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06

  可这事谢意能这么干吗?指定是不能的。他要真跟朱娇娥在家里休息,让赵桂英和谢卫国以及谢老头去地里干活收红薯,信不信别人背后指定戳他脊梁骨呢!就算没人说,谢意也过不去自个心里那道坎。
  尤其是这红薯地还是他自个家的,那就更不能干这事了。
  吓得谢意立马坐直了身子,苦着脸说,“那还是算了,明天我继续去地里干吧。”
  见谢意这样,刚说这话的赵桂英又心疼了。
  打小就因为谢意身体差,基本上都没干什么活。赵桂英也习惯了不让谢意去干活,哪怕后面娶了媳妇之后,身体一天天的变好了,可这习惯也养成了。
  吃饭的时候,谢意拿勺子挖着吃,赵桂英可都看在眼里了。如果比谁更心疼谢意的,那么赵桂英跟朱娇娥绝对是家里的头二号人物。
  赵桂英觉得,她自己能吃得消这地里的活,可却未必舍得谢意也跟着去吃这苦。
  好吧,这一回心疼谢意占了上风,赵桂英勉强同意了去村里请人的事。
  本身因着猪场那些粪水的事情,谢意在村子里的名声这大半年来就好了不少。更别提这一回去红薯地里干活,还给两块钱一天。
  赵桂英几乎没花上什么功夫,就喊到了五个年轻的小伙子。
  到底是人年轻,力气足。
  就谢意那些地,人家过来帮了三天忙,就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一车一车的红薯给运回来了不说,搁在地里的红薯藤人家也给绑成一摞一摞的堆在地里晾晒。
  只需要等到后面一晒干,到时候谢意花上点功夫直接装回家就行了。
  红薯也挖得仔细,没出现太多破皮的。这些不破皮的红薯到时候搁到地窖里,要是储存得当的话,留到明年七八月份都没问题的。
  到那时候,新红薯又出来了。
  不过结账给钱的时候,赵桂英还是小小的心疼了一把。
  五个小伙子一人两块钱一天,干了三天,一个人能分到六块钱。合在一起就是三十块钱了。
  给完钱的那天,赵桂英背着谢意和朱娇娥跟谢卫国嘀咕,“到底是小年轻的,手里没个成算,这么多钱说花就花出去了。”
  搁赵桂英的意思那就不该请人,自己一家人慢慢干,最多干上半个月,总能干得完吧。
  可这没等赵桂英心疼完这劲呢,那边谢意又有大动作了。
  他拿自个一块六分地,换了人家一块七分的地。
  明着看,谢意是赚了。一个六分,一个七分嘛。可这真不能这么算的啊!
  谢意换给别人的那块地可是一块上好的肥地,土质松软,种啥都成。可他换回来的那块地呢?是块黑地。
  其实黑地肥力也不差,可问题就在于它靠山。靠山的地方最喜欢长一种草,叫冬茅草。
  这草生命力极强,烧不死,挖不断。只要里头有一点根,来年它就能疯长。而且一长就是一大片的那一种。
  换地这事,谢意之前没顾得上跟赵桂英他们商量。等到赵桂英知道的时候,这地已经换完了。
  这不得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的赵桂英,一进门发现自家儿子正跟儿媳妇围在桌子旁算账。桌子上面,摞着一堆大团结。
  两口子头挨头靠在一起小声商量着,那边谢意手里头还拿着笔,时不时的在纸上写上点东西。
  赵桂英一看到这钱,倒是把来的目的给先抛开了,急匆匆的又跑到外头去,直到把院子门栓上之后方才重新进屋。
  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也真是的,在家里数钱好歹先把院门给栓上啊!”
  那么多的钱堆桌子上,要是这时候不小心来个人过来串门或是碾米什么的,不消一下午的功夫,指定满村子都知道他们在屋里数钱的事了。
  到底是年轻,连财不露白的道理都不知道。赵桂想到这,看着小两口就一个劲的摇着头,深觉自己对他们还得操不少心。
  不过这事吧,还真不能完全怪谢意和朱娇娥。
  自家大黄那么机灵,哪回家里来人了没提醒啊?只要不是自家人,哪怕熟得像齐六婶和周嫂子那样的过来了,大黄都得叫上几句。
  再说了,这不是刚把地换完么,小两口正在这里算一下家里的存款。
  现在大伙都还没把钱存到银行的意识。
  一个是银行在村里普及的并不多,再一个村民们大多也没这闲钱往银行里头去存啊!就算是谢意和朱娇娥,那也是今年手里头才有这么多钱的。
  大多的时候跟村里其他人一样,钱都是装在衣柜里。衣柜上面加把锁,平日里都是锁着的。钥匙藏在床底下的一双破鞋子里面,要用了从鞋子里把钥匙掏出来开柜拿钱就是了。
  至于这会谢意和朱娇娥在家里把钱拿出来盘算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打算修房子了。像拿好地跟人家换坏地的事,就是换来修房子用的。
  只要把这地换成是自家的了,到时候想修房子也只需要跟队里去申请报备一下就行了。
  这不,看到赵桂英过来了,便顺便把这事说了下。
  赵桂英听小两口这么一说,过了好一会才问他们,“你们这房子修了才多久啊,这么新,咋又要修了呢?”
