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349

  刘秀看出悟空心思,笑道:“那定海神针原是我人族一位前贤留在东海之物,本身也不属于龙族。既然和贤弟有缘,我当代贤弟前往求之,必无不允之处。”
  悟空当下欢欢喜喜,和刘秀一道前往东海。
第四七三章
悟空上天,鸿钧证道
  “当年人族孝宣皇帝陛下故剑情深,不忘流落民间时,许皇后的一路扶持恩情,为天下臣民表率,传为万古美谈。今陛下虽威压万古,亦不忘贫贱之交,小龙万分敬佩,请受小龙一拜!”东海水晶宫之中,泰皇亲临,亲自为孙悟空站台,那敖广再如何不满悟空行为,也只能强自忍下,不敢有丝毫不满,态度谦恭,语气诚挚,可谓谨小慎微、诚惶诚恐。
  “老龙王不必多礼,人、龙二族乃兄弟也,朕与龙皇也是兄妹相称。悟空亦是朕之兄弟,和龙族也算自己人,朕实在不忍看到两方不和,故而带悟空前来赔罪,还望龙王海涵。”
  “孙上仙原是我东海邻居,此前未能时常走动,致使发生此等误会。以后定要彼此多亲近,还望孙大王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因那孽子而对我龙族有所嫌隙才是。”
  悟空大度的挥手道:“不计不计。老龙王但请放心,老孙大人有大量,不会迁怒别人。你这人还算不错,老孙以后定当常来叨扰,以全老邻居盛情之意。”
  说着,眼神一转,嘿嘿笑道:“老孙还缺一副披挂,所谓一客不烦二主,不如老邻居送我一副如何?”
  敖广强忍着腻歪,对悟空意见颇大,但他本身脾气不错,又顾忌泰皇的面子,不得不强颜欢笑,取了一副上等披挂给悟空。
  这也不怪敖广怂,实在是泰皇乃六皇之首,其力量强大无比,是诸皇第一,更对其他五皇有极大的压制,单对单,五皇没有任何一个是泰皇的敌手,除非五人联手,才能抵消泰皇之力的克制,反过来压制泰皇之力。
  这一点原本诸皇感受还不深,可前不久,这位新上位不久的泰皇大发神威,正面击败了妖皇帝鸿,当着亿万妖族的面斩杀妖族丞相腾蛇,可谓惊颤三界,威名散布寰宇。
  人族已经历经了十几代泰皇,每代泰皇力量并不相同,除了取决于人族圣庭的整体实力,更和泰皇在人族中的威望、功绩有关,也和人族在整个人道中的影响力有关,最后最能影响泰皇力量的便是泰皇本身的天赋才情,越契合泰皇印,就越能调动更多的人道之力,几乎没有上限。
  刘秀显然是历代泰皇中极为出色的一个,自高祖之后,只有武帝、宣帝能堪比肩,连开创盛世的文景二帝都略逊一筹。
  面对这般的无上皇者,三界之内几乎没有人不忌惮,便是龙皇当面也得恭谨客气,更何况他一个小小龙王,更是没有反抗的想法。
  天界之中,敖丙被捉拿上天,以其罪行还不够上剐龙台斩首,但身为天庭行云布雨的水部正神,本该泽被天下、惠及苍生,造无穷功德善果,敖丙却为一己之思兴恶浪涂炭生灵,身为天庭正神,此举无异于知法犯法,当下便被天雷、地火、罡风轮番惩罚。
  “敖丙之罪人神共愤,不罚不足以正人心、彰天威,今以天雷霹打三万年、地火煅烧三万年、罡风刮骨三万年,再罢黜神籍,剔除仙骨,打下凡间反悔罪过,以赎其过。”
  威严的仙官朗读着帝君的旨意,将高高在上的龙太子打落尘埃,一时间整个龙族噤若寒蝉,骄纵蛮横之气为之一收,再也不敢小看天庭威严。
  凌霄殿中,只有许久才开一次的大朝会上才有天帝、天后的圣驾,平日里都是轮值主帝主持事务,遇上难以决断的大事,会请示万神之王玄霄太子,或者发起帝君议会,共同商量出合适的对策,除非是天塌地陷的大事,否则等闲不会惊动巩固修为的天帝陛下以及正在证道太始的天后娘娘。
  玉清真王轮值期间,龙族敖丙犯天条被贬黜,但引起此事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孙悟空也顺势转入明处,进入了众仙家视线。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猴子是佛门看重的关键人物,和人族泰皇也渊源匪浅,除了道门和妖族势力,没有人愿意同时得罪人、佛这两方势力。
  真王早从元始天尊处得了指示,虽暗地里不乏道门之人使手段算计悟空,不过明面上道门已经和佛门达成共识,要促成佛法东进南传,以偿还当年佛教助阐教破截教诛仙剑阵的因果。
  悟空作为佛法东进的关键人物,如今既已进入三界大能视线之中,道门也不能再装聋作哑,不得不捏着鼻子对悟空所作所为睁只眼闭只眼,以配合佛门行千秋大计。
  那悟空攻打东海龙宫,致使龙王三太子敖丙获罪被贬,可谓是千百年来无人敢做之事,一时间名声大涨,在底层妖族之中颇受崇拜。
