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349

  “侄儿醒得。折单佛皇简在帝心,是能够直接通达天听的人物,三界之内,有谁敢小觑他?以多宝师兄当年道门三教二代弟子第一人的身份,尚且要雌伏在下,仅此一点,佛皇就已经胜过了道门圣人之下千千万万的上真。”
  说着,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战意,不自觉的就将折单视为今次证道之争中的最大的对手,想要知道二人之间,究竟谁才是三教第二代弟子中的第一人。
  三清对玉清真王气息上的变化了然于心,不过倒也理解。
  三界虽然广大,强大的修士亦如过江之鲫一般繁多,不过能走上巅峰,修成准圣圆满的也并不多见,每一个都堪称一世人杰,在混元强者不出的情况下,足以镇压一个时代。
  如果把太微天庭时期视为一个单独的时代,则天帝、三清等人就是这个时代的第一代大能,天庭诸太子、人族二皇五帝、玉清真王等人则算第二代。
  在这第二代之中,亦涌现了许多了得的人物,刨开几位和其他人不在一个段位的太子除外,其中如折单、孔宣、玄都、多宝、广成子、弥勒、轩辕、神农、大禹、蚩尤、刑天等人,放在太微纪年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能左右宇宙走向的无上存在。
  而在这些人中,也终究有些许高下之分,玉清真王、折单,神农、轩辕、蚩尤这般的强者,即便放在整个宇宙的同时代大能中,也是最拔尖的几位。
  虽然轩辕、神农出身人族,但本身便是亿万人族中最被天地垂青、最具先天禀赋的天才,其体内万灵精粹浩大精纯,根脚并不亚于一些强大的先天神圣,又经亿万年人族皇气蕴养,在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期间,更是得到无穷造化,其底蕴之深,堪称不可测度。
  但这些同时代中最为拔尖的一批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人?谁又能像远古时代的天帝一般,从头到尾一骑绝尘,将同时代所有大能甩在身后,总是第一个踏入更高道途,直到登临无上业位,统御四极八荒、三界六道无量岁月?
  对于这个问题,三界中自然有着不同看法,他们自己也并不是全然不萦于心,盖因这除了名声带来的好处外,更冥冥中有着一份气运和造化,属于一个时代第一人的天眷,是众人无法视而不见的东西。
  但平日里纵有较量,往往牵扯许多势力,局面错综复杂,很难真正分出个高低,若能借着这次大计,于量劫中确定自己第一人的地位,即便最终错失了妖族机缘,于混元道途也前进了一大步。
  玉清真王心中生出天下英雄谁敌手的豪情,纵览三界中未证道的强者,让自己忌惮的无非那几位,其中人皇自然排在首位,但如果他动用人皇位格的混元之力,自有三清挡住,如果不动人人皇之力,公平争斗之下,自己又有何所惧哉?
  元始天尊对玉清真王满腔的斗志颇为满意,笑道:“虽然你最强大的对手是轩辕、神农、折单几人,不过弥勒、药师也不可忽视。”
  “这二人中,药师曾转世人族,开辟了诸子百家中排名前十的医家,至今仍在人族中影响深远。这使得他之气运和人族勾连甚深,泰皇之位,未必不可争一争。”
  “至于弥勒佛,看似最没有优势,但此人是佛门三尊钦定的未来佛,在未来星宿劫中取代释迦执掌佛门教统,冥冥中有着未来的大运。这也是不可不察的因素。”
  玉清真王道:“弥勒佛倒不用太放在心上。佛门经历了过去久远劫(巫妖大劫)、过去庄严劫(封神劫),在即将到来的量劫中,最多也只能对应现在贤者劫,意味着竖三世佛中的现在佛释迦仍有一个量劫的佛运。弥勒想上位,只能等到下下个量劫后了。”
