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56

  当然,观众们更感兴趣的就是6000台新车销量的赌注能否实现,已经有打算购买微面的潜在顾客在看了节目后决心持币待购,看看是否华夏之光有说的这般厉害。
  在磕磕绊绊中,终于迎来了1997年的钟声,同时也迎来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一场灾难。
第一百一十六章
电自行车
  经过蓄谋已久的组织,一群国际金融大亨针对泰国的外汇市场发动了袭击,他们在1月份开始逐步买进美金,抛售泰铢,迫使泰铢贬值,一场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此拉开了序幕。
  以经济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地区经过十几年的连续发展,经济一派繁华景象,取得让世界惊叹的成就,不过其中也蕴藏着不少金融泡沫。号称亚洲金融改革先锋的泰国,得益宽松的外汇管制和金融政策,外资纷纷涌入,股市高涨泰铢购买力大幅攀升,国民都坚信自己国家将会成为亚洲经济的一颗璀璨明珠。可惜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一场浩劫即将来临,大部分人奋斗了十几年的心血面临付之一炬。
  这场危机将会引起持续几年的世界经济动荡,给中国的出口带去麻烦,但是也给了中国大大的机会。国外经济不好,出口的商品一时卖不出去,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但在亚洲其他国家纷纷遭受经济动荡政局不稳时,一个稳定开放的中国又吸引了更多外资寻找避险地涌入,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转换器。尤其中国具有12.3亿人的巨大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招商政策,成为许多跨国企业下一个生产基地和新兴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97年农历新年刚过,国内银行就收紧了信贷政策,许多企业的贷款没有按时批复下来。这个时候,韩皓闻到了一股危机味道,幸好去年因为大肆扩张从银行弄到了不少贷款,足够华夏厂维持生存下去。
  1996年摩托车市场年销量929万,比1995年增长了24%,但是却存在百万以上的库存,许多摩托车生产厂都在苦苦维持。轻骑集团因为轻骑铃木的投产,以及大手笔投放广告,从行业老二正式荣登榜首,以145万的总销量傲视群雄。轻骑铃木的车太火了,出一辆卖一辆,为轻骑集团整体销量上升立下汗马功劳。去年轻骑集团销量为104万,今年猛增了40万辆,增长率达到31%,盈利超过8个亿。在这样的背景下,轻骑老总获得了数不清的国家荣誉,他也飘飘然开始在企业内部专断独裁开启了庞大的并购扩张之旅。光做摩托车不行,企业得多元化发展,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一时之间拥有一百多家各级子公司。嘉陵集团以113万销量紧随其后,对比去年几乎没有增长,利润也大幅下降到不足0.9亿。最悲催是建设集团,1996年只卖出62万辆,同比减少了40万辆,企业也迎来大幅度亏损3.2亿。去年还盈利4.5亿,今年就巨额亏损,短短一年时间建设摩托经历了冰火两重天。面临工资发不出的境地,他们只好紧急想当地政府求助。在政府斡旋下,银行提前放贷才筹到钱给职工在过年前发放了拖欠的工资。
  明显可以看到,市场上投放新车型新技术的企业,开始蚕食老牌国有摩托车企业的市场。以华夏、力帆等民营摩托车企业利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大力发展自主技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1996年华夏摩托一共卖出去了58万台,推出了4款新车型,勉强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但是盈利却只有5.3亿,同比下降了将近60%,和去年的辉煌无法相比。不过相对其他摩托车厂家,还算属于盈利水平强,活得潇洒的企业。中国摩托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即将消失,在面临内外交困的经济难局情况下,预计1997年将会有不少摩托车企业倒闭。华夏厂的盈利情况肯定会继续下降,原本还想寄希望于越南市场能发力,但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动荡迹象,韩皓对未来形势并不乐观。
