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49

第一百六十二章
溯流时光,混沌灵宝
  东王公把罗睺炼成化身之后,感知着冥冥中的魔道气运汇流而来,为了不使圣人们怀疑,他果断的斩断了本尊和化身之间的气运纠缠,使魔道气运仍然归于罗睺。
  这个时候,捆绑罗睺的几件至宝也都被他取了回来。抹掉诛仙四剑上的所有的痕迹,再解封神念封锁,这样就算将宝剑归还通天教主,他也不能从灵宝中推算自己的行为。
  当时借宝的时候,说的是想要用诛仙四剑中蕴含的四象破灭道则倒推阴阳之道。
  这理由十分正当,通天教主欠东王公因果,当年要不是东王公打败东皇太一,这灵宝就被抢走了。
  这点要求,他也没什么好推辞的,老老实实的放开权限,让东王公也把诛仙四剑祭炼一番,算是一宝配了二主。
  诛仙四剑虽然是杀伐至宝,但实际上象征着地水火风的破灭,是一件和灭世大磨类似的杀伐灭世灵宝。
  地水火风是构成一个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的破灭,就是世界的毁灭,所以诛仙四剑才内含四象破灭法则,主杀伐,主毁灭。
  为了进一步打消通天教主的疑心,东王公把罗睺创出的伪诛仙四剑神通也给学到了,就当是自己参悟一段时间诛仙剑阵的成果之一。
  不过他是以阴阳之道演化四象,纯阳化生火与风,纯阴化生地与水,再使四象激荡破灭,就能用破灭之气演化诛仙神通,算是极为厉害的神通了。
  东王公本人虽然是纯阳之主,但阴阳一体两面,阳极阴生,以他的修为,加上和西王母的双修,对纯阴之道的理解,甚至还要超过西王母,要以纯阳演化阴阳二道不过是动念之间。
  “烛龙前辈,你虽然不能在洪荒世界中出手,但时光长河应该是你的天下吧?让我把罗睺和天魔塔送回到未曾被我得到的时候,没有问题吧?”
  烛龙捻着胡须,点头说道:“只要你不在过去肆意改变局势,我就有信心瞒过天道。”
  东王公将天魔塔一晃,把罗睺收入塔中,和烛龙再次回到时光长河之中。
  站在钟山之巅,烛龙走到那块立在一边的日晷之上,轻轻拨动着指针逆转,只见一股浓郁的时间之力散发,笼罩在东王公身上。
  “这日晷是时间魔神的灵宝,名为岁月轮,真正的混沌灵宝,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我用它拨弄了一段时光回溯的力量,可以消磨掉部分天道痕迹。你顺着时光长河,就能抹去一切关于天魔塔和罗睺的痕迹,直到你找到得到天魔塔之前。”
  东王公不由惊叹岁月轮的强大,这消磨天道痕迹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得到天魔塔以来的种种有关此宝和罗睺的痕迹从天道中抹去,是真真正正的改变过去。
  东王公沿着时光长河溯流而上,所过之处,遍布天魔塔的烙印,就像印在书上的一幅幅连环画。
  真正的天魔塔就在他手中,时光长河中的灵宝烙印都是天魔塔曾经经历过的岁月,所留下的印记。
  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无数天魔塔烙印就像组成一条线的一个个点,不过过去的点是真实存在的,而未来的点则是虚幻的,充满着不确定。
  东王公溯流过去,用日晷留下的时间之力消磨掉这些点,使的天魔塔的时间印记凭空失去了一段,就算一条线被从中间擦去了一截一般。
  好在东王公得到天魔塔也没有多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天魔塔也一直留在地底吸收魔气,根本没有和任何生灵接触过,所以要抹去这条线,难度要小得多。
  等到一直溯流到一万多年前的时候,这个时候,天魔塔还没被东王公得到,正隐藏在地底的团团魔气之中,本身也显化为一缕魔气。
  东王公松开手中显化为一缕魔气的天魔塔,任由时间正常流逝。
  塔中的罗睺已经证道混元,本身任意畅游在时间之中,融过去未来为一点,这个时候气息也一路变化,显化过去真身,修为下跌到准圣。
  不过这只是他的过去真身,只要一个念头,就能显化未来证道后的真身,立刻就是混元大罗金仙。
  东王公沿着时间长河一步步返回,不一会,又回到了钟山之上,再看时光长河时,只见先前被自己抹去的天魔塔烙印再次出现在时光长河之中,不过和先前已经不一样了,新的时间线上,天魔塔从来没被自己得到过,一直隐藏在地底。
  “呵呵,现在连天道痕迹中都找不出你和天魔塔、罗睺之间的接触,除了你我,绝对不会有人把你们联系在一起的,包括鸿钧在内,他也会失去这段记忆。天道只会显示,罗睺一直躲在天魔塔中,不知何时证道混元大罗金仙,超拔了时间,连天道也无法在从时间上烙印他的行为。”
  东王公点点头,一旦证道混元大罗金仙,就超拔时光长河,从过去到未来的点全部都融入真身之中,在反过来映射在时间长河之中。
  这就是一证而永证,所有时间线上的印记都是不朽真身的映射,似真实幻。就算有人妄图改变过去,除非有同级别的存在出手,否则根本不可能改变关于他们的一丝一毫。
  “想不到这日晷还是件混沌灵宝,你不是说没有混沌灵宝吗?”
