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556

  反过来看,作为开路先锋,韩皓确实比其他中国企业家要跟熟悉美国商界规则,在人脉关系上也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存在。
  因此,本届中方商务代表团访美,是有史以来规格最为高级的中美商界交流活动。
  跟以往中国企业家随同首长出访时多属采购商角色,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像履行义务般宣布大手笔下订单对美采购,从而弥补中美双方的贸易逆差。跟东道主相比,中方总显得要低人一头。
  此次,中方企业家却跟美国工商界人士站到了同一个层面,积极展开对话交流,大家要求进军美国市场的呼声颇高,甚至期望可以大规模收购美国企业。
  中国拥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庞大市场,而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高新科技,双方互有所需。
  以前只管买,现在还要卖!
  这便是这次中美经贸合作最大的不同。
  在团长韩皓的张罗下,高端论坛、实地参观、演讲座谈、沙龙晚宴……应接不暇,中美双方企业家们得以更加坦诚交流,并达到许多新的合作协议。
  “他不再是一个人战斗!”
  “亚洲又将冒出新的经济敌人!”
  “中国人想要买下整个美国!”
  ……
  中方大规模的商务交流活动,积极进取的态度,让美国媒体频频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
  除了韩皓的大幅正面照片之外,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一幅画着中国熊猫将五星红旗插上帝国大厦的漫画。
  要知道上一次被称为“要买下美国”的东瀛邻居,可是引发了激烈的美日贸易战,并不得不忍受被美强烈打压的遭遇。
  “美国是非常伟大的国家,我们此行更多是来学习。跟美国同行相比,我们还处于小学生水平。
  买下美国只是一句戏言,我们买不起,也不想因此不自量力即刻破产。
  希望此次中美贸易交流,能给两国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互通有无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
  面对带有中国威胁论的舆论报道,韩皓不得不站出来做出正面回应。
  美国媒体总是喜欢捕风捉影发布一些对中国很不好的新闻报道,弄得韩皓一度设想要不要买下一两家当地主流媒体来对垒打舆论战。
  之前国内在舆论上中华集团曾经很是吃亏,但自从收购了新浪并且拥有了微博之后,至少舆论环境是好了不少。
  互联网崛起,让许多纸媒生存困难,收购美国主流媒体并非不可能。
  商界的喧嚣很快被中美两国元首见面会谈而冲淡,尤其是奥巴马以家宴形式招待中方领导人释放的友好善意登上了全球各国媒体的头版。
  中美关系如何处理,关系到全球局势的稳定。
  “我绝对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整个世界和美国都有好处。我们将和中国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当首脑闭门会议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全球媒体注视下信誓旦旦说出上述这番话,表明中美两国还是合作大于分歧,并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建交以来第三份联合声明。
  随后中美元首联合会见了两国工商界代表,这是新政府以来第一次在白宫举办由中美两国元首和两国企业家共同参加的活动。
  美方企业家有微软、高盛、波音、杜邦、英特尔、可口可乐等公司负责人,而中方则由中华集团领衔,中投、中核、国电、海尔、联想、万向、福耀等企业参加。
  相比而言,中方星光要黯淡一些,但却代表了一股崛起中的商业力量。
  在中美元首见证下,双方企业家签署了大批经贸合作协议,合计金额超过450亿美金。
  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波音公司,他们一家公司就获得200架飞机,超过190亿美金的大合同。
  至于中方这边的明星毫无疑问就是中华集团,直接对美投资超过20亿美金,并将中国产汽车卖到美国市场。
  “要卖多少辆汽车才能抵得上一辆波音飞机的收入!”
  韩皓在心里默念,大概就是售价10万元人民币的1万辆汽车才能跟1架波音客机相持平吧。
  他已经听闻在沪江市有中国自主的大飞机项目在推进,有机会的话实地去看看,说不定也可以投资一二。其对中华集团的定位是一家高科技的出行公司,航空当然也包含在列,就是不知道国有门槛会不会对民营企业开放。
  脸上露着微笑,但身处会场的韩首富思绪一时飘到了半空之中。
  跟那些频频在全球媒体露脸的美国CEO们相比,中国这边企业家代表就低调多了。超过300人的中方商务代表团,有资格参与此次白宫之行的只有20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看了半天,实际上只认识韩皓一个人。
  这也不怪他,中国真正实现国际化的企业屈指可数,在国际商界只有韩皓是名声在外。
  “我听说你为此次中美经贸交流做出了许多额外工作,感谢你的努力,让我们两国贸易联系更紧密。”
  跟中方企业家代表依次握手之际,奥巴马特意驻足在韩皓面前赞扬了他的出色表现,这也是所有中方企业家之中独一份待遇。
  “总统先生,这是我的荣幸!
