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养儿记[女穿男](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81

  至于工资,一年一结账。做得好的话,年底还有个大红包。人数嘛,谢兰香算了算,暂时先招四个人吧。
  得了谢兰香拜托的严秀秀,一回到李家村,就帮着给宣扬出去了。这宣扬出去还没一下午,到晚上吃饭之前,就有不少人上门来问情况的了。
  要知道,这一个月包吃包住还能拿20,一年就得有240
了啊!而且听说是看店,那可比在农村里面干活要轻松的多了。
  一瞬间,李志刚家里就门庭若市了。
  家里有十几岁没上学的孩子的,一得到消息,就赶紧的带着自家娃赶了过来。笑着把自家孩子推到严秀秀身边,“秀秀啊,你看看,我家这娃行吗?”
  其实都是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哪家的爹妈是啥样,哪家的孩子又是啥样的,大伙心里都是知道一点的。
  尤其是农村人嗓门又大,每次要是自家娃干了点啥错事,那大嗓门一开骂,周围左邻右舍的就没有不知道的了。
  所以这些娃一来,严秀秀只需要看上一眼,心里就有底了。
  李志军本以为这招人起码得几天功夫才行,哪里知道第二天赶早去接谢桂花他们过来帮忙的时候,严秀秀就告诉李志军,说人她都给挑选好了。下午的时候,就能送到店里来给他们看一下了。
  严秀秀一再的跟李志军说,“军子,你得相信你大嫂,你大嫂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李志军赶紧点头,“是的,是的。有大嫂你帮忙,我哪还能不放心啊!”
  然而到了下午,等人一过来,李志军还真的就有点傻眼了。
  瞅着眼前四个跟自家双胞胎差不多大的孩子,李志军问,“大嫂,这就是你帮我请的人啊?”
  这,这看起来也太小了吧!别说是没成年了,李志军仔细看了一下,在心里猜测,只怕最大的那个也最多十五六岁吧!
  这算什么,招童工?
  事实上,李志军一问,才知道自己猜测的一点都没错。这最大的那个,连十五都还没有满呢!而最小的那个女孩子,才十三岁!
  当下李志军就赶紧摇头,“不行不行,这太小了。”
  这年纪的孩子,李志军用起来这心里实在是有负担的很啊!反正不管严秀秀怎么说,李志军还是决定不收这几个孩子。
  但人家既然来了这一趟,李志军也没让人白来。从店里拿了点吃的,然后四人一人分了一点。分完之后,跟谢兰香说,“兰香,你看一下店,我把这几个孩子送回去先。”
  结果,回去的时候,最小的那个女孩子直接就在车子上哭了起来了。
  李志军在前头听到了抽噎声,心里也不是很好受。他说不要这几人的时候,不是没看到几个孩子脸上失望的表情。只是让他招这么一群童工,心里这一关实在是过不去啊!
  本来拒绝几个孩子,李志军心里就不大好受了。结果,将孩子这一送回去,人家家长就立马拉着李志军的衣服不让他走,扯着个大嗓门问,“军子,咋的拉?怎么又将娃给送回来了啊?是不是这孩子哪干的不好?你告诉我,我帮你去训她!”
  李志军赶紧解释,“没,她们都挺好的。”
  “挺好的你干嘛又送回来了啊?”这模样,大有一副你不给我说清楚,我就不放你走的架势了。
  而且不光这些家长是这样,就连一旁的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一章招人的事情,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根据那个时候的一些真实情况来写。
  别的地方我不大清楚,反正在我们那一片那个年代,基本上开店需要请人的,都是只请自己村里熟悉的人。而且这些人的年纪,都特别的小。像十三岁这样的,反而再正常不过。
  一般都是到亲戚家里,一做就是四五年。然后这些孩子可以存一笔钱寄回家里去,一部分给父母,一部分存起来就是他们以后的嫁妆或者是聘礼。
  而这些人,因为做了四五年,都有了一定的开店经验。基本上结婚以后,就会开店做生意了。别小瞧他们没读多少书,但是年代碰得好,人又肯吃苦,反而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当然,我不是说读书不好。如果可以的话,肯定是多读点书会更好。只是那个年代,真正有条件可以供你读书读出去的家庭真的不多。有这个意识一定要把子女送出去的,也很少。尤其是农村里面。
第115章
  李志军给出的理由是几个孩子年龄太小了之后,
不光被几个孩子的家长给炮轰了。回到自己屋,
又被得到消息赶过来的谢桂花给臭骂了一顿。
  这说起来,谢桂花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骂过李志军了。而这一回骂,主要还是村子里面那几个孩子的家长跑到她面前,
来告李志军的状了。
  只见谢桂花一只手插着腰,
另一只手一直在对着李志军的脑袋直点着,“我说你到底是咋想的啊?这十几岁的娃你不要,你非要闹着十八岁以上的人干啥?就这样,你那还要不要招人了啊?”
  没等李志军回答,
谢桂花接着说,“这就是没结婚的孩子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给你干,人家结了婚的,就算是愿意给你干,可又能干多长?保不齐家里有点事,人家就能立马走人不干了。”
  “再说了,
都十三了哪还小,
你妈当初我十二岁不就嫁给你爸了。我十六岁的时候,
你大哥都生下来了!”
