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校对)第8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947

  只是在生产过程当中,完全按照他们设计的7纳米光刻机的输入的数据都是参照现实中的生产数据反应来进行的,包括这些光刻机所使用的程序等等都是这样。
  于是在无限制生产的过程当中,所能够爆发出来的问题自然不断的出现。
  整个光刻机设计小组立刻开始根据这些问题不断的开始调整自己的光刻机,很多设备都是使用的足够多才能够发现问题的。
  因为江彦海就在这个科研所的附近,二蛋调用数据的速度很慢,幻境模拟程序里面给出的结果也很快。
  仅仅两天多的时间,科研所光刻机设计小组所设计出来的7纳米光刻机的良品率从开始程序模拟的不到40%的良品率,极具提升到了90%!
  90%的良品率在现实中还有点低,像是一些代工企业的良品率至少在95%左右,甚至经过人员熟练,设备调整等方面可以达到98%。
  但是90%的良品率,尤其是国内一直都处于国际落后技术的芯片制造,已经极具生产价值了!
  之所以速度如此恐怖,还是因为在这里,他们发现任何问题,只要提出解决方案,光刻机生产线的调整不过就是输入几个数据,分分钟就可以完成。
  但是现实中,你至少要重新生产相关的零部件才行,这耽误的时间岂止是一点半点,而这里只需要更改数据,模拟的零配件瞬间就可以形成。
  90%的良品率,光刻机设计小组已经不准备继续进行设计了,主要是他们没有使用过这个程序,不知道这程序到底是否靠谱,但是这个程序传递回来的所有数据,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精准的。
  而他们之所以停下来的原因就只有一个,他们要按照这种最新改进,在现实中生产一台,然后在现实中实际测试!
  相对于光刻机设计小组的进度,芯片设计小组这边的进度自然是慢一点,毕竟芯片设计是从无到有的东西,而光刻机这东西更多的像是更新换代。
第1431章
举国关注
  实际上,关注科研所的不仅仅只是江彦海以及黎若白他们,还包括了上面的所有高层,以及知道部分盘古程序的人,不过盘古程序还没有对其他的研究所公开。
  目前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次的测试,整个科研所虽然是隶属于私人的,但是它也是国家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就像是华威的通信设备技术一样。
  并不是所有的顶尖技术都需要国企来掌握,即便是私人研究所进行这些先进方面的研究,也是可以得到国家专项资金扶持的。
  所以这一次的生产计划,国家直接专项资金拨款,然后交付给了相关的生产企业。
  另外就是,7纳米的芯片因为国内目前拥有自主设计产权的也就是华威的麒麟系列芯片,所以测试生产的芯片也是要人家华威公司授权的。
  另外还有几家芯片厂商也是得到了消息,不过他们倒是并不紧张,国内其实拥有设计14纳米,甚至14纳米以上的各种光刻机厂商还是挺多的,但是这些精度的芯片都只能生产一些工业芯片,其实没什么市场竞争力。
  更多的都是国内的一些企业在使用,在国际上竞争力并不太充足。
  不过如果国内真的有研究所具备设计7纳米的光刻机,那这玩意乐子可就大了。
  全世界都知道的一个事实,中国可以把任何高精尖的东西都给折腾出来,然后再将它们的价格弄成白菜价。
  世界顶级光刻机企业,真的就只有一家,完全就是垄断生产。
  那就是ASML半导体生产商,这家公司生产的光刻机占据了全球75%以上的份额,剩下的25%都是一些要求不高的芯片,并不需要顶尖光刻机自然就有了其他的企业。
  实际上,真正的高精尖的光刻机,都是他们出产的。
  但是ASML虽然是荷兰的企业,他们的光刻机是他们生产的吗?不!他们的光刻机虽然拥有着世界最高的精度,最高的生产效率,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光刻机里面的各个核心部件分别来自于世界上不同的顶尖强国。
  比如说德国提供世界顶尖的机械工业,顶级的蔡司镜头,美国提供最顶级的光源等等,一台顶尖的ASML光刻机中超过8000多个零件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而这些零件全部都最顶尖的。
  国内有没有能力生产。
  其实江彦海现在就可以回答,能!
  这个真不是吹的,随着对大秦的部分材料资源的不断开发,国内的新材料在快速增长,同样科技生产实力也在快速增长,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全工业体系的国家,这8000多个零件,国内都可以生产。
  当然,这8000多个零件你要在国内全部得到最顶尖的水平,那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不过这8000多个零件也并不是所有零件都是重要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像是光源,镜头这些,国内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剩下的那些零件可以进口,因为这些零件使用的地方有很多,其他国家也并不禁止,只是禁止光刻机最关键的零部件而已。
  而目前这些东西都可以生产了!
  所以当华威等企业知道这件事之后,在保密的同时,他们也都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像是华威,他们被美国卡过无数次脖子了!他们的芯片为什么采用自己的,不就是因为人家禁运,不给他们卖了吗?
