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06

  这工业票村里是不发的,
只有城里人才有,而且还得是一定的工作单位里才发。
  村里很多人家里的锅坏了舍不得换只能找人去修补,除了舍不得钱之外,
还有一定原因就是没有工业票。
  这一头猪挣这么多,
要是一年养上三四头,四五头呢?
  那钱不更多?
  反正不管怎么说,
养猪都比出工要划算的多。而且农活真心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除了下暴雨不用出工,其他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两相一对比,
谁都知道选什么了。
  更别说谢意在养殖方面,还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
  所以不管是为了目前的两头即将生产的母猪,
还是未来长久的打算,这学着怎么给猪生产都是势在必得的一件事。
  不过这方面,朱娇娥和谢意想的又有点不一样。
  朱娇娥想的是,这段时间她想法子打听打听,看周围谁家有母猪,到时候摸好时间过去现场学习。
  可谢意想的更远,关于这些还是不够的。
  他想去买书,买那种专门教养殖的书。
  “这有专门教人养猪的书吗?”朱娇娥表示疑问。
  “肯定会有的!”谢意信誓旦旦的说。
  这个还真不是谢意毫无根据的说法。别看他来了这里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捡起过书本来,可每回谢兰谢梅两姐妹学习的时候,他都有多留意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个地方的知识比他原来的地方要丰富的多。学校里教得多,教得杂,可同样的,能学得也多。
  他那个地方都能有一些农书,没道理说这个地方没有。
  可去哪里买,还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朱娇娥让谢意别急,她改天去县城卖野物的时候,找那些看起来有知识有文化的老主顾们问一下。
  问了好几家,最后还真问到了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这人在朱娇娥这里买过不少的野物,也是认得好多年的老主顾了,所以人家才愿意跟她多说一些。
  那人说,“书我还真没见过这方面的,不过要是想学养猪的话,咱们县城的麒麟坳有一家养猪场,你倒是想办法可以过去看看。”
  这年头的猪场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建的,都是集体制,上头给创办的。比如说,朱家冲和谢家庄那边就没有所谓的猪场。
  朱娇娥得了消息,自然是欢欢喜喜的先谢过,完了还特上道的多送人一只斑鸡。
  一开始人还推迟几下,可朱娇娥执意要送,人也就只能收下了。
  不过别人也不白得她这一只斑鸡,本来只是顾着这么些年来熟客和商家的关系才多说上两句的,后面不知道怎么的,直接开口说了,“实话说,我家是有亲戚在猪场。你要是真想学,我帮你去说一下,看那边愿不愿意教你。”
  这下朱娇娥可真的是大喜过望了。不管事情成没成,这情她都领了。
  于是走的时候,又多丢了一只斑鸡放人家家里。
  那人看着被丢在地上的斑鸡和生怕他不肯收而拔腿就跑的朱娇娥,有点无奈,倒还真对这事上了心了。
  说实话,这人嘴里在猪场上班的亲戚其实是他的亲侄子,还是一个小管事的。因着侄子这份工作,别人缺猪肉什么的,他家就从来没缺过。
  和朱家搭上线不是为了猪肉,是为了朱家手里头逮来的那些野物。
  毕竟这猪肉一多,他也就没那么稀罕了。
  亲戚是实在亲戚,所以没等多久,朱娇娥再过去卖野物的时候就得到准确消息了。
  那人说一切都弄好了,让朱娇娥大后天下午过去,到猪场后直接报他侄子的名字就可以了。
  这一回,朱娇娥依旧十分上道。
  反正那人看好的两只斑鸡和一只肥兔子,朱娇娥一分钱都没有收。
  这么一来,那人反而对朱娇娥多了几分赞赏。
  东西什么的在其次,朱娇娥能有这份心会让他觉得这忙不白帮。于是朱娇娥在临走前,那人还把猪场的怎么走给说了一遍。
  得了消息的朱娇娥将手里的东西卖完了之后,立马就骑着自行车回来跟谢意说了这事。
  麒麟坳说起来离谢家庄距离还真的有点远。
  就算是骑着自行车,怕不也得骑上个两三个小时才行。这样一算的话,来回就得要五六个小时了。
