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49

  他一抬手,神剑落入掌中,手抚长剑,赞道:“此剑以蕴含造化生机的先天灵根葫芦藤为主,结合乾坤鼎数十元会积累的先天不灭灵光,以及这数十万年中,为兄行走洪荒,采集的生灵万类之生命烙印与精粹,终成一把集世间万灵之大成的创世神剑。”
  紫光夫人道:“此剑何名?”
  东王公道:“人道主集众、主创造,为枯寂的洪荒天地开创文明盛世,故此剑当命名为创世。”
  西王母左右看了看,问道:“此剑有何玄妙?”
  东王公道;“世间生灵,不过植类、动类。洪荒生灵以动类为主,尽归周天五虫蠃、鳞、毛、羽、昆之属。”
  “我采天地之灵,以三千年时间,铸一把人道正统之剑。此剑以天地为友、以鬼神为锋、以万植为锷、以五虫为柄、以众仙为夹。世间生灵莫不包含其中。”
  敖沂道:“道友前日将四海山川炼入厚土剑中以自成大地,今日将世间万灵炼入创世剑中以成煌煌人道,此天地万物尽在这三把长剑之中了。”
  东王公转过身,天谕、厚土两把长剑围着他缓缓旋转,动静开阖之间,无不演尽天地妙法,和手中创世神剑交相辉映,三三而得九,化生万物,共同拱卫承载着他身上的至尊命格。
  东王公灵识散开,感悟着神剑的种种玄妙,解释道:“天谕剑,乃煌煌天意之体现,开以阴阳、裹以四时,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一剑出,天威相随,雷霆震响,催人胆魄。”
  “厚土剑,大地厚德载物之体现,包以四极、立以群山,绕以四海、带以江河,一剑出而自成海陆,势大力沉,沛然难当。”
  “创世剑,生灵万类自强不息的体现,以文明之火锻之而色成赤红,制以五行、论以刑德,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诀浮云、下诀地纪,此剑一用,人心匡,天下服矣。”
  众人叹道:“真是好剑。有此三剑,先天至宝不出,无与争锋。”
  东王公定下神来,将天谕、厚土两件归于剑匣之中,手中只余创世之剑,赤色剑光缭绕而出,仿若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般,驱除黑暗,将光明散布天下。
  西王母道;“这剑品级比之天谕、后土如何?”
  东王公道:“天谕剑以盘古心火煅烧,吸收无尽乾阳之气,品级和厚土剑一般,都是顶级先天灵宝的极致。不过这创世剑虽然是以极品先天灵根为主体,再熔炼众多乾坤鼎中无数不灭灵光,以及我采集而来的人道精华,但终究无法跟天地两剑相比。”
  青童君道:“照理说,这么多的灵物足以将此剑铸成最顶级的灵宝,为何还是比天地两剑差呢?莫非是乾坤鼎练不出顶级的先天灵宝?”
  东王公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此剑尚未圆满,还缺一样最重要的人道精华。”
  青童君道:“大哥说此前神剑无脊,无以成型,这缺的莫非就是人道之脊?”
  东王公道:“不错。神剑无脊,导致诸多神妙无以承载,不能彻底熔炼为一炉。只有有了剑脊,才能成就一柄与天地争辉的盖世宝剑。”
  西王母道:“师兄适才说时机已至,那剑脊当取何物种为精华?”
  东王公抬头西顾,目光穿透时空,依稀看到一个娥眉轻蹙的绝代神女,在洪荒大地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此剑既为人道之剑,当然要以人为脊。哈哈哈……”
  一声大笑,光焰四散中,创世神剑倏然散开,化作一根青色葫芦藤,造化生机勃发而出,万灵精华若隐若现,比之先前更添无数神秘和灵气。
  东王公心中情绪波动,沉寂许多年的往事如潮水一般浮现,心中念头起伏:“以此藤造出的人,方才称得上万灵之精粹。人族啊,既熟悉又陌生的称呼。吾生而为人、生而为神,人神混沌不分,谁才是真正的我呢?”
