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06

  大过节的,
自由市场很是热闹。大伙都把家里积攒下来的一些东西,
拿到这里来卖。
  五花八门的,种类繁多。
  往年不是没有,却从没有哪一年有这么热闹过。
  像朱娇娥这种打小做惯了这事的,
警惕心别提有多强了,
否则也不能安安稳稳的干了这么就没被抓到过。
  做这种事情讲多了其实就是胆大心细,胆小了干不成,
心不细会出事。而心细这个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周遭一丁点小变化都得要注意要留心。
  此刻朱娇娥就是认真观察了之后,
才得到了这个结论。
  谢意在这一方面,坚定的相信朱娇娥,
“行,那过段时间,
咱们把后院再收拾收拾一下。”
  家里之前修了猪圈,养上四头猪已经的极限了。明年要是再养多点的话,指定是养不下了,那么就得重新修一个猪圈出来了。
  至于怎么修,修多大,眼下倒是不急。朱娇娥和谢意这边一商量好这事,就骑着自行车去门了。
  这一趟月饼买了八个,其中有四个是给朱建军那边买的,所以朱娇娥现在就得送过去。至于剩下的都被谢意收到橱柜里去了,等晚上拜月之后才能吃。
  这里有一个习俗,中秋节要拜月。
  晚上,月亮确实又圆又亮。
  这年头不论什么,作料都很实在。就说朱娇娥买回来的这月饼吧,一个都能比一张成人的脸还大。
  赵桂英将月饼拿了出来,在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还得将月饼每一个切成四块,再用碟子装好。
  即便是切成四块了的月饼,每一块的分量也不小,都赶得上一个成人的巴掌大了。
  晚上的月亮总是特别的明亮,谢意看着头顶上的月亮,心里一阵感慨。他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却又在这个世界重生。从一开始的茫然到现在已经渐渐融入这个家庭。
  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虽说穷了点,但是难得的安稳自在。
  拜完月之后,赵桂英将月饼一人分了一块,谢意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里面应该有花生,五仁,还有橘皮之类的。跟以前吃的月饼味道大不相同。明明用的材料一点也不名贵,做的也粗糙,可奇怪的是,谢意就是觉得比那些厨娘做的精致月饼好吃的多。也许好吃的不是食物的本身,而是这种氛围吧。
  一旁的四小只也啃得特别欢。
  他们前段时间满了两岁,牙齿也长出来不少了,这会一人抱了一块月饼,也啃得特别香甜。
  不过到底年纪好小,啃了一小半之后便吃不完了。
  吃不完的一二三便将手里的月饼举了起来,转身就塞给了谢意和朱娇娥,嘴里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吃。”
  这是吃不完了,让两人帮着吃剩下的。
  至于谢嘉,举着手里的月饼纠结死了。
  自从大年三十之后,朱娇娥和谢意便重视起来关于称呼的这个问题了。逮着机会就纠正谢嘉的称呼,还让他喊赵桂英和谢卫国为爸妈。
  教得久了点,加之孩子又大了点,虽说还是懵懵懂懂的,可到底又懂事了点了。
  谢嘉也吃完月饼了,也想要爸爸妈妈帮他吃。可是……
  他为难的看了一眼朱娇娥和谢意,又瞅了瞅赵桂英和谢卫国,小脸上满是纠结。最后听到一二三嘴里喊的话之后,转头还是朝赵桂英和谢卫国的方向塞了过去,嘴里一样喊着,“爸爸妈妈,吃!”
  这可把赵桂英和谢卫国高兴坏了。
  之前称呼的问题,要说介意倒不至于,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没劲就是真的。毕竟当爸妈的,总是不希望自己娃喊别人爸妈,即便对象是自己儿子和儿媳妇。
  中秋节过后,谢意和朱娇娥便开始为明年的计划做准备了。
  想要多养猪,摆在最前面的就是修猪圈。
  猪圈这玩意不比修房子,不需要修得多精致。两人思来想去,决定弄土砖就可以了。
  正好这段时间太阳足,土砖做出来之后,晒上一段时间就干了。
  两人本来商量的好好的,反正距离明年开春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一点也不急。可谁知道,朱娇娥中秋节那天过去给娘家送月饼,多嘴说了一下两人的计划后,没等两天,家里头便多了几个客人。
  瞅着一溜五个人高马大的大舅哥,谢意忍不住拿眼神去看朱娇娥:咋回事啊?
  朱娇娥自个还蒙圈呢,“哥,你们怎么都来了啊?”
  还能是啥,家里头的朱建军和张红云发话了!