  华夏厂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微面就是他近期寄予厚望的领域。中国已经进入了摩托车时代,接下来必将是汽车时代。汽车将会有一大段例如摩托车产业的红利期,尤其汽车业门槛很高,竞争对手有限,届时华夏厂就能凭借市场红利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万一将来摩托车不再挣钱,华夏厂就放弃摩托车业务,专心在汽车领域发展。
  现在国内大城市纷纷提出了禁摩的口号,摩托车在大市场例如天京、沪江等一线城市销量大跌,只能向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发展。厂里有人提出这是一个机会,因为摩托车不让普通市民骑了,公交车并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小车太贵自行车太慢太落后,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他们提出政府以污染大为名禁止限制摩托车,那我们可以生产电动车嘛。利用电池出行的自行车已经在工业展览会上现身,我们可以把踏板车的汽油发动机改成电机驱动,这样不就能在禁令中找到漏洞继续留在大城市了。
  现在轻型电动自行车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研究,许多自行车厂都推出了自己的概念性产品,不过都处于研制试用阶段。沪江市千纸鹤公司的电动自行车是最先进入这个新兴市场的产品,他们在电机、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关键技术有了一定积累。样车采用普通自行车的外形结构,在前轮上安上180瓦的轮毂电机,后座上加装24伏,7安培的铅酸电池,再在车把手处安上一个简单的电子控制器。经过测试,能达到40公里巡航,电池反复充电200次,可靠性在三个月时间。
  跟汽油内燃机通过燃烧驱动活塞不同,电动车是通过电池储存的电力驱动马达,从而实现轮子的转动。在1997年初,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尽管大家都公认石油资源有一天会消耗完毕,未来是电力替代燃料,但何时能够技术成熟还是未知数。
  在摩托车将来受限的前提下,除了微面,韩皓考虑是否需要投入电动车的研究领域发展。电动车安全环保节能,属于高新科技范畴,容易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韩厂长,未雨绸缪永远都不晚。咱们厂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如果电池电机技术成熟,把电动系统装在我们的踏板车上,将很快实现量产。大城市拒绝了摩托车,作为高新技术的电动车,肯定会大受欢迎!”
  一位余航招进来的动力专家亲自到韩皓的办公室进谏道。在他看来,汽油发动机我们已经远远落后在国际摩托厂家身后,但是电发动机却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如果我们能在摩托车改电发动机有所作为,那么设想一下我们也可以把电发动机用在汽车身上,造出一辆真正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的说法真正打动了韩皓。
  现在国外汽车巨头都在研究电动汽车,但很多都是概念样品,没能走得出实验室。因为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等没有取得突破性成就,电动汽车想要进入普通家庭依旧长路漫漫。可以说,在电动汽车领域,全球的汽车巨头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最多他们已经抢跑领先了半个身位。如果我们想要追赶的话,应该很容易就赶上他们,跟内燃机相比,电动机没有太多技术壁垒。
  就这样,韩皓在1997年决定进入电动自行车领域,他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并购沪江的千纸鹤公司。据他所知,千纸鹤公司一直入不敷出,本以为市场很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应声寥寥。摩托车不让骑了,自行车又费力落后,电动自行车应该说是许多人都看到的市场切入点。只不过现在电动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电机都不耐用,大规模市场化生产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千纸鹤公司能勉强维持,除了自由资金外,还多亏了沪江市政府针对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补贴。但是现在一直烧钱,看不到何时是个尽头,有股东已经想要退出这个看不见前景的企业。
