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瓯春(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2

  看热闹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料想扈夫人这回是打定主意要逼死四姑娘了。让三姑娘来作证,和直言命她诬陷四姑娘有什么区别?可惜了四姑娘,被她们咬住了,这回怕是难以脱身。最后还得看老太太的意思,倘或老太太也恨她,那这个坎儿,只怕迈起来艰难。
  众人在等清容一个回答,清容似乎有些意外,茫然看向扈夫人。
  “太太……”她嗫嚅了下,“我才刚一直在给祖母打扇子,二姐姐说想上外头逛逛去,我嫌热得慌,情愿在屋子里待着。我也劝二姐姐来着,没的中了暑气,可她偏不听我的……我没上外头去,所以小喜来没来传话,我没瞧见。”
  在场的所有人,谁也不曾料到三姑娘会在这时候倒戈一击,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老天爷是怕扈夫人今儿受的打击不够多,临了又给她添了一道。她目瞪口呆望着清容,那个即便踢了一脚,也会像猫狗一样匍匐在她腿边的女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变得陌生起来。
  扈夫人这会儿是说不出话了,绿缀却是个好奴才,跳出来道:“三姑娘,你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小喜来的时候,咱们明明都在场啊!”
  “凭你一句话,你说我在场,我就得在场么?我和二姐姐一向交好,倘或真有这事儿,我自然回禀老太太,用不着你来抢白。”清容寒声斥罢了绿缀,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对扈夫人道:“这回的事不是小事,小事上头我遂太太的心意指证四妹妹还犹可,这么大的事,动辄性命攸关的,我不敢信口雌黄,还请太太见谅。”
  一切都乱了,扈夫人的世界垮塌了一大半,如同旧伤上又添新伤,几乎让她怀疑这是个梦,一切都是她的臆想。
  可这番话,却是清容斟酌了一路的决定。到了这个时候,扈夫人这头已经没有依仗的必要了,人要懂得审时度势,也要懂得时机成熟时,为自己搏上一搏。
  自己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当真只有自己知道。自小她就受清如的欺负,太太对她甚至不及对待一个有体面的大丫头。有好吃的先紧着清如,穿衣打扮上她必须等清如挑剩下,清如戴金,她只能戴银,清如用点翠,她只能用烧蓝。她就像清如的影子,永远被她压一头,就连进宫参选,也要她陪清如一道去。没有人问她高不高兴,她不敢想象这个噩梦从内宅延续到深宫有多可怕,万一都入了选,那么她一辈子都别想摆脱这个被宠坏的大小姐了。
  谁知啊,老天有眼,这回让清如彻底栽了。于是她开始权衡利弊,仇恨与前程,到底哪个更重要?
  她当然恨清圆,如果不是靳姨娘害死了她母亲,她就不用寄人篱下,在扈夫人跟前过着卑躬屈膝的日子。谁不希望有娘疼,谁不愿意将来配门好亲事,像清和一样。但她没有这等福气,她甚至不如清圆,至少清圆曾经在陈家过过十四年好日子,她在这个家,连个知冷热的人都没有。于是长期积压的恨,促成她成为人上人的决心,她深知道,现在指证清圆,清圆势必要闹起来,一家子姐妹里头一个遭人尖淫,一个又成了嫌犯,她夹在里头只会错过大选,然后和清如一道烂死在谢家。但如果这件事和她无关,清如的变故只是意外,那么她就可以继续参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乐而不为?
  况且清圆如今和沈润有瓜葛,自己这回算是表了态,沈润至少不会刻意为难她。至于她母亲的这笔仇可以暂时先搁置,等她将来有了出息,再连本带利向清圆讨回来。
  旁听半晌的众人见扈夫人众叛亲离,甚至都有些同情她了,内宅议不出个首尾来,外头抱厦里等信儿的三兄弟呆坐着,抬抬眼皮,便是一声叹息。
  正伦有些不耐烦了,蹙眉道:“依着我,先拿住那两个畜生,千刀万剐了才解恨。”
  正钧道:“怎么拿?报官?”
  “不能报官……”正则低喝一声,悻悻道,“你们要是还想出去见人,就千万不能报官。”
  所以啊,既然打算打落牙齿和血吞,那还有什么可议的!只是这污点就像马厩里的泥浆溅到了脸上,实在让人作呕,正伦偏过头啐了口:“真晦气,咱们在这儿关起门来算计,外头不知传得怎么样了。只怕整个幽州都已经知道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正钧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想了想道:“报给提刑司,怕人背后嚼舌头,那就报给殿前司嘛。沈指挥使不是瞧上咱们四妹妹了么,这会儿四妹妹牵扯其中了,他就是为了给四妹妹脱罪,也不能坐视不理。”
  正则一听,脑仁儿都要炸开了,站在地心直跺脚,“成了,嫌丢人丢得不够,还要上外头宣扬去。老太太不发话,谁也不许胡乱活动!”
