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556

  至于后来的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本田和标致雪铁龙,则分列7到10名,销量也直降到400万——200万辆之间,处于后进生行列。
  从全球汽车总销量来讲,2013年相较之上一年增长了4.2%,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量双双突破2200万,增长率高达15%以上。
  全球总销量为8284万辆,中国就占到了25%的份额,不愧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
  在国内2200万辆汽车之中,产自中华集团旗下品牌的汽车销量达到了695万辆,继续保持着三分之一左右市场份额。
  乘用车方面,中华、华夏两大独立品牌基本实现了在普通车型的全覆盖布局,轿车、SUV、MPV和皮卡都有各自主打产品,每个领域从紧凑、中级到大型车都有产品线布局。
  以中华品牌为例,“宋”、“唐”、“元”依次从低到高构建了SUV路线版图;而轿车领域则是“明”、“秦”、“汉”形成了单独序列;至于新发力的MPV市场,则是“夏”、“商”、“周”三兄弟组队前行。
  历经多年打造,作为中华品牌的王朝系列终于成行,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中国汽车主力军团。
  至于华夏品牌,则形成了以SUV主打的天玑510、天枢530和天璇550三大王牌,它们踪迹遍布全国乡镇;轿车方面同样不甘人后,“凌云”、凌逸”、“凌轩”组成序列,跟华夏QQ一道成为靓丽的风景线;至于由华夏宏光和华夏之光领衔的MPV大军,在加入了710、730和750后,势不可挡崛起为生力军;轻客市场,华夏风光、华夏曙光和华夏辉光开始在细分市场发力,成为商务车的主流代表;至于皮卡,“豹”、“虎”、“狮”、“象”四大级别尺寸皮卡并列成军,身影日日夜夜奔驰在无数中国新基建的工地之上。
  作为中国本土汽车的品牌代表,中华和华夏两大独立品牌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渐成长为全球汽车市场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体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
  而在另外一大集团门面商务车方面,中华客车和中华卡车凭借杰出的技术研发实力,纷纷登顶笑傲江湖。
  客车市场主要分为公交和座位客车两大块。公交就是城市运营的公交汽车,而座位客车则是长途和旅游大巴此类。
  凭借鲲鹏品牌的出色表现,尤其是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可以说全国大中城市新采购的公交车都被鲲鹏所垄断。出色的性能,再加上比竞争对手要更有性价比的售价,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光是鲲鹏公交车,中华客车就拿下22万辆的大订单,其中对外出口6万辆,开始在全世界打响中国公交品牌。
  由于高铁、飞机开始普及和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公路客运市场受到挤压,以往占据60%市场的座位客车步入衰退,2013年占有率下滑到40%出头。全年国内座位客车总销量在15万辆出头,而凭借出色的柴油发动机产品,鲲鹏品牌就占据了6.3万辆。至于海外市场,鲲鹏也拿到了4万辆订单。
  还得提及一句,中国早已经连续10年成为全球客车产销量第一,占据了市场接近六成的份额。换算下来,中华客车也是全球客车领域的老大,销量32万辆,属于行业领头羊。
  跟客车相比,全球卡车市场就要大得多。2013年,包括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的总销量突破560万辆,光是中国市场就贡献了350万,占比超过了62.5%。
  卡车基本就是运送物流货物,中国以超过全球六成的卡车销量勇夺第一,也证明了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而在卡车之中,重卡是毫无疑问的当家大哥,销量多寡有着经济晴雨表的称号。
  2013年重卡在中国市场销量一举突破了百万辆大关,显示出极强的市场需求,而中华重卡卖掉了超过50万辆。
  中华重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代表之一,无数披着中华车标的重卡奔驰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之上,川流不息将工业成品分装消化,化身世界经济躯体之中的搬运公蚁。
  高压共轨第三代技术打底的柴油新型发动机,加上自主研发的重型AMT自动变速器,以及被诸多司机交口称赞的人性化驾驶舱设计,让中华重卡从跟解放、东风国产双雄齐肩并进一跃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武林盟主。
  彻底掌握核心科技,并且还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的中华重卡,跟其他国内竞争对手已经不在同一个档次之内。现在的对标品牌已经是奔驰重卡、斯堪尼亚重卡等国际对手。
  要不然主打重卡和工程机械的AB沃尔沃集团,也不会在前段时间选择中华集团作为新东家,彻底投入中国人的怀中。
  至于沃尔沃汽车这个复兴的北欧雷神,前些天刚成功上市,迎来了品牌建立以来的高光时刻。
  去年光XC60的单车销量就突破32万辆,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XC60都是豪华SUV销量冠军,尤其是中国市场贡献了接近18万辆的成绩。
  千里走单骑,一车救一厂,XC60无愧于最佳年度车称号。
  而作为轿车复兴的S60和S90,由于更换全新设计语言,加上XC60打下的好口碑,两者销量也突破了12万辆。
  更关键是新上市的XC90,一经推出获得市场认可,销量节节攀升,仅5个月时间就创下4.3万辆的佳绩。
  额外的亮点是未改款的V40,作为入门级两厢车,竟然销量大涨达到7.8万辆,价格降到位加上沃尔沃品牌加成促成了这个奇迹。
  五款车型,破56万辆的好成绩,实现了沃尔沃2000年后的销量新高。
  2014年,沃尔沃将投产小型SUV代表XC40和轿车S40,预计将会掀起新的热潮,最终大概完成产品类的布局。
  反观同为欧洲豪门的路虎,凭借极光、揽胜和发现者的发力,销量继续保持上涨,达到34.8万辆大关,同比增长了15%。
  为了提高路虎品牌的影响力,今年路虎将投放一款低于揽胜定位的中型SUV,内部名称为星脉。
  另外,路虎的轿车计划已经获得韩皓批准,未来两年内将有第一款豪华轿车落地。
  正是凭借上述旗下各大品牌的齐心协力,中华集团才能在过去的2013年如愿登顶,并在全球汽车史书中留下浓重一笔:首破千万销量!