  看着东王公挽着葫芦藤洒然而去,消失在视线之中,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大哥适才说,以人为剑脊,但这天地人三才中的人,不是指的生灵万类么?”
  青童君不解:“若是生灵万类,则此剑已尽数承载,怎会无剑脊?”
  一直沉默寡言的真武难得的开口:“或许此‘人’非彼‘人’吧!”
第八十四章
造人
  女娲自天界出来后,在洪荒大地上游览了十余万年,观遍五湖四海、生灵百态,心中怅然若失。
  沿途所见,生灵非巫即妖,其他生灵几乎绝迹,不是被巫妖灭族,就是躲入隐秘之地苟延残喘。
  然而巫妖已统天地,仍不满足,终日厮杀争斗,毁灭多过建设。大地上随处可见巨大的创伤,仿佛一块块丑陋的疤癞,使得原本灵秀浑朴的洪荒世界仿佛变了一个样貌一般。
  女娲出生于不周山,那里本是巫族的大本营。当年也是迫于巫族的压力,再加上帝俊诚心相邀,她们兄妹才会加入妖族,并成为位高权重的四皇。
  从本心来说,女娲实则天性慈悲善良,并不愿过多杀戮,历次大战也是能避则避,不能避也很少肆无忌惮的破坏天地。
  原以为巫妖止战之后,二族修养生息,能安静下来修复天地,造福世界。但如今看来,他们或许遵从了道祖之言,修复被他们破坏的天地与星辰,可在同时,他们又在其它的地方肆虐。
  女娲心中悠然而生一股厌恶感,不仅是针对巫族,便是妖族也一样。
  此前巫妖互相吞吃对方,她尚可怜于幼小的妖族被巫族当做食物,但其实将妖族当做食物的何止巫族?妖族自己内部不也是强的吃弱的,弱的吃普通的,普通的吃未化形的?
  而且修为越高的妖怪越是不懂敬畏天地,行事肆无忌惮,一口吞一个部落只是家常便饭,甚至由于妖体强大,动不动一脚踩碎一座山、一片湖泊。
  女娲在洪荒大地上走了十几万年,满眼所见都是这种让她糟心的事情,甚至还有许多不长眼的巫妖前来挑衅。
  她心中失望,许久以来,竟然未曾看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种族。如果洪荒大地上尽是如巫妖一般不知回报天地,只知一味破坏索取的种族,那在遥远的未来,天地还能承受的了?负担的起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失望感袭上心头,十几万年的时间,没有找到成圣机缘,却让她经历了一遍从未见过的生活,以及从未认识到的道理。
  信步走到不周山脚下,四处转悠。虽然有祖巫发现了她,但见只是她一个人,又是天定圣人,本身跟巫族仇恨也较小,也就纯当没看见。
  女娲走到一片湖泊边上,百无聊赖的蹲在水边,见脚下有许多稀泥,心中只想找点事做以排遣孤独,也不管稀泥有多脏,伸出玉手,随便的抟着。
  这一天,如果按照后世人族的历法,恰逢一年中正月初一。
  女娲百无聊赖的将泥土造成一只类似凤凰的生物,然后一口造化之气吹过去,那生灵立刻鲜活起来,‘叽叽叽叽……’的叫起来。
  女娲觉得有趣,又连续造出许多,有大有小,有雄有雌,想起最初那只叽叽叽的叫声,于是命名为鸡。
  第二天,女娲又换了种造物形状,类似于妖族中的狼,被她命名为狗。就这样,女娲在湖边待了六天,第一条造了鸡,第二天造了狗,第三天造了猪,第四天造了羊,第五天造了牛,第六天造了马。
  到得第七日,女娲一直未曾创造出符合心意的生灵,顿感无趣,遂到湖中洗手。
  澄澈的湖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湖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湖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她忽然灵机一动:“虽然,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可除了先天后天化形的道体之外,单单没有一种一开始就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本身就和先天道体一模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准备在湖边继续用泥巴造物,但突然又心中一动,取出从不周山得到的先天息壤,对着湖水中的倒影,照着自己的模样造了一个人族。
  就在她动手的时候,突然远处走来一个人,挨近后恭恭敬敬站着,也不打扰。
  女娲抬头一看,见是妖族同为四皇的腾蛇,于是问道:“道友所为何来?”