  正伦和正钧听了,只得作罢。回身朝后头屋子望一眼,暗里自然极痛快。自打扈夫人给梅姨娘上了眼药,他们就等着看他们正房的笑话,原以为还需按捺上一段时间,没想到这股鬼头风刮得那么快,即刻便立竿见影了。
  里屋传出低低的哭声,听着像清如跟前的绿缀,呜呜咽咽说:“奴婢有罪,要是奴婢非跟着姑娘,姑娘就不会出事了。”
  二奶奶明氏接了话茬,“这话我也正想说呢,太太要怪就该怪二妹妹身边的丫头,是她看护主子不力,才害得二妹妹遇上了这种事。如今她既知道错了,我看打三十板子就是了……”边说边扬声叫外头婆子,“来人,把这丫头叉下去……”
  “二奶奶也太性急了点儿,老太太和太太都在跟前,哪里轮得着我们做媳妇的插嘴。”
  结果大奶奶话才说完,就听白氏呀了声,“大嫂子这话不对,二嫂子也是为二妹妹好。这样不知事的丫头摆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将来跟着主子做陪房,不说助益主子,只怕带累主子也未可知。”
  白氏寻常像个锯嘴葫芦,一旦出声,也是直击靶心的厉害人物。如今二姑娘都成了这模样,天下哪个男人要她,还谈什么陪房不陪房!这话分明是往人家的伤口上撒盐,扈夫人机关算尽反落得这样下场,满屋子瞧瞧,竟是连一个帮腔的人也没有,她脑子里发晕,胸口发堵,气得坐在圈椅里,只剩倒气的份儿。
  然而事还没完,又有隆隆的脚步声传来,门上守园的婆子被人拔草般撂到了一旁,一列殿前司的班直长驱直入,那架势,简直有如抄家一般。
  抱厦里的正则三兄弟惶惶迎了出来,老太太先前还昏沉着,这会儿也站起来赶到了廊下。
  “殿帅……”正则试图拦阻,“殿帅有何公务,前头说就是了,二门里全是内眷……”
  沈润笑了笑,“没什么不妥的,某有要紧事,事关贵府二姑娘,要禀报你家老太君。”
  正则拦不住,人已经到了上房。老太太只得打起精神来应付,“不知殿帅驾临,有何贵干啊?”
  沈润随意拱了拱手,“老太君,贵府上出的事,已经有人呈报殿前司了,沈某不放心,特来瞧瞧四姑娘。”
  这回不用找幌子,指名道姓地来见人,清圆藏在人后,他也把她翻找出来,拽到灯前从上到下仔细打量。姑娘的皮肤细嫩,脸颊上鲜明的掌印还没有消退,五根指印根根坟起,肿得老高。他看着,面上浮起阴冷的笑,“四姑娘,是谁打了你?”
  自从回到谢家,清圆受了太多不公的待遇,因为她没有依仗,万事只好自己扛着,背后无人时,从来都很坚强。可是现在很奇怪,他不过问了一句,她的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她也后怕,如果不是事事防备,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其实才回来的时候,她也妄图讨老太太的好,也妄图能在这深宅中像个寻常姑娘那样活着,但是很难,没有人接受她,个个都拿她当妖魔鬼怪。反倒是这外人,一厢情愿,一意孤行地干涉她的生活,干涉得久了,她在危难的时候会想到他,现在他果真来了,她的委屈就迸发出来,自己觉得很丢人,却做足了告状的小意儿。
  她不说话,就算不说他也知道,回身瞥了屋里众人一眼,对老太太道:“沈某上回的嘱咐,不知老太君还记得否?今日四姑娘虽未出事,却离出事也只一步之遥。你们谢家的坎坷,未免太多了些儿,老太君从未想过是为什么吗?节使在关外打仗,家宅却如此不宁,究竟是谁之过?”那泠泠的目光移过来,最终落在了扈夫人身上,“沈某掌管殿前司,有责任保朝中官员及家眷平安,那两个假僧人已被殿前司拿住,带回衙门严加拷问了,只是可惜了二姑娘,原本等着后日的大选,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宫是入不成了。某会告知内侍省将其除名,免得闹到圣人跟前,再添一项欺君罔上的罪过。”
  扈夫人脸色发白,听说那两个人被拿住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既想将他们千刀万剐,又盼着他们别说出实情。可是沈润的那双眼睛,刀锋一样划过来,她心里明白,里头来龙去脉,他大约已经全知道了。她不由有些怕,自己这回闯的祸太大了,瞧瞧屋里这些人,瞧瞧那两个被她压制了二十年的姨娘,她们都想让她倒台,都想取而代之。还有老太太,要是得知清如毁在了她手里,又会怎么惩治她?
