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556

  要知道中华集团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领域跟国外巨头打得有来有回,在相对不激烈的机械行业一旦进来肯定大有作为。三一本来凭借民企灵活的体制优势并不惧怕国企背景的徐工,但面对拥有同样民企机制以及资金技术都更加雄厚的中华集团,他们公认几乎没有胜算。
  中央传递的信号很快传到当地政府,和凯雷合作眼看要黄,他们很快积极寻找替代目标,中华集团确实是非常不错的理想对象,至少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在轰轰烈烈喊出“国退民进”口号十年时间后,国企改革进入深水期,一旦垄断国企喘过气,局势将会迎来强烈反扑。也许在当前就是最后一波红利,幸运的是这次红利尾巴被韩皓抓住。
  就在一年时间内,踏着格林柯尔、德隆的尸体,韩皓趁火打劫把他们从国退民进大潮获得的猎物——亚星和湘火炬收归门下。随后又利用资本优势,瞄准了玉柴和徐工,在丰隆集团和凯雷基金这样的境外资本嘴里虎口夺食,打通新的产业链并创造新的增长点,一举奠定了中华集团的实业基础。
  可以说,在2005年韩皓事业爱情双丰收,不但结婚成家,还让中华集团更上了一层楼。
  不过,树大招风的他也被人以另一种形式盯上了。
第十八章
碰瓷风波
  “出名要趁早!”
  民国名媛张爱玲的一番话,在节奏日趋加快和知识飞速变换的今天,成为许多人的信条。
  “郎顾之争”让海归学者郎先平彻底火了,他仗义执言般挺身而出对MBO进行大肆批判,获得了大批民众的支持。尤其当争辩对手顾初君被当地政府送入监狱后,他的声望达到了更上一层楼,各种采访应接不暇。
  这个50岁的中年男人,在颠簸流离台湾、美国、香港后,终于大器晚成在中国大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主攻公司财务方向的他,开始向主流经济学界靠拢,频频对各种经济问题发表看法,凭借优秀的口才成为新一代的网络红人。
  回顾前半生,头发悄然斑白的郎先平,对“出名要趁早“有了发自肺腑的领悟,在痛感没能及早成名立业之余,老骥伏枥般开始在中国大陆这个大舞台上追回属于自己的昔日荣光。
  仅凭一己之力把顾初君拉下马,还获得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这让郎先平情不自禁有一朝看尽长安城的自傲。在对手顾初君在狱中拼命为自己申诉喊冤之时,郎先平开始享受情场职场双得意的大好格局。
  实际上,顾初君被射中下马,“郎顾之争”只是引子,真正的实质是他没有妥善处理好新的地方政商关系。国内每次地方一把手换人,都会在当地引发新一轮政商关系的洗牌,过于自大的顾初君就是其中的倒霉蛋。
  在他入主科龙时,明星企业科龙早已经被地方政府掏空,财务上背负着十几亿的大窟窿。为何当时名不经传的顾初君可以横空出世拿下科龙,反常的事实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因为他跟地方政府达成不追究往事的默契。只不过这种默契平衡在地方政府换届后被打破,顾初君最终栽在了新的政商漩涡之中。
  即使在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珠三角,健力宝、科龙两大企业负责人都因跟地方官员关系处理不善而获罪,跟国内另一大经济驱动引擎长三角形成鲜明对比。
  回到当下,郎先平在频频曝光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头顶新型经济学家的他为了保持热度,不得不寻找下一个“顾初君”当靶子来为自己证道。
  收获各种赞誉之余,自满的郎先平把目光投向了当前最热的首富韩皓,这位新一代企业家今年频频出手,四处出击凭借高杠杆吞下许多国企资源。
  他开始偏离自己财务专家的正轨,开始在宏观经济层面点评国内各种经济现象,俨然一幅中西结合经济学家的派头。
  “中华集团:诞生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的虚胖巨人!”