  元始天尊道:“话虽如此,不过也需谨防变数。”
  说着看向下界,只见上天界短短时间之内,地仙界南瞻部洲北方太原仙郡晋阳城中,太原留守李渊已然诞下嫡长子建成,并成长为翩翩美少年。
  因李建成从小仰慕佛法,心地宽厚仁德,又不乏杀伐果断,故而小名取做毗沙门,喻为佛界战神转世。
  元始天尊看向老子,点头示意。
  老子对玉清真王道:“南瞻部洲大隋龙气建衰,已经压制不住各地潜龙,故而诸龙脉龙气渐渐勃发,即将形成争龙格局。”
  “太原郡晋阳城乃当年汉文帝刘恒的龙兴之地,受大汉龙气滋养,早已王气深藏,天子之气渐成,有着奠定新朝的底蕴,故而老道暗中运作之下,将陇西李渊安放在此地,为的就是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佛门趁机截胡,先派遣了毗沙门下界占得先机。”
  玉清真王作为道门核心人物,对这些谋划自然是知道的。
  陇西李氏是经久传承的世家大族,祖上可追溯至大秦狄道侯李信,汉代亦有李广等名将,东晋时还在凉州自立过皇帝,据说是太上老君转世身老聃之后,实则是道门在南瞻部洲人族中布下的重要棋子。
  老子手中浮现一枚镌刻人族三皇五帝的金色大印,一点浓郁的人道本源落在玉清真王元神之中,渐渐凝聚成一道化身。
  “老道作为人教教主,执掌人族部分气运。今以人族至宝崆峒印中孕育的人族本源承载你之化身,如此转世之身乃地地道道的人族,堪称人族天生圣皇,当能一举压制毗沙门,建立不世伟业,推动大计完成。”
  玉清真王道:“多谢师伯费心。”说着,就分出这道化身落入轮回之中,随着本尊和化身联系断绝,天机突然晦涩几分,因果蛛体内劫气亦更加浓郁,几乎就要变成完全黑色。
  元始天尊看着玉清真王的化身转世,淡淡笑道:“化身为泰皇,当年腾蛇曾经谋求过,可惜妖族和人族仇深似海,他的化身也无法化尽妖气、和人族气运完全契合,故而引起人道反噬,最终陨落在人道至尊手中。但我三教和人族密不可分,气运勾连极深,完全可以做成他不能做到的事情。”
  不久之后,隶属于阐教的势力亦有人先一步主动化身转世等待入劫,如东昆仑山神堪怀,便得了老子人族本源,一并追随玉清真王而去。
  而道门在下界的势力也闻风而动,开始朝着转世的真王身边汇聚。
  如当年在函谷关得了老子五千言,被老聃收为记名弟子的文始真人尹喜,此人已经修成大罗金仙,并创立了隶属太清一脉的楼观道,号称‘结草为庐、观星望气,在人间有着非凡影响力。’
  又有上清一脉茅山宗陶弘景、王知远、袁天罡等人,一时之间,真王还未出世,已经搅动天下风云,使得暗流更加汹涌。
第四八四章
妖族应对
  地仙界风起云涌,各大势力纷纷落子,开始提前谋划大劫,为即将到来的天地翻覆而做准备。
  大隋唐国公李渊,乃南瞻部洲陇西成纪人,祖上可追溯至人族五帝中陶唐氏帝尧,体内传承着上古诸王强大的血脉,曾在秦汉时代大放异彩,出过许多公候,其中如大秦李信者已经修成了大罗金仙,而李广、李暠亦是人族后起俊杰,故而整个陇西李氏在千万年的岁月流转中,一直是人族中屹立不倒的高门大阀。
  话说陇西成纪,虽位于南瞻部洲西北大荒之中,来历却非同一般,是一个在人族中有着神圣象征意义的祖地。
  在久远之前,还是太微天帝统治的开皇纪年初期,成纪本来在东胜神洲,是人族风之部落的中心地带,上古天皇伏羲便是在此地出生,故而先天沾染人族气运,随着伏羲证道天皇,因果沾染之下,更是凝聚了庞大的皇气。
  在天地圆满,人族划疆南瞻部洲之后,这一人族圣地自然也跟着被迁移,但伏羲失去天皇之位后,皇气复又沉寂消散,圣地渐渐回归平凡。
  陇西李氏乃人族帝尧之后,同样算是伏羲后裔,又有着道门太上背景,更是大秦圣庭中赫赫有名的军功世家,在大秦统治五大部洲末期,逐渐将根基扎在了成纪祖地之中。