  真王在朝会中提了下悟空,便就有佛系天神进言道:“上圣三界之中,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那孙悟空虽系妖猴,却也修成了金仙,也算是一个人才,何不将其招安上天,授个一官半职,一来约束于他,二来也体现了我天庭对对有才能的人之嘉勉鼓励。”
  真王面无变化,心中其实不愿。天庭诸神地位崇高,哪怕是个不入流的小官,放在外面亦是受人尊崇羡慕,有无数人打破头皮争抢。
  这佛系上神建议招安悟空,无外乎给这只猴子镀金,让他从一介野妖一跃为天庭神祇,哪怕只做了一天,但有了这重履历,也不亚于鲤鱼跃龙门的变化。
  顾忌到前番佛道两教商定的佛法东进南传一事,真王倒也不好明着打压悟空,只好道:“既如此,就请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孙悟空。”
  太白金星领旨下界,找到悟空说明来意。悟空早对天庭上心,闻言之后欣然前往,来到凌霄殿面君,因举止无礼,引起诸神嘲笑,最终被授予了弼马温一职。
  悟空做了天庭御马监的头儿,以为得到天庭器重,一时间干劲十足,将天马养的膘肥体壮,可谓十分称职。
  又过数千年,道祖鸿钧证道混元太极大罗金仙,三界为之震动,大神通者纷纷前往道界朝拜,并参加道门举行的庆贺盛典。
第四七四章
白马驮经,佛法南传
  道祖鸿钧地位崇高,号称圣人之师,乃洪荒教化之始,更曾以身合道,为洪荒圆满做出了巨大贡献,地位仅次于两位至尊。当年东王公绝地天通时,许多大神通者都把地仙界道场搬入上天界,鸿钧老祖亦将玉京山搬到道界,坐落在最下层上清境,但神山横跨道界三清天,山腰在玉清界,山顶在太清界之巅,成为镇压道界无尽时空的第一圣山。
  道祖鸿钧以玉京山为基,包容整个道界,再延伸至道门亿万分支道统,以便他以身合于玄门气运,汲取无量造化,冲击混元太始境。
  此次道祖以道门气运推动自己和宇宙本源交融,功成出关后,几乎和道界本源融为一体,更是成为道门庞大气运的源头。
  故而他虽证道太始,却没有受到宇宙排斥,在道界之中,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同境界内先天不败,连带着整个道界得以升华,成为和魔界同一品阶的混元界域。
  一个太始境大能的诞生,是整个宇宙乃至混沌海的无量福德,必然惠及与其有关的一切人事物。
  道祖身合道界之后,整个道门气运不降反升,虽有关证道太始的那份造化被耗尽,影响了后续之人冲击更高层次,但在太始境以下的境界中,道门亿万徒子徒孙却有着更大的福源。
  鸿钧老祖证道自然影响深远,连天帝陛下亦亲自前往贺喜,其他的混元强者除魔族之外没有一人遗漏,下面的准圣大能、大罗强者们亦几乎无有遗漏,均前往道界紫霄宫。
  那悟空因只有金仙修为,故而无有资格前往,仍留在天庭养马,无意间得知弼马温乃不入流的小官,大怒反下界去,自己立了齐天大圣的旗号。
  天界中大佬们都前往道界,留守的值殿元帅托塔天王李靖带领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捉拿悟空,以天罗地网之力将悟空拿住问罪。最终在天庭人族势力斡旋下免于惩罚,转而让其看管蟠桃园。
  话说众神从道界归来,又三千年,天后娘娘证道太始,引起更大的轰动,天庭更是举行蟠桃盛会,宴请三界各路神仙与会,庆贺天后娘娘功成出关。
  那悟空在蟠桃园中担任小小的园丁,自然无有资格参与盛会。
  他平日里嘴馋想偷桃吃,但被蟠桃园土地所阻。
  那土地虽是天庭神系中职位最低的小神,不过能在天庭蟠桃园重地当土地,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凭借着玄仙的修为,在蟠桃园这片神职所在地域中,金仙也难以奈何他。
  悟空没奈何土地,早已积了一肚子怨气,此时闻听没有邀请自己参加盛会,顿时怒不可遏,一发飞出了园子,在天庭中乱逛。
  中途有力士仙童抬着琼浆玉液,被悟空偷喝不少,一路烂醉着胡乱走动,不知不觉走入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宫中仙丹吃了四五葫芦,酒醒之后,情知闯了大祸,慌忙出了南天门逃回花果山。
  话说悟空因地位太低,乃天庭中最末等的人物,除了有心人外,自然没有人关注他的行踪,蟠桃会是天庭头等大事,下面的人更不敢将这点小事上报打扰了大会宁静。
  就在悟空逃离南天门的时候,西牛贺洲亦有一只狮子不忿蟠桃盛会没有宴请自己,张开血盆巨口对着南天门发出震天咆哮,并将头伸到南天门外,想要吃几个天兵发泄不满,熟料被守门将军邓忠一棒打断獠牙,仓皇逃走。
  悟空刚下南天门,见状更是惊出一身冷汗,忙不迭以筋头云遁走,回到花果山后整兵备战,以防备来自天庭的征伐。