  在自己跟电视台合作的一期节目上,郎先平把韩皓以及中华集团当成了新的踏脚石,认为对方借助国退民进大潮,以超出承受能力的高杠杆来频频并购,实质上是在挖国家的墙角。
  “从银行手中拿到的钱,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银行,背后是国有企业股权成功转成了个人,国有银行实质背负了大量坏账的风险。”
  “中华集团财务杠杆率过高,实际控制人韩皓抵押了大部分股权给银行,这导致企业存在资金链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他们收购了大量企业,一旦消化不良就要引发债务违约风险,会拉着银行一起完蛋。”
  ……
  以国有资产流失出名的郎先平,非常明白自己的受众希望听到什么,他再次在国有资产流失这个敏感领域,把炮口对准了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中华集团。
  果不其然,节目当晚就引发轰动,第二天中华集团旗下控股公司的股价在开盘时出现了波动,尤其还局部引发了对韩皓乃至中华集团的舆论危机。
  “中华集团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各项商业活动都遵守国内国际法律法规,欢迎社会各界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针对郎先平的质疑,中华集团只是不痛不痒出台了一项声明,并未跟对方开展新一轮的论战。
  在“郎顾之争”前,郎先平就曾把炮口对准了国内民企的两大标杆:海尔和联想。只不过他的炮弹打出去后,对方并未理会,事情并未造成太大水花。只有在把枪头转向顾初君的格林柯尔时,无意中引爆了这个炸药桶。
  建一栋房子需要数年时间,但破坏房子可以在旦夕之间。一向来在国内享有正面形象的中华集团,近两年历经多次舆论危机,早就建立起完备的应对机制。
  身正不怕影斜,韩皓自认企业经营都在阳光下,并不惧怕别人翻旧账。不过郎先平引发的“狼旋风”破坏力却不能小觑,在当晚节目出街之后他就马上召集了人手商量对策。
  跟顾初君善于摆弄财务技巧不同,韩皓每次出手都是光明正大的阳谋,重剑无锋却大道光明。另外,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顾初君没钱,而韩皓却有钱,还能从许多渠道找来钱。
  作为一个成长型的实体企业,中华集团的确负债率很高,短短一年时间企业负债就从500多亿飙升到900多亿,不过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200多亿,流动性负债跟企业手中现金总量相比基本持平,属于财务风险可控范围。在银行授信上,还有80亿规模的资金没有动用,预计2005年集团整体收入将达到1300亿人民币,足以抵御高负债带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短时间暴增的负债,主要用于三大方面。40%用于新汽车基地的建设,好比武江市新工厂、印度合资工厂、伊朗工厂等投入。30%用于研发投入,同时上马众多新车型以及攻克发动机、AT、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剩余30%被韩皓用于企业并购,吞并亚星、湘火炬打通产业链,吃掉新浪、汽车之家等互联网企业、设立新的两只投资基金等,都占用不少资金。
  针对郎先平在电视节目中对集团财务的质疑,尹庆勋等人逐一批判,对方给出许多似是而非的数据。虽然不少数据是源自中华集团公开披露,但却故意隐去或者嫁接某些关键数据。
  好比郎先平说中华集团一年时间内增加400多亿负债,总负债猛升到900多亿,按照中华集团去年盈利91亿计算,不计算研发营销投入至少得勒紧裤腰带还上10年时间。但实际上,他没有列出中华集团资产已经增加到1300亿规模,有能力承受如此高负债规模。
