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349

  南瞻部洲是人道正统所在,聚集着庞大之极的气运,因果纠缠仅次于天庭,多方势力混杂,教派和教派之间,教派和皇权之间争斗不休,更有诸多大族参与其中,是三界中最为复杂之地。
  大汉之兴始于文景之治,盛于昭宣中兴,终于元成二帝,平帝继位,国家已经内忧外患,王氏外戚尾大不掉,天命衰落。
  平帝虽颇有雄心,奈何泰皇伟力不显于地仙界,被各方势力牵制,终难有所作为,至哀帝时,国祚已衰,王蟒势大难制,引发暴乱,杀死泰皇人间化身,皇命终结。
  这一切虽有内外矛盾积累爆发的因素,但主要幕后推手却是妖族。
  东王公身在天界之中,对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洞若观火,双目之中,人道长河浩浩荡荡、无始无终,仿佛巨大漩涡般旋转不停,随着整个宇宙的运转而演变。
  在大汉朝的这段历史中,随着一代代泰皇沉沦于道域之中,人间化身不足以镇压乾坤,在地仙界中和众准圣、大罗的差距急剧缩小,妖族众强者趁势而起,布下种种局势,意图祸乱人族。
  赵飞燕、赵合德、董贤、王蟒等转世大妖加入大汉体系之中兴风作浪,至此时已经几乎截断了大汉天命,使得火德之朝天命衰微,帝星黯然。
  随着无边无际的道域渐渐消散,沉浸大道之中的众强者纷纷醒来,第一时间审视人间,顿时各自色变,尤其是人族一众大佬,个个脸色难看。
  “好一个妖族,竟然想李代桃僵,用转世妖族篡我人族天命,窃取我人族气运,端的不为人子!”
  人皇轩辕剑眉一扬,一股杀气凛冽冲霄,庞大的气势席卷妖族,若非顾忌场合不对,只怕立刻就要含怒出手了。
  帝鸿冷冷一笑,身上气势升腾,毫不客气的和轩辕争锋相对。他对人间的一切心知肚明,知晓是自家留在人间的化身所为,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动镇族至宝,用火尊者炼制的太阳金乌钺斩杀轩辕、燧人化身,又和孔丘化身同归于尽,这才在后期的对抗中奠定优势,一举掀翻大汉圣庭,行谋朝篡位之事。
  大汉圣庭终极天命究竟有多长,这取决于天意,即天帝根据人道演化而定,在这之前,只要没到最后一刻,无人能百分百确定其是否到了改朝换代之时。
  天意缥缈难测,即便是圣人也难窥万一,但搅动人间大势,在人道演变中形成巨浪,消耗大汉朝的气运,必然会对人道变迁产生影响,间接的也会成为促成天意的一部分,谋朝篡位未必不是顺应天心,行江山革鼎之事。
  故而此时此刻,谁也不知大汉江山是否真的到了尽头,王蟒篡汉的行为或许代表着炎汉的终结。
  况且人道自强,天意并非一成不变,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失德,万千黎庶有无敬天畏命、是否道德败坏、礼乐崩毁,渎神谤圣等。
  若盛世繁华,君明臣贤,人心淳朴,自国祚绵长,风调雨顺。若民生困顿,肉食者以百姓为刍狗,社会道德败坏,天灾人祸、瘟疫横行,此人心思变,四海穷困,则天命永终。
  人间哀帝驾崩,王蟒拥立孺子帝为圣皇,自己为摄政。孺子帝乃幼齿婴儿,口齿不清,还没断奶,自然更谈不上修为,是以什么也做不了,兼之还未曾祭天取得天命认同,泰皇印也无法认主,完全沦落为王蟒的傀儡。
  此时孔子化身已陨落数百万年,在此期间并无新的化身显化人间,亚圣孟子不负众望,故而儒家造成诸多分裂,君子儒和小人儒争锋相对,左传学派、谷梁学派和公羊学派彼此攻歼,更有思孟学派、法儒合流后的荀子学派等,儒家一团乱糟糟,对妖族再也无力抗衡。
  而上古年间的许多事情渐渐成为历史,王蟒自掌权以来,打压、分化、拉拢旧儒生,利用大汉石渠阁海量典籍培养了无数新儒生为自己张目,既造成新旧儒生的分裂,从内部牵制儒家力量,又为他造势,将他传颂成儒家圣君典范,天命圣王,是带领人族走上巅峰的希望,一时间声势浩大,每天都有无数享誉海内的宿老联名上书请他顺应天命,成立新的圣庭。
  帝鸿对这一切颇为满意,看了身边的腾蛇一眼,赞许的点点头。
  王蟒者,腾蛇化身转世之身,欲取代大汉成就新朝,好借助泰皇气运功德推进自己道行,这在妖族中并不是秘密。
  虽然当年金乌一脉和腾蛇有着许多不愉快,不过如今君臣名分天定,身份上、实力上腾蛇也不构成威胁了,在这样的大争之世,当年恩怨也就各自按下不提。
