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49

  “关于宇宙间的一些隐秘,他日朕再和诸卿细说,今日讲道已经完毕,不过还有几件大事要处理一下,然后诸卿便散去吧!”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按下一切杂念,一门心思的关心起接下来的事情。
  不用猜,他们也知道是关于分赐圣位的,不由的眼巴巴的看着,就算理智上知道没有自己的份,不过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总还抱着几分侥幸心理。
第三四二章
武道六圣,人道五皇
  “盘古开天辟地以成三才,天、地、人者,是一切宇宙之基本构架。三才并行,不偏不倚,或有消长,但无绝对强弱之分,才能构成最为稳定健康的宇宙模式。”
  弥罗宫中,十二万九千六百听道者神情肃穆的坐在蒲团之上,脚下彩云聚散,烟霞缭绕,神妙瑰丽的天阙静悄悄一片,只有东王公威德自在,无远弗届的威严声音传出,说出的内容,每一句都是蕴含着宇宙的终极奥秘。
  “天地互为阴阳,此消彼长,本是常理。但自道魔之劫过后,天道独强而地道、人道弱,天道圣人威压当代,以天道代行三道权柄,极大的妨碍了洪荒宇宙的成长。”
  众人听着,除了天道圣人之外,余者尽皆心有戚戚,可以说自紫霄宫讲道后,三界众生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基本都活在天道圣人的阴影之下。
  地道不用说了,大地三番五次被圣人打坏,也不知死了多少生灵,损了多少本源,要不是天帝陛下多次镇压,这回儿洪荒大地怕是已经被打没了。
  人道同样逃不过圣人的支配,每一次王朝交替,都少不了圣人教派的幕后推动,根本无法自主,要不是有天帝庇护着,估计随便一个教派弟子都能不将人王放在眼中。
  这一点上,人族历代天子还是很感激天庭的,虽然人族王朝气运都由天帝说了算,但这本就是天道轮回规律,人间无永恒之王朝,他们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天帝虽然掌控住了人道更迭大权,但除了转世为秦始皇外,从来没有插手过人族朝代更迭,一切都是人族自己争龙决定的,只要不是太过不堪,基本都给予了正统名分。不像诸圣人,时时刻刻的都想支配着人间王朝,很不得举国臣民,都成为他们的信众。
  说句不恰当的话,在三界大能心中,天帝的形象可比圣人强多了,只要好好做仙,不违背天条,天庭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你。
  但圣人教派就不同了,四处传道的过程中,总会和众大能产生纠纷,毕竟除了圣人教派外,洪荒宇宙中也有不少准圣、大罗,甚至金仙开创的宗门,这都是需要传道收弟子的,自然时常受到欺负。
  特别是截教,弟子基本都是妖族出身,人数又多,品性又差,还喜欢打群架,你打赢了一个,就来一群,惹上了,往往落的个凄惨的下场。
  从这方面来说,最为拥护天条的反而是这些没有圣人撑腰的散修们,平日里虽然受到约束,不过这也同样是对他们的保护,让那些更强的人不至于无所顾忌,动辄伤天害理。
  所以说,圣人教派的形象虽然在信众心中高大上,普通百姓即便不信教,也大多抱有敬畏之心,不乏好感。但在人数占了大半的普通修士们眼中,自然是压在头上的大山,恨不得统统搬开,堪称是‘三界苦圣人久矣!’。
  所以东王公说天道圣人们妨碍了洪荒的发展,众人恨不得举起双手双脚赞同,心中出了口郁气,自己早就想说的话,平日里躲着都不敢说,却被天帝当着圣人的面说出来,他们心中暗爽不已。
  东王公眼神深邃,不用看就将众人的神情知道的一清二楚,诸圣个个苦着脸,心中忐忑,还以为他想废圣位呢!
  “不过天覆地载,人生其中。世间万灵皆是天生地养,自然要遵循天地运行规则,即便人道自强,但也需存在于天地之间,无法摆脱对天地的依赖。”
  “圣人是生灵的巅峰,人道的核心,天地二道的化身,以一身贯穿天人、地人,是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体现,天道圣人教化众生,导人向善,使宇宙万事万物好多于坏,建设大于破坏;地道圣人承载万物,泽被生灵,使宇宙坚实强大,万劫不磨。故圣人亦有功于天地,当受万灵景仰。”
  众人心绪随着东王公的话语而变换,圣人们脸色舒缓,心中颇为慨叹。众人即便对圣人仍有看法,不过他们对生灵的贡献也是真实不虚的,就算有过,也无法磨灭其功劳。
  东王公又徐徐道:“圣人有过,但同样有功。他们固然彼此理念不同,但仙道诸圣,无一人不具有大慈悲心,传道渡人功德无量,三界生灵受其恩德者不知凡几,于此一项,朕亦深为感佩。”
  诸圣听到这般赞誉,尽皆心中一颤,颇受震动,心中不由的暗感惭愧。
  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慈悲心当然是有的,也想让更过生灵摆脱轮回之苦。但也同样是教派职责,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思想,用救渡世人的方式,来获取气运。但要说功德无量,他们自己都没想过。
  人族之中,对圣人不满乃至心怀怨恨者并不少见,认为他们将人族当成收割气运的韭菜地,压制人族发展,害的人族迟迟孕育不了自己的强者,始终被诸圣支配。
  东王公双目微阖,端坐在云床之上,他适才的话也是真心的。
  他前世也没少听到一些‘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样断章取义的话,许多人仅从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去解读,认为圣人是天地大害,但他并不认同,认为有失偏颇。
  圣人的确对人族影响很大,但他们传教人族,收录大量人族弟子,并扶持人族,护佑他们不受妖怪残害,从而得到人族的认同感恩,汇聚气运,不是很正常的么?