  延康纪年初,随着大秦势力收缩至西牛贺州,李信等人自然要追随而去,留下长房在成纪继承李氏家业,遂形成新的李氏别支,仗着这深厚根基,一度涌现如李广、李暠等豪杰。
  伏羲证道混元之后,陇西成纪沉寂无数年的庞大皇气开始复苏,在五胡十六国时代逐渐形成气候,推动李广十六世孙李暠自立为帝,建立西凉政权。
  不过彼时只是曾经积累的皇气初步勃发,孕育的命格有限,况且时机未至,故而西凉政权始终只是一个割据政权,无法混一宇内,成就至高的天子命格。
  但随着时间推移,皇气持续勃发,至今已经臻至顶点,在陇西李氏中孕育出了至尊命格,再得了并州龙城的潜龙之运,终于开启真龙之运。
  太原留守李渊,与隋帝杨广是表兄弟,曾一度收敛锋芒,以老好人面目示人,但在大隋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终于露出了潜藏的利爪,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
  晋阳城中,举起义旗,公然自立的李渊已经将这座城市牢牢掌握在手中,在接受众人拜见时,心中不期然想起这首童谣,一时间雄心万丈,仿佛看到天下至尊的位置在向自己招手。
  隋末天下大乱,太原李渊只是无数势力中的一个,但因有着佛道支持,本身又是关陇军事贵族的领头羊,自然实力强大,声势浩大,让天下侧目。
  就在人族中,各大势力为泰皇之位争斗不休的时候,上天界中西北幽天域妖族圣庭金乌殿之中,妖皇帝鸿看着人间纷乱的局势,以及牵扯到的各大势力,心中沉思不已。
  大殿之中,除了帝鸿之外,还有羲和、陆压这两大亲近之人,亦各自眉宇沉凝,忧思不已。
  “量劫将至,又是一场涉及各大势力洗牌的旷世乱局。以我族和人族的关系,即便我们不对天地主角的地位发起挑战,他们也必然会借此机会,一报这许多年的仇怨。”
  帝鸿虽语气深沉,不过心中却无悔无惧。
  人族和妖族本来就有血海深仇,彼此杀戮是天经地义之事,况且又涉及到证道混元,他不会嫌对人族太狠,只会嫌杀的不够多。
  若能证道混元,金乌一脉将真正长盛不衰,成为三界最顶级的族群之一,即便因此让整个妖族短暂没落,但终将更加辉煌。
  陆压沉声道:“佛门毗沙门转世人族,道门玉清真王亦遣化身转世人族,佛道都在为大劫做准备,并且都明显支持人族。这对我妖族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帝鸿道:“佛道两教的根基大多在人族,自然不希望人族衰落,联手保住人族天地主角地位,是早就可以预料的。”
  他说到这里,略微停顿,沉吟片刻,又说道:“大罗天中,六太子穿越时光长河向吾示警,妖族倾颓,妖皇失位。若果这其中没有算计的话,或许三教、人族正在酝酿着对我族极为不利的大计划。”
  羲和曾经经历过巫妖大劫,而且是那场大劫中灰飞烟灭的应劫之人,至今对那种天地沉沦、无处可逃的大劫氛围心有余悸,想到即将到来的,或许是前三次量劫加起来都远远不如的局面,心中就担忧不已。
  听到帝鸿说到那个神秘少年的示警,心中一动,接茬道:“那少年如果真是妹妹的儿子,那也有妖族一半血统,所说必然是没错了。”
  这般一想,心中更是沉甸甸的,喃喃道:“妖皇之位是陛下所定,如果妖皇要失位,要么是触怒天帝被贬黜,要么是失德于妖族,被群妖联合倒逼退位。”
  “若是前者,倒是可以尽量避免,有着妹妹的关系,或许有转圜余地。”说到这里,羲和眼中的担忧又化为深沉的寒意,冷酷道:“若是有妖族暗怀奸宄,觊觎妖皇之位,从而煽动群妖作乱,本宫会让他永世沉沦,不得超生。”
  想到这里,她越来越觉得是有人在背后耍弄阴谋,从而威胁到帝鸿的皇位,心中将妖族大能逐一过一遍,已经有数人成了他怀疑对象。
  帝鸿被羲和这么一带,不免也做此想,沉吟道:“母后有何想法?”