  “你们妹子想要修猪圈,去队里请一天假,明天帮他们把修猪圈的土砖都给做好了再回来。”
  谢意之前修新房子,五兄弟都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给耽搁了,没来得及过来帮忙。即便是事后补了礼送了钱,张红云还是对着他们念了好久。五兄弟也觉得当时的事情办的不对付,这不这回刚得了吩咐的五兄弟,可不就立马赶过来了。
  谢意对这五个大舅哥,接触的其实并不算多。
  毕竟他娶朱娇娥的时候,朱家那时候已经分别给五兄弟娶了媳妇分了家了。即便是每年过节都会去朱家,但实际见面的机会一年也就那么少少的几次。
  就少少的几次也都是匆匆见上一面,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虽说这回朱家五兄弟来得突然,但谢意还是领了朱家的这份情。
  不得不说,朱娇娥这大力气还真是家族遗传。
  就农村修房子的那种土砖,一块方方正正的在干的时候就能有十几斤重一块的,更别提刚做好的湿砖了。
  想当初赵桂英那时候弄,还一不小心整晕过。虽说是有怀孕的缘故在,但也间接说明了这是个费力气的辛苦活。
  所以说,没点子力气,弄土砖这活,一般人真干不了。
  可这么重的活在朱家五兄弟眼里,似乎一点也不算什么。
  做土砖最好的便是用本地的一种黄泥。
  这种泥粘性大,做完之后晒干的土砖也不容易生裂。如果没有这种黄泥,田地里的那种泥也行。
  不过这年头田地都是集体的,眼下还长着庄稼。就算没庄稼,谢意就算想弄,也得先跟队里说一声才行。
  好在当地别的不多,这种黄泥却多了去了。就谢意现在住的地方,因着靠山,附近随便一小个滑坡挖出来就能用。倒也用不上田地里的那些泥了。
  有朱家五兄弟的帮忙,就光一个上午,土砖就整了上百来块了。四四方方的一块块土砖就整整齐齐的放在前头空置的院子里晒着。
  反倒是谢意和朱娇娥这两个主人,一个去了后山大转,一个一面在家里带孩子包括煮饭。
  谢意是因为身子差力气小,干不来这活。至于朱娇娥,当哥哥的从小就被教育过了,这类活在朱家从来就没让朱娇娥插手过。
  朱娇娥瞅了瞅天色,估摸着快到晌午了,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脸色大变,将远处的大黄喊了过来,赶紧的就回去了。
  她出门的时候都忘记提醒谢意了,自个五个哥哥因为大力气的原因,同时也吃的特别多。谢意要是按照正常人的饭量来煮,今儿中午指定是不够吃的。
  赶急赶忙的赶了回来,这边谢意刚将饭给放到灶上煮上了。
  一看灶上的那个锅,朱娇娥便知道,这饭指定煮少了。
  想了想,朱娇娥干脆自己动手。
  重新找来平日里烧水的大铁锅往里头放米,弄好一切后,又拿到削了几个大红薯切成块丢到铁锅里头去。
  谢意瞅了一眼铁锅里的那些米就咂舌,“娇娥,这么多,能吃的完么?”
  这口大铁锅往日里除了洗澡的时候烧水用,就是过年的时候拿来炖肉用了。用这么大的锅煮饭,可见有多吓人,更别说之前谢意已经用平日里煮饭的锅煮了满满一锅了。眼下朱娇娥再往里头煮的那些,蒸出来之后的米饭虽说不会满锅,但也能达到六七分的高度了。
  这头谢意觉得多了,朱娇娥却觉得正正好。
  事实上论对朱家五兄弟的了解,还是得由朱娇娥来。
  朱家五兄弟力气大,同样也确实吃的多。
  中午这一顿饭,小两口确实是下了成本去弄的。先不说五人是过来帮忙的,即便不是,大舅兄们过来,也不能薄待了去。
  炖了两只斑鸡,里头搁了不少土豆。一个碗装不下,干脆就换成大盆。
  一只三斤重的兔子,搁了红红的辣椒炒了又是一大盆。
  中秋节朱娇娥去自由市场买回来的那种本地人熏干了的小鱼仔,也给炒了一大碗出来……
  一张特意打的大方桌,满满当当的摆了八大碗菜。结果,连着那两锅米饭,给吃了个干干净净的。
  也幸好五个大舅兄吃完之后打了几个饱嗝,这才能让谢意确定人家真的是吃饱了。
  看得谢意直吞口水。
  他这不是馋的,是吓的。真太能吃了!
  忽的想起了什么,饭后谢意一直在看着一二三沉思。
  据朱娇娥说的,他们兄妹这大力气是打祖上传下来的。力气大,同样的也吃的多。朱娇娥还说了,别看家里的那十来个侄子眼下还小,可这大力气却还真就遗传下来了。
  谢意也是忽然想起这一出,这才一直盯着一二三看个不停。这遗传那么厉害,家里的这三小只,不晓得有没有遗传?
  如果遗传了,那到底又遗传了几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