  电单车听起来高大上,可总不能一直亏钱,毕竟投资都要讲究回报。这个时候华夏厂出现了,韩皓准备全资收购这个千纸鹤公司,他看中对方拥有的电动技术储备。
  “韩总,华夏厂是摩托车行业的佼佼者,而我们企业是一群对未来技术充满畅想的伙伴联合而成。坦白地说,我们是很缺钱,但就算要卖,我们也希望卖给跟我们有共同理想的同行者。”
  经过接触,韩皓发现了这家千纸鹤公司是一群大学同学集体创业的公司,怪不得能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
  “你们的工作成果我很惊讶,坦率而言,我很喜欢你们的工作氛围。我们公司一向来注重技术研究,此次想并购你们企业就是为了将来的技术储备。在目前看来,距离商用电池技术成熟还有一大段时间,你们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只能说,我们公司有实力也有耐心等待这个市场的成熟,决定我并购你们企业的关键原因就是看中你们的技术和成熟团队。”
  最终,经过几次谈判以及到华夏厂现场参观,千纸鹤公司团队终于答应了华夏厂的并购请求。用2000万购买了90%的股权,有一些股东选择了拿钱退出,原始创业团队保留了10%的股份。他们将继续留在新公司,得到更多的资源进行电动车的研究,尤其是力争早日攻克电池耐用技术,把电动踏板车早日商用普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伙投资
  委托台湾福茂公司设计生产的仿制铃木Wagon-R底盘和车身模具已经运抵虎山,跟欧美日传统工业强国比起来,台湾企业更像是二道技术贩子。对从欧美日国家流出来的淘汰技术做一些改进,争夺低端市场。好比,华夏厂委托其开发仿制的底盘、车身模具,费用只有德国报价的六分之一。
  韩皓当然知道德国货好,但如果采购对方的产品,成本会大为提高。以目前华夏厂的家底,暂时经不起折腾。华夏之光的整条生产线都外包给了台湾企业联合体,从冲压、焊接、喷涂到总装,虽然不是国际一流水平,但过及格线还是没问题。一分钱一分货,全套生产线花费将近1.1亿,华夏之光的定位决定了其前期投资无法太多,不然单凭年销量刚过万,光成本投入产生的利息都是沉重的负担。这还是台湾企业联合为了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而降价后成交,在华夏厂新开工的摩托车生产线就是台湾人帮忙升级完善。
  台湾企业也和日系企业一样,习惯抱团一起,有生意互相照顾。缺点就是太过封闭,不过这不是韩皓关心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够按时按质交货就行。
  为了这底盘和车身,凌云智带着他的团队一直呆在台湾现场监控,同时暗中学习对方的开发过程,就连过年都是在台湾度过。当模具试验压制出第一副未喷托的白色车身时,这个久未落泪的汉子差点热泪盈眶,他抛弃一切来到华夏厂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底盘仿制其实技术含量不高,因为只需要利用高科技测量仪器就能把底盘复制出来,反倒是车身凝结了华夏人的心血。他们针对Wagon-R的外形做了本土化的改进,尤其车头进气格栅位置运用了中国古代明光铠的造型。左右两格好比铠甲上的板状护胸,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中华文明延续上下五千年,艺术成就凝结在历史长河中,韩皓喜欢让设计师们从民族文化中寻找灵感。
  微面相比摩托车需要的零部件更多,幸好华夏厂有资本挥舞着支票,说动了国内微面零部件生产企业开模供货。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是为摩托车零部件供货的企业,他们随着华夏摩托的发展而壮大,现在听闻华夏厂要造微面,也第一时间跟进。配件厂需要就近设厂供应,这才能降低车辆的成本。为此,华夏厂还跟一些主要零件供应商签署了意向合同,待华夏厂的销量达到一定数字,他们必须要在虎山汽车工业园设厂,不然就淘汰出局不再下订单采购。得益于摩托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和技术积累,小商家们转行生产微面所需的零部件顺利了许多。跟海州乃至虎山主政领导想法一致,将来华夏厂附近要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如此才能降低成本和方便技术改进。
  随着微面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韩皓面前。本来打算从摩托车生产线抽调员工到微面生产线,但大家都没有动力。因为现在摩托车生产线多劳多得,收入一直在提升。反倒去了微面那边,工人们害怕收入会降低,所以迟迟招不满人。现在华夏厂的熟练工,一个月收入能达到千元,远远高于机关单位职工,属于率先富起来的高薪技术工人。
  “老魏,厂里让大家报名去汽车车间,我有点想去。造汽车比摩托车听上去比较高级!”
