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56

  喝了一杯自己泡的茶,看韩皓没有回应自己的请求,李树富自言自语道。
  “还有你不敢做的行业啊?你敢进摩托车行业,我反正奉陪到底,说不定咱们一起统治整个中国。”
  放下笔,韩皓伸了一下懒腰后回答。
  “算了吧!现在到处都在上摩托车厂,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重蹈我当初办冰箱厂的覆辙。我还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吧!当初在琼南省喝了一大口水,至少也学会了游泳,不算太亏。现在我盖厂房,将来我等时机回暖还是得杀回房地产业。相比你的摩托车,房地产业才是满地黄金,风头来了,不用捡钱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想到当初在琼南省的激情岁月,李树富不免一脸怀念。
  “那我就提前预祝你成为中国新一代的房地产大亨,届时我买房子的话你可得按成本价打折啊!”
  刚在琼南房地产泡沫吃了大亏,李树富依旧不改痴心,那韩皓只能恭喜他了。韩皓对什么房地产没有任何兴趣,搞汽车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
  “那我的请求,你的意思是答应了?”
  听闻韩皓的回答,李树富迫切问道。
第七十二章
将军上市
  打发李树富离开,韩皓只给了他同等条件下优先的承诺,毕竟还是得走招标流程,尽量压一压价。虽然他承认李树富在摩托车厂区干得不错,但生意毕竟是生意,汽车厂区技术要求更高,他必须选择最好的承包商。
  光是为进入汽车行业,只造个微面,韩皓已经砸了几千万下去。至于技术引进、采购设备、挖人薪酬等还没有计算在内,跟摩托车行业相比,汽车真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
  1995年中,由于承受巨大的销售压力,摩托车行业已经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国内摩托巨头嘉陵、建设、轻骑等开始降价促销,幅度在10%—15%之间。这正式宣布国内摩托车市场进入了混战阶段,先是由一些小厂家发起的价格战波及全行业,摩托车市场依旧在飞快增长,但摩托车价格开始逐步下跌。
  华夏厂独占大头的踏板车市场也出现了竞争对手,像台湾光阳、三阳等就直接和国内厂家合作,以进口散件组装方式开始在国内上市。虽然它们的价格高达1.48万,但还是给华夏踏板车带来了一定压力。此外,原本处于一定技术垄断阶段的踏板车专用卧式发动机和CVT变速器,也开始有其他厂家仿制出来。类似华夏公主系列的踏板车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面世,踏板车这一块大蛋糕终于还是引来了许多厂家。
  跟摩托巨头嘉陵、建设这些厂家依靠引进技术消化需要一定时间不同,同为乡镇民营企业的其他小厂家更加灵活,他们在大半年时间内就破解了技术难题,开始大规模进入踏板车领域。
  本来华夏牌踏板车是仿制光阳豪迈系列,现在别的小厂家又仿制了华夏厂的产品。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当下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的背景下,华夏厂也只能吃了哑巴亏。
  对市场上新出现的竞争产品,一旦面世华夏厂就让人第一时间买回来,拆解分析对手的竞争情况。
  他们的发动机、CVT变速器等都由渝州市厂家提供,现在渝州市发动机混战局面依旧继续,但已经有好几家发动机企业在混战中做大做强,他们都重视技术研发,成为渝州新的民企摩托领头人。例如力帆、隆鑫、宗申等企业,他们利用渝州独一无二的技术环境,大肆从嘉陵、建设、望江等国企巨头挖来技术人才,再配上当地齐全的零件配套,很快成为新的摩帮力量。
  像那些小厂装配的踏板车发动机,就是渝州这些厂由原来的90CC发动机改进而来。虽然跟华夏厂的发动机比起来性能要落后,但低价还是给华夏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华夏厂公主系列现在定价9800元,这些小厂的踏板车产品只卖6800元,比华夏厂便宜将近三分之一。中国的顾客是很容易受到价格影响的人群,因此许多原本打算购买华夏厂产品的潜在顾客,就因价格因素购买了小厂的踏板车。反正外观上差不多,开起来暂时感受不到太多差别,至于好不好用得过一段时间才知道。
  因此,在这些小厂的产品刚开始上市时,华夏厂的产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到底需要不需要降价迎战呢?