  腾蛇姿态极低,回道:“我无意间瞧见娘娘到了巫族的大本营之中,怕巫族对娘娘不利,所以过来护卫娘娘。”
  “哦。”女娲这会儿心神正沉浸在手中的小泥人上,并没有太过在意腾蛇的话。等到那小泥人成型后,又一口仙气吹过去,却见那小泥人虽然有了生命气机,却呆呆愣愣,没有丝毫灵性。
  女娲不明所以,连续几道造化之气打过去,还是没有任何作用。
  “道友,这种族先天便是道体,内含大玄机大造化,仅仅仙气还不够形成完整的生灵烙印。”
  就在女娲苦恼思索的时候,东王公手挽葫芦藤来到她身边,微微一笑,将葫芦藤一端扎入那泥人腹下,又将另一端送入女娲手中,解释道:“精血是一切生命之本源,娘娘何不以自身精血化为她的生灵烙印呢?”
  女娲手拿葫芦藤,道:“这仙藤?”
  东王公道:“此藤蕴含洪荒天地一切生灵之精粹,又有先天造化之气,娘娘将精血从此藤中渡入,既可吸收走你的妖族印记,又可不损精血生机。而且精血经此藤滋润,也会将万灵之精带入这生命之中,足以让她成为一种全新而又不凡的生命。”
  女娲喜上眉梢,依言逼出一滴精血从葫芦藤中渡入那泥人体内,就见五色毫光一闪,那泥人立刻鲜活过来,跪地叩首道:“拜见母神。”
  女娲心中升起一种大欢喜,对这新的生命越看越爱,手一抬将她扶起来,柔声道:“女儿请起。”
  而与此同时,她灵台中一直沉寂的鸿蒙紫气却突然震颤起来,由三尺长蓦然放大,化作一道紫色轮盘,旋转之中,仿佛与天地连为一体。
  女娲心中豁然敞亮,看了这新生命一眼,更是喜爱无比。只是由于心中感悟越来越深,让她逐渐明白了机缘所在,于是再次以先天息壤连续造了两个人,这次却是造的阳性道体。
  只是这般以手抟捏速度太慢,女娲略微思索,将那葫芦藤在湖中沾上水,然后对着息壤连续挥动,每一次都有许多生灵被创造出来,一直到十二万九千六百个,方才停止。
  女娲又将葫芦藤一挥,一化百、百化千,直到一元之数,然后各自扎入十二万九千六百生灵的腹下,逼出一滴精血分化过去,霎时间众生灵全部成活,齐刷刷跪倒一地。
  而在这个过程中,天际金云弥漫,祥光洒遍整个洪荒大地,一团巨大个功德迅速形成,数量之大,比起第一次道魔大战还要多得多。
  而与此同时,那鸿蒙紫气所化的天地之轮猛然一震,带着女娲的元神一路高举,直上青冥,融入虚无缥缈的天道之中。
  那功德金云形成之后,一分为三,有大约八成的功德化作一道光柱,落入女娲体内,然后与元神相合,破开迷雾,现出天道本源。
  种种大道感悟纷至而来,将女娲的境界一路拔高,然后凝结成一颗混元无瑕的道果,猛的一跳,从时光长河中超脱出去。
  那功德被消耗大半,成就一颗混元道果,剩余的继续推动女娲的境界一路拔高,再次跨过一个小台阶之后,才终于消散一空。
  刹那间,一股高高在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气息从女娲身上传来,天地异象再生,紫气东来三万里,化作神桥,托着女娲升上高空,将圣人出世的信息无声无息间植入所有生灵心中。
  “恭贺女娲娘娘成就圣人之尊,娘娘万福!”
  一众生灵出于对圣人的敬畏,出于对先行者的尊崇,出于对力量的渴望,纷纷拜倒在地。
第八十五章
斩尸
  东王公同样躬身行了一礼,不过他此时心神恍惚,看着眼前新生的人族,思绪刹那间回到无数年前的那个蓝色星球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