  “你傻啊,厂里的微面是新产品,到时卖不卖得出去都是问号。如果天天休假不上工就惨了,现在摩托车这边生产红火,有钱不赚是傻子!”
  ……
  底下工人们的小心思被反馈到了韩皓桌面。说到底还是收入问题,在韩皓看来造汽车可比摩托车复杂多了,要求技术水平和工人素质更高,但他也不能硬压人换岗,只能是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于是新的招募公告出来了,但凡去汽车生产线的工人工资标准一律比照摩托车生产线收入水平,保证个人收入不降低,并且年底还有浮动奖金,就高不就低,为期三年时间。
  “这条件还不错,到时车卖得少干活不累,还能拿和摩托车生产线一样的钱,学到的东西也多,这笔买卖还是挺划算。”
  “老魏,上次你说不去,这次怎么就想过去了?”
  “此一时彼一时,咱们打工的要随机应变。走,跟上时代潮流一起报名去!”
  在新政策的召唤下,汽车生产线上很快招满了有过摩托车生产经验的工人,他们还需要在跳槽来到华夏厂的有过汽车生产经验小组长带领下,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直到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上岗。
  在东安公司订购的第一批2000套发动机和变速箱也运抵了虎山,一切工作都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距离试生产的日期已经相当接近。
  “小韩厂长,听说你们第二车间又要准备设计施工了,到时可别忘了关照兄弟。第一车间,我可真没赚到什么钱,为了你们要求的高起点高标准,我可是廋了10来斤。”
  犹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李树富早留意华夏厂第二车间的信息,得知现在准备启动项目他赶紧来打招呼。
  跟李树富也合作了不少项目,整个华夏厂几乎都是在他的承包下建起来,韩皓也跟他很熟了。
  “你不是说准备到沪江市开发房地产嘛,怎么还惦记着山区的厂房啊?沪江大都市,建的可都是高楼大厦,我还以为你看不上我们小地方呢!”
  “蚊子腿再细它也是腿啊,何况你的腿可比蚊子要大上亿倍。咱们啊,老规矩,在商言商,反正我不信还有其他人能干得比我好。还有,兄弟我这次来,还真有另外发财的路子,想请你一起干!”
  说到这里,李树富有些神神秘秘压低了声音。看到韩皓不是很感兴趣,这时他才摊开了说道。
  “沪江市据说准备买房送户口,属于国家试点。我打算着到沪江搞老本行,开发房地产肯定有得赚。我这本钱不多,想拉上兄弟你一起干。我的人品这些年你都知道,挣了钱绝对不会少你一个子。”
  就说第二车间还只是论证阶段,犯不着李树富亲自跑一趟,原来他想拉人入股沪江市的房地产项目才是正事。韩皓对此兴趣不大,因而调侃道。
  “老李,你难道忘了在琼南省呛了一大口海水,亏得差点连路费都赔光的经历了?搞房地产,钱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国家还在南方擦屁股呢。”
  “正因为我有经验,所以才看好现在入市啊!你想想浦东开发了这几年,不愠不火,国家能不着急吗?何况,眼下咱们长三角的人不都往沪江跑嘛,现在买房送户口肯定许多人等着买。以前我是昏了头,跟着人炒地,现在老兄我打算脚踏实地干实业自己慢慢开发。韩老弟,你可真是没见过当初房地产好比印钞机般赚钱,要是咱俩合伙一定能干出大动静。你先别急着拒绝,我带了一些资料你慢慢看,三天后给我答复。”
  待李树富离去后,韩皓翻开了他带来的资料。上面居然是列举了国际上大都市例如伦敦、东京、纽约等发展的过程和房价变化图,明显可以看到伴随经济的发展房价一路上涨。此外,还有沪江市房地产现状的分析,李树富居然把沪江跟香港做对比,得出现在处于低谷今后房价必将大涨的结论。按他的说法,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那么沪江市的房价必将像国际大都市般上涨。看不出李树富高中没毕业就创业,文化水平不高,但本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的精神,一直用心钻研着房地产市场。韩皓承认,李树富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从长远看投资沪江房地产确实有前景。作为长三角公认的经济中心,将来肯定会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
  但要不要现在跟着他一起干呢?