  那没有办法,我自己只能研发自己的芯片了。
  但是芯片现在目前也都是代工,因为顶尖的光刻机ASML不卖中国。
  如果中国现在能够解决7纳米的光刻机,那么这意味着限制华威的一切都将消失!而且当国内可以生产的时候,那意味着ASML估计立刻就会将光刻机卖给中国,到时候显然国内的芯片产量会急剧上升。
  那么什么高通,intel之类的芯片设计厂商的日子也不会太过于好过了。
  至少华威已经在用自己的手机销量开始带动他们的芯片市场份额了,当有其他的厂商开始使用华威芯片的时候,那么高通这些公司就等着被抄后路吧。
  多少外国公司就是这么被折腾倒闭的。
  套用那句俗语,今天你对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说的就是这个。
  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市场支持的,即便是国内的部分国企制度可以让即便没有市场支持,也能研发生产一些产品,但是如果有市场支持,那自然是更好。
  比如说重工企业的振华等等,不就是这样吗?
  当然国内的几家光刻机制造商之所以不紧张,是因为科研所本身不具备光刻机制造实力,他们就算是研发出来,也会授权专利生产,到时候他们身为国内的企业,可以说大家都有机会。
  实际上,顶尖的光刻机企业在全世界容纳不了几家,甚至连两三家都很难容纳,如果国内起来了,ASML估计就要死了。
  当然也许欧美企业为了不反过来受制于中国,他们也许会花费巨额资金也要保住ASML这家企业,这就是西方所谓的民主,西方所谓的市场经济。
  说白了,他们每天扯淡的市场经济是指,当我对你贸易处于优势的时候,我就跟你市场经济,但是当我跟你贸易处于劣势的时候,那么就是各种贸易战,反垄断,信息安全等等各种套路都来了。
  你看,这就是他们的自由和民主,所以,斗争无处不在!
  一台7纳米光刻机的制造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国内这种新手,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的重新开始生产,而是在原本以前就设计生产出来的一台实验性质的光刻机更换部分关键零部件,以及更改部分控制程序等等。
  所以,整个进度大约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的,当这台光刻机开始试产的时候,此刻位于它工作的观察间里面,这里有超过20个人在这里等待。
  这20个人里面有来自于国内著名的华威,中心等几家重要的电子产品厂商的最高负责人,还有国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江彦海和黎若白并没有出现在这里,他们还不太适合曝光,他们在另外的房间里面,而这个房间里面不仅仅有他们,还有各位首长也在等待。
  至于科研所的那些研究人员,他们则是直接在机器的一线,不用在观察间。
第1432章
强悍
  “开始!”随着科研所研究小组白教授的有些颤抖的声音的命令,这台更改过后的光刻机立刻启动了制造流程,从中心这边借用过来的最优秀的工人立刻开始工作了起来。
  其实也用不了几个工人,毕竟只有一台而已。
  随着材料等方面不断的输入,整个光刻机的运作非常的流畅。
  “希望1号运行稳定,目前进度顺利。”
  “所有数据正常。”
  同时负责监控整个机器的研究所的人员都有一些语气激动的等待着,当漫长的生产时间过去,当第一枚芯片彻底完成最后的封装工艺的时候,整个操作间里面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第一片芯片生产成功!马上对芯片进行相关测试!”白教授的手和声音都有一些颤抖,但是他还是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正确的指令。
  芯片有专人去负责进行测试,因为芯片生产的是华威的麒麟系列芯片,所以它的测试工作很容易就展开。
  当一系列的测试不断进行的时候,一个个好消息也在不断的汇聚,而那些在工作间观看的来自于国内不同电子企业的老总们情绪也都是无比的激动起来!
  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总更是老泪纵横,因为他们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他们非常明白,中国人在芯片行业被卡了多少年!
  遥想上个世纪,工业的工业为了发展,一些应用在机床等方面的芯片一直受到国外的禁运,那个时候为了得到芯片,无数的人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购买像是日本企业的一些游戏机拆解里面的芯片给国内的重要军工企业使用!
  你能想象吗?!那个时候很多国内重要的军事武器,重要的机床等方面的一些芯片,是从人家售卖的游戏机里面拆解出来的!
  那样艰难的场面随着国家的努力发展,一步步的跨越过去了,但是在芯片的高精尖方面,国外从来都没有放松过!芯片说禁运就禁运,说不卖给你就不卖给你!
  尤其是一些服务器等方面的芯片,国内的超算很多为什么不得已采用国内设计的芯片,就是因为人家不卖了!
  为什么国内的超算芯片会进行战略储备,就是怕别人卡你脖子!明明知道这些芯片的电子产品在存放哪怕一年,都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有时候都不得不储备,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生产吗?!
  而现在,如果今天这个真的成功了,那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被卡脖子了!
  甚至等我们解决了问题的时候,老子要进行反倾销!
  不是卡脖子,不是挤牙膏,不是卖的贵吗?到时候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卖的贵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
  共和国的成长历程当中,不知道被国外卖了多少高价的设备,但是有时候,你不得不买!因为你不买,你就无法发展,你不发展,你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可以说,我们走到今天所经历的艰难和困苦,不是行业里面的人,真的很难体会。
  五六十岁那一批曾经搞国际重要设备贸易的那帮人,恐怕最能体会这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9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