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56

  这样的态度跟珠城市华阳厂比起来,天上地下,一目了然。华阳厂恨不得明天就卖身给韩皓,只要求他能帮忙处理掉历史遗留的人员、欠债等情况,最好还能在当地建厂恢复生产。
  华阳厂属于市属企业,成立时间也不长,历史包袱不重,初步对比看下来是一个合适的收购对象。
  但韩皓心里其实很想要“华夏”这个汽车品牌,毕竟摩托车是“华夏”已经打出了名声,将来微车也叫的“华夏”的话,广大顾客更容易接受。
  既然来到安淮省,那就只有再找找客车总厂的婆家省工业厅谈谈,毕竟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他们。
  如果省里能出面替华夏厂争取就好,可惜现在只能依靠市里的力量。告别了阜城,陪同的海州市招商办工作人员通过关系联系到了安淮省工业厅的副厅长,由他出面接待了浙海省一行人。
  安淮省客车总厂属于省里的老大难之一,产品没有竞争力,历史包袱过重,每年往其投入的大笔金钱都被用在了安置工人和附属机构上面,只能维持基本运转。
  因此,得知浙海省有人想整合客车总厂,安淮省工业厅还是很热情欢迎。1995年,国企改革依旧是一大难题,许多老国企因为历史包袱和产品落后,已经陷入死气沉沉境地。再不下决心改革,可能会把整个国家拖垮,毕竟一味依靠政府输血维持不是长久之策。但动辄成百上千名职工的企业,如果不管,工人失业了又会引发极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放到整个国家出面,几千万的国有企业职工,谁能下得了决心改革,让他们下岗待业。
  这样宏观的层面问题,不是韩皓需要考虑的因素,他只需要考虑如何取得微面的市场资质,以及“华夏”汽车品牌。
  “杨厅长,我们华夏厂很有诚意想找客车总厂合作,毕竟‘华夏’牌也是我们的产品名字。”
  在会议室,韩皓坦诚说了对客车总厂感兴趣,但对全盘接收客车总厂的一切以及原地继续生产大客车提出了异议。
  “嗯,我有一个不大成熟的建议,就是现在安淮省内已经有江淮、安凯两大客车企业,客车总厂的现状决定了其无法跟这两大兄弟企业竞争。作为它们共同的婆家,如果省里安排它们整合,把客车总厂并入江淮、安凯两大企业。这样一来重组,我们华夏厂可以出资取得我们需要的资质和品牌,你们安淮省也能就此整合企业形成拳头企业。再用重组获得的资金对人员、资产进行安置,不就是多方共赢。”
  韩皓还说出了自己从客车总厂离开后在路上构思的想法。
  “韩厂长,你的思路我们省里早有人提议过,要把三家客车总厂整合在一起。但下面的反对声太大,每个厂都不愿意被整合兼并,而且牵涉到社会稳定问题,不能单单从经济方面算账。坦白来说,你们想跟客车总厂合作,得更高层面出面协调对接,不是我们工业厅可以做主,必须得上面的人点头。不过你们既然有意,我会把这件事情上报,到底省里如何打算,就不是我能做主了。”
  安淮省工业厅的杨副厅长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浙海人通过关系找来,他也尽力帮忙一把。
  留下联系方式,保留沟通渠道,韩皓一行人打道回浙海。此次出行,虽然在客车总厂碰了壁,但也有了华阳厂这样可行的合作伙伴。
  要不是韩皓钟情于“华夏”汽车品牌,华夏厂直接并购华阳厂是最理想的结果。
  不行,不能够寄托希望于安淮省客车总厂一处,必须得有另一手准备,韩皓在回家的路上思考后得出以上结论。
  看看国内还有什么好的汽车品牌名字,或者自创一个好听的名字出来使用,继续用“荣耀”品牌还是其他,像“奔驰、宝马、凌志”这样好听的汽车品牌名字真是可遇不可求。它们的翻译和原厂名字真是太过贴切,让人一听就能记住朗朗上口。
  既然这般打算,韩皓拿出了手机,拨打了一个天京的电话号码。凭借在首都天京的应酬交际,韩皓也认识了一些朋友。虽然不是知心朋友,但举手之劳帮忙还是可以。
  隶属国家工商总局下面的商标局,韩皓认识了一名处长,这个电话就是打给处长,让他帮忙查查还有什么好的汽车品牌可以使用。
  接到韩皓的电话,听到他准备进军汽车领域,这个处长也吓了一跳。原本在摩托车行业好好的,现在居然准备到汽车业干一番。
  “李处长,能帮忙看看中华这个商标目前谁的手上?如果没有,有什么路子能搞到这个牌子?”
