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556

  韩皓此次投资,打算摩托车和汽车项目一起上,对电力供应的要求更为严格,没想到作为印度知名的浦那工业基地表现实在一般。
  停了电,车间参观只能中断,韩皓应邀试驾了塔塔汽车生产的Indigo小轿车。在厂区开了一圈,韩皓发现这款跟QQ大小类似的微轿,在任何方面都要远逊色于QQ。
  “它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不过却是很符合印度国情的产品,毕竟我此次来能在大街小巷中见到其身影。”
  走下车,韩皓对拉坦如此说道。
  中午,浦那市长都彭设宴款待了韩皓,他知道韩皓顶着中国首富的名头,正打算在印度投资,而浦那市是着重考虑的地点。不过他明显对拉坦更加尊敬,作为民选市长,塔塔汽车在当地影响力是他不能够得罪。
  一见面,拉坦就向都彭抱怨了停电事宜,这让市长脸上很不好过。他马上打电话让手下赶紧处理,力争让拉坦满意。
  得知如果合资项目落地,将需要大约5平方公里土地,合计7500亩土地,市长都彭犯了难。浦那市里没有那么多土地资源,如果要筹集的话,必须要开展征地活动,他马上将要竞选连任,并不想得罪辖区内农民群体。
  “土地问题现在市里挺紧缺,如果是2000亩数量我可以一口答应。但是7500亩的数量,得重新征地,这需要一定时间。”
  都彭想要合资项目落地,但更在乎是自己的选票,他必须争取连任。先连任,再要项目,毕竟塔塔汽车就在当地,合资项目跑不了,这是他的策略。
  这个“一定时间”询问下来就悬乎了,最快一年最慢也得两年时间,还不能保证。对时间就是金钱的韩皓来说,进入印度市场迫在眉睫,等不了如此长时间。
  真不行的话,只能是就地改造塔塔汽车的生产线,来小规模滚动发展。还有摩托车工厂,就得另寻地方重新建厂了。
  “在印度,征地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往往会带来许多冲突。以我的理解,如果要在浦那市重新建厂投资,没个三五年下不来。印度地方政府不像中国有执行力,他们习惯了拖字诀,答应做到的事情很可能只是空头支票。”
  研究员马宏文在回程路上,对韩皓如此分析道。
  再次感受到孟买交通的拥堵,韩皓一行人好不容易回到酒店。
  不过他刚走进大厅,就被服务员叫住,说有人找。自己在印度没有什么旧识,韩皓奇怪到底谁来找自己。
  这时一位头发灰白留着络腮胡的印度中年人主动走上前,他身边还跟着两位随从,向韩皓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你好,我叫莫迪,来自古吉拉特邦,是该邦的首席部长。尊敬的中国客人,我希望耽误你一小会时间,介绍我们古吉拉特邦的投资环境。”
  听了对方介绍,尽管韩皓不了解对方身份,但也猜得出像是国内各省之间争夺大投资商的熟悉场景。一个大型投资项目,往往会引发国内各省争抢,现在中华集团在印度大手笔投资,不知为何消息泄露了出去。
  “他是印度政坛有名的改革派,一心学习中国经济腾飞的经验。据说他非常崇尚我们南粤省改革的模式,想把南粤经验移植到印度。”
  这个时候,随行的商务部专家就派上了用场,马宏文小声在韩皓耳边介绍道。
  “我很荣幸,不过我刚从外面回来,舟车劳顿。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稍微洗漱下再跟贵方进行面对面会谈。”
  为了更有策略应对,韩皓决心以休息为名借机打听更多情报再和对方会谈。
  莫迪点点头,示意可以理解,并表示自己就在大厅等候,韩皓方便的话可以随时跟他开始会谈。
  “部长,为何我们要如此低声下气来恳求中国人,他们没有在意您在此等候了将近两个小时。而且我们跟中国人曾在几十年前有过边境战争,他们并不值得我们如此对待。”
  看到韩皓扬长而去的背影,一位年轻手下小声询问莫迪道。
  “中国在近百年时间内跟世界主要强国都打过仗,尤其所谓的八国联军侵华更是他们的民族耻辱。不单是我们印度,中国人还敢直接跟当时世界两级的美苏叫板。
  但是现在为了发展经济,他们大举欢迎曾经的敌人来到他们国家投资。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胜利,这是中国人用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们的长处,你肯定没有好好看我让你读的《邓公文选》,这是中国崛起的秘密所在。