  这话其实已经是讲得比较好听的了。按赵桂英听到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两个败家子哦,前头舍不得花力气去地里干活,还在村子里花钱请人来收红薯也就罢了。现在呢,这好好的新屋子修起来没两年,整个村里就属他们修的房子最好了。结果刚赚了点钱就瞎嘚瑟了,又想花钱修新房子了。”
  其实赵桂英这会恨不得对着小两口再吼上一句,“要是钱多的放在手里手痒痒,你倒是交到你妈手上啊!你妈我指定给你们好好的存着,一分钱都不动你们的。”
  不过好歹知道儿子儿媳妇已经分家出来另过了,就算是平日里还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这意义到底不一样了。这些话硬生生的让赵桂英给逼了回去,忍了许久才说了以上那么几句话。
  新换回来的地离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很近,不到两三百米的距离。谢意别的都不稀罕,就稀罕这地的位置。
  这地要是离得远了,平日里打理起猪圈来就有点不大方便。这要是离得太近了,多少会有点味道飘过来。
  哪怕是谢意特别讲究卫生,经常让齐六婶和周嫂子打扫猪圈。有的时候自己也会过去整理一下,再加上村民们又经常过来拉猪粪水,这才稍微好些。可即便是这样,天气一热,再吹点风过来,那股子味道就怎么也免不了带上一点了。
  尤其是眼下这猪有越养越多的趋势下。只怕到时候,这味道会更重了。
  而且许是养猪养多了,夏天的蚊子也多。大人还好,四小只皮肤嫩,一叮个包就特别显眼,大人看了也心疼。每天晚上睡觉前,谢意和朱娇娥都得仔仔细细的将蚊帐里的蚊子打得干干净净的,才敢让四小只进去睡。
  这换来的地有七分,七分地算下来的话,得有四五百平米了。拿来修房子住,是最好不过的了。
  至于现在住的这些房子也不会空置下去,白白浪费了。
  这些谢意和朱娇娥都划算好了。
  猪圈扩大的事情迟早要干,这回他们整就整大一点。那么紧挨着猪圈旁,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而且后头之前已经修了几间猪圈了。
  到时候合并到一起,后头再稍微修整一下,还有空余的地方都可以修成猪栏,底下也挖一排通道出来排粪水。
  不说多了,后院那点位置抛开厕所那屋,就已经有五间修好的猪栏,一间灶房了。灶房到时候整改完也能当猪栏用。
  而猪圈和屋子中间本来就隔着一块空地,这要是连到一起的话,又能修上几间猪栏出来。再加上后院空余的那点子地,反正七七八八加一起至少能多弄出个十几二十来间猪栏。
  一间猪栏能养上两头猪,便算是替谢意把猪栏不够用的问题给解决完了。
  至于前头住人的三间屋子可以不用动,当杂屋放东西,或是住人什么的,那都行。毕竟这猪场要是越整越大的话,晚上这边还是睡个人过去比较好。
  里面是这么计划好了的,外头更简单了。
  把现在屋子外头靠着猪圈那边的围墙给一拆,这些拆出来的土砖也不会浪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到时候在猪圈和现在住的房子外头再修一个大的围墙出来,彻底的将这边全给围了起来。这样安全上,便又多了几分。
  谢意说的这些事,都是正事。
  就算是赵桂英舍不得花钱出去,也说不出阻拦的话来了。
  只是到底舍不得惯了,赵桂英私下里还是觉得谢意和朱娇娥这胆子太大了点,摊子整得也太大了点。
  现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跟她说,“谢意现在这么能干,你这是要享福拉!”
  可他们是不知道啊,儿子儿媳妇能干归能干,也能挣钱。可会挣钱,也会花钱啊!这好不容易这兜里捂了点钱进来,估计都还没捂热乎呢,转头又得花出去了。
  到最后,口袋里面照旧是空落落的,啥也没有。
第78章
  谢意和朱娇娥可不知道赵桂英这会的心思。
  他们还年轻,
年轻人大多时候都有着一股子的冲劲。
  手里头的钱存在那里就只能存着,
只有拿出去折腾,才能折腾出更多的钱回来。
  几乎是地一换回来,
谢意转头就去找了大队书记。
  眼下地分了下来,等于说谢意是用自己的地修房子,队里对这种事基本上管得就没那么严格。
  那边一批准,
这边谢意就开始动工了。
  先弄的肯定是住房。
  换回来的地爱长冬茅草,这没关系。谢意多花了点钱请人过来使劲挖,将地基打深一点,
彻底将冬茅草的根都给整出来就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