  华夏厂的账上留有大笔资金,韩皓一直为将来的轿车项目储蓄资本。现在摩托车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微面看情况一时半会无法支撑半边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一直是韩皓心里的焦虑来源。盲目多元化很容易失败,韩皓打算自己就干汽车行业,现在李树富提及的房地产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钱生钱,钱一直躺在账户中是浪费,韩皓最终下定决心打算以个人名义跟李树富合伙,到沪江市买地开发房地产。他只出资不参加经营,看看试水房地产行业如何?
  原本李树富回到家还有些忐忑不安,他看好沪江房地产生意,但现在银行收紧贷款,前几年南方房地产泡沫还让许多人对此敬而远之,其想找到合格的人一起干有难度。韩皓是他看好的合作对象,这个年轻人脑子好胆子大,为人讲信用,还拥有商界政界资源,最主要是有自己最急需的资金。开发房地产需要大笔资金,像他看好的沪江一块地就需要6000万出让金,后续开发还需要成本费用,算下来没有1个亿不行。现在自己多年积蓄和东拼西凑能弄到5000万左右,剩余的资金还需要找其他人入股。
  第二天醒来,韩皓现在凡是重大战略决定,都喜欢过一晚再下最终决定,以免自己冲动犯错误。起床后,发现自己还倾向考虑投资沪江房地产,便打通了李树富的手机。
  还以为韩皓要再考虑多两天,没想到他竟然同意入股房地产企业,这让李树富格外兴奋。能到沪江市开发房地产一直是他的心愿,当初在琼海赔了几千万是他人生的污点,李树富一直想找机会洗刷这个耻辱。如果能在沪江市成功,那么自己就能彻底忘却时常在睡觉时遇见的梦魇。
  经过协商,韩皓个人出资4000万,在李树富房地产公司占据40%的股份。李树富为大股东有51%股份,剩余9%股份为其他人所有。将来公司扩股引入其他资本,韩皓具有否决权和优先认购权。在律师见证下,韩皓便把4000万打给李树富,由他去沪江市翻江闹海大干一番。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复杂局势
  进入1997年,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也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除了华夏厂的微面项目即将落地外,被定为安淮省951工程的轿车项目也在此时进入落实阶段。当初购买二手发动机生产线时,要求英国人提供交钥匙工程替中方把拆卸下来的生产线在安淮省安装完毕,没想到懒散的英国人出工不出力,打心底并不瞧得起中国人,觉得离开了他们玩不转。于是磨洋工拖时间,还半途提高要价,这让一心早日看到发动机落地的安淮人民忍无可忍。最终,以无法履行合约为名把英国人赶走,用从一汽出来的骨干开始自己研究组装生产线。
  3月份,占地80多万平方米的安淮汽车公司正式破土动工,第一个工程就是发动机厂。
  本来安淮省是想拉着一汽一起干轿车项目,因为一汽拥有轿车牌照,但后来一汽和大众合资项目走上正轨,心里捣鼓复活红旗小轿车,便找了借口离去。一心进入轿车领域的安淮人没有气馁,他们决定自己干,有了发动机就已经解决了一半问题。听说西班牙西雅特公司有意把Toledo一代生产线出售,便找上门去想把车型生产线买下来。西雅特已经被大众收购,Toledo和大众捷达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发,两者之间有许多零部件可以通用。由于Toledo二代车型即将投产,所以对中国人找上门想收购生产线的请求西雅特公司没有拒绝。虽然同为大众集团,但西雅特还是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过出售生产线还是遭到了大众总部的反对,最后各退一步,只允许把车型技术转让,因为中国人给的价钱实在太过吸引人,据说转让费用接近一个亿美金。
  不声不吭中,安淮省的轿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起点很高,准备生产的是和捷达轿车对标的产品。因为花大价钱拿到了Toledo的车型技术,他们也委托了台湾厂家帮忙设计生产配套模具和生产线,力争在2000年到来前实现轿车落地。
