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556

  回到酒店,颜晓晨把陈灵兮拉入房间偷偷问道。
  “妈,你想太多了。韩皓挺尊重我,我们关系很正常,没有你想象中的事情发生。”
  一听母亲的问话,陈灵兮立即明白她的意思,红着脸有些扭捏地回答。两人间关系越界,也是自己主动,这让陈灵兮回想起昨晚的情景后心虚不已。
  “这就好,男人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会珍惜,你可要心里有数。如果你们今后真成了,那妈没话好说。就怕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你!
  坦白来说,其实你不应该公开跟韩皓的关系,现在好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是韩皓的女朋友。将来万一黄了,你再想嫁人就难了,没别的男人敢娶你!”
  女儿在身边,颜晓晨不由大费苦心劝说,在她看来这个时候公开关系对陈灵兮伤害最大。才上大三,本科学业还未完成,就牵扯到跟首富的亲密关系,被舆论聚焦可不是好事。
  “我一时头脑发热,没想太多,结果搞成了这样。对不起,让你和爸爸特意赶过来。”
  事情已经发生,追究责任也没意思。不过陈灵兮在父母面前主动把公开关系的责任扛了起来,说是自己的意思让韩皓如此处理。
  听完这个解释,颜晓晨真有些恨铁不成钢,一向办事稳妥的女儿在感情上突然头脑发热。
  “你呀你,就是年轻人喜欢炫耀,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谈恋爱,找了一个厉害的男朋友。哪有你这样傻乎乎主动送上门的道理。唉,算了,妈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走过来,懂你的感受。”
  想到以韩皓的魅力,自然有许多女生主动投怀送抱。一个成熟未婚的事业有成男性,是陈灵兮这样未出校门的女生无法抵挡的存在。颜晓晨说虽说,但也不忍心责怪女儿过甚。
  父母在首都陪伴了近一个星期,待风头过去后,就让陈灵兮回华清大学继续上学。在校长陈纯杰安排下,学校也特意给陈灵兮特殊对待,努力保护她不受外界打扰,尽快恢复往时正常学习状态。
  顶着首富女朋友的名头出现,陈灵兮再想像往常一样,自然不大可能。她也必须适应成为校园乃至社会公众人物的烦恼。
  韩皓为何急着赶回江州,是因为苗于玮前来拜访。
  以一己之力把陷入泥潭的二汽集团带出新高地,苗于玮获得了国家高层的一致称赞。
  因此,他的头衔又变了,从二汽老总调任鄂北省会——武江市高官,兼省常委一职。作为副部级官员,他属于平调,但实权上可大不相同,一个管理十几万人的老总,另一个是管理超过千万人的省会一把手。
  这样的安排,一是为了配合二汽走出大山,把总部搬迁到武江市。作为鄂北省最大的纳税大户,二汽的振兴可是全省上下的大事。因此,配合二汽搬迁,最合适的总指挥非苗于玮莫属。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锻炼优秀年轻干部,苗于玮一直在中央部委工作,缺乏地方经验,作为重点培养的后备高级干部,需要基层历练。
  “苗书记,真是恭喜了。武江市由您来掌舵,我估计三五年后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对苗于玮,韩皓还是非常感谢,当初他空降二汽在京安汽车项目上跟中华集团合作,让自己能杀入轿车领域。这样的善缘,换了一个人可不会如此轻易施舍。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对苗于玮的拜访,韩皓也给了足够重视。
  “来到江州,才感觉到武江市太过落后,跟你们沿海城市一比就显得不够看。韩总,既然我们是多年朋友,我也不瞒你,这次来就是想邀请你到武江市投资。
  武江市有大把资源,号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就是缺乏资金。每年近三十万大学毕业生都纷纷外流,如果能留在当地该是多么强大的资源。虽然我这个书记屁股还没有坐热,但上级首长给了任务,除了协调好二汽搬迁外,还得把地方经济搞上去。
  怎么样,武江市准备搞一个汽车产业园,你们中华集团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自主品牌企业,有没有兴趣到这里投资?”