  羲和分析道:“对妖皇之位最有威胁的人,无非是曾经和你争夺大位失败者。这些人中,妹妹是你姨母,曾主动让位给你,本身又嫁入天家,是你最大的助力,自不会有威胁。”
  “而剩下的人中,便是白泽和腾蛇。腾蛇自上古时代便和金乌一脉有嫌隙,偏生在妖族根基深厚,势力庞大,又以女娲娘娘家臣自许,是皇儿最大的障碍。”
  “不过,母后一招未出,只是引而不发,已经迫使此妖乱了方寸,最终死于刘秀之手。虽看在女娲娘娘面上,逃得了一丝残魂,不过即便重活过来,历经轮回之后,也难以再形成威胁。”
  羲和语气颇为自得,对于逼死了老对手一事,大感快意,曾经背靠女娲娘娘,连妖帝帝俊都无可奈何的一代蛇皇,就这么烟消云散,这才是她曾经渴望而不可得的威仪,凭借丈夫没能得到的东西,却母以子贵,在儿子和妹妹的背景下轻易达成。
  帝鸿道:“腾蛇已死,就算曾经有这谋划,也早已不成威胁。如此说来,难道是白泽在未来算计了我,使我失去妖皇之位?”
  羲和冷冷道:“白泽这厮,最善见风使舵,毫无忠义可言,曾受你父皇知遇之恩,拜为妖庭相国,位在万万人之上。但妖族天庭一倒,便毫无廉耻的投入新天庭,并一路又升上了大丞相高位。此人之手段野心,有此可见一般,皇儿万不可被其所乘。”
  帝鸿当时年少,对妖庭中种种纠葛感受不深,羲和又是他最信任之人,她所说之言,自然一切为他着想,因此不由自主的信了几分,眉头一皱,冷声道:“我曾听人说,白泽根脚不凡,知晓世间一切事宜,若非父皇出世较早,这妖族之主是谁,还是未定之数。况且当年父皇以招妖幡拘他真灵,或早怀怨恨。”
  说话之间,帝鸿双眼微眯,冷冷道:“白泽是天庭群妖的领头者,是整个妖族中除我之外势力最庞大之人,若说有一人能煽动群妖,对我统治造成致命威胁,非此人和鲲鹏老祖莫属。”
  羲和道:“白泽固然要防,那鲲鹏也不可掉以轻心。此人当年本不愿加入妖族,是你父皇、叔父等人强行制服,并拘了真灵在招妖幡中,才不得不接受万妖之师的封号。此人对你父皇颇有怨恨,当年不思保全妖族,竟趁机抢走河图洛书,委实不当人子。”
  帝鸿倒是对鲲鹏不太担心,笑道:“母后放心,鲲鹏是地道圣人,不可担任人道皇者。他和女娲娘娘实力再强,也不会对孩儿造成威胁。倒是这个白泽,的确是个棘手人物。”
  羲和亦是叹息一声,虽有心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想要像对付腾蛇一般除掉白泽这个威胁,但思及对方地位,却无可奈何。
  白泽是天庭大丞相,和大元帅计蒙并列为帝君之下诸神之首,三界之内,只要不主动卷入大劫之中,或者犯下不可饶恕的天条,便只有天帝和天后有权处置他,其余人即便是帝君,也不能随意将其如何。
  帝鸿这妖皇固然地位在白泽之上,对其有名义上的领导权,却也无法真的驱使他,更无资格打杀他,否则还不等大劫爆发,他这妖皇之位就要失去了。
  而如果靠算计,让白泽自己犯错被贬乃至于陨落,这也是极难。白泽本身就最擅长算计,有身具高位,不算计别人就是行善积德了,有几个人敢算计他?
  帝鸿和羲和心中不免苦恼,但在一旁的陆压一直默不作声,突然道:“以我之见,白泽能被天帝委以重任,能力出众之外,品性必然端正,方能做这诸神之首的大丞相之位,其应当不会阴谋颠覆皇兄统治。其实……妖皇失位,除上述两个原因之外,或许还有第三个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