  那咆哮南天门的狮子不是旁人,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虬首仙,曾经是截教外门弟子,早已修成太乙金仙道果,于封神之战中被擒,做了文殊的坐骑。
  这狮子当年也是三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历次蟠桃盛会尽皆受到邀请,但自从做了文殊坐骑后,被种下禁制,不但修为无有寸进,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此次见许多成名比自己晚的多的小辈都在被邀请之列,偏自己无人问津,一股无名怒火升腾而起,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发作起来,想着或能让文殊菩萨吃挂落。
  青狮这一声吼,咆哮南天门,多少年未曾有人做过,顿时惊动了许多大人物。
  文殊菩萨脸色一变,不顾通天教主的颜面,急忙出列道:“陛下娘娘赎罪,小僧管教不严,使这畜生逃脱,不想竟胆大包天,做出这般令人发指之事。”
  今日本是证道成功的大喜之日,西王母自不想和这般畜生计较,以免坏了兴致,当下摆手道:“文殊虽有御下不严之过,不过本宫今日高兴,也就不过问了。不过回去之后,对这只孽畜,还是要严加管教,以免心无敬畏,连累了菩萨。”
  这一小插曲过后,蟠桃宴进入热烈的氛围之中,百年之后,三界众仙尽兴而回,此时地仙界已经过去了三万六千五百年。
  悟空偷酒盗丹,搅扰盛会并再次反下天界之事暴露,李天王带巨灵神、哪吒下界,再次将悟空擒拿,放在太上老君丹炉中炼,熟料竟让悟空吸收了丹药之力,不但修为突破到太乙金仙巅峰,更是炼成金刚不坏之身以及能辩真伪的火眼金睛。
  七七十九天之后,悟空从八卦炉中逃离,一时恶向胆边生,在兜率宫中行起凶来,但出了兜率宫便就遇着王灵官,大战一场不分胜负。
  这边悟空闹将起来,东王公和西王母笑看着这场闹剧,虽对天庭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不过这般行为也足够定个死罪了。
  但悟空和紫府洲一脉颇有渊源,东王公对其也有些好感,倒也不想打杀了,因是下诏道:“令灵山释迦牟尼速来将收拾佛门烂摊子,孙悟空在天庭撒泼,又偷吃了太上老君五百颗仙丹,便就羁押五百万年以作惩戒。”
  如来佛祖接到大天尊圣旨,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来到天界,以一招掌中佛国将悟空压在南瞻部洲五行山下。
  悟空一事乃不起眼的插曲,风过了无痕,自然步没哟太多人关注。时间倏忽而逝,刘秀在位三十二万年,传位太子刘庄,是为汉明帝。
  明帝继位时,当年刘秀传给他的佛门信物盘龙腰带突然化作一尊金佛,被供奉在深宫之中。
  一日,明帝夜间金佛化作一个巨大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明帝思及大汉和佛门的纠葛,心中了然。
  第二天会集群臣,明帝以此询问群臣。
  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神通广大,陛下所见的想必就是佛。”
  第二年,明帝派遣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赴西牛贺洲求法,历经数千年,取回《四十二章经》,以白马驮经,回归洛阳复旨。
  汉明帝建白马寺供奉经书,并邀请佛门高僧讲经传法。自此,佛教普度众生的佛法真正意义上传入南瞻部洲,开始发展壮大。
第四七五章
百万年兴衰
  莽莽洪荒,自盘古开天到天帝治世,再到开辟上天界、绝地天通,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翻开来,一副浩浩荡荡的人道画卷写尽亿万年风华,为亘古如一的天地增添无尽光彩。
  地仙界,南瞻部洲。
  大汉以火德立国,以儒教经义为治世之本,皇权教权之争贯穿二十四帝六百余万年,虽在前汉后汉交替之时,因王蟒之乱而使佛、道两教趁虚而入、日渐壮大,但儒教在南瞻部洲树大根深,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后玄门始祖鸿钧证道混元太极大罗金仙,以无上声威坐镇道界,促使道门气运勃发,发展势头高猛,正式在地仙界奠定‘三教原本道为首’的不可撼动格局,才是在南瞻部洲冲击儒教的统治地位。
  汉明帝时期,因王蟒乱政的因果纠缠,先有佛法南传,在洛阳建白马寺研习《四十二章经》,开始普度世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