  “我说的是没有多余的混沌灵宝。这件宝物可不是多余的。”
  东王公看烛龙一脸着紧的样子,也知道想要搞走这件灵宝的希望基本为零,索性懒得开口讨要,转而请教起问题:“混沌灵宝和先天至宝、混沌至宝有什么关联吗?”
  烛龙一脸自得,摸着日晷显摆道:“今日我老人家就再给你上一课。混沌灵宝是先天至宝晋级到混沌至宝的过渡阶段,不过晋级混沌至宝太难,几乎不可能成功,所以混沌灵宝也可以单独算是一个品级的灵宝。”
  东王公用神识探入岁月轮之中,仔细探索了一会,若有所思:“这灵宝共有三十三枚大道符篆,还有十七道先天神禁。莫不是等所有先天神禁都转化为大道符篆,才算混沌至宝?”
  烛龙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说道:“大道之数为五十,所以混沌至宝有五十道大道符篆。先天至宝只有一道大道符篆,只要超过一道的,都算混沌灵宝。从两道到四十九道不等,符篆越多,威力越大。”
  东王公道:“先天至宝对应混元元始境,那混沌至宝对应混元太始境?”
  “不错。”烛龙点头道:“完整的混沌至宝对应的就是混元太始境圆满的修为,而混沌灵宝则是元始境到太始境都可以用,视大道符篆的多寡,而位格威力不同。”
  东王公闻言,心中有些感慨了,这盘古说是混沌中的一方强者,斩杀混沌魔神无数,其中不乏混元太始境的存在,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人家除了无敌的修为之外,装备有多强?整整四件混沌至宝,恐怕放眼无边混沌,也是少有的超级牛人了。
  不过这又涉及到另一个疑问,“那么混元无始境的存在,用的又是什么灵宝呢?难道还有比混沌至宝更强的灵宝?”
  烛龙耐心解释道:“无始境的存在也用混沌至宝。混沌至宝的威力超过你的想象,虽然位格没有无始境高,但仍然能给他们带来强大的助力。”
  “不过,比混沌至宝强的灵宝其实也是存在的,被称为鸿蒙灵宝,有着一条完整的鸿蒙禁制,代表着一条圆满的大道。”
  “这种灵宝早就超脱宝物的概念,本身是一道至尊,跟混元无始境的生灵没有任何不同,都是三千大道的具象,只是根脚不同而已。”
  “他们本身也算是生灵,也会使用混沌至宝,不能再把他们看成灵宝。”
  东王公明白烛龙的话,“这不就是宝物强到没边,直接成精了,还是无敌的那种。这样的存在,谁敢把他们当灵宝看待?”
  “那混沌中这种存在多么?”