  由于整车关键零件都是自产,所以踏板车上华夏厂拥有丰厚的利润,就算降到6800元也一样能保证足够利润。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降价,如果我们不降可能销量会受到影响。尤其市场上一些竞品价格比我们要低,如果我们降价的话可以打击这些小厂的销量,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从而用价格手段,继续巩固我们的优势垄断地位。”
  郑南是同意降价的支持者之一。
  “我不同意降价,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依旧热销,整个踏板车市场容量还在不断扩大,就算那些小厂品牌进来,也是吃掉了增量份额,我们的销量依旧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且大打价格战的话,对一个品牌伤害是巨大的,一旦价格下去再想往上提升就难了。”
  市场经理简兵不同意降价,他认为降价是七伤拳,伤人害己。
  于是,最终的市场策略还是交到了韩皓的面前,由他做出最终决定。
  “依照我们的估计,今年踏板车市场容量至少在120万台左右。而我们全年的产量在45万台,按这个目标计算国内踏板车市场吃得下我们的产量。但我们也不能被动防守,必须得进攻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9800元区间,我们还是得守住,这关乎我们的品牌形象。但车型方面,我决定用新研发的125CC代替,由它来替我们守住9800元的高端市场。而100CC则在8800元,90CC在7800元,拉长我们的产品线。这样一来,我们在7800—9800元区间都有产品,低端可以跟小厂竞争,高端依旧维持我们的形象定位。”
  面对飞速变化的市场形势,韩皓不能以一成不变的市场策略应对,他决定拉长自己的产品分布,通过进一步细分来应对竞争。
  同时,在比亚乔设计师帮助下进一步细化的仿制铃木GS125车型正式上市,其被命名为华夏将军系列。这下子华夏摩托车品牌拥有了公主、王子、将军三大系列产品。
  华夏将军系列跨骑式男装车面对的主要是男性车主,125CC售价在10800元,100CC售价在8800元。它是以铃木GS125为模板设计,但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例如从车头的车灯往后望去,犹如一副中国古代将军的铠甲抽象图案,这是设计师从中国古代将军常穿的明光铠得来的灵感。
  跟铃木王相比,华夏将军系列更多了一分文化底蕴,整车外型调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一定要第一时间看上去很漂亮,让人动心,这是韩皓对设计师的要求。
  除了产品质量,还需要工业设计。同样的一个东西,加上不同的包装就能卖出不同的价钱,这就是工业设计的作用。对工业设计诠释得最好的公司就是美国的苹果公司,韩皓不免学习了它的精髓。
  虽然发动机和车架这些都来自于铃木GS125的复制,但将军系列的外壳却多了一些自主设计的知识产权。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华夏将军!”
  以这样主题语的广告开始登陆央视黄金时段,利用了《三国演义》热播的效应,在程凯的策划下,华夏摩托请来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吕布的扮演者,分别拍摄了一骑当关万夫莫开的广告。
  当其他厂商还只会重复性的喊出自己产品就是好的口号时,华夏厂已经在信息传播上走得更高明高具有独特性。这些无形的宣传都会在消费者心里不断积累,从而形成华夏厂的整体形象。
  广告一经播出,华夏将军系列摩托车就立即吸引了许多原本对华夏品牌踏板车嗤之以鼻的年青人。他们之前认为华夏厂只会生产给女人用的产品,没想到今天居然推出如此重磅的个性化男装摩托车。
  追求新颖、与众不同,他们渴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喜欢尝试新潮的东西,并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身边的人。
  这是程凯根据产品定位给出的目标人群描写。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华夏将军张扬的外形符合喜爱运动感的年青人,中年人并不青睐这款看上去极具运动个性的摩托车。
  本来就是进一步细分市场,韩皓没想过要通杀全年龄段顾客。现在随着摩托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细分市场才能活得下去,也能活得更多的利润。好比华夏将军系列,就有许多年青人愿意为其前卫的造型买单。在其他跨骑式男装车不断降价大打价格牌之时,华夏将军摩托车反而引来了更多关注,价格很快被市场所接受。
  上市伊始,华夏将军系列摩托车再次引领了本年度最受欢迎男装车品牌,本来铃木王的形象在中国年青人眼中就有加分,现在华夏将军一出来,很快赢得了华夏王的称呼。
  跟动辄2万的进口摩托车比起来,华夏王丝毫不落下风,价格还便宜了一半,如何不能引起市场上年青人的追捧。
  尤其是华夏品牌遍布大半个中国的销售网络,在经济发达地区每一个县都能找到经销商,而且还实行了全国统一零售价,这样的优势让华夏将军系列很快上市当月销售超过了2万台。
  这个时候,韩皓也体会到自己建立遍布大半个中国的销售网络是多么有用,他们犹如毛细血管般很快把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消化分销到全国各地。
  看了央视的广告,就能在家门口找到经销商买到心仪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体系。韩皓也要感谢央视,花了3000来万就包下了一整年的黄金时段,给华夏厂提供了非常优质的宣传平台。
  当韩皓在心里感谢央视的时候,一个摄制组来到虎山找到了他。
第七十三章
再次赴日
  来人正是《东方时空》摄制组,他们听闻华夏厂准备踏入汽车领域,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家涉足汽车整车的企业,制片人觉得这其中有很大新闻价值,于是栏目组就派了一组人准备跟拍华夏厂造车的过程。
  “这可不行!”
