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06

  跟人说是猫偷了的,人能相信么?
  最后谢老头拍板了,“行了,先吃饭。猪肚的话,桂英晚点抹点盐然后拿水冰着,明天早上看看就知道是谁家的了。”
  这话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为在这年代的农村里,谁家都不富裕,别说是这么大一猪肚了,就是鸡下的蛋,那都是万般珍贵的。
  而且农村人直,没那么多弯弯道道,真要是谁家里掉了这么大一猪肚,指定立马发现立马就唱骂了起来。
  那嗓门,那洪亮程度,你就是不出门,隔上个一里多路的,你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的。
  所以谢老头打的主意是,等明天看是谁家掉的,然后再找个机会放人家家里去就是了。只要不是他们偷的,行的正坐的直,没啥可怕的。
  这会躺在谢意怀里的猫可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偷过来送给谢意的猪肚,人家正想着怎么还回去。
  在这只猫的心里,猪肚它送过来了,猫应该也能留下来了吧。
  所以它舒舒服服的躺在谢意的怀里,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跟着直接上了床,趴在谢意的枕头边上躺着。
  看的赵桂英一脸的纠结,想说,哪有畜生跟着上床的啊!可想到这猫的机灵程度,又看谢意没有赶下去,到底是忍住了没说。
  一觉睡醒来之后,发现这猫居然还在。看这架势,大有一副在这安家落户的模样了。
  一直到吃完早饭,谢意要去队里出工掰葳蕤牙了,这猫居然也站了起来,一路跟着谢意去出工了。
  弄得谢梅眼馋的很,趁着大人没注意,也跟了上去。
  谢意掰葳蕤牙的时候,猫就安安静静的趴在他的脚边一动不动的,谢梅手里举着一个烤红薯,掰了一小块放到猫面前。
  谁知道这猫理都没理谢梅一下,也不去吃那烤红薯。
  谢梅其实很想摸一摸这猫的,不过想到昨天晚上猫那凶悍的模样,又有点不大敢。最后抬起脑袋,可怜巴巴的找谢意求助,“哥哥。”
  谢意其实也不大懂怎么跟着猫沟通,不过看样子,这猫真的挺喜欢自己的。于是结果谢梅掰下来的红薯,递到了猫嘴巴面前。
  这回,猫动了。
  它先低下头嗅了嗅红薯,然后在谢梅一脸期待下终于开了尊口,一口咬下了红薯吃了。
  再然后,谢梅喂它的时候,它也不排斥了。虽说后面其实也没吃多少,但谢梅还是很高兴,因为这猫不光是吃了她喂的,后头她还拿手摸了几下猫。
  照旧是到了中午饭点,谢意牵着谢梅回家吃饭,顺带还要给谢老头和谢卫国他们送饭过去。
  猫都不用人说,一路又跟着谢意回家。
  赵桂英正在家里愁着呢,一看到这猫,就更愁了。
  因为家里的猪肚,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失主呢!她今天一天虽然没有出门,可干啥都是尽量在堂屋门口弄,就盼着听到啥动静,好知道猪肚是谁家掉的。
  结果呢,一大上午过去了,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
  而且她还跟周围人打听了一下,也没听到附近有谁家里杀过猪。眼瞅着一大上午过去了,没找到失主不说,只怕这猪肚也放不来多长时间就得坏了。
  她能不愁么!
  这要是到了晚上还找不到失主的话,那可怎么办啊!