  后天我将在加州工地准时恭候您的到来。”
  不卑不亢地回答,韩皓还不忘提醒对方奠基仪式可不要迟到。
  因为从华盛顿飞往加州可是需要5个小时,为了跟中方元首共同出席中华集团新工厂的奠基仪式,奥巴马也算是给足了面子。中方领导人届时活动后可以从加州直接越过太平洋飞回国,而奥巴马还得继续5小时行程赶回华盛顿。不过他已经让幕僚安排了其他行程,打算边走边看巡视一下西海岸地区。
  时间过得很快,中方领导人访美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毕竟中国制造产品已经包围了美国人民日常生活。
  出访第四天,加州一块刚平整完毕的空地上锣鼓喧天、舞狮飞扬,中式开场表明这里就是中华集团的新工厂所在地。
  在诸多媒体见证下,中美两国元首一起将新土铲落到奠基石之上,韩皓陪在旁边一脸灿烂的笑容照片广为流传,预示着中华集团正式开起了美国造车之旅。
第一百六十章
前进两步
  “据前方记者得到的准确信息,中华集团一期工程的投资额是8亿美元,随之落地配套的十六家零部件供应商总投资在5亿美金,合计13亿美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落地金额。
  至于规划中的二期工程将会在一期12万辆产能完成后再推进,届时一二期工程结束会有36万辆产能的规模。全部算下来整个中华工业园区投资将不少于25亿美元,算得上是加州乃至美国近两年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之一。”
  中华集团总部员工饭堂里,电视屏幕正在播报中华集团赴美投资建厂的新闻,看到中美两国元首共同站台就能知道该项目的重要性。
  不少当初从底特律回来的技术精英,听到此新闻恍然间感觉是不敢相信。不到十年时间,中华集团就追赶上国际汽车巨头,有能力跟他们当场扳手腕了。
  中国汽车就跟中国经济一样,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脱胎换骨,可谓是跟着祖国步伐在跑步前进,没有拖广大人民后腿。
  当然,如果没有中华集团,那么汽车业应该不会达到现有高度,可能依旧无法摆脱市场换技术的窘境。
  能把战火烧到美国本土去,应该是许多中国汽车人毕生的心愿。
  “这下子应该没有人骂中国汽车像中国足球一样不争气了吧!我们可是真正冲出了亚洲,杀到美国大本营去了。”
  一位入厂8年的老员工捂着拳头狠狠地说道。
  他正上一年级的儿子昨天兴奋地回家汇报说,自己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爸爸在中华集团上班造汽车,而中华牌汽车卖到了美国,为国大大争了光,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向爸爸学习。
  “咱是普通人,今天算不算入伙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值得老了后向儿孙吹嘘。”
  身边的工友情绪也很高涨,自己的劳动成果算是得到了肯定。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餐桌之间,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很快延伸到车间、办公室、研究院,整个中华集团洋溢着一派欢庆局面。
  虽然早有听闻,但从央视新闻的专题报道看到现场画面,其他国内厂家的同行心里就五味杂陈了。
  “瞧瞧人家,再看看我们,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们的生产线都快揭不开锅了,但人家却有实力跑到美国去建新生产线。
  跟着狼吃肉,跟着猪连潲水都喝不上!”
  由于受到中华集团的挤压,一汽自主品牌销量进一步萎缩,不得不大幅度减产并美其名曰检修调整,导致工人的收入待遇断崖式下降。
  这让许多老工人不免满肚子牢骚,要知道当初一汽红旗横扫国内市场时,中华集团还是个摩托车都造不出来的小作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变得太快了。
  “虽然厂领导刚召开大会宣布年终奖将会跟去年持平,但大家都知道荣威和MG(名爵)品牌进展很不顺利,车子都大量在经销商处挤压。搞自主品牌亏损了许多钱,据说要不是合资工厂上缴的利润足够,我们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我准备找找门路调回合资厂去了,留在这里的话坚持也不会长久。”
  上汽花了大手笔整合南汽,并且搞出来荣威和名爵两大自主品牌齐头并进策略。从合资工厂抽掉了许多技术骨干支援自主品牌,没想到新车市场反响非常一般,除了在长三角勉强有销量外,国内其他地区都见不到踪影。
  主要原因就是广大消费者都给中华集团把嘴养刁了,只要是自主品牌都会不自觉拿来跟中华集团车型对比,一看就知道新车性价比都落后一大截。
  跟中华集团一条龙自主研发水平相比,刚消化罗孚汽车的上汽自主品牌还很弱小,根本无法竞争。
  “三大件比你好,车型还比你漂亮,更可怕是售价还比你便宜!你就算吹破了天,消费者还是往中华集团赶。眼前的局势,根本就是无解之题。
  厂领导说现在困难只是一时,将来我们自主品牌一定会追赶上人家。还拿对手中华集团做比喻,说十年前对方造车水平很烂,现在一样成功了。
  依我看,此一时彼一时。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中华集团还会给我们时间吗?亏一年可以,亏个五六年哪个领导能顶得住往这个无底洞砸钱!
  就算砸得起钱,我们能赶得上中华集团现有的水平吗?”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