  挂电话前,韩皓鬼使神差般问了一句。当初他想把摩托车品牌注册为中华,没想到不允许新注册。这次在汽车领域,他打算再碰碰运气。
  “放心吧,韩老板,包在我身上。”
  商标局的李处长满口答应,毕竟这事对他来说也是一句话吩咐手下人去办。
  还没回到虎山,李处长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来,告诉韩皓一个好消息。
  “查了一下,国内只有两家企业跟中华商标有关。一家是天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他们的‘中华’只是用在商号上,汽车品牌用的是‘宝骑’牌。另一家是东北的抚舜市叉车制造厂,以生产叉车为主,最初产品叫‘东风’,后来二汽卡车被中央取名‘东风’,叉车厂只好拱手相让。另外注册了‘中华’商标,沿用至今。根据我们局规定,凡四个轮车辆,都归属一个产品大类,因此你们要的‘中华’商标就在东北抚舜叉车厂!”
  这是让韩皓最为高兴的消息了,“中华”这个商标是他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如果能把“中华”揽入怀中,那么所有其他包括“华夏”在内的商标他都不会再放入眼里。
  中华儿女开中华车,单凭这一句口号就让韩皓心情澎湃。
  万分感谢李处长给了自己那么重要的信息,韩皓承诺到首都一定好好谢谢对方。因此,韩皓令司机直接调转车头去江州机场,直奔东北抚舜市飞去。
  海州市招商局人员一听也够义气,请示领导后跟着韩皓一起到东北。
  由于抚舜市没有机场,所以韩皓等人得在辽阳省会沈京市下飞机,搭乘大巴前往目的地。
  舟车劳顿,来到抚舜市找到宾馆入住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幸好在机场简单吃了晚饭,不然一伙人得饿肚子。机场的东西很贵,但这个时候韩皓也顾不得太多,他一心只想早日把“中华”商标拿到手,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拿走。
  第二天,韩皓一行人就急匆匆赶往了叉车厂。
第六十六章
夺标中华
  在韩皓的印象里,东北一直都是祖国的重工业基地,这里生产着钢铁、石油、煤炭、汽车、机床等产品。照理来说,经济发展情况应该很不错,但当韩皓来到抚舜市时,才发觉整个城市破旧,筒子楼棚户区众多,虽然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但冒着气的却不多。
  跟海州市比起来,抚舜市不像城市更像一个大工厂,其被誉为东方煤都,整个城市倚靠煤矿而建。如果说与煤相关企业覆盖了城市四分之三,那剩下四分之一就是石化和钢铁企业,整个城市上空灰蒙蒙一片。
  跟浙海一带城市朝气灵活生机勃勃比起来,抚舜市更加机械刻板按部就班,毕竟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原始资源,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大企业小社会的格局。
  依照地址,韩皓一行人找到了叉车制造厂,破旧生锈的大门无力述说着整个工厂的历史和现状。
  出示了海州市政府的公函,证实了韩皓一行人的身份,叉车厂的厂长全玉仪接待了他们。
  叉车厂在抚舜市属于国有小企业,跟煤矿、石化、发电厂、钢铁厂等巨头比起来,实在无足轻重。因此每年市里投入很少,一直都在亏损经营。若不是顾及厂里400多名职工生计问题,政府一直养着,早应该破产清算了。
  “全厂长,我们准备生产汽车,将来希望中华民族自主生产的汽车能在全国各地奔驰。所以,你们工厂使用的‘中华’品牌能不能考虑转让给我们,我们可以出钱购买。‘中华’这个品牌如此著名,用在汽车上才不会埋没它真正的价值!”
  韩皓单刀直入,他心里对“中华”品牌早就望眼欲穿。
  “韩厂长,说起来心中有愧。我们厂取名字真是有一手,当初‘东风’品牌就是我们先使用,后来二汽像你们这样找上门,我们便配合大局把‘东风’让了出去。现在‘东风’汽车在全国风风火火,有谁知道是我们厂先想出来的品牌?记得,当时我刚进入工厂不久,全厂上下可是敲锣打鼓把‘东风’品牌嫁了出去,把二汽前来交接的同志感动得热泪盈眶。”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满头白发的全玉仪一脸自豪,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
  “刚才你说我们让‘中华’品牌埋没,确实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厂每年叉车产量不超过200台。人们提起中华,总是想到中华铅笔、中华牙膏、中华香烟,哪还能记得起有一个中华叉车?如果你们真的是为国家,为我们民族造汽车,那‘中华’这个品牌我就送给你们,就当我们厂第二次嫁女儿,为我们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跟出生在建国前成长在红旗下的全玉仪崇高思想觉悟相比,韩皓感觉自己就是满肚子算计的小市民。他没想到,听到自己来意后,对方居然提出白送“中华”商标给自己使用。本来他已经打算准备跟对方讨价还价,没想到竟白送过来。
  “真是很感谢全厂长你的大力支持,我们做汽车是下定了决心。现在我们的摩托车已经卖到了半个中国,将来我们的‘中华’牌汽车一定能驰骋在整个中华大地上。不过,商标给了我们,你们今后怎么办?真的一分钱不要就把商标转给我们,厂里工人心里肯定会骂娘的。这样吧,全厂长,你看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忙解决的,说出来大家合计合计。”
  白拿走“中华”商标肯定是不可能,韩皓心里也过意不去,因此看有何困难能帮得上忙。
  “困难是有,就是……”
  全玉仪欲言又止,说话吞吞吐吐。
  “就是厂里工人积攒了好几年的医疗报销费市里一直没有下文,现在我最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为此,这两年市里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他们就是借口等政策批,现在还没有明确答复。许多工人已经垫支了不少钱在医院,我这厂长干得也不如意。厂里销路不好,挣不到钱,每年市里给的钱仅够发基本工资。”
  在韩皓鼓励的眼神下,叉车厂长全玉仪终于鼓起勇气,把他最大困难提了出来。
  “这笔费用全部一共多少钱?”