  事实上,赵桂英担心的是有道理的,因为一直到了下午谢老头和谢卫国他们出完工回来,这失主都还没有找到。
  而且下地干活的两人这一天,别说猪肚了,连关于谁家丢东西的一丝信息都没有。
  这会的天毕竟是初秋,还是比较热的。虽说猪肚被赵桂英用盐抹了,又搁到水里面冰着,但其实也不能保存太久。
  最后没法子了,谢老头只能说,“那今晚就炖了吧。”
  一说炖猪肚,就换来了两声欢呼,一声谢梅的,一声谢菊的。
  谢兰大点,稳重点,虽然没有跟着两个妹妹一起欢呼出来,可脸上还是多了一丝高兴。
  其实炖猪肚的时候,最好是再加点干墨鱼,放点瘦肉一起拿小火慢慢炖。这样炖出来的猪肚,味道特别的好,还不腻。
  可惜谢家现在既没有瘦肉,也没有干墨鱼。
  瘦肉还好,想买的话有钱有票还是买得到的,可这干墨鱼,就有点难度。谢家庄又不靠海,想买干墨鱼去供销社都不行,还得跑县城的百货大楼去。
  可即便是炖的时候,这猪肚里面啥都没有放,但这味道,还是老香老香了。
  不过这猪肚到底来历不明的,吃的时候,一家人照旧是炖好了之后挪到里屋去吃的。
  当然吃的时候没忘记偷猪肚的“功臣”,谢意找了个缺了半边口子废弃了的碗,倒了碗汤进去,混着红薯端到了猫的面前。
  猫显然也有点饿了,碗一递过去,就“喵喵喵”的直叫唤了起来,然后埋头苦吃。
  谢家一家人看着这一幕都没说啥,也算是对这猫留下来的一种默许了吧。
  自此,这猫就算是在谢家安家落户了。每天跟着谢意去出工,到了晚上,便老老实实的趴在谢意的枕头边睡觉。
  这猫也不白待在谢家,别的不多说,家里的夜磨子自打猫来了之后,便销声匿迹了。有两回这猫逮到老鼠,还欢快的叼着送到谢意的面前,冲着谢意不停的“喵喵喵”直叫唤。
  像之前送猪肚一般的,还把老鼠往谢意面前推了推。
  最后还是赵桂英看到了,拿铁钳过来将老鼠给夹了出去。
  夹完老鼠之后,赵桂英又打发谢意出去扒松树叶。
  松树叶是当地一种针型松树落下来的叶子,金黄色的,点火效果特别的好。谢家庄的人每家都会扒一些这样的树叶子回来,当做点火用。
  这也是赵桂英看谢意每天跟着出工之后,身体不但没有变差,气色也越来越好了,才会吩咐谢意帮家里干点轻松的活。
  松树叶这东西不压重量,即便是扒上一背篓也没有多种,这种活,谢意还是能干得来的。
  不过谢意不知道的是,他前脚一走,后脚家里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第12章
  来的不是别人,是村里有名的李媒婆。
  赵桂英看着谢意的身体最近是一天好过一天,虽说还是干不来重活,但简单轻省一点的事情还是可以做的了。甚至摘完葳蕤牙之后,谢意还连续跟着下了两天地一起去种葳蕤。
  当然,挥着锄头这样的重活还是不能干,但放葳蕤牙还是没有问题了。
  谢意身体这般好了点,赵桂英就动起了别的念头。
  当初谢意病成那个模样,赵桂英便想着自己要能再生一个就好了。可她毕竟快四十了,真要怀的话也有一定的风险了。
  这会谢意身体一好点,她就琢磨着要给谢意娶媳妇了。
  家里虽然穷,但就算借钱也要给谢意先娶个媳妇先。说到底赵桂英这么急迫,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害怕。
  她怕万一谢意要是再不行了,多少留个后也好啊!
  这件事情,赵桂英背着家里的几个孩子跟谢卫国和谢老头都商量了一遍。今儿早上,赵桂英就指使着谢卫国,去找了村里的李媒婆。
  李媒婆是个寡妇,六十多岁了。家里没个男人,年纪也大了,便靠着一张嘴一双脚,邻里各个村子的跑。
  周围几个村子就鲜少有她不了解情况的,可以说周围村子保媒的头号人物就是她了。
  一般找媒婆的话,事成了之后男方家会包个三五块钱的媒礼给到媒婆不说,办酒席的时候,媒婆不用过来随礼还能混上一顿席宴吃。
  走的时候,主家还会给准备两碗荤菜让她带回去。
  李媒婆就是靠着这个,养大了她的一双儿女。现在都当奶奶和外婆了,可这活也没有丢掉。
  谢家这一家子的情况,李媒婆是知道的。
  这会来到谢家,对着赵桂英,李媒婆的眉头皱的紧紧的,“桂英啊,不是婶子不帮你啊!这丑话得说在前头,你家这条件,你儿子的身体,村里就没几个不了解情况的。真要给你儿子保媒,难!”
  这个不用李媒婆说,赵桂英也知道难。要是容易的话,自己又哪用得着巴巴的使了谢卫国去找李媒婆啊!
  没看到邻里各家有个姑娘或者小子的,光亲戚认识的就够想看许久的了。也就她家谢意这样的,找媳妇真不好找。
  所以赵桂英的要求也很简单,一不看女方条件长相,二不看陪嫁啥的,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姑娘身体好。
  赵桂英认为,自己儿子身体不好,就找个身体好的儿媳妇回来,只要能让她顺顺利利的抱上孙子,啥要求她都不要了。
  这要求,说实话吧,还真不高。
  而且赵桂英对着李媒婆礼数什么的,还是不错的。姿态又放的低,还跟李媒婆说,成了最好,没成也不让李媒婆走空路。
  这就是告诉李媒婆,就算没成,她家多少也会给点东西的。
  都到这份上了,李媒婆便应了下来。不过走的时候,还是提醒了赵桂英一句,“桂英啊,婶子只能尽力去帮你了,能不能成,这个还是要讲究缘分的啊!”
  赵桂英只要李媒婆肯帮忙,她这会哪还敢有别的要求啊,“哎哎,我都晓得的,一切就拜托婶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