  算上学习的时间,只怕一天的功夫就这么去了。
  小两口打定了主意是肯定要去的,所以这事还得跟家里其他人说一下。不为别的,就是他们大后天过去的时候,家里得有人看着四小只。
  看孩子的人选还得赵桂英来。
  儿子儿媳妇这是去干正事,赵桂英听完之后,立马就说了,“那成,大后天我去队里请一天假就是了。最近队里有点乱,假也好请,说一声就是了。”
  确切的说,人都不用特意去找队长请假了。只需要到出工的那天,点名的时候没人,队里就不记你工分就是了。
  真要说起来,现在队里管得可比以前松多了。确切的说,是人心开始浮躁了起来。
  因为有些村子在开春的时候偷偷搞事了。
  这回这事搞得有点大。
  据说某个大队的大队书记直接按人头分了任务下去,每家每户管一片田。只要到了交粮食的时候按一定份量把粮食交上去,多出来的就是你自个的。
  一开始,真瞒得好好的。而且因着多出来的粮食是自己的,大伙干得也带劲了。于是乎,粮食大丰收了!
  可无奈这里是农村。是农村的话,扯七扯八的亲戚就多。
  有一些人家家里,自个粮食多了,看着嫁出去的闺女家穷就忍不住想添点过去。
  这一回两回不打紧,次数多了,给的粮食也多了,自然就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要知道这些得了娘家帮衬的闺女是不会说出去这事的,可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谁家没有几个妯娌啊!
  就算是没有妯娌,这还有家公家婆呢!
  这住的地方都紧挨着一起,你家是个什么条件那都是清楚的很,你娘家是个什么条件人家照样也清楚的很!
  所以说,不露馅是不可能的。
  于是一个传一个的,周围几个村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大伙心里就不平衡了。
  凭什么呀!凭什么人家能这样干,我们就不行啊!
  眼下大队公社那边的好一些领导都在为着这事头疼呢!
  这个私下里干这事的村子,是真穷。山窝窝最里面的那一种,所以居住的村民都特别少。否则那村的大队书记想这么干,只怕也没这么顺利。
  毕竟人多麻烦事也多,怎么分好孬田地就是摆在最前面的大.麻烦。因着人少,这事相对也好解决的多。
  所以这才让他顺利的操作成功了。
  这事闹到现在的地步,反正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想处分他,可人家交上来的粮食比往年的还多还好。
  不处分他,只怕其他的村子立马就能有样学样的干起来。这样事情就真的闹大了。
  朱娇娥和谢意因着没出工,平日里也很少出去串门子和人聊家常,所以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事。
  一面听得静静有味的,一面还忍不住问,“那这事后头到底怎么解决啊!那大队书记被处分了吗?”
  小两口最关心的,其实还是后头这一句。那个私自干这事的大队书记,到底有没有被处分。
  别看这事貌似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可这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可多了。这代表某些事情,已经在悄悄的改变了。
  其实这种改变这两年早就在偷偷的开始了。
  谢意或许记忆不深,可朱娇娥却是清楚知道的。最严的那几年,就是去县城卖东西都是小心翼翼的。
  因为你随随便便碰上的一个人,一不小心人家就能偷着去把你给举报了。
  可这两年来,这种人还真逐渐的在减少了。甚至从去年起,有些人还能光明正大的卖一些自个家里的东西了。
  就朱娇娥所知道的,她这段时间每回去县城卖野物,总能碰到一些村民们担着担子到城里小巷子里面卖菜。
  这在以前,压根就不可能。
  谢意和朱娇娥都特别关系这事的后续,可眼下问赵桂英和谢卫国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啊!只隐约听说这事被报了上去,具体怎么办,还得等上头的通知。
  谢意听完,心里头隐约感觉自己摸到了一些东西。
  有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没有立即处理,本身就代表了某些态度的改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