  韩皓本想说他全包了,但一想还是小心问问金额先,毕竟他此次出来对“中华”商标的估值是500万元。
  “886451.6元!”
  这笔费用具体数字,全玉仪已经精确印在脑海中,为此他一直来回奔波。
  听到才88万多,韩皓松了一口气,这比他预想的要少多了。
  “全厂长,这笔费用我替你们报销了,就当做是迎娶‘中华’的聘礼!”
  “那真是太感谢了,我替全厂职工谢谢你了!这下子我也可以解脱不用天天往市里跑去讨钱了。”
  高兴地一拍大腿,全玉仪解决了心腹大患,整个人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大家都是厂长,人家厂长手里就阔绰多了,而且年纪还那么小。
  接下来,韩皓一行人在全玉仪的陪伴下,参观了这个叉车厂。叉车厂生产设备陈旧,许多机床还是60年代使用至今的产品,蓄电池技术方面也是80年代初由国家统一引进,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工厂的产品在0.5—3顿蓄电池叉车范围,虽然单辆叉车售价好几万,但听全玉仪说根本就没挣到钱,只求不亏钱就好了。
  像抚舜叉车厂这样的企业,不引进先进技术肯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存活,尤其全国各地叉车企业也兴起了引进国外技术浪潮。
  “还不是没钱闹的,每年投入技改方面的资金实在有限,现在叉车销量有一部分,还是靠市里关系拉来,不然情况更加恶劣。”
  当韩皓问及为何不引进技术时全玉仪回答。
  “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工厂300万的技改资金,当做是‘中华’商标的彩礼。既然你们厂嫁第二个女儿,就让她风风光光出嫁吧!”
  想不到早年注册得来的“中华”牌商标,还能换回来近400万的现金,全玉仪还有什么不满意,这笔钱足够叉车厂周转技改了。反正“中华”牌叉车在市场不出名,到时厂里再换一个新商标用就可以。“舜兴”就是全玉仪准备使用的新牌子,到工商局注册用不了多少钱。
  为防止夜长梦多,跟叉车厂达成初步协议后,韩皓赶紧让负责公司形象外包的程凯飞过来,帮忙处理移交商标的工作。因为现在华夏厂没有四个轮的产品,所以需要找个空壳公司挂靠,然后再过户过来。商标转让,需要天京那边走一些关系,程凯人头熟,可以尽快搞定“中华”商标过户。
  韩皓没有占叉车厂便宜,基本是以市场价把“中华”商标拿过来,他只希望自己的这笔钱能让叉车厂重新焕发出第二春。
  有了程凯的介入,先把第一笔医疗报销费用打过去,“中华”牌商标很快跟抚舜叉车厂脱钩,成为了华夏厂控制下的无形资产。韩皓也信守承诺,第二笔300万资金准时到账。
  虽然没有敲锣打鼓轰轰烈烈,但也算明媒正娶把“中华”商标迎进门,这下子韩皓构建汽车版图实现了非常关键的一环。
  搞定了“中华”商标,韩皓对“华夏”商标就没有一开始的急切心理,现在轮到他直钩钓鱼愿者上钩了。不过跟珠城市政府关于华阳厂的谈判却在紧张进行中,最终在两地市政府的牵头下,华夏厂达成了托管兼并华阳厂的协议:
  1、华夏厂一次性出资500万元托管兼并华阳厂,取得整车生产目录和车型技术,以及所有工厂设备。
  2、华阳厂先破产再重组,进行职工安置和资产清算,产生的费用由华夏厂负责,预估费用在400万。
  3、如果华夏厂把工厂搬离珠城市,珠城市政府无偿收回原华阳厂的土地。
  4、招聘新员工,优先在原华阳厂职工中竞岗挑选。
  跟摩托车行业目录管理疏松不同,汽车行业一直被国家牢牢控制在手中。一个地方一个资质对应一个工厂,就是说你有汽车资质,在本地开了工厂,再想到第二个省份开厂,必须再次取得生产资质。简而言之,就是异地建厂必须满足自筹生产资质的要求。
  韩皓如果把工厂建在浙海,那么在安淮省就不能再建分厂了。真需要建的话,必须取得另一张生产目录资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