述说了尹秋暝的野心。
  跟长安汽车有着血缘关系的江南汽车事业有限公司,不但同属一个妈,还生产共同的产品,突然迎来了一批神秘的来宾。
  江南奥拓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名气,虽然都引进铃木奥拓的技术,但位于湘南省由军工企业改制而来的工厂没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属于组装厂性质。奥拓需要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要采购自长安汽车,这家工厂虽然上了国家轿车生产目录,但属于先天不足的企业。
  从1999年,整个工厂只生产了700台左右奥拓,就可见一斑其薄弱的实力,这700台奥拓基本只在湘南省消化完毕。
  在全国范围,只要一提起奥拓,大家第一个印象是长安奥拓,接下来另一家组装厂秦川奥拓有些名气,剩下江南、江北两大奥拓组装厂泯然众人矣。
  尽管四家生产奥拓的企业同属兵器集团,但相互间还是各自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本来就是国家为了军工企业改革而弄出来的大而不强松散联盟。
  现在国企改革,抓大放小,像江南汽车这样一直亏损的企业也需要自寻出路,不然就得面临破产关闭的结果。
  700台奥拓,生产线一启动,这些产量连工人工资都无法提供,根本就养活不了江南汽车将近几百人的工人队伍。
  自1992年国家批准兵器集团引进铃木奥拓车型技术,分给四家军转民工厂生产,7年时间不到两极分化严重,长安奥拓笑傲江湖,剩余三家苟延残喘中。
  现在,江南汽车迎来了一批神秘的来访者,前来商谈合作事宜。
  韩皓不敢相信,这样破败的工厂居然能堂而皇之登上7字头轿车目录的企业,在1992年建造起来的厂房已经多年没有改造,怪不得生产能力年超不过千台。
  跟华夏汽车生产线相比,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
  尽管跟二汽合作,利用风神汽车获得了中华轿车的准生证,但韩皓依旧未雨绸缪打算把准生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将来二汽一旦翻脸,中华轿车依旧能够保持独立性,拥有自己的底牌。
  现在中美达成了WTO合作协议,所有人都知道今后7字头轿车目录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形成了市场的最低点。拥有正式牌照的企业议价能力此时处于最低,韩皓打算抄底搞一个能自己说得算的准生证。
  位于湘南省的江南汽车就是非常好的壳资源,年产量只有700台,属于半停产状态。地方政府对其也无力扶持太多,如果这个时候中华集团介入,想必他们非常乐见这样的结果。
  至于兵器集团,能解决旗下这个一直亏损的麻烦,应该也非常乐意,支持中华集团重组兼并。
  当然,具体兼并条件和价格还需要谈,一个想买,另一个想卖,目标一致就看谈得如何。
  韩皓想不到福布斯富豪榜从另一个侧面帮了自己大忙,现在许多人都认识自己这个年轻的富豪,排行中国第二的亿万富翁。再也不用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实力,看到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直接刷脸了。
  跟云里雾里大话连篇的牟棋仲不同,韩皓一直低调从事着实体产业,华夏摩托卖遍了全中国,华夏工业在A股上市,中华轿车也高调落地,这些都是无可置疑的证据,证明韩皓拥有着跟富豪榜想匹配的实力。
  “尊敬的韩皓董事长,下面请让我来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江南汽车……”
  面对韩皓这样的超级富豪,江南汽车厂的厂长丝毫没有半分架子,犹如欢迎上级领导检查般迎接他的到来。
  身处湘南省,但是直辖于兵器集团,作为亲儿子的长安汽车肯定得到大力扶持,位于偏远的江南汽车就落得集团不亲、地方政府不管的两难境地。
  江南汽车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要向长安采购,同为竞争对手,长安汽车肯定会卡住你的脖子不让你发展,所以江南汽车的现状其实从一开始就可以预见。
  几百名工人的工资发放问题一直是厂长头疼的所在,如果中华集团介入重组,只要能妥善安排工人后路,他是持双手欢迎态度。