  本来造微面就八字还没一撇,韩皓打算悄悄地干活,待一切瓜熟蒂落之时再对外宣传。如今汽车项目刚启动,本来就有打国家政策擦边球之嫌,现在记者准备大张旗鼓来报道,韩皓肯定不愿意。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自然知道,在当下中国政策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你闷声发大财可以,但还要大声对外公布就很容易引来有关部门的重拳打击。
  任凭栏目组如何劝说,韩皓就是一个字——“不”!
  通过关系辗转,《东方时空》找到了程凯,让他劝说韩皓接受他们的跟踪拍摄,就当留下一段珍贵的记录资料。
  程凯考虑了一下,如果将来华夏厂的微面真正上市,那么在《东方时空》播出相关纪录片,确实能够对华夏厂的产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于是,跟《东方时空》摄制组达成了协议,跟踪拍摄可以,但是将来何时片子播出和资料选择,华夏厂具有一票否定权,同时还对全部的影音资料具有所有知识产权。
  这个意思就是华夏厂允许央视跟拍,但播出什么何时播出得由自己说的算。权衡利弊之下,《东方时空》栏目组同意了这个请求,还在律师见证下签署了保密协议。
  另外加上一点补充内容,就是由华夏厂承担3人跟拍小组的费用,毕竟人家常年累月待在虎山,还要跟随出差,这笔费用栏目组难以承受,便由华夏厂负担。
  于是在韩皓日常工作中,经常会跟着一组记者,1名文字记者2名摄像记者,力图把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
  很快韩皓就发现了不妥,自己简直如同被人时刻监视一般,于是跟记者们协商,只有在关于处理汽车项目关键节点的时候再让他们跟随。平时情况下,就让他们在厂区自由活动,或者回到首都干其他事情。
  韩皓又一次出访日A本,这次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跟铃木公司谈技术合作,请求其转让微面的生产技术。
  之前到铃木公司考察时,该公司掌门人铃木修和韩皓原则上达成了意向协议,同意在合适时机下向华夏厂出售微面车型ST100技术。
  因此,韩皓这一次是本着志在必得的心态来到日A本,相比国内厂家,铃木公司的微车技术在国际上一流,就算多付出一些代价,他也打算把铃木微面ST100车型引进回国内。
  跟国内几大微面厂家在80年代初引进铃木ST90车型相比,ST100是新一代升级版本,在1986年左右面世。虽然现今日A本道路上已经有最新的ST120在奔驰,但华夏厂想靠技术引进ST120车型显然是不可能。不过ST100已经足够华夏厂消化,足以拿到国内市场上跟其他微面巨头厂家竞争。
  “很抱歉,韩皓君,我不得不食言了!由于我们在中国的两个合作伙伴强烈反对,他们坚决不同意我们把铃木车型的技术转让给你们,说这样会影响到我们在中国合资公司的利益。经过我们董事会讨论,决定拒绝你们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非常遗憾,虽然我个人很想与你们公司合作,但为了整个铃木集团的利益考虑,我必须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
  本来铃木修心想ST100技术已经落后将近10年,就算卖给华夏厂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尤其还能帮助铃木公司暗中在中国发展出第三个潜在合作伙伴。华夏厂的摩托车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一股旋风,虽然有技术侵权嫌疑,但铃木修还是很欣赏华夏厂能以后来进入者,发展成中国摩托车市场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铃木公司在中国都是和国企背景的企业打交道,在跟长安、昌河两大合资公司合作中,铃木修感觉到了双方存在一种交流上的隔阂。国企背景下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整个合资企业的活力不够,有些死气沉沉。因此,他想近距离考察一下华夏厂的情况,因为华夏厂属于私营企业机制灵活,把华夏厂列为了潜在合作对象。
  由于在中国有了两大合资企业,铃木修本以为像之前对中国进行技术转让不会遇到太大阻力,没想到礼仪性知会了长安、昌河后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弹。为此,两家公司特意通气一起派出要员来到日A本,当面找到铃木修要求他收回跟华夏厂合作的承诺,为此不惜以中断合作为筹码。
  长安是铃木在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每年奥拓的产量位于前列,更不用说引进消化的微面产品。作为轿车项目的合作伙伴,长安一直是铃木修最为看重的合作方。至于昌河,今后将作为铃木微面主打的基地,更加不希望市场上多出一个有铃木血缘关系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华夏厂在摩托车领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未雨绸缪,还是小题大做,反正华夏厂准备进入微面领域引发了国内微面市场巨头长安和昌河的一致封杀。
  在中国两大合资企业一致对外的情况下,铃木修不得不安抚了自己的两个合作伙伴,牺牲掉了华夏厂。
  “我们只是引进你们淘汰的技术,并没有要求和你们公司合资,难道都不行吗?”
  满怀期待却迎来了一盆冷水,韩皓恍惚下不死心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