  在国退民进的并购大潮中,中华集团也没有故意跟地方政府串通做低被收购企业资产,都是通过市场化手段竞购得来,报价都是最高者之一。不少资产都是捡漏救场得来,无论是亚星、湘火炬都是二次拍卖,而玉柴则是地方政府主动邀请,并未占国家便宜挖墙角。收购的这些资产都跟中华集团主业相关,属于正常打通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至于所谓用国有银行的钱收购国有企业,摇身一变把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私人企业的指控,也是文字游戏。这只是企业正常的经营行为,中华集团属于优质客户,银行愿意贷款给韩皓。而韩皓用这笔钱来进行正常企业并购,身上背负巨额贷款合同的风险,还准时还本付息。三岁小孩都知道,借钱要还的,钱是转了一圈又回到银行,但资源却在市场机制下重新配置。
  幸好中华集团应对得当,郎先平的质疑只在舆论中发酵,股市略微动荡后又恢复如初。
  不过中华集团法务团队却给郎先平寄去了一封律师函,上面详细回应了他在节目中种种质疑,并列出对方的文字漏洞,表示将到法院起诉郎教授。
  韩皓没有跟郎先平在媒体唇枪舌战的兴趣,直接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本来只打算蹭热点来抬升自己形象,反正以学术讨论名义能凭借不烂之舌回复各种质疑,郎先平在节目中故意给自己留了几分余地,没有把话说死。借助“郎顾之争”的余威,他想韩皓肯定会回避锋芒,以沉默应对自己的炮轰。没想到事情并未按照自己设想般发展,直接收到了对方的律师函,准备上法庭见。
  这让郎先平深感焦虑,自己很明白一旦公事公办的话,他在节目中说的话是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为迎合大众故意把其爱听的事情组合起来的产物。
  为保持影响力而挠狮子的行为,终于踢到铁板感受到狮子的威严。一旦真正上法庭的话,自己苦心经营的形象可能就此轰塌,现在享有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郎先平决心尽最大努力挽回自己一时头脑发热惹下的烂摊子,他通过各种渠道表示愿意跟中华集团私下解决纠纷,并不愿意对薄公堂。
  得到韩皓同意见面的回应后,郎先平乘坐飞机来到江州亲自解释自己的作为,也有登门以求网开一面的心思。
  韩皓原本以为郎先平是登门来踢馆,没想到却是服软而来,不过他还是抽出时间会见了对方。
  “我就是为了赚点钱,你真告我干什么?再说打官司浪费时间,对你我都影响不好!要不,我过阵子再做一期节目替你们正面宣传,消除这次负面影响。”
  在韩皓让人出示了众多证据证明他上法庭必败时,郎先平有些无奈地说出上述这番话。
  如此表态,让韩皓真正认识到眼前这位号称新一代经济学家代表的真实面目,他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被用来形容那些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包装、精于利用体制和舆论资源达到自己目的之人。他们只是一群墙头草和投机者,哪里风大就倒向哪一边。
  见此,韩皓也懒得理会郎先平太多,应其要求并承诺不再对中华集团指手画脚后,同意不起诉对方差人打发其离开了事。
第十九章
华夏之夜
  “郎教授”的插曲就此过去,岁月又翻开了新的篇章,2006年的第一道阳光即将来临。
  望着身边熟睡的妻子,韩皓悄悄把被角提了提,盖住陈灵兮露出的玉肩,伴随被套拉直可以看到枕边人肚子下方有轻微鼓起。
  洞房花烛夜唯一的一次任性,后来就算新婚的两人做足各种保护措施,都于事无补铸成铁的事实——那就是陈灵兮怀孕了。
  一炮而红,韩皓觉得自己可以充当得上神炮手的美誉了。利剑三十年不出鞘,一旦出鞘便搞出人命!
