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556

  终于说到关键点,韩皓示意萧芊妤继续说下去。
  “在我说出答案之前,我先提出一个要求!”
  萧芊妤并不着急,微笑着等待韩皓的答复。
  “在合理范围内我可以同意,只要你的答案真实有效。”
  韩皓没有过多考虑回答道。
  “其实现在关键的是4000元成本问题,只要找个合适途径解决掉4000元成本就好。
  你只要让采埃孚方面把CVT工厂搬迁到中国,利用这里便宜的人力资源,就能轻易解决掉这4000元成本问题。
  而且,采埃孚在沪江市本来就有工厂,搬迁CVT过来不外乎就是多增加一条生产线罢了。只要你们给以的订单足够覆盖整个搬迁成本,那么在目前窘迫情况下,采埃孚方面一定会接受你的请求。
  因为,CVT在欧洲的业务逐步萎缩,公司内部对此已经不再进行投入,实际上CVT处于边缘化的市场地位。
  只要你同意这个方案,我可以在其中积极运作,保证能够实现搬迁项目的正式落实。”
  凭借熟知中欧两边的内情,萧芊妤早就想好了对策。
  采埃孚搬厂到中国,一是降低了成本,二是就近为CVT争取到庞大的市场,将来足以生存下去。
  “实际上我还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由你们出面跟采埃孚谈判,把整个CVT业务买下来。只要价格合适,我想那帮高层应该非常乐意甩掉CVT这个累赘。”
  萧芊妤说出让韩皓真正吃惊的话。
  这是他确实没有想到的地方,只有萧芊妤这样熟知内情的人士才可以做出如此精确的判断。这样的情报价值千金,说不定可以让中华集团大翻身。
  “你需要我帮忙什么?”
  这位老同学确实有足够筹码让韩皓出手。
  “我要你指定我充当双方合作的联络人,也就是采埃孚CVT业务在中国的负责人。将来,万一你真的把CVT业务收购的话,我需要3%合理的情报佣金。”
  萧芊妤终于说出自己真正目的。
第七十一章
达成框架
  听完萧芊妤的话,韩皓这个时候才真正打量起这个老同学,原来她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3%的金额不可能,你自己也知道如果收购对方的话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数目。不过如果收购真成功的话,你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
  “那行,就以你亲口说出来的话为准,我想以你的身份应该不会赖账。”
  萧芊妤宛然一笑说道。
  “其实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没有改变,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看着对方精致的妆容,韩皓忍不住感叹说道。
  一般的人绝不会有萧芊妤的手段和胆量,她敢在两大跨国集团中走钢丝游刃有余,利用转眼即逝的机会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我很早就明白,这世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不像你这样的大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走出希望的人生。”
  用勺子搅拌了一下桌上的咖啡,萧芊妤微笑着说道。
  “说实话,我们高中班级应该就你一个人出国留学了吧。从一定程度来说,你早就是大伙心中的成功人士。想必在大家都懵懂无知的年代,你就规划好下半生的道路了吧。”
  韩皓说完,为眼前的丽人递过去一小包纸白糖。
  “谢谢,不过我不喜欢加糖,这样可以品尝到人生般苦涩的滋味。
  在你们享受父母呵护成长的阶段,我却早早想着逃离那个家庭,所以想事情比你们早,懂事的年纪自然提前到来。
  想必你知道,要想站在人前接受多大的掌声,就得在人后忍受多大的寂寞和付出。我现在获得的一切,都是我奋斗得来的结果。”
  拒绝韩皓递过来的白糖,拿起咖啡喝了一小口,萧芊妤一脸坦荡地回答。
  接下来为了不引发尴尬,两人聊起在高中一些同学和老师的趣事,晚饭吃得还算融洽。
  当萧芊妤回到宾馆的时候,采埃孚的人都集中在一起等待她的归来,看看她试探的结果到底如何?