  刚上任,苗于玮就针对武江市实际情况,打算到长三角一带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武江市不缺人也不缺自然资源,就缺能引来活水的资金。
  国家喊出振兴东北,还有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北省身处中部,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优惠。要想发展起来,还是得靠自身努力。
  为配合二汽搬迁,武江市准备了大片土地。屁股决定脑袋,当真正坐上市委一把手之位,苗于玮希望这个汽车产业园能吸引更多外来车企进驻。毕竟鸡蛋不能光放一个篮子,只依靠二汽对当地政府来说属于风险过大。
  “产能问题是我现在头疼的地方,异地建厂确实有这个意向。武江市地理位置优越,将来肯定大有发展前途。由于事关重大,我必须得好好调研一二才能做决定。我可以保证,如果外出建厂,一定首先考虑你们武江市。”
  武江市地处长江中端,是进入西南、西北地区的必经之路。这两大地方对微型车需求日益增加,如果真条件合适的话,韩皓考虑把华夏品牌新增的产能置于此处。
  “那好,我让招商办的同志跟你们衔接,届时邀请你亲自到实地看看才下定论。只要二汽能享受的优惠条件,我尽量替你们争取同等待遇。还有这份邀请函,是我们在沪江举办招商推介会的请柬,到时你可得务必到场。”
  韩皓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还是给出了积极态度。苗于玮心知,自己看到的战略布局,韩皓不会不知道。作为地方一把手,能吸引来中华集团落户,将来的就业、税收等自然不用发愁。
  按照中华集团现在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成为在二汽之后,武江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
  所以,他特意在出席沪江市举办的“武江市经济推介会”前,亲自来到江州一趟,就为了说服韩皓这个最大的投资商进场。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人上阵
  一个蜂巢的建立,离不开无数勤勤恳恳工蜂的辛勤劳动。同样,中华集团的飞速发展,背后凝聚着无数普通员工勤劳的汗水。
  陈阳刚大专毕业,在本科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大专学历就业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许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本科,然后还要对211或985学校筛查一遍,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直接传导到陈阳的身上。
  在学校时,他曾获得省级技工技能大赛二等奖,但这个证书对陈阳就业帮助不大,许多招聘者更青睐本科以上学历证书。要想进入人们口中的好单位,他这个大专学历没有竞争力,当然建立在他出身普通家庭,没有任何特殊关系照顾前提下。
  不过身处浙海省这个制造业大省,私营企业遍地,只要肯干工作不成问题,陈阳在求职不断碰壁情况下,只好放低了要求打算跟身边同学一起进入私营企业打工。在跟一家专门做抽油烟机的企业草签了就业协议后,没想到中华集团来学校招储备干部。
  要知道现在中华集团已经是浙海省乃至国内鼎鼎有名的民营企业,公司老板还是中国内地首富,而且听在里面工作的师兄说,待遇还不错晋升渠道也科学。
  在中华集团工作,至少比在抽油烟机厂说出去更有面子一些,还有就是工作地点可以选择在江州。留在省会工作,可是像陈阳这样在小县城外出求学的毕业生最优先的选择。因此在江州读了三年大专的陈阳,毅然参加了中华集团招聘面试。
  这是他在学校参加过人数最多的招聘面试,许多同学都纷纷跑来尝试,足以看出中华集团对普通毕业生的吸引力。
  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陈阳经历了不少面试,心知招聘官会搞出不少招数来区分人才。不过这次,当他拿出省级技工技能大赛二等奖证书时,面试官直接宣布录取,让他办完手续就来工厂报道。
  “我们老板说,就是要找你们这些既有知识还有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一线生产要不了那么多本科生,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大专生更合适。”
  仿佛看出了陈阳的疑虑,面试官笑着介绍中华集团招聘的原则。
  “不过我草签了另一家企业就业协议,毁约的话需要赔一笔违约金。如果知道你们来的话,我肯定不会签约那么快!”