  中国官员为了欢迎投资商进驻,吃的苦头比我们现在糟糕多了。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学习南粤模式,这其实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莫迪摸着自己的络腮胡语重心长说道。
第一百零九章
签约意向
  “莫迪是一个政治强人,他出身贫寒但却深得民众欢迎,被誉为是印度未来的政治明星。
  古吉拉特邦凭借莫迪的领导,经济增长率近两年高居印度榜首,许多外资落户当地投资。
  他是一个实干家,同时也是印度民族主义者,至少不是单纯的政客。”
  趁上楼更衣间歇,研究员马宏文向韩皓介绍了莫迪的资料。
  在总统套房会议室,韩皓跟莫迪进行了友好交流。刚才他通过中国领事馆关系,正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莫迪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相当于高官一职,他对邦内所有大小事务具有拍板权。
  “尊敬的中国客人,我们古吉拉特邦正准备打造大型工业园,汽车是我们着重招商的领域。我通过渠道得知贵方将有意向和塔塔集团合资,成立新的汽车工厂。如果方便,我们随时欢迎你们到现场考察并投资。
  我很欣赏中国的南粤模式,古吉拉特邦上下都以此为学习对象。要是你们实地参观,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通的优点。”
  莫迪坐在沙发上,对韩皓发出了邀请。
  “很感谢你的推荐,但是合资项目还得经过塔塔汽车方面认证,他们倾向于在本省发展,我们中方会尊重当地合作伙伴的意见。”
  韩皓并不着急,现在他掌握主动权,心想听听印方还能拿出什么优惠政策。
  “只要你们坚持,我想塔塔集团的拉坦会认真考虑贵方的建议。我们跟浦那工业园相比,土地价格更便宜,而且可以提供大片三通一平的工业用地。还有,我们许多政府官员都到过南粤省参观考察,蛇口区就是我们的友好交流单位,这些是我们邦无法用金钱形容的竞争优势。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邦政府承诺做到的事情一定会办到,这一点在印度来说其实非常困难。”
  古吉拉特邦就在隔壁省,北方跟巴基斯坦接壤,但靠近沿海拥有深水港,地理位置不错。
  此次前来,莫迪展现了充分的诚意,他话中带有许多中国元素,这让韩皓不禁心生好感。
  因此,韩皓答应了两天后到古吉拉特邦参观考察的邀请,他想看看被誉为印度南粤省的地方到底如何!可以说,印度在许多方面都学习中国,孟买号称印度的沪江市,而古吉拉特邦却称为南粤省,真是有意思的一幕。
  当韩皓跟塔塔集团老总拉坦通电话,说起准备到古吉拉特邦考察时,他好像丝毫不意外,笑着说道。
  “莫迪其实前些天来过我这里,他是印度官员中杰出的实干家,说实话我也有意到他们邦看看,毕竟你们中国人有句老话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上。”
  原来合资消息是拉坦泄露,怪不得莫迪能知道如此多内幕,韩皓这才明白过来。
  乘坐飞机抵达古吉拉特邦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市,该市人口340万,是印度第六大城市。
  莫迪专门到机场迎接韩皓的到来,高官接机这在印度属于高规格的接待。没有过多繁琐仪式,莫迪直接让韩皓上了大巴,径直到他大力打造的萨南德工业园。
  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两旁绿树成荫,上面不时有大幅广告牌写着欢迎外商前来投资。
  “你们外国人来我们印度,都会流传三个准备。一是准备打点,二是准备发电机,三是准备厕所和废水处理池。这三样东西在我们萨南德工业园都不会存在。你们只需要安心发展工业生产,其余事情都由政府负责解决。”
  莫迪对坐在一旁的韩皓说道。