  同样是3月,美国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合资项目正式在人民大会堂签字,中国国家总理和美国副总统出席签约现场。项目打算投资15.2亿美元,主要生产别克中档、豪华轿车,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整车,10万台自动变速箱,V6大批量发动机15万台。同时通用还满足了中国对汽车技术的渴望,在沪江市成立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投资额达到5000万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通用终于实现了进入中国这个潜力巨大市场的愿望。虽然比大众慢了一步,但还是比老二丰田动作要快。
  通用的合资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热烈欢迎,因为一是有国际水准的汽车研发中心正式落地,比早来了十多年的大众要厚道。二是在中国首次生产国际水平的自动变速箱,开始改变国内生产汽车只有手动挡的格局。
  在通用集团的刺激下,丰田终于按捺不住,以前故作高冷的姿态完全不见了。他们从卖进口车到在中国建立零部件生产厂,再到准备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步伐实在迈得太过缓慢。现在他们开始主动和津汽接触,打算和津汽成立合资企业。因为津汽和日系大发汽车有长达十几年的良好合作关系,而丰田一直在收购增持大发汽车公司的股份,迟早大发会变成丰田的子公司。
  由于通用珠玉在前,所以丰田也提出对应条款。他们准备在中国成立技术中心,对津汽进行技术方面的指点和援助。这个技术中心对比通用的泛亚中心含金量还是落后一大截。不过在首款车型选择上,丰田考虑到津汽在微型、小型车上的传统优势,打算投产威驰小型车试水中国市场,年产量在3万台。
  不过因为丰田迟迟没有选定合作伙伴,现在就算和津汽达成了合作协议,也需要报请中国政府审批通过,走流程预计时间为两年。也就是说,丰田从审批到开始生产,至少在2000年前是没影了,按丰田速度最乐观估计挂着牛头标的轿车下线要到2002年。
  没办法,来得晚总得排队,通用在1995年就和上汽达成了合作协议,一样到1997年才正式被中国政府批准落地。丰田没能及时进入中国,给了像华夏厂这样的新手一定的缓冲时间。
  在其他汽车巨头纷纷寻求进入中国之时,居然有人竟然舍弃潜在巨大市场,要跟国内合资伙伴分手。如果说法国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那么最会做生意的榜单上一定找不到容易头脑发热的法兰西雄鸡。当然这次分手不再由浪漫的法国人主导,而是被中国单方面甩了。
  1985年,法国标致汽车进入中国,和广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南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布局,大家一致看好这个汽车项目。结果法方没像大众一样把最新的车型拿到中国,而是送来了已经淘汰的上一代车型标致504、505。并且没有研究中国人的喜好,直接把在欧洲受欢迎但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旅行车作为主推产品。底盘差、油耗高、外观陈旧,在中国最开放的南粤大地标致汽车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大街上到处是进口车,标致505这种70年代的车型明显落后一个时代。再加上国产率不高进口件太贵,成本一直降不下来,采用CKD生产模式,雪上加霜是中法双方的管理层一直摩擦没有形成合力。合资公司成立12年,总销量居然没达到10万辆,法国标致还不同意投放最新的车型产品。标致通过出售零部件赚取了40亿的利润,而合资公司却蒙受了接近29.5亿的亏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