  跟上家签协议时,格式合同规定了毁约的话要赔付2000元毁约金,这对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属于一笔不菲的金额。
  陈阳不得不以实相告,他是真没想到还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等着自己。
  “你这样的情况,我们公司也有惯例处理方式。就是我们可以先替你出违约赔偿金,但到你进入中华集团工作后,我们会在工资扣除其中50%的金额。剩余50%由你个人承担,也算是你违约的教训。简而言之,就是公司和你个人一人承担一半结果。”
  通过面试官的解释,陈阳心想果然不愧是国内知名大企业,这样的处理方案他很服气。
  因此,他成功加入了中华集团,成为在本校录取的10名壮士之一。
  自从中华集团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标杆企业后,当初最低招聘门框从中专生也开始逐步升级到大专生,韩皓学习工匠精神来打造自己的制造队伍。
  近代谈及工匠精神,人们常会推崇东瀛国度,伴随日系品牌走向世界,工匠自然也就层出不穷。实际上,中国才是工匠精神的始发地之一,远的不提秦始皇陵下的兵马俑军团,近的不论明清时期宫廷各种皇家贡品制造大师,手中都有令人惊叹的绝活。不信的话,到各大博物馆补一补课即可,自然会让你惊叹老祖宗技艺的精妙绝伦之处。
  培训一个月,跟随师傅带岗一个月,第三个月开始,陈阳就开始正式独立上岗工作。
  每一位新进来中华集团的员工,无论是什么岗位,公司都会配备一位师傅带,尽快帮忙新人熟悉新环境。
  按照集团储备干部培养流程,他将在两年内轮流换岗,届时再视考察成绩做出升迁与否的处置。
  今天是陈阳独立上岗的第三天,他也逐步习惯了在生产线上装配的工序任务。
  生产线上开始小规模试装SUV“宋”,这些将是第一批发往经销商4S店当展车的产品。
  作为一款脱胎于“唐”的后续SUV产品,以平台化战略打造,“宋”和“唐”之间有超过50%的通用化零部件,极大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当陈阳如前两天安装主驾驶座椅时,发现感觉不对,今天送来的座椅明显沉了一些,但装上去的效果却没太大异常。
  他绕着座椅看了一圈,感觉座椅跟方向盘间的比例不对,看了一下座椅后面的编码跟自己手中工单一致,没有任何问题。
  再看看身边的工友,发现他们都没有任何异常,正把这一批次的座椅有条不紊安装到新车上面。
  真是奇怪,零部件编码正确,但座椅却好像很不搭配,这张座椅看上去是有问题。
  陈阳不死心又观察了一遍,还自己坐上去体验了一会,发现座椅大了一小圈偏左,跟方向盘正中配对不齐。
  觉得心中有疑虑,陈阳看了一眼自己眼前触手可及的拉绳,这是每个工位都配备的开关。只要一拉,整条生产线就会自动停下来,然后待命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会跑来处理,看看出了什么情况。这种出自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做法,已经在全世界汽车生产线上得到普及。因此,这根绳子也被称为“止呼待”绳,一旦拉下整条生产线停止,呼叫专业人士过来处理,一线工人就地等待问题解决。
  作为一位刚进入车间的新员工,贸然拉下这根“止呼待”绳,可有十分重大的压力。一旦没有问题乱拉下,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作会遭遇影响,还会成为别人在背后的笑柄。
  如果不拉的话,就没有这个危险,反正其他老员工也看不出来,今后查出问题也不关自己的事。陈阳在生产线前踌躇了一会,最终还是责任感战胜了羞愧感,他拉下了“止呼待”绳。
  毕竟工作手册上规定,只要任何一位工人有合理怀疑的理由,即可拉下绳子,并不会受到如何处罚。
  很快,红灯亮起,整条汽车装配生产线停了下来。
  不一会,组长率先赶到现场询问情况,紧接着专业技术人员也赶到现场,查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报告,我觉得今天来的这批主驾驶的座椅大小有些异常,安装上去后没有跟方向盘形成中间对称在同一条线上。”
  头一次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陈阳不得不挑重点说明。
  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损失就是十万计算,半个小时就是一次大事故,损失数百万。因此,正常运转的生产线一旦停止,立即会直接反馈到厂长的案头。
  “物料编码没有错误,跟电脑工单上面一致。”
  组长首先拿着资料对照,发现没有问题。
  但这肯定不是结论,还得等专业技术人员检测一二。
  作为始作俑者,陈阳感觉自己都快窒息了,许多工友纷纷朝自己这边看过来,无形的压力让他感觉喘不过气。万一没有问题,虽然不会受到处罚,但总会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
  “呼叫01,主驾驶座椅故障,正在检查中,完毕。”
  技术人员用对讲机跟控制室报备,他仔细看了一下也发现了不对。
  亲自坐上装好的驾驶座,发现两手握住方向盘时有些不自然,技术人员拿出检测工具,确认座椅偏离了设计中心标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