  这样的意外可是大大出乎全家人的预料,因为在结婚前两人都委婉向家里表示要孩子这事得等到陈灵兮大学毕业之后再考虑,得到了双方家长的默许。
  计划不如变化快,突然间增加的生命让韩陈两家都大为变样。
  首先是一直咬紧牙关不肯松口离开渝州大学的陈其钊,终于点头不再坚持原则,答应通过女婿的帮忙调往浙海大学工作。
  在渝州待了半辈子,家庭、朋友、工作单位都习惯了,陈其钊还真不愿意就此离开。妻子颜晓晨倒是非常热心,沿海省会江州可比内地渝州发展好,尤其能跟女儿住在一个城市,这让嫁女后心里空荡荡的她十分热衷搬家。
  知识分子总有些骨气,也可以说是清高,陈其钊觉得通过女婿韩皓的关系调动,心里有些不大舒服。如果真要靠他自己的力量,没有三年两载跑动估计是无法实现。加上熟悉的朋友圈关系羁绊,他便把调动这件事情暂时压了下来,没少让妻子颜晓晨跟他怄气。
  听说陈灵兮怀孕了,两人是又喜又惊。
  喜嘛,就是要当外公外婆,迎来全新的身份。惊嘛,就是陈灵兮孕初期反应强烈,吃东西老是不习惯容易吐出来,而且睡眠不踏实导致一下子消瘦不少。这让颜晓晨急坏了脑袋,天天在家里为女儿担心,喊着要到江州为她做饭照顾,毕竟只有母亲最明白多年养大的女儿爱吃什么。
  就一个女儿,还那么聪明懂事,肯定是陈其钊的心头肉。
  在陈灵兮怀孕的背景下,陈其钊终于答应调动到江州,举家搬到江州生活。
  在韩皓关照下,陈其钊很快以“特殊人才引进”待遇调到了浙海大学任教。虽然行政职务没有,但学术上却有不少资源可以支配,符合老陈只做科研的要求。而丈母娘颜晓晨干脆办理的提前退休手续,一个心在家照顾休养的陈灵兮。
  韩皓在小区内买了一套二手别墅送给丈母娘一家住,距离自己家只有5分钟脚程,这样的安排让颜晓晨很是满意。
  第二处改变,就是母亲王桂芬也一改姿态,拉着老伴韩永福从虎山搬到江州小住。
  对王桂芬来说,韩家有后是她最大的心愿之一。镇上跟韩皓年纪一样大的青年人,许多孩子都小学毕业了,这让王桂芬心里挺着急。婚前听说儿子儿媳并不打算要孩子那么快,这让王桂芬心里有些不快,但在强势的韩皓面前她也说不出改变的话。
  没想到老天爷有眼,机缘巧合下让儿媳怀孕成功,王桂芬高兴得以儿子名义在当地寺庙布施济贫积攒功德。尤其当初为韩皓大婚看日子的大师,更是获得王桂芬一份大红包回礼,感谢他挑选了吉日大旺韩家。
  本来王桂芬想跟儿子儿媳住在一块,养儿防老是镇上许多老人的普遍做法,在女儿韩雨外嫁后两人肯定是跟随韩皓住一起。不过这个念头却被丈夫韩永福制止,说两老人突然造访怕影响到儿媳陈灵兮怀孕后的心情,最终决定让儿子韩皓在附近重新找套房子供两人居住。于是韩皓在小区内再次花高价买下一栋别墅给父母,对他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每天王桂芬都会来到儿子处逛一会,跟亲家母颜晓晨聊天,只要看到陈灵兮隆起的肚子就会心满意足。
  最后一个变化就是韩皓明显准时下班时间多了起来,结婚后有段时间忙得不行,但知晓妻子怀孕后他就调整了工作时间,尽量多陪陪情绪有些飘忽不定的陈灵兮。
  本来想多享受一些新婚生活,大学论文还未写完,没想到却突然摊上人生另一件大事,就是自己怀孕了。从理智上说她觉得还未做好当一个母亲的准备,不是很想那么快增加母亲的身份。但当把怀孕的消息告诉韩皓后,丈夫却非常高兴,摸着自己的小肚子低头听个不停,这让陈灵兮在情感上又不想放弃两人的爱情结晶。
  再加上两边父母知晓后都非常高兴,一个劲劝她好好休息把孩子生下来,陈灵兮才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新生命的降临。幸好白天有母亲陪伴,晚上韩皓回家有丈夫在身边,这让孕初期反应较重的陈灵兮精神上得到极大慰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