  现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兵器集团属下几十家子公司和研究所,都等着伸手要资源,根本就无暇顾及江南汽车这个亏损大户。
  江南汽车要生存下去,工人要吃饭,地方政府要企业不倒闭,就只能寄希望引入新的投资者。
  现在,韩皓来了,他承诺将把QQ放在这里组装,将来不排除让中华轿车也落地的可能性。同时,对企业人员将进行妥善安置,该退休就退休,该竞岗就竞岗,反正依照国家规定负责工厂的人员安置。
  不过,这次谈判应韩皓要求低调进行,在没有结果前他不想惊动同行。
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九回望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轿车目录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前提下,江南汽车想趁自己还有最后一丝价值的时候及时止损卖身。
  因此,对中华集团提出的各项条件基本是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唯一要求就是保证企业不破产,工人有饭吃,地方政府有税收。在“三有”前提下,中华集团要求主导企业,并未来更改轿车目录的要求很轻易就被答应。
  初步设想,中华汽车将和江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江南汽车以目录和厂房等资源入股,中华汽车投入资金和车型,并且持股70%以便控股主动经营。
  由此,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中华系旗下公司,而他们的轿车生产目录将由奥拓变更为中华轿车。
  作为三线建设时成立的军工厂,江南汽车所在的湘南省潭湘市,交通相对不便,工业基础薄弱,配套产业不全。因此,江南汽车就算卯足了劲自己发展,都没有天时地利优势,弄出现在经营困难的境地。
  中华汽车重组江南汽车的费用不多,投入3500万资金和承诺投放QQ和中华“秦”车型就能轻易控股,拥有自己全新的轿车牌照。
  不过,这一切除了上报兵器集团外,还需要国务院审批同意。毕竟,牵涉轿车目录这样的重大事项,普通部门无权处理。
  在国企改革和加入WTO大背景下,韩皓拥有了天时优势,就看国家同意与否了。
  就算合资项目被否决,对中华集团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本来就是双保险之举。
  韩皓更深的意思是光明正大拿到自己的轿车牌照,在宝马项目上容易得到加分,如果能和宝马合资对中华集团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国际上传统理论认为,汽车工业属于资金技术高度密集产业,一个汽车生产厂年产量要达到15万辆以上才会盈亏平衡。因此我们国家就以此为指导思想,要求新上马项目必须15万辆起。无论是之前的神龙富康,还是最近的通用别克,投资额都超过百亿,就为了一步到位凑够15万辆生产规模。
  按照其理论,新建一个轿车厂,每万辆投资额需要1.5亿美金,建设周期需要3-5年,投资回收期至少要8年。
  如果年销量达不到15万辆,那么每卖一辆车都会亏本,规模效益无从实现。
  具体例子如神龙富康一下子投入百亿,结果年销量有限,前些年一直徘徊在2万台出头,巨额的财务成本压垮了合资工厂。
  但这个理论1999年就在中国市场被打破,通用别克销量19826台,宣布赢利近6个亿;广汽本田销售雅阁10008台,赢利超过2个亿!
  中国市场开始展现出超乎所有人预想的魔力,年销量不需要15万台,只要1万台以上就收获了赢利。
  通用和本田的第一期投资金额,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回本,还产生了盈利。这样出众的成绩不但让打算亏损5年时间的通用和本田都傻了眼,更是刺激了没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其他汽车列强。
  首先是福特加快了和长安汽车的谈判,另外日产汽车也通过风神汽车项目加紧了和二汽的接触,剩余的奔驰、宝马和现代等也都在董事会确定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决心。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同样超过百亿的项目,雪铁龙1992年进入,投放普通级轿车,结果面临桑塔纳的强势狙击,加上法国人的傲慢偏见搞两厢车,弄得神龙富康一路血亏。反观通用豪掷百亿来投资中高级轿车,第一年出车就收获了盈利,依照这样的市场表现百亿投资收回不超过三年时间。