  大家你情我愿,各得其所,应该是属于双赢的事情。否则若无圣人传道,人族羸弱不堪,拿什么去和妖怪对抗?人族倒是独立了,估计没多久就灭绝了。
  也有人说人族的天地主角是自己战斗出来的,不是别人扶持的。这并非全然虚妄。但人族战胜万族的力量从而何来?难道不是一众大能们布道三界,传下无数修炼之法,从而渐渐强大起来的?在这之前,若无人庇佑,早就灭绝了。
  故而后来怨恨圣人盗取气运的人,实则并无道理,一者圣人们的确对人族有大恩,得到回报不是天经地义的么?二者人族信奉教派,是你情我愿的行为,又没有人强逼,这怨恨从何说起?
  东王公不是圣人,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但也并不认为圣人是大害,尤其对人族来说,说实话,要不是大能们庇佑,他们还真做不了天地主角。
  “如今三道并行,仙道行天道之法,武道行地道之妙,故而朕欲另立六尊地道圣人,以武证道,身合洪荒大地,运行地脉,勾连六极,自此与大地一体,将大地意志运化到海陆所有地方,并矢志守护大地,大地强而圣人强,大地损而圣人伤,大地毁而圣人亡。”
  话题突然转到武道圣人处,让众人心头齐齐一跳,更加聚精会神,等着分封圣位。
  东王公却没有立刻就赐下圣位,话题一转,又说到人道:“既然三道并列,天地皆有圣人,人道又岂能独弱?今朕再立人道五皇,乃整个人道最高业位,地位等同圣人、天庭帝君。”
  “人道五皇?”众人先是一愕,可随即便又恍然,竟没有多少震惊。
  这到不是众人猜到了东王公的心思,而是自从前番人道长河之中先后汇聚出五尊大印,众人便有所预感,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第三四三章
分封圣位
  “人皇在于治世,代朕管理洪荒大地上的一众生灵,虽无混元道果,但凭借业位,也可从人道长河中获得人道之力加身。贤明德高者,于人道治世有功者,获取的力量越多,下限为打破混元门槛,往上则没有极限。”
  “嗯?竟然能得到混元级的力量?”众人一听,顿时呼吸一阵急促,心动不已。
  要知道洪荒修士梦想着证道混元,最大的目的不外乎是获取力量。如今人道皇者也能得到不弱于混元的力量,虽然无法立地证道,但成为人皇,立刻就能得到不逊于圣人的地位和力量,就算是外力,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和圣位也差不了多少,可想而知,其吸引力有多大。
  想到当日人道长河中五大神印的形成过程,众人心中有了猜测。既是人道,当然不再是单独人族了。
  在整个洪荒中,人道中最重要的种族,除了人族外,便是巫、妖、龙凤麒麟三族这些曾经的天地主角,其气运总量加起来甚至比人族都大得多。人道在于集众,人皇之位怎么也不可能绕过他们,全部落到人族身上。
  一时间,这几族中地位最高的几人心中不由火热不已,就算不能成圣,若能成为人皇,也差不了多少了。
  “朕初登大宝之时,曾代行天道,分封人族三皇五帝。然此业位乃天道代行人道所成,今人道既然独立,自然以人道凝聚业位。故而朕废去天道三皇五帝,重立人道五皇。人皇非是恒久,若有倒行逆施,德不配位者,可由万民祈愿,另立新皇。”
  东王公说话之间,面前浮现六道金色元精祖炁,皆是盘古精魄所化,堪称世间最为强大的生命之精,首尾缠绕之间,彼此勾连成一具人形,隐隐约约之间似有盘古之貌,实则已经被东王公通过盘古元精炼成类盘古六魄法相。
  众人一见这六尊精魄祖炁凝结的法相,无不呼吸一滞,从中感受到强悍之极的精血力量,仿佛只要吸收,立刻就能以武证道。
  “鲲鹏,你且上前来。”
  “遵旨!”
