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06

  等到将东西全都卖完了,谢意到底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娇娥啊,你家在县城里面,怎么这么多亲戚啊?”
  最主要的是,这些亲戚看起来家庭条件都不差。
  朱娇娥被谢意这么一问,先是一愣,随后便笑了。
  她这一笑,眉眼弯弯,嘴角两边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看起来甜美极了。
  不过笑的谢意有些莫名其妙的。
  谢意越是这样,朱娇娥便笑的越欢,到最后,眼泪都被笑出来了。
  赶在谢意炸毛前,朱娇娥告诉谢意,这些其实都不是她家的亲戚。然后将他们家卖东西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谢意其实脑子并不笨,朱娇娥一解释,他便全明白了,到最后内心还有点挫败起来。
  本来媳妇比他力气大,就已经够那啥的了。现在看来,媳妇挣钱也比他厉害,脑子还转的比他活。
  能不让他挫败么?
  不过好在谢意不是个死脑筋的,很快便想通了。
  回去的时候,谢意坐在后座上还直乐呵。
  朱娇娥既然能有这本事将东西卖出去,跟他可不就是天造地设的绝配么?
  别人不知道,谢意自个还能不清楚么?
  他别的不行,但他可以将山里的一些野物什么的给召集起来啊!
  他们小两口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整野物,一个负责卖出去,闷声发大财。以后的日子,指定也能越过越美好。
  这般一想,后座上的谢意便觉得心里美滋滋的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会谢意觉得,自己眼前还需要解决的是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得先把自行车给学会了。
  谢意觉得,自己要是一早就学会骑自行车,那么今天上午坐在横杠上的便是朱娇娥了。
  虽然朱娇娥力气是大,但长的娇娇小小的,这么的坐在横杠上,身子紧紧的靠着自己的胸膛,然后他就在前头努力的蹬着自行车……
  这画面,光想想就知道有多美好了。这才是打开自行车载人的正确方式嘛!
  至于后头被朱娇娥像抱孩子一样抱下车的场景,那更是不可能会出现了。
  他也不会直到现在,一想到那个场景便还觉得脸皮发热,整个人臊的厉害了。
  小两口是上午出的门,还没到中午饭点的时候便回来了。
  一进屋,谢意将买来的饼药交给赵桂英,转头便让朱娇娥教他骑自行车了。
第32章
  谢意是想急着学自行车来着,
可没法子,
这会外头还下着雨,确实不是学自行车的好时间。好不容易等到雨停下来了,
又得开始出工了。
  这般一忙活起来,便又没有时间学自行车了。甚至到了后头,谢意自个也忘记这回事了。
  而这段时间,
天气也是越发的一天比一天冷了。
  家里头赵桂英和朱娇娥趁着晚上不用出工,花了好几晚上的工夫,连夜将家里人的衣服和鞋子都赶了出来。
  因着今年有朱娇娥的帮忙,
谢菊也有一双新棉鞋穿了。真要说起来,
谢菊其实已经差不多快三年没有新鞋子穿了。
  就在去年这时候,
谢菊还一个人躲在屋檐底下哭了好久。
  倒不是赵桂英偏心,独独对她一个人区别对待。实在是往年事情太多,家里人也太多,
手脚实在腾不出功夫来替她做了。
  基本上,
赵桂英做鞋子的顺序就是这样的。
  第一双鞋,指定便是谢意的。然后接下来是谢卫国,
谢老头,再到谢兰,然后是谢梅,
最后才是自己和谢菊。
  而谢菊因为就比谢兰小上那么两岁,恰好可以捡谢兰穿小了的鞋子穿。于是第一年的时候,
赵桂英腾不出手来,便是让谢兰把穿小了的鞋给到谢菊了事。
  久而久之,
倒给养成了习惯。
  而且谢兰平日里特别爱惜自己的东西,虽说是穿小了的鞋子,但比起其他人的旧鞋来说,也是显得十分干净和工整的。
  对于赵桂英来说,自个打小便是这么过来的。而且不说赵桂英,村里哪一家不是大的穿小了给小的穿?所以对于没能给谢菊做新鞋子这事,赵桂英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了。
  鞋子么,有的穿就行了。
  可落在谢菊眼里头,那便成了,全家人都有新鞋子,唯独她一个人没有。为着这个事情,谢菊经常一个人躲着偷偷哭。
  其实说起来,谢菊心里头不满大可以对着家里人直接哭诉。赵桂英虽然是真忙,却也未必真就赶不出来她那一双鞋子。
  说到底,到底还是不怎么上心,给忽视了的原因。可谢菊偷着哭这件事,赵桂英又不可能会知道,久而久之,便给养成了个习惯。
  能省事一点便省事一点,更何况,新做一双鞋子费工夫不说,还得费布料。谢菊恰好又比谢兰小上那么两岁,捡谢兰的穿,那是正正好。
  没成想,朱娇娥今年嫁过来的头一年,她便开始有自己的新鞋穿了。
  实际上是赵桂英今年多了朱娇娥的帮忙,手脚快了许多,自然是有功夫来给谢菊做鞋子了。
  而且朱娇娥这力气确实大,像纳鞋底这样费力气的活,基本上就是朱娇娥一个人搞定的。
  没花上几个晚上的功夫,便将家里的鞋子给做好了。
  就是这样,赵桂英做的时候,都还习惯性的把谢菊的给忘了。这还多亏了朱娇娥纳鞋底的时候,疑惑的问了一句,“妈,咋就只有七双鞋底啊?”