  腾蛇者,心思百转千变,胸有城府之深,腹有山川之险,是诡诈奸险的象征,并且天赋神通最善造梦食梦,有着不为人知的预知未来之能,他的坐骑梦貘兽以吞食万灵噩梦为修道途径,最能洞见人心、预知祸福。
  这样的人才是妖族中极为少见的,当年作为四皇之一,地位更在白泽之上,连帝俊太一都忌惮不已,除了强大的势力和修为之外,其智谋亦是重要原因。
  王蟒虽只是腾蛇的化身转世,但也继承了他的种种能力,堪称权谋之道的巅峰,不断在朝堂上风生水起,纵横捭阖之间成为一世权臣,更是生生将那些儒家腹黑大佬逐个玩的欲仙欲死,为新朝的建立奠定了根基。
  轩辕等人族大佬们虽然个个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事已至此,他们在天上打的天翻地覆,也对人间局势影响不大,不得已之下,纷纷再次派遣化身下界,准备重拾旧山河。
  如今地仙界等闲难以容纳大罗级的强者,曾经圣人之下皆蝼蚁,一人左右天下大势的局面渐渐远去,圣人化身固然远超一般太乙金仙,却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雷池,被人间强者联手围困的局面并非不可能发生。
  故而人间势力便显的更加重要了,混元级大佬们化身下界,准圣、大罗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在人家显圣,参与世界格局的博弈。
  人间局势复杂,太乙金仙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故而各势力之间的争斗更加复杂多变,再也不复过去圣人一手遮天,出手即定输赢,圣人以下打的再凶也不过是热身的局面。
  东王公不管各势力之间的争斗,对他来说万千众生都是他的子民,再如何演化也不过在他一掌之间,一般情况下,有诸神遍布诸天万界,以天罗地网稳定超凡界秩序,能惊动他的事情并不多。
  “众卿,前番攻伐死界,尔等有功者当有赏赐,按出力大小,朕当以功德或天眷赐之。”
  东王公说话之间,无量功德金云弥漫而出,这是从宇宙本源中摄取而来的大道碎片,是三道合一、大道分支复现形式下的大道功德,蕴含着大量宇宙权限,比起天道功德,有着质的升华。
  由于攻伐死界出力最大的是东王公,所以众人所获得的功德并不会太多,不过这只是对圣人来说,对准圣或大罗强者来说,仍是无法企及的庞大功德。
  天眷虽好,却虚无缥缈,功德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当场几乎所有人都根据出力大小得到了一份功德,混元强者中,魔祖罗睺修为最高,出力最大,功德最多,吸收功德后,直接晋升混元第九重,一时间威势赫赫,凶焰滔天,成为混元强者中仅次于摇光神女的无上凶魔。
  三清中老子和通天请求将自己的功德转赠元始天尊,换来他二人执掌以地尊者祭炼的属于三清所有的极道至宝晨钟、暮鼓。
  元始天尊一人得了三清的全部功德,修为瞬间突破到混元第八重,成为正道中唯一能和罗睺抗衡的存在,彻彻底底成为道门鸿钧之下第一人,坐稳了道教至高无上无量天尊的宝座。
  人族中燧人、轩辕亦将自己功德转让孔丘,使得他原本混元第四重的修为提升至第六重,成为人族第一强者,和吸收功德后的鲲鹏并驾齐驱。
  佛教之中,接引亦得了帝释天转赠功劳,修为破入第六重后期,和老子并肩。准提则仍在第四重天。
  众混元强者吸收功德后,修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多在原本基础上提升一阶,其中女娲娘娘本是混元第六重初期,依靠功德还是没能破入混元后期,只修成第六重圆满。
  而青天本是死界中人,此次两界合一,得到了极大的馈赠,修为破入混元第七重。
  玄明、玄霄修为亦大有进步,玄同则将功劳转让给玄冥圣人,助其证得混元元始境第四重天。
  龙族之中,龙皇敖沂已经执掌了龙族重宝洪荒龙门,此时亦将功劳转让应龙,让他也证得混元第六重,成为地道圣人中修为再高的两人之一。
  妖族之中,鲲鹏、女娲娘娘都吸收了各自的功德,唯独帝鸿不为所动。
  一时间功德如雨落,圣辉漫天,三界一片瑞霭,异象不绝,共同庆贺延康四百七十万年时,两界正式合一,宇宙得到完美扩展,众人亦收获满满的一刻。