  烛龙哑然一笑,摇头道:“当然不多,可以说基本绝迹。本身混元无始境的大能就屈指可数,鸿蒙灵宝至尊就更稀罕了。”
  “反正盘古和时间魔神是从来没见过,也可能只是传说,根本没有。”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访蚩尤,姬芒征仓颉
  在东王公宣布闭关,其实是去了混沌中的这段时间内,洪荒世界中渐渐开始发生变化。
  此时时间距离神农证道已经过去了一万多年,人族发展越来越快,气运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已经足以再孕育出一尊皇者。
  这个时候,炎帝政权从魁隗以降,也已经传到了第九代。
  魁隗传神农,神农传临魁,临魁传姜承,姜承传姜明,姜明传姜宜,姜宜传姜来,姜来传姜克,姜克传姜榆罔。
  如今炎帝政权的共主正是第九代姜榆罔,由于大权逐渐旁落,东夷少昊氏逐渐强盛,炎帝政权为避其锋芒,同时也为了稳住南瞻部洲的基本盘,早已经把都城从东胜神洲的陈都迁到了南瞻部洲的伊川,姜榆罔就是在伊川即位的。
  虽然知道人族第三位皇者即将出世,并且有熊部落得了圣人们支持,被定为人皇。但姜榆罔是有为之君,素有雄心大志,和当年太昊政权的最后一任帝节芒大不相同。
  他并不甘心把人族政权拱手相让给有熊部落姬邦卉,据说当年天帝有言,人皇之位有功德者得之,不管是太昊伏羲,还是神农大帝,都是对人族做了巨大的贡献,才被天帝封为人皇的。
  当年圣人们支持的其实是魁隗,可最后证道的却是神农,由此可见,圣人们并不是万能的,他们说的话也不完全准确。
  这样一来,有熊部落也不一定就是天定人皇,其他部落都有机会,姜榆罔也想证道人皇,成为人族中第三号人物。
  伊川。
  姜榆罔坐在共主宝座上,群臣按文武排成两列站在下面,还有一些招揽的仙人供奉们也在殿中,共同商量国事。
  “少昊氏风清自去年起,就已经停止了对伊川的进贡,明目壮胆的反抗共主统治,臣以为不可姑息。”
  姜榆罔听着麾下文臣之首姜逢的奏报,心情十分恶劣,冷着脸道:“这都是魁隗部落给闹的。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这个时候不想着保住自家江山,反而勾结东夷人,打击炎帝政权,简直是背弃祖宗。”
  众臣尽皆沉默,心中暗暗叹息。炎帝政权天命将终,人心已经渐渐散了,大家都各怀心思,没有谁再一心呆在这艘注定沉没的大船上。
  姜榆罔固然雄才大略,几乎具备一切明君的素质,奈何天命不再,气数将近,他就算不甘,但人力又怎么能与天命争呢?
  姜逢虽然也对前途不看好,但他是姜榆罔的叔叔,炎帝政权的铁杆,这个时候当然要尽忠到底,再次奏道:“东夷部落虽然不再恭顺,但他们远在东胜神洲,是疥廯之患。而魁隗部落就在南瞻部洲,公然分裂炎帝部落,是心腹之疾。两害相权取其轻,共主当速下决定,先平息了夸父之乱再说。”
  姜榆罔点头认同。夸父是炎帝政权的创建者魁隗始祖的九世孙,天神祝融的后裔,因是魁隗始祖的嫡长脉,所以就把部落名字命名为魁隗部落。
  祝融虽然没有继承共主之位,但当年炎帝政权定都东胜神洲,祝融就一直坐镇南瞻部洲,就此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后来炎帝政权意识到他们已经尾大不掉,索性迁都南瞻部洲,既是为了暂避东夷部落的锋芒,也是为了夺回南瞻部洲的控制权。
  不过祝融子嗣历经数代发展,已经对南瞻部洲渗透极深,经过历代共主的打压,也没能将他们的影响力彻底清除。
  到了姜榆罔继位后,祝融八世孙夸父更是直接勾结东夷部落,妄图推翻炎帝政权,好取代姜榆罔成为炎帝部落的实际掌控者。
  “好,以往念着都是同一份血脉,不忍心同室操戈,所以多有忍让。不过既然夸父不识大体,不念血脉亲情,就别怪我施以雷霆手段了。”
  计议已决,姜榆罔当即点齐兵马,带领着一众大将和仙人供奉,开始征讨魁隗部落。
  虽然炎帝政权逐渐衰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姜榆罔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厉兵秣马,整顿兵甲,这一旦动起真格的,绝不是区区一个魁隗部落能抵挡的,最终一战几乎全歼夸父大军。
  夸父战败之后,带着心腹将领以及剩余兵马逃到东夷部落,投靠了少昊氏大酋长风清。
  少昊氏是太昊氏政权第三任共主少昊的后裔,当年也是东胜神洲的一个大部落。后来炎帝政权定都陈都之后,对青龙氏后裔不遗余力的打压,使得他们纷纷退入边荒之地,形成东夷部落联盟。
  姜榆罔打败了夸父后,稍作休整,又一鼓作气的击败了少昊氏部落,使得炎帝政权威势大涨,天下凛然,蠢蠢欲动的各豪杰也稍稍安分了些。
  为了进一步打击东夷部落联盟,榆罔索性把都城迁到了东胜神洲的空桑山,这里比起陈都更加靠近东夷部落,极为方便就近压制。
  西牛贺州,九黎部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