  到最后,李志军被谢桂花训了个狗血淋头的,还只能把那四个孩子又都给用上了。
  没办法,
一个是被亲妈骂的太厉害了。另一个人家家长和孩子一直找上门来,就想让孩子留下来。
  而且李志军这时候才注意上一个问题,那就是村子里面好多孩子都是念完小学之后,都没有再上学了。
  这个发现让李志军有点难过,
又很是无奈。
  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跟谢兰香说,既然这几个孩子被他请了过来,那就在伙食上面给他们弄好点吧。
  结果这伙食一好,这四个孩子在他这里呆了三四个月之后,齐刷刷的都长个了。被几个孩子的家长一看到,老欢喜了。
  回去就夸李志军,说他仁义,厚道。即便是李志军认为自己啥都没做,可在李家村的口碑和人缘却一下好了不少。
  然而在李志军不知道的时候,他家人缘变好了的还有另一个,那就是球球。甚至比起李志军来说,球球的人缘就更好了。
  原来自打李志军家的超市这一开,家里吃的啥的就更多更齐全了。李志军这人吧,其实对孩子还真的有几分溺爱了。基本上家里的几个孩子只要和他一说,想要啥李志军都会想办法给他们弄到。
  至于吃的上面,那是更不会亏待自家娃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球球就染上了老喜欢带东西出去吃的毛病。而且这一带吧,就带老多。
  弄得谢兰香都不止一次和李志军嘀咕了,“你说球球拿这么多,能吃的完吗?”
  李志军其实也撞上过几次,他只是没和谢兰香说罢了。不过对于球球拿这么多吃的,李志军猜测,这孩子估计是分给一些小伙伴去了。
  事实上,还真的是这样。但是呢,又和李志军想象的有那么一点出入。
  先发现这件事情的,还是谢兰香。
  李志军本来正在屋后头磨豆子,只见谢兰香怒气冲冲的就把球球给拎了回来。而球球呢,则耷拉了个脑袋,一副蔫了吧唧的小可怜模样。
  李志军赶紧问,“怎么了,怎么了?”
  谢兰香显然很是生气,胸膛一起一伏的指着球球说,“你看看你这好闺女,咱家有点好东西都能让她给祸害出去了。”
  还能干啥啊,还不是球球又把家里的吃的给拿出去分人了呗!
  可是不是简单的分给小朋友了,这一回,是被隔壁卖米粉店的老板娘哄着回来拿的。
  谢兰香正巧就撞上那老板娘对球球说,“球球,你家是不是新买了点大苹果回来啊?伯娘想吃,你能不能给我拿两个啊!”
  这孩子一点都不像她哥哥姐姐那样的精,也不护食。然后只见这老板娘夸上几句,球球就屁颠屁颠的回去给人家拿苹果了。
  要不是这苹果很难得,又凑巧被谢兰香给撞了个正着,谢兰香还不一定能知道这事了。不过说起来,隔壁家米粉店的老板娘也真的是有够恶心的,哪有大人去哄人家小孩子的东西吃的啊!
  但这东西是球球拿出去,谢兰香没法子当面说人家老板娘,只能凶着一张脸当场把球球给捉回去了。
  至于老板娘脸上的尴尬啥的,谢兰香通通就当没看到。不过心里打定主意了,得好好跟自家几个孩子念叨一番,让他们离那老板娘远一点才行。
  李志军也有点无奈,想说球球几句吧,可又不忍心。可要是不说,又担心孩子后面长歪。其实他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头还真的就比不上谢兰香。
  瞅瞅人家谢兰香当初教育孩子教育的多好啊!直到现在,李志军就没再发现有比自家双胞胎和妞妞更懂事的了。
  对此,李志军也下了一个决心,决定把球球的教育交给谢兰香来抓。所以这会哪怕球球一个劲的对着自己眨巴着小眼睛,一副“爸爸快救救我!”的可怜模样。李志军愣是让自己硬下心肠来,当做没看到,直接跑到外头店里去了。
  球球一看到李志军出去了,心里就开始害怕了起来。尤其是这会谢兰香一直绷着张脸,一副十分生气的模样。
  别看李志军一直在店里面守着,其实耳朵一直竖着听屋后头的动静。也不知道谢兰香这一回,到底会怎么教育球球。
  弄得李志军心里抓心抓肺的,难受的很。
  眼睛时不时瞄一眼墙上挂的钟,脑海里一直浮现球球红着眼睛的可怜模样。最后担心自己再这么做下去,会忍不住冲到后头去瞅瞅情况。李志军想了一下,干脆去外头买了点肉然后开着三轮车就回了李家村。
  谢桂花看到李志军回来了,还挺惊讶的,“军子,你咋回来了啊?”
  这自打李志军把这超市开起来之后,回来的时间是越发的少了。以前每周六下午还能回来一趟,现在都改成一月回来一次了。
  所以也别怪谢桂花惊讶了。
  李志军没敢说,是因为谢兰香在教育球球。而自己见不得球球受委屈,所以才回的李家村。只能撒谎,“妈,我这不是想着有段时间没回来了,所以想回来看看您和爸。”
  说着,就把手里的肉递给谢桂花。
  别说,李志军这么一说,谢桂花可高兴了。接过李志军买的肉之后,就拉着李志军进屋。
  一进去就让李志军先坐着,自己现在就去地里帮李志军弄点菜,晚点可以带到店里去。
  李志军一听,赶紧站了起来,“妈,我也跟你一起去吧。”
  “那也行,正好可以帮我背背篓。”谢桂花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