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06

  说到这个,谢卫国最近可带劲了,连带着一有空就爱拿着个麻布带着往山里面跑。
  用谢卫国的话来说,“哎呀喂,你们不知道啊,这山里的东西傻呼呼的,忒好逮了!”
  话说第一回谢卫国跟着谢意去后山砍树,树倒下来之后,当场就砸死了两只野鸡。
  当谢卫国把野鸡从树底下捡出来的时候,还一脸的不可置信的来了一句,“这鸡也太傻了吧,树倒下了咋都不知道躲一下的啊?”
  第二回一只傻兔子,当着两人的面,对着一颗大树自个就撞了过去。
  谢卫国将兔子给捡起来,又是一脸的震惊,“这兔子也太傻了吧,走路都不看路的么?”
  第三回倒好了,在一草丛里,逮着了一只正抱窝的野鸡。不光有野鸡,还有一窝野鸡蛋呢!
  这回谢卫国显得比头两回淡定的多了,但面上还是可以看出来有一丝欢喜的,“这么多野鸡蛋,正好给你妈和肚子里面的孩子补补!”
  再然后,谢卫国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一脸淡定,见怪不怪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山里的野畜生,忒傻了!
  而且跟着谢意一块去,都不带走空的!
  每每听到谢卫国对着家里人这般说的时候,谢意总是忍不住在心里偷偷的直乐。只要谢意不说,谢卫国只怕到死也不会知道,那些被他说傻的野鸡兔子类的,都是被谢意驱使着这么做的。
  逮回来这么多东西,一家人肯定是舍不得全吃了。最后被谢卫国偷偷拿到自由市场去卖了。
  后头还带着谢意去了几次。
  谢意知道了地方,便又背着家里人,自己偷偷的跑了几回。
  像这次买糯米的钱和票,便是他这段时间挣回来的。
  赵桂英看着那一袋子糯米,就觉得心口疼,“你怎么买这么多糯米啊?”
  供销社里面,糯米的价格就比大米要贵的多。对赵桂英来讲,有这买糯米的钱和票,拿来买大米多好啊!
  说到底,还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赵桂英琢磨着,只能盼着早点把朱娇娥给娶回来,管住谢意把这家给当起来才好!
  而此时,距离谢意和朱娇娥结婚的日子,只有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了。
第27章
  谢意和朱娇娥结婚这一天,
天气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大好。
  出门迎亲前,
天色便有点昏昏沉沉的。
  以防万一,赵桂英让谢意带上家里的雨衣,
又找隔壁邻居借了几个斗篷放到接亲的牛车上面。
  事实上,得亏了赵桂英考虑的妥当,就在谢意出发没多久,
突然就起了风。也不知从哪处刮来了一片乌云,使得天色越发的阴暗了起来。
  朱家嫁女儿,照样也得摆宴席。不过他们那边摆的是上午那一顿,
中午这一顿由男方这边摆。
  谢意到了朱家之后,
按照习俗,
得在朱家吃完上午这一顿饭,再带着朱娇娥行完礼方可回谢家。
  行礼的时候,朱娇娥坐在堂屋里,
脚是不能沾地的。
  跟着李媒婆一唱一念,
朱娇娥便将手里的筷子给扔到地上。然后张红云帮着朱娇娥将新鞋子给穿上,再由谢意给背到牛车上去。
  至于朱娇娥的嫁妆,
则用贴了大红喜字的竹筐装着,然后拿扁担担着,这样给担到谢家去。
  朱娇娥对于嫁给谢意本来是满心欢喜的。可不知道怎么的,
在谢意背着她上牛车时,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熟悉的家,
莫名的还是觉得心口有点不舍了起来。
  以后这里不能算是她的家,再回来,
便是娘家了。
  不过再一想到自己终于要和谢意结婚了,便又满心欢喜了起来。毕竟谢意是她喜欢的,亲自选下来的,她有信心的很,一定能把日子过好了去!