  不敢想得太深,腿肚子里发软,幸好彩练一把搀住了她。她只能勉强点头,“有劳殿帅了,一切还请殿帅周全。”
  沈润听了这话,慢慢对她露出一个别具深意的笑,“夫人只管放心,若案子有了进展,我自会打发人来通禀夫人。不过有一桩,夫人往后切不能再随意动手了,夫人身上有诰命的衔儿,不说体面,好歹别辱没了朝廷的恩典。”一面说着,一面向老太太叉手,“不瞒老太君,沈某如今在等四姑娘的答复,不管她最后许给谁,沈某都会看顾她。这事我原不打算说,如今看来……贵府上似乎难容她,今儿你给她一个白眼,明儿你给她一个嘴巴,没娘的孩子,要活着太艰难了,老太君再不爱惜她,她将来纵是有回报娘家的心,也没人担得起她这份盛情。”
  该说的都说完了,他抓起清圆的腕子便走,“沈某送四姑娘回去。”
  这谢府的内宅,简直像他沈家花园似的,他就这么大摇大摆来去自如,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府里女眷们都呆呆的,明氏嗫嚅:“怎么能……这样呢!”
  那十来名班直横刀立在月洞门上,这园子就像个收了口的袋子,谁也出不去。有人低声嘟囔:“老爷同他一样是从二品,他这样,可是太目中无人了……”
  结果引来老太太的呵斥:“夹紧你的臭嘴,还嫌咱们家不够乱么!”
  那厢清圆被他拽着,穿行在长长的甬道上。她本以为他知道淡月轩在哪里,可走了半天,才发现他根本是在乱走一气,便停下步子挣开了手,“你究竟要带我往哪里去?”
  他停下了,茫然四顾,“你的院子在哪里?”
  清圆叹了口气,“我知道殿帅想替我撑腰,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她答应了李从心,要等他的信儿,因此现在不能答复他?
  远处的院墙上挂着灯笼,杳杳的,像天上的月。他就在她对面站着,低头看着她,“四姑娘,你现在可以哭了。”
  清圆怔了怔,吸着鼻子说:“我不哭……为什么要哭……”
  他伸出长长的手臂,忽然把她搂进怀里,轻声说:“我可以借个胸怀让你靠着哭。为了能抱你,我今日特意没穿甲胄。”
  怀里的人起先还挣了挣,挣一挣是为保全姑娘的矜持和体面。可是不多会儿就听见她的呜咽,他抚了抚那小小的脑瓜子,心道到底是姑娘,心不够黑,手也不够狠。
  扈夫人的那点小伎俩,哪里逃得过他的眼睛,如果清圆没有察觉,他是必定要干涉的。但后来见她自己有成算,一步一步走得深稳,他便在一旁静观其变,就像大人看着孩子蹒跚学步,总要让她自己处理这些倒灶的事情。如今事办完了,尘埃落定了,其实她未必不后悔,未必没有负罪感,哭一哭,把心底里堆积的泥沙哭出来,一切就都过去了。
  不过这姑娘未免太自矜了,脑袋抵在他胸口哭得大泪滂沱,两条胳膊却垂着,坚决不肯搂上他的腰。对付这种固执的孩子,就得你更主动,他把双手落在她肩头,顺着胳膊抻下去,找到她的手,把她往腰上带。可惜清圆不懂得顺杆儿往上爬,只倔强地抓住了他腰侧的袍子,把他的公服两腋扭成了两朵花。
  “好些没有?”他待她气息渐渐平稳,怅然说,“我觉得这谢家,你恐怕呆不下去了,有了合适的机会就嫁了吧。”
  清圆没有应他,一个大姑娘家,和人搂搂抱抱太不像话,可是这刻她却莫名贪恋。这浓浓的夜色是最好的掩护,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他也看不见她脸上的红晕,恰好的时机,恰好动心……她忽然有些难过,自己这样做,只怕是要引火烧身了。
第62章
  高高的身子弯了腰,有一个温柔的分量落下来,贴着她的头顶,是他的脸颊。
  “四姑娘,你现在是不是觉得有些眷恋我了?”他满含小小的得意,这刻的嗓音像隔着一层鲛绡看太阳,明亮、柔软,却不灼眼。轻轻搂着她,害怕唐突了她,臂弯总保持半空。但是那种渴望亲近的心倒不曾有半分减淡,于是微微侧着头,能感觉到她茸茸的发。
  他总是胜券在握,这回好像又猜着了,然而她不敢应,犹豫了下,还是轻轻挣出来,退后半步说:“殿帅,我现在没法子应承你什么,你花了太多心力在我身上,我怕将来要辜负你。”
  他明白她的意思,因为事先应了李从心,这会儿纵是后悔,也要先紧着人家。
  沈润慢慢点头,“即便放到现在来看,嫁给丹阳侯嫡子,也比嫁给我强些。殿前司虽看着风光,树敌太多,历任指挥使都没有好下场,哪个姑娘嫁给我,都免不得要担惊受怕。四姑娘也怕,对么?”