  人间界中,也正是王蟒实力声望攀升至最巅峰时,这番异象一显,顿时谶纬之说四起,成为王蟒是天命圣君的最佳佐证,浇灭了无数人的反抗之心,连王蟒自己都开始确信自己果有天命在身。
  话说这样的回馈其实已经超过了圣人们的最大预期,虽然占整个宇宙增加的本源中的一小部分,不过死界乃是两尊太始第二境魔神所化,随便一滴血都是圣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东王公看了眼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的众人,微笑的开口:“万事冥冥中自有因果,功德本无法转让,不过朕此番立一特例,凡宇宙战争中,特许功绩可以转让叠加,然后再统一折算成功德,如此便不违背因果定律。”
  “此次死界是洪荒首战,众卿表现并不能让朕满意,接下来还有宇荒、宙荒、蒙荒、鸿蒙界。这些才是洪荒真正的对手,众人当戒骄戒躁,在天界中好生悟道修炼,勿负朕望。”
第四六二章
妖帝复活之谋
  “启奏陛下,臣愿以微薄功绩换取先父母复生,请陛下恩准。”
  天地分割后第三天,妖皇帝鸿亲自上大罗天面见东王公,行礼过后,说出了一早就做好的决定。
  东王公淡淡道:“帝俊、太一皆死于巫妖大劫,幕后推手是混沌钟所化的妖皇分身,本源真灵都被其吞噬,实际上已经完全陨落。”
  帝鸿脸色连变,心中直线下沉。这种结果他不是没有想到过,作为混元级强者,洞悉过去未来无数大小隐秘,回顾历史长河时,无数次清晰目睹亲人陨落的景象,对帝俊和太一的下场着实不乐观。
  只是当年天帝灭杀混沌太一后,吸收了他的太阳本源,释放了两道真灵转世,其中有着帝俊太一的气息,让他抱有希望。
  东王公复又说道:“帝俊太一的真灵被混沌太一吞噬,两者实际上已经在他体内完成融合,变的不分彼此。当年转世的两道真灵中,一道是帝俊太一真灵的结合体,一道是新混沌太一的真灵。”
  “竟是如此?”
  帝鸿大吃一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久久难以平复。
  虽然人道长河中可以追溯种种过往历史,但越是有道行高深的人参与之事,就越难窥的个中奥秘。
  帝俊太一最终的轮回转世是经过天帝亲手施为的,所有人都只能看个大概,内中隐秘无人能够知晓,使得所有人都以为当年转世的两道灵魂分别是帝俊和太一,不成想两道真灵却包含三个盖世大能。
  “帝俊和太一已经有了转世之身,朕若直接从时光长河中将他们复活,会对后续种种造成干扰,影响宇宙因果秩序。故而凡有转世身存留的生灵,若想完全复活,一律以人道长河中不朽丰碑上的不灭精神为基,聚三魂七魄,及累世种种一切,慢慢还原成初始形态。”
  东王公语气平缓,说起曾经视为最大敌手的妖族二帝,心中毫无起伏。以他如今的修为地位,帝俊、太一之流在他眼中连正视的资格都没有,自然不会在意他们复活后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不过帝鸿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如果帝俊和太一融合为一体轮回转世,那么复活的时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谁也不知道,或许互相影响之下,两个人都无法复活,又或许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人存活,这都是他不愿看到的。
  “天地自有其规矩,朕身为三界至尊,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秩序,厘定规矩,使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
  东王公语气不自觉的带了几分沉峻:“但凡陨落之人,虽真实存在于过去,但实际上一切已经尘归尘土归土,所有造化皆返还于天地自然。他们若想再次重现于天地之间,便是重新向宇宙掠夺造化,乃是逆天而行。故而复活条件一般及其苛刻,必有种种灾劫。灰飞烟灭之人若无朕或天后亲自出手,是决计不可能复活的。但若无足够功勋,又有何德何能值得朕复活他?”
