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岁月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427


求月票啊!!!!!
月票啊!!!!
最后让红军部队对其中的一些阵地进行模拟进攻,一般来说,最刺激的就是这种进攻往往是实弹的。
单方对抗演习里,也有规模大小之分。
小的就是团建制甚至营监制这种。把配属的炮兵部队往前一派,占领炮阵地后,指挥班前出,进行侦查和标定,计算射击诸元后发往指挥部,指挥部下达射击命令给炮兵部队。
炮兵部队则一通操作,装订诸元,装填弹药,然后咣当咣当一通猛炸。
一般这种时候,首长就会拿着望远镜坐在远处的主席台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主席台的实现都极好,放在高地上,能大致看到整个小范围战场的攻击态势。
这时候其实就等同于考核,只不过是大型考核,考的是整个战术配合和协同,还有部队的训练成果。
在首长望远镜的视野中,刷成白色标记的“敌军阵地”在一连串腾起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如果是大型演习,还会触动空军配合,什么轰炸机、强击机或者战斗轰战机上去一顿轰炸,把目标的表面阵地炸成稀巴烂。
与此同时,工兵部队也没闲着。
针对敌军防御阵地前线的混合雷场,火箭扫雷车开始触动,嗖嗖地一通发射,敌军前沿阵地上的雷场顿时化为鸟有……(我故意写错的)
如果级别低的,没有工兵部队配合,那么就只能依靠步兵用最原始的“强行开辟通道”开打开突破口。
这种课目其实就是用绑着梯恩梯块的长木条,在自己战友的火力掩护之下冲到雷场边,一般两人一组,一路交替炸过去。
这种单方对抗演习,又优点,当然也有缺点。
优点是,这他娘可是实弹搞起。
有些训练好的一线部队搞起这种实弹对抗科目来说简直就是玩命。
前期火力准备还好说,到了后期进攻,步兵坐着装甲车冲锋至阵地前沿展开,然后火力压制敌军阵地,步兵就得端着枪哇哇叫地冲。
为了营造最逼真的战场环境,周围还会给你埋些低威力的药包,在步兵经过的时候时不时咣当一下炸得尘土飞扬。
步战车或者步兵组里的支援火力——当然就是机枪兵了,开始突突突不断射击阵地上的靶子,模拟火力压制。
而导演部还会设置一些地堡目标,要求步兵分队里的火箭筒射手或者迫击炮班将其进行实弹摧毁,考验这些班组的实际训练素质去到什么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后面的机枪兵都是老兵油子在控制,打超越射击打得那一个叫欢快,子弹嗖嗖从你周围和头顶飞过,那种仿佛在耳边炸开的声音令人胆寒,新兵蛋子心理素质如果不好,还真会吓尿裤子。
庄严从前在1师参加过这种单兵对抗,在4师甚至红箭大队也参加过这种对抗,只是规模不同。
在他的记忆中,这种实弹演习危险性是很大的。
曾几何时,庄严所在的班在进攻山头目标的时候,跳进了一条壕沟里,12.7MM口径的机枪子弹就从头顶飞过,曳光弹、燃烧弹嗖嗖地划破天空的宁静,打在前面的石头上啪啪作响,跳弹如同腾空的信号弹,冉冉升起又徐徐落下,掉在壕沟里,兵们狼狈躲闪,唯恐落在自己身上变烤猪。
还有一次是在红箭大队。一次迎外表演的时候发生了小失误——别以为特种兵就不失误,一名负责进攻的战友被重机枪误伤,直接被打断了胳膊。
单兵对抗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考核,而且组织也相对简单,因此成为不少一线部队每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得最多的演习。
既可以考核士兵的素质,也可以考核指挥员的战术运用。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红军对面的蓝军是死的。
都是一堆毫无生气,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碉堡、破车之类,即便导演组尽量模拟出数量、装备强度,不过那还是死的……
所以,面对一群死物,没有反抗能力的死物,进攻做得多漂亮都只能更像是纸上谈兵。
因此这种演习往往也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还原最顶尖的对手和最狡猾的敌人,对于打磨部队来说,仅仅是一种效果有限的手段。
而说到双方对抗,有是另一种形式。它同样有着优点和同样的明显的缺点。
()
第1205章
关于演习(2)
双方对抗模式就像这次庄严所在的4师和1师之间进行的这种两支部队之间进行的军事演习和对抗演练。
相比起之前的单方对抗演习模式,这种模式相对复杂一些。
至少在胜负决定上,多了一些变数。
像单方对抗,几乎是不存在输赢之间的问题。
你见过攻打一堆碉堡地堡破装甲车和由白石灰画成的圈圈还会输掉的红军吗?
当然不存在!
就算打偏了,没打好,或者战术运用得不够正确,上级导演组也只是会在演习后总结时候批评一下,指出错误,也不会判定红军失败。
只要演习时候没出错,没意外死亡,演习就是成功的——话是人说的嘛!红军犯错误多了,就说总结出了不少错误,暴露出问题,得到了升华;如果打得好,出错少或者没出错,当然就是皆大欢喜。
双方对抗性的演习存在变数。
就如庄严之前所在的1师,当时的G军区电子对抗部队配属到别的师,一起联合与1师进行对抗演习。
本身的目的有两个,一来检验新组建的电子对抗部队能力,二来检验当时还处于两栖作战部队建设阶段的1师对新装备的掌握和使用情况,还有他们的战斗力。
只是没想到,配发给1师的装备被当做了艺术品放在仓库里保存,成了门面,所以士兵对于新装备的掌握程度并不深,在演习中遭遇电磁干扰立马现形,让1师在这次对抗中直接输掉了比赛,成了笑柄。
不过,那也仅仅是因为当时G军区首长需要检验电子对抗团和1师。
而平时的大部队大单位之间对抗,通常是导演部弄一个本子,红军战术运动,蓝军战术运动什么的标记的清清楚楚,参演部队最多就是跑跑腿,然后百分之一百红军胜利。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很复杂。
其中一个有趣的原因在于,和平年代的时候,大家都相对宽容。
导演部也是由军官组成的,那也是人组成的。
这种双方对抗性演练,如果红方输掉了对抗演习,对于个人的前程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就如同一个士兵参加年度考核不及格,你说你还有机会当班长?还有机会进军校?
演习是对指挥员的考核,性质同等。
考砸了,指挥员的晋升和前程就会受到影响。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一个演习吗?输了有那么大事儿?
可惜,还真有。
那至少是你档案里记录的不那么光彩的一笔。
将来到晋升的时候,谁敢担保没人拿出来当做借口说事?
也正是处于这种考虑。
所以一般情况下,红军在演习中到最后都能够“大获全胜”,因为导演部本身就倾向于红军,在情报和部队配属上,红军都处于优势状态下。
那么蓝军呢?
蓝军无所谓啊!
因为在所有人的传统观念里,蓝军就是敌人,是坏人,是反方。
不然你怎么叫蓝军?
反正你是“敌人”,在演习里扮演的是“敌人”的角色,输了难道不应该?
难道你这蓝军坏蛋的角色,还敢赢?
因此,蓝军胜败无关紧要。
胜了,那是因为需要;输了,那是应该的,没人把这当回事,也不影响任何人的前程。
也正是因为如此,姜锦霖在C军军部开完会回来才会在车上发火。
他觉得自己是被拉去垫背了。
谁都自己的部队不是像宝贝疙瘩一样看待?
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手养大的孩子。
能承认不如别家的?
当然不行!
最后就是那种多方对抗的联合演习。
这种一般是总部亲自组织,跨军区、跨军种,声势浩大,往往人数都在十万人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