  而中华汽车和华夏汽车作为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突破了7000亿人民币大关,跻身了千亿市值美金俱乐部。
  当然跟丰田2000亿美金市值相比要差一大头,但跟同样子品牌众多的大众汽车相比,市值不相上下维持在千亿出头。
  首破千万辆的销量佳绩,让中华集团总收入达到了7720亿人民币(约1230亿美金),净利润720亿元(约116亿美元),成绩非常不错。
  正是凭借如此表现,中华集团杀入全球500强前30名,位列第27位,排名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二百零九章
巨额募资
  掌握核心科技,打通产业链布局,跃居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中华集团利润率因此足以跟丰田汽车相媲美。
  若是只满足于“市场换技术”的白日梦,被外方牵着鼻子走,而不抓住机会想办法消化引进技术,及时形成自己的研发力量,那么只能是大号的组装工厂。
  曾经国家指定的“三大三小”定点汽车生产企业,历经多年合资之后,自主研发力量依旧孱弱,只能依靠合资工厂提供利润存活。尽管发展自主品牌口号喊得响,但最佳成长时机已经过去,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被各大势力瓜分完毕,形成了高耸壁垒阻挡后来者的进入。
  可中华集团却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把握住中国汽车市场爆发的巨大红利,跟着风口成为了全球销量老大,从而稳稳站在了第一集团之列。
  事实证明,技术落后并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缺课太多,只要一旦打牢基础,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完成反超。
  中华集团能在国产品牌之中脱颖而出,并在国外巨头的层层围剿下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司掌舵人韩皓的得力把控。
  从摩托车发动机发家,到跨入摩托车整车产业,历经一定积累后再跨行杀入汽车领域,显示了韩皓独一无二的商业嗅觉。从仿制汽车发动机立身,到组织人员自我研发国产发动机,再到进军自动变速器的一系列操作,展现了韩皓对掌握核心技术的极致追求。从发展自主品牌主打国产汽车,到跨境并购鲸吞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再到走出国门远赴境外建厂实现跨国经营,显示了韩皓杰出的战略眼光。从传统燃油车起家,到敢于破釜沉舟投资新能源汽车,并且对未来智能出行大规模布局,反映出韩皓不断创新的意志。更难得是在整合汽车产业链之后,韩首富敢于向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芯片、液晶面板和操作系统等门槛极高的高科技关键领域进军,向由发达国家紧紧把持的全球科技产业链至高地发起冲击,以身作则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并取得共识,极大推动中国工业4.0伟大事业的进程。
  可以说,没有韩皓的话,中国汽车工业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中国商界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
  纵观韩皓打下的商业帝国,除了中华集团牢牢立足汽车本业之外,已经形成了多点开花并有的放矢的新格局。
  虽然以摩托车发家,但韩皓参考国外摩托车进化史以及结合现实情况,明白了两个轮是跑不过四个轮的道理。像宝马、本田虽然保持着摩托车品牌,但主力却是汽车领域,两个轮的市场在发达国家不断萎缩。
  根据后发理论,发展中国家将很大程度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进化之路,意味着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同样会步入消退期,中国各大城市层出不穷的禁摩令强化了这一点。
  正是基于如此考虑,摩托车业务一直留存在中华集团内部,按韩皓的划分属于夕阳类产业。以前的功臣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到老了拼不动公司依旧养着她。
  想不到禁摩之后,广大国人的出行需求被电动两轮车所代替,并演化出销量破千万辆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引领了全球电动两轮车的消费风向,将这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13年,光是华夏摩托旗下的电动两轮车就卖出了1310万辆,其中接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了国外。