  “未曾灰飞烟灭之辈,尚有生命印记存留,复活会简单一些,不过仍会有种种艰难阻碍。帝俊、太一二人是影响整个人道史的重要人物,复活他们,难度更加巨大,即便你之功绩足以换来复活他们的契机,但以你混元之姿,举妖族之力,也未必护得二人周全再现。”
  一番话说的帝鸿心情沉重,知晓自己还是把复活前人一事想的过于简单了,不由的暗自思虑该如何行事才能利益最大化。
  东王公提点道:“帝鸿,以你之功勋,本来最多换取羲和重生,远远不足以换成天地眷顾,带来帝俊、太一重生契机。但灵妃愿以自身部分功德换来姐妹团聚,故而朕将你之功绩转化成天地对金乌一族的眷顾,能否在天眷耗尽之前成事,就看你自己的了。”
  帝鸿心中一喜,拜道:“多谢陛下。”
  同时,心中对嫦曦的感激之情更深数分。自妖族衰颓之后,三界之中,真心对自己不错的,也就这个姨母了,不但在新天庭初立,对前妖族天庭不够友好时有意无意的拦住了针对金乌遗族的种种恶意,更是多次对他予以庇护和援手,即便以他王者心性,也不免大为感怀。
  就在他谢恩的一瞬间,冥冥中玄之又玄的变化浮现心中,随着功德榜上巨大功德值消散,一种来自整个宇宙的善意油然而生,仿佛瞬间化身气运之子,受整个宇宙的垂青和喜爱。
  仿佛天地之间的某种隔膜被打破,无数玄妙的至理变得不再晦涩,帝鸿、陆压尽皆有感,仿佛和整个天地血脉相连,呼吸与共,成为宇宙的一部分。
  帝鸿谢恩后走出大罗天,随即迈步踏入人道长河中,心念一动,来到帝俊、太一二人精神寄托的丰碑处,双手各伸出一指,点在雕像的眉心处,诚心诚意将天眷转移到两大雕像上。
  随着天眷转移,冥冥中,天地之间再起变化,神像绽放起玄妙辉光,映照在人道长河中,仿佛两轮小太阳,灼灼光华流转中,在长河尽头激起丝丝涟漪。
  与此同时,地仙界某处大山中,一个头戴纶巾道冠,手持长剑的中年道人正大展神威,施展种种神通妙法,将一只羽毛上有着道道金色斑点的乌鸦妖杀的狼狈不堪,眼看黑羽零落,爪喙断折,即将被灭杀。
  突然间,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降临,乌鸦妖浑身一震,鸟目中闪过一丝茫然,眼神变得锐利几分。
  就在着短短一瞬间,它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很久的梦,梦境很模糊,断断续续看不清所有人物和景象,记得的场景也不多,只知道梦中自己很强大,被无数妖怪朝拜。
  这一变故只发生在极短一瞬间,乌鸦妖不明所以,只是在看眼前道士看,不知为何,格外的仇恨和憎恶,不由自主张嘴发出一声愤怒的鸣叫,随着‘呱’的一声,恰好强烈的阳光射下,忽然从烈阳中生出一朵黑色火焰,只一扑,就落在道士身上。
  这黑色火焰从太阳光中生出,看似不起眼,切极为猛烈,只一闪之间,即形成燎燃之势,蔓延到道士全身,连元神都跟着被灼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