  鲲鹏心中一颤,立刻意识到什么,不由的激动不已,有种恍然隔世之感,自己从证道至人后,一心一意追随天帝陛下,终于有了回报。
  这次分封圣位,他虽然也觉得大概能名列其中,不过天帝陛下没说,他也不愿意问。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圣位谁属天帝陛下自有决断,如果认为自己的功劳值得一尊圣位,那自然跑不了,反之,问了也是白问,故而虽然心中如百爪挠心,躁动不已,但他却愣是忍住了。
  鲲鹏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走到前方,恭敬的拜下:“臣鲲鹏参见陛下!”
  东王公点点头,面露欣然,鲲鹏老祖自从投靠自己,算是非常不错了,比起二五仔冥河老祖可强多了,给他一尊圣位自然是应该的。
  “鲲鹏,你乃万妖之师,又是至人,得道于上古时代,德行过人,功劳卓著,当享圣位。朕封你为六圣之首,太冥天尊,化入东胜神洲,为朕坐镇一方,你可愿意?”
  “臣叩谢陛下大恩,愿誓死追随陛下,征战混沌,肝脑涂地。”
  “化入东胜神洲?”鲲鹏大表忠心的时候,三清却是眼皮一跳,暗自警惕。
  鲲鹏可不同于一般人,他虽是妖族,可在道门中同样有极高地位,影响力几乎不逊色三清多少。
  如今成了圣,地位更加不可撼动,又是武圣人之首,这样的人跑到东胜神洲这道门的根基之地,岂不是掺沙子?
  “往后怕是诸事更加艰难了!”三清不由暗叹,但这是天帝故意打乱秩序,彼此牵制的手段,他们也没办法。
  “很好。”东王公左手伸出,轻轻一抓,从虚空中抓出一道元神,上面还连着一道鸿蒙紫气。
  挥手之间,将元神送入鲲鹏体内,东王公手中拿着至人紫气,转而对孔丘道:“朕取走人族混元之果,今日便还你等一尊天道圣人。这鸿蒙紫气便赐给你人族,如此三道紫气聚齐,是紫气归一,你自己成圣,还是伏羲成圣,或者再造就一尊至人,尽可自决。”
  孔丘躬身接过鸿蒙紫气,拜道:“多谢陛下恩赐,丘代人族谢恩!”说着就想起伏羲说过的话,人族必然有一尊圣人,指的应该就是这尊天道圣人了。
  东王公颔首,又道:“当年紫霄宫中,因红云之故,使鲲鹏失去座位。虽然冥冥中自有定数,不过终究与你有关。仓颉能造字,也多赖鲲鹏指导,你欠他许多。往后需仍以弟子之礼侍之,不可怠慢。”
  孔丘暗中苦笑,执弟子礼可不仅仅是形式,那是要供给气运的,但天帝所说并无问题,他也无法回避,回道:“臣遵旨!”
  东王公挥退孔丘,在眼前六尊盘古法相中取了天冲魄,递给鲲鹏道:“此乃盘古天冲法相,你将其炼入元精之中,便可立地证道。”
  鲲鹏心中又生感激,天冲魄不是最能加成战斗力的,但却能让人合于大道,对资质悟性有着巨大的提升,对一切道法的领悟将远超常人,实在是修士最为重要的根本,比起令五魄,对圣人更加重要。
  当下恭敬的接过这道祖炁法相,再拜后退下原位,在众人羡慕敬畏的目光中,兀自心绪难平。
  “真武,你且上前来。”
  “遵旨!”真武大帝心中激动,不过作为亿万年岁数的玄武,定力超强,面上竟然还能保持平静,上前行礼候着。
  “真武,自从当年紫霄宫一讲道后,你便追随在朕身边,可谓是最古老的臣子之一了,后来又抗妖族,伐龙族,管理北俱芦洲,忠心耿耿,劳苦功高,朕都一一看在眼中。朕非不念旧情之人,今赐你圣位,封玄天道尊,化入四海之中,为朕永守海域,你可愿意?”
  真武叩首道:“臣愿为陛下守土开疆,必不负圣恩!”说着话,心中也是激动不已,四海广大无边,面积比起洪荒大陆更大,虽然精华荟萃差了许多,但胜在辽阔,比起单独一大部洲却是强多了,此后四海之力源源不断,只怕力量将超越所有武圣人。
  东王公取出灵慧魄祖炁交给真武,此魄主智慧,一旦修成,在演算天机变化、战斗中捕捉胜机、推演道法、算计人心鬼蜮等方面将得到质的提升。真武背上可是有着九宫洛书数,本就擅长这些,和灵慧魄可谓相得益彰。
  众人眼见圣位一下子去掉两尊,不由的开始着急起来,若刨除佛门的那一尊,岂不是只剩三尊了?不由的坐立不安,眼巴巴的看着东王公。
  “玄冥,你且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