  当然富康16万的市场售价和通用别克高达35万的售价相比,溢价能力有限,也是导致的原因之一。
  看到单凭一款别克新世纪轿车就在中国市场一骑绝尘,通用汽车决定再向中国投放一款为其量身定做的小轿车。通用赛欧,来自通用集团在巴西生产的欧宝可赛车型,来到中国把欧宝车标换成了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的别克车标。赛欧面准的就是入门级家庭轿车,定位在10万元区间。
  另一家获利颇丰的广汽本田,也决定下旗下MPV奥德赛引进中国市场,主打公务、商务用车,将和通用的GL8进行直接对抗。
  看到竞争对手们纷纷出招,大众也没闲着,一直来中国攫取了巨额利润,深谙闷声发大财,想不到自家的后留地宝藏终于被其他巨头发现。迫于竞争压力下,上汽大众除了推出帕萨特外,还将引入小型车polo,抢占家用轿车市场。如果没有通用、本田给以的威胁,估计大众还会继续压榨桑塔纳和捷达的剩余价值,不会过早投放新款车型。
  对中国市场公认的两大主要消费领域,一是公务用车,二是即将兴起的家庭用车,巨头们纷纷开始了布局。
  面对即将到来2000年的激烈轿车竞争,在1999年底第一个主动退出的就是春兰集团,他们正式抛弃了轿车计划,打算进入相对竞争较小的轻卡领域。因为这里没有太多国际巨头,对手只有一汽、二汽这些国内企业,感觉胜算把握多一些。而且不会受到7字头轿车目录困扰,国家政策因素带来的风险他们无法承担,只求先干好轻卡站稳脚跟后,待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再杀入轿车领域。
  韩皓带领的中华集团可不会轻易退却,虽然国际轿车品牌纷纷进入,国内也冒出了奇瑞轿车、正道轿车、悦达普莱特、跃进英格尔等新品牌,但中华集团旗下的各项业务都发展得非常不错。
  华夏之光二代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在微型客车市场上,无论是昌河的白马王子、松花江中意、长安之星和五菱吉星,还是来势汹汹的一汽佳宝,都无法撼动它的市场地位。
  年销量达到6.7万辆,华夏之光二代交出了一个让韩皓非常满意的数字,位列市场占有率第三位。在其之前是昌河汽车和松花江汽车,依次相差只有7000、4000辆的差距,按照这个势头下去明年华夏之光二代可能就会取而代之。
  得益于规模分摊成本,单华夏之光二代一款车型就收入34亿,利润2个亿,处于国内绝对领先水平。
  至于披着微客6字头目录但实际属于微轿的QQ,销量也是一路长红,自上市以来就供不应求,尤其在天京、沪江等一线城市,抢占了夏利、奥拓的市场份额。
  从年初排放风波导致夏利和奥拓退出一线城市以来,QQ立即填补了它们退出的空缺,就算在下半年对方改款车型“金夏利”和奥拓的“都市贝贝”上市,都无法挽回市场颓势。
  得发动机者得天下,依靠1.2L电喷发动机,和出众的外观表现,和同比丰富的配置,QQ和华夏之光二代一样,丝毫没有给予其他竞争对手机会。
  至于另外的贵汽云雀、东风AF小王子、悦达普莱特两厢、松花江百利等因销量和市场影响力有限,无法跟前三者抗衡。
  虽然夏利凭借6.2万辆位居榜首,但和去年相比8.3万相比下降了25%,减少的市场份额都让位居次席的QQ抢走。
  QQ年销量达到辆5.8万,收入35.6亿,扣除成本净利2.4亿,单车利润达到4000元。
  长安奥拓以2.7万辆排行第三,销量同比也下降了28%,无论是微客还是微轿,市场份额急剧下跌,怪不得长安汽车老总前段时间要赴日求援。
  华夏汽车12万辆产能基本就被华夏之光二代和QQ瓜分完毕,销售总收入达到近70亿元,上交税收6.4个亿,利润4.4亿。正式继华夏摩托之后,成为中华集团又一个主打产业。
  唯一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地方就是微车利润有限,跟轿车高溢价相比,尽管卖得非常红火,但挣到的钱相对不多。
  中华汽车旗下的中华“秦”卖出去了4000多辆,盈余高达8000多万,无不显示轿车市场才是真正的金矿。
  依靠滚动式发展,边建边卖,一方面前期成本投入不高,另一方面抢占时间节点争夺市场,中华“秦”把成本控制得很紧,取得很不错的开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