  在印度,基层官员腐败成风,吃拿卡要很是普遍,因此打点必不可少。还有电力紧缺问题十分严重,断电情况司空见惯。至于厕所问题,这跟印度国情有关,他们习惯露天上厕所解决,加上基础设施缺乏没有污水管道,厕所数量很少。
  半个多小时后,萨南德工业园映入韩皓眼帘,因为一座巨大的拱门上立着工业园的名字。
  只见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园区内主干道笔直向南,望不到尽头。路的两旁,每隔数公里不等,就有一条新修的道路向东西两侧延伸。在这些道路两侧,不是刚刚建好的崭新厂房,就是正在大兴土木的工地。
  如果不是周围指示牌都是英文和印文双语标识,韩皓还真以为回到了国内工业园。
  “工业园的电力将保证24小时不间断,就算是城区断电,这边工业区也不会受到停电困扰。还有这边在未来3年会兴建一条铁路,专门连接到年吞吐量近亿吨的蒙德拉港口。届时,贵方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将会非常方便,通过海运进入工业园。”
  筑巢引凤,这是中国招商引资的精髓,现在看来被精明的莫迪学了过去。他的介绍让韩皓很是满意,至少跟浦那市相比,这里的投资环境更加优越。
  “如果你们的合资工厂落地,我可以保证18个月后,新车就可以在萨南德工业园下线。我们将提供一切服务配套,尽力满足你们的要求。”
  中塔合资项目投资额高达20亿人民币,这笔投资在印度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外商投资项目,因此莫迪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把其截下。
  看了一圈,又经过中国驻印大使馆印证,在萨南德工业园投资可行性不错。之后拉坦也实地考察了一番,在和他商议后,双方原则性同意在莫迪领导的萨南德工业园投资,韩皓还签署了意向性投资协议。
  合资项目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规模达到300万辆的摩托车生产企业,首期工程投产规模为80万辆摩托车。华夏摩托将提供技术支持,在当地建立摩托车研发中心。第二是生产规模为30万辆的合资汽车企业,将生产华夏QQ和华夏宏光两大车型,之后依据情况再把华夏之光、华夏皮卡等引入。首期工程将一步到位实现12万辆的生产规模,中华集团将引入发动机和变速器工厂,可以的话还会和塔塔汽车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总投资高达22亿元人民币,一旦落地属于2004年印度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要对外投资,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核,因此此次带上商务部的官员就是为了配合届时外汇转出的申请。
  上次到俄罗斯投资,就借助了中俄友好的东风,很快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这次到印度,韩皓也有信心国家会对此大力支持。
  回国后,中华集团还得准备一整套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金融资金方案等供国家审核,待验证过后才能真正开启赴印投资。
  韩皓只定大方向,具体实施措施将由手下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敲定后此番印度之行基本可告一段落。
  不过在离开印度之前,韩皓特地准备前往当地知名商场逛一圈,采购一些特色礼物带回国内送人。
  韩皓刚走下奔驰车,就发现商店门口围了一大群人,他们正朝着自己四下张望围观。
  商场的总经理亲自到门口迎接,并充当售货员向韩皓仔细介绍商场里面的产品。
  印度是一个黄金消费大国和珠宝加工大国,商场里面琳琅满目金光闪闪的珠宝首饰应接不暇。
  不过走了几步,韩皓发现整个商场空空荡荡,除了营业员就看不见任何一个客人。
  “为何没有其他客人进来购物?”
  韩皓随口问了一句。
  “尊敬的中国客人,因为您的到来,避免他人打扰到您购物,所以我们封场只接待阁下一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