  清圆沉默半晌,到底嗯了声,“我想起当初全家从横塘搬到幽州的情景,路上紧赶慢赶走了半个多月,好不容易到了,府门前站了好多班直,一个一个清点人头……那时候心天天悬着,不知什么时候朝廷一个旨意下来,就把我们送进大牢了。我是怕来着,不过……”
  不过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值得她冒风险担惊受怕。其实她自问并不怕事,譬如扈夫人几次三番的坑害她,她都做好了迎击的准备。如今清如弄成这样,虽间接地报复了扈夫人,但赔进了一个姑娘的清白,代价确实太大了。她也萌生了退意,就像他说的,谢家呆不下去了,陈家又不能回,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可惜她过早轻言许诺,现在已经没了与第二个人谈婚论嫁的资格,只有先等着丹阳侯府的答复。
  沈润也不逼她,说好了等李从心回来再议,横竖他有的是手段,李从心也好,谢家也好,那两头使劲,足够了。
  他抬起头看看天色,今晚上月亮半圆,再过两日就是十五,清辉照得园子各处蒙蒙的,跟前的人在这朦胧的背景下,看上去愈发娇小。他说:“我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到底那么多人瞧着,久了要叫人说闲话。”边说边张望,“你的院子在哪儿,我送你回去。”
  清圆默默转身往前走,走了几步又道:“我自己回去就成了,今天大动干戈,已经足够震慑太太了。”
  沈润却一笑,“这点子震慑哪里够,留着她,对我大有用处。”
  前面不远就是淡月轩,门上已经有丫头挑灯等着了。他一路送她到门前,最后把目光定格在她脸上,从袖袋里掏了个小瓶子给她,“这是官署的化瘀药,敷上明天就会好的。我还要赶回上京,倘或有什么事,直接打发人上指挥使府。府里留着值守的班直,只要你一声令下,即刻就来接你。”
  清圆点头,“多谢殿帅为我周全。”一面叫小丫头子来,提灯给殿帅照亮,送他出园子。
  他失笑,“四姑娘怕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她眯眼微笑,先前他就在这园子里瞎走一气,再让他一个人找来时的路,只怕他走啊走,走进别人的院子里去。
  她的安排,他自然不反对,抬起手臂摇了摇同她道别,那天水碧的琵琶袖上有一圈金丝镶滚,清淡的颜色,在他身上别具儒雅的味道。
  清圆目送他走远,先一步回来的抱弦轻轻唤了她一声:“姑娘,咱回吧。”
  她这才收回视线,尴尬地笑了笑,转身进了院门。
  今天发生的事太多,及到回来,才觉得精疲力尽,梳洗过后便躺下了,仰在床上,定定看着帐顶发呆。轻而软的烟罗,有微微的风吹过也鼓胀起来,她看着帐顶缓慢地翕动,绵绵地,像水浪一样涌动。
  脑子里茫茫然,好多事情浩荡流过,最后停在她心上的,是沈润的眼波。他虽然没说,但清圆知道,今天他必定在护国寺里,所有发生的一切他都看着,如果落进贼人手里的是她,他早就出现了。
  她忽然觉得安定,就是那种后顾无忧的安定,即便再凶险也有人在背后承托着你,因他也无可倚傍,就产生一种相依为命的错觉。
  只是他未必那么凄惨,她自嘲地笑,高官厚禄将养着他,从来只有自己承他情的份儿。但说起这人,也奇怪得紧,头回见面端着架子和她打官腔,第二回来谢家赴宴,坑了谢家一大笔银子之余,顺便赠了她一块玉佩。那玉佩,简直就像下定,后来强行要她带着,仿佛收下了,就是他家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