  依照现有发展速度,估计2年后将形成超过3000万辆的庞大国内市场需求,大大超过已经徘徊多年数据停留在1500万辆的摩托车市场。
  曾经的小弟,现在摇身一变就要变成大哥。
  有了电动两轮车的加持,华夏摩托的重要性终于改变,成为韩皓出行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中华集团内部,华夏摩托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身上光芒都被屡创佳绩的汽车业务掩盖,要说员工们心里没有牢骚是不可能。
  韩皓也想过要单独拆分华夏摩托,将其作为独立的经营个体,以此来重新激发其活力。由于其他事务牵涉到他的精力,此项方案就一直没有落地。实际上作为华夏摩托最大的竞争对手本田摩托,实际上一直并在本田公司内部,未曾独立拆分上市。
  今天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大爆发,终于让韩首富下定了决心,放蛟龙入海让其自我遨游,拆分华夏摩托作为单独业务上市。
  庞大的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犹如当年摩托车混战般存在着大大小小700多家生产企业,但却没有一家上市企业。顶着电动两轮车加摩托车霸主的华夏摩托,将成为当之无愧的两轮第一股。
  华夏摩托可谓是非常优质的资产,摩托车板块在中国、印度、印尼、东南亚地区以及新开拓的非洲市场(包含了合资公司的成绩),合计销量突破1800万辆,牢牢把持着霸主地位将老派王者本田力压一头。
  新成长起来的电动两轮车板块去年总销量突破1310万辆,并且极具成长潜力,除了国内市场继续发展外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境外新兴国家。就算是在刚刚以1780万辆成绩超越中国夺得全球摩托车销量第一的印度,电动两轮车的需求也很旺盛,表明该领域比摩托车要更具有发展潜力。
  在过去一年,华夏摩托的总销售额达到了690亿人民币,净利润为26.2亿元,是一家财务健康的现金流企业。
  从投行给出的初步估值计算,IPO的话将不低于400亿人民币市值,算是国内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巨头了。
  为了向芯片、液晶面板和操作系统等烧钱大户投资,韩皓将名下的投资产业做了调整,腾出大量资金来投资新兴产业。
  作为吉利地产和恒大地产的个人大股东,韩皓为了筹集资金,将自己在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全部下降到3%,大规模减持房地产公司股票,以此换取了接近200亿元的现金。
  此外将新浪、高德地图两家公司各25%股权出售给阿里巴巴集团,获得35亿人民币的资金。
  利用阿里巴巴重新赴美上市时机,减持2.5%的股票给其他战略投资者,套现了50亿美金(合计约310亿人民币)的资金,但个人持股比率依旧在7%。
  趁腾讯股票市值突破1000亿美金之际,分次套现了4%的投资股权,获取38亿美金(合计约230亿人民币)的回报,个人在该公司持股降为5.2%。光这次套现就不但回收了当初对腾讯股权的几十亿投资,还净赚了一百多亿人民币。
  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的市值成长程度,大大超越了以实业为主的中华集团,体现了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追捧。
  另外,韩皓还有一大杀手锏的资产,当年浙海银行上市后他以持股33%成为大股东并承诺5年时间不减持,一路跟随着银行成长。
  岁月流逝,伴随经济飞速发展,浙海银行也从一家地区银行成长为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值也从700亿一路飙升到2200亿元。
  现在5年承诺期已过,韩皓也开启了减持之路,“大股东为投资新兴产业募集资金”的市场公告,让他的持股份额降到了20%,从而募集了240亿元的流动资金。
  浙海银行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后,股价就不断攀升,因此韩皓这个大股东减持并未对股价有太大影响。
  至于民生银行的股份,韩皓当年为了筹办浙海银行就将其清空,后来经不住工商联同仁邀请又在二级市场买回不到1%的份额,算是保留一点香火情在内。民生银行内部股权过于复杂,导致内斗不断,股东们没办法又将韩皓请了回来坐镇。
  综合上述操作,韩首富个人一共募集了1015亿的庞大自有资金,加上银行杠杆和其他基金跟投,伴随他指挥棒而动向高科技产业领域投资的资金合计超过3000亿,可谓是国家级的战略投资。
  这些资金将投向芯片设计的海思半导体,主攻芯片制造代工的昆仑半导体,补齐国产液晶面板的京东方,针对个人和工业软件的鸿蒙操作系统,面对未来的ATL下一代锂电池动力,适配工业4.0制造的高端智能机床,来自稀土资源的新材料研究……
  可以说在汽车领域之外,韩皓又开辟了第二战场,并为此制定了五年计划,打算5年时间追赶上主流竞争对手,10年后实现反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