  赵桂英这才想起来,她这几年貌似都没给谢菊做新鞋子了。可以说,谢菊今年能穿上这新鞋,确实得感谢朱娇娥了。
  一家人的鞋子一做好,便已经到了年二十了。
  家家户户这时候,便开始杀年猪了。谢家往年也是差不多这时候杀猪的。
  不过今年,谢家拢共养了两头猪。一头因着谢意结婚的事情,早早的杀了。而另一头,前段时间已经交了上去了。
  所以今年谢家是没法子杀年猪不说,家里过年用的猪肉还得找其他村民们去买。
  一家人这会子正吃着中午饭,赵桂英便在饭桌上,说起了这事。
  主要还是今儿早上,村里有人送来了一碗杀猪肉来。这才让赵桂英想起来,这会都已经到年二十几了,没多少时间都要过年了。
  赵桂英先是看了一眼谢意,然后又看了一眼朱娇娥方才说,“咱们今年这猪肉,怕是得买多一点。”
  毕竟今年是小两口结婚的第一年,他们家指定得帮谢意准备一些年礼,在年底的时候送到朱家冲去。
  赵桂英对朱娇娥特别的满意,便想把这年礼准备的厚重一些,好显出他们谢家对朱娇娥的重视来。
  家里的这些事,谢老头和谢卫国一惯来便是不操心的。所以赵桂英怎么说,他们听话照做就是了。
  于是谢卫国便说,“那行,你说买多少?一会我就去老二家,他们家好像就这两天要杀猪了。跟老二说一声,让他帮我留着便是。”
  于是两口子便在那里商量起要买多少猪肉的事情来了。
  一旁的谢意听到猪肉时,心思便动了起来。漫不经心的吃着碗里的饭,脑海里已经在琢磨着怎么不着痕迹的弄一头猪回来的事情了。
  吃完午饭,谢意正想喊上朱娇娥一块上后山来着,忽然村里的喇叭便开始响了起来了。
  仔细一听,居然是通知村民们去队里领粮食了。
  这下子,去山上肯定是不行的了。
  不过听到这消息,一家人脸上难得的都是一脸欢喜之情了。脑海里面杂七杂八的其他事都给抛到了一边去,欢欢喜喜的担上空箩筐和麻布袋子,一家人便往队上赶了过去。
  到了队上,那里已经来了不少人了,显得闹哄哄的。
  不过知道是分粮食了,大伙显然心情都极好。
  要说大家辛辛苦苦的一整年出工,说到底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年底的这一次按工分来分粮分钱么?
  谢家今年因着谢意出了工,后头又多了朱娇娥,分到手的粮食和钱都比往年要多上一些。
  光是稻谷,都分了一百多斤了。
  当然除了稻谷,还有其他的粮食。每领到一些,脸上的笑容便又深上一分。
  把所有的粮食一领完,带来的箩筐和麻布袋子便都给塞满了。
  瞅着这满满当当的粮食,赵桂英欢喜的喊来谢卫国谢老头和谢意,让他们把这些粮食给担回去。
  稻谷是用麻布袋子装的,刚好装了两麻布袋子。谢老头和谢卫国便一人扛一袋子放肩膀上,正正好。
  剩下的一担子,便由谢意去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