  这般一想,那股不舍便少了几分。
  回谢家庄的路上,一行人走到一半的时候,果然像赵桂英担心的那般下起了雨来,而且是倾盆大雨。
  这会肯定是没办法继续走了,只能慌里慌张的赶紧找了户人家去躲雨。
  好在这雨下的大,下的急,但同样的,也停的快。不到一小时,雨停了,云也彻底的散开了。
  大伙这才急急忙忙的赶着走。
  毕竟这头因为躲雨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再晚一点的话,就得影响后头的宴席时间了。
  好在后面的行程还算顺利,紧赶慢赶的,花了半个多小时,便感到了谢家。
  赵桂英远远的看着人群朝这边来了,便催促着谢卫国赶紧把炮竹拿出来。
  等人到了门口,炮竹便“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
  然后朱娇娥由谢意背着下了牛车,一会得到堂屋去行礼。至于朱娇娥带过来的嫁妆,则一样一样的送了过去。
  崭新的四床大棉被,每一床里头的棉胎都是由八斤重的棉花弹起来的。外头的棉被套子,则是那种印着花的大红色棉布,看起来喜庆极了。
  还有陪嫁的打小澡盆,以及朱娇娥带过来的新衣裳,新布料……
  当然还有当初朱建军说好了的那辆新自行车。
  自行车一出来,村民们都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谢意娶的这个媳妇,看起来家底子不薄。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抵得上后世的一辆小车了。
  当然这些都比不上带着大红花的大黄抢镜。
  朱家人到底还是将大黄给陪嫁了过去,为着喜庆,直接在大黄脖子上挂了一个喜庆的大红花。
  弄得跟着谢意一起来接亲的人当时都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大黄,毕竟这还是头一回见到陪嫁给陪了一只狗的。
  于是接亲回去的这一路上,大黄成功吸引到了一大片的目光。
  等到这会到了谢意家,又成功的将周围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整到后头,朱娇娥看大黄的眼神又开始不对劲了。
  这条死狗,硬生生的将她这个新娘子的风光都给抢走了!
  农村里头娶亲是件大事。
  虽说谢家没有大办,但都是同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都沾着亲带着故,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了人。
  更何况这会子农忙忙的差不多了,又因为之前下了雨,地里干活的也回来了,于是这来的人就更多了。
  幸好赵桂英一早就做了准备,桌子也好,饭菜也好,都备多了两桌,才不至于出现人来了没地方的现象。
  像谢意这回娶亲,赵桂英便让谢卫国去了大队交了杀猪税,然后请了杀猪匠杀了一头大肥猪。
  猪肉只卖了一小半给村民的人,其他的就是在杀猪的那一天给院子里每家每户送了一碗底下搁着猪血,上头掺着两块猪肉过去。剩下的一大半,留了一小部分出来熏成腊肉,其他的便用来置办了这出宴席。
  当然,谢卫民和谢卫军那里,一人分到了两斤五花肉和一些骨头。
  同样的,谢卫国家娶儿媳妇,谢卫民,谢卫军两兄弟也跟着过来帮了忙。
  虽说谢老头的老伴早早的没了,但他将三儿子拉拔长大的同时,教育的也不错。
  就单说谢家三兄弟这感情,比起村里其他做兄弟的就要好上不少不说,妯娌三个,十几年来也没脸红吵架过一句。
  像这次宴席的饭菜,就是他们两媳妇帮着来弄的。宴席完了之后,又帮着收拾的收拾,扫地的扫地。
  到了晚上,自然是都留在这边吃饭的。
  平日里因为各自有各自的家庭,每天还要出工干活,累的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什么串门子的机会了。
  难得一天不用出工,三妯娌还能凑在一起一边做事,一边说点话。
  对于农村的妇女来说,说的最多的,不外乎就是自家男人和孩子了。而今天又是谢意结婚,话题就转到了朱娇娥身上。
  谢卫民家的媳妇姓梁,叫梁飞,给谢卫民生了两儿子,一女儿。大儿子今年十五岁了,正在念初二。
  谢卫军家的媳妇姓刘,叫刘燕,给谢卫军生了两儿子,两女儿。不过比起谢卫民家的来说,则还要小上一点。
  说起来,要是梁飞家的大儿子没考上高中,只怕也到了该说媳妇的时候了。所以对于这方面的话题,她特别的感兴趣。
  梁飞之前在收拾桌子的时候,朱娇娥要过来帮忙,她没让。结果呢,朱娇娥也没闲着,转头就去外头帮忙收拾桌椅去了。
  就是这一收拾,可把梁飞给惊到了。
  农村里头最常见的一种凳子,便是那种长条的长板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上几条备用。
  这一次办酒席,光谢家自个家里的凳子和桌子那指定是不够的。不够的话,便只能找周围邻居借了。
  谢家这一回便借了不少户人家的过来。
  这么多凳子和桌子,大家都怕搞混。于是呢,村民们就想了个办法,给自家的凳子桌子底下拿毛笔做个记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