  “他们的底价确实是20000元/台,如果在这个区间浮动不大的话,我们可以达成交易。”
  萧芊妤对着这帮同事们汇报道。
  “在探讨如何接近成交价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把欧洲CVT变速器移到中国生产组装,这样可以极大减轻我们的生产成本,如此便能皆大欢喜。”
  高明的双面间谍,就是说的话都是真的,但依旧能达到自己真正目的。
  “你疯了!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将会有多少人失业,工会那边绝对不会同意这个措施。管理层也不会轻易答应,因为谁都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听完萧芊妤的话,采埃孚的谈判负责人大声说道。
  “CVT生产线的现状我们都心知肚明,只要能说服管理层把他们转移安排到AT生产线上,工会就没有怨言和阻挡的必要。因为谁都知道,如果没有中国的大单,将来CVT生产线一样会关停。”
  这个时候,萧芊妤却十分理智指出了问题的根源,CVT业务现在早就半死不活,不拼一把就是慢慢等死。
  “因此,我建议我们必须把在中国发生的事情跟总部汇报,尤其说服他们接受迁移生产线的结果。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今后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萧芊妤此刻犹如团队领导般发号施令,其他团员都以默不作声方式支持她的提议。
  如此重大的决策当然不会一两天就能做出决定,采埃孚与中华集团的谈判再次推迟,直到欧洲总部传来具体指示。
  没过几天,采埃孚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亲自飞赴中国,他将就CVT问题跟韩皓具体面对面商谈。
  而萧芊妤也被任命为他的临时谈判助手,负责跟中华集团对接的事务。
  这意味着公司高层接受了萧芊妤提出的建议,准备把CVT工厂搬迁到中国,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取市场。实际上采埃孚高层早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下定决心。这次事件,让他们终于打算就此一搏。
  谈判级别的提高,意味达成交易的几率在增加。
  “贵方必须保证未来三年,每年采购10万台CVT变速器的订单,我们才会有动力把生产线搬迁到中国。”
  名叫巴拉克的采埃孚副总裁如此说道。
  “我建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这样可以共担成本和风险,今后我们集团采购变速器的话将会优先考虑采埃孚的产品。”
  韩皓则提出另外的建议,谈判伊始自然是朝天开价坐地还钱,再加上试探对方的底线。
  “我们在沪江市已经拥有自己的工厂,暂时没有必要考虑合资的意愿。”
  核心汽车零部件的企业,跨国巨头都力争掌握在自己手中,极少跟中方开展合资行为。
  经过来回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框架:明年中华集团以21000元/台向采埃孚订购10万台CVT变速器。第二、三年将继续维持10万台采购量不变,但是第二年订单保障为5万台,第三年为3万台,具体价格将随国际行情而定,至少达到目前售价8%的降价额度。
  可以说,这是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采埃孚方面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转移到中国的生产线成本将会大为降低,这将有利于参加市场竞争。中华集团摆脱了爱信断货后的自动挡供货隐患,CVT变速器将会支撑过渡时刻,等待自身CVT变速器的上市。
  在韩皓的建议下,萧芊妤成为CVT业务在中国的负责人,她将挂名采埃孚中国区副总经理一职。当然,这跟她隶属于欧洲总部人员有关联,作为空降人员来到中国,级别不会太低。
  刚在德国拿到永久居留权的萧芊妤,顺利回到中国作为高管工作。
  “来到国外,才发现自己小时候幻想的美好国家只存在童话世界当中,哪都有一样的贫富差距。尤其你是一位外来移民,作为黄种人想要融入当地社会太过艰难。
  所以,回到中国这个世界上成功机会最多的国家工作,是我为自己定下的人生下一步。”
  在结束谈判后,趁告别时萧芊妤私下对韩皓说道。不过接下来的提问,才是她的真正目的。
  “你为何不向巴拉克提出收购的意向?”
  “如果他们连合资建厂都不会答应,如何愿意这个时候出售CVT业务呢?就算我提了,估计也是天价,现在还不是合适时机。”
  韩皓刚才的试探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采埃孚方面对CVT业务仍有幻想,想看看其在中国发展得如何。如果效果好,当然是继续持有,甚至扩大发展规模。
  中华集团希望得到采埃孚的CVT业务,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手中还没有足够的筹码。
  “希望你能记住我们间的约定!”
  离开前,萧芊妤不忘提醒韩皓道。
  首都奥组委派来的工作小组来到江州,他们将会对中华集团的情况进行实地查验,包括最近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汽车产销量等情况。
  在这次奥组委争夺战中,大众和现代汽车争得不亦乐乎,他们早已经以各种形式影响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们。
  先是大众汽车向奥组委提供了20辆奥迪A6供其无偿使用,以求能给工作人员留下好印象。当年奥迪刚上市时赶上50周年国庆大阅兵,先送了A6轿车供高级官员们使用,很快奥迪就打开了中国公车市场。这次奥运赞助,大众汽车又想故技重施。
  看到大众先出招,后来的现代汽车也不甘人后,他们同样向奥组委赠送了25辆索纳塔2.7L豪华版供其使用。
  于是,小小一个奥委会成为人均公车额度最厉害的单位,所有在里面有职务开的都是奥迪A6,而普通办事员则出门坐上了索纳塔。
  在中高级轿车还是一种行政待遇享受之时,奥组委都比肩上高官单位了。
  “这车比我们在首都时乘坐的待遇要差多了,你听听这噪音,国产车就是比不上合资车。怪不得中华轿车不敢提供给我们使用,一对比就直落了下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