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岁月第6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7/1427


严肃知道他们俩都在听,于是继续道:“老兵最怕老。”
“女人才怕老。”苏卉开不装傻了,冷不丁冒出一句。
严肃激动地说道:“老兵也怕,他们不怕死,但是怕老。因为老了眼睛就花了,手脚就不灵活了,体能也下降了,老了就不可以像年轻的兵一样随便叼根烟都能轻松跑个五公里,不能十秒爬上楼顶,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种失落感,等你当上老兵了,别的新兵蛋子见了你都喊一声‘老兵’的时候,你在骄傲之余会感到心酸,说特么我老了?我真的老了?我真的没用了?”
苏卉开这回也不敢接话茬了。
三人默默往回走。
良久,庄严忽然说:“我爸从战场上回来那几年,无论春夏秋冬,只要闲下来就经常一个人跑到阳台上抽烟,一抽就是一个多小时。有回我好奇,悄悄摸到窗边偷看……”
“我爸对着一个相册在说话,那个相册里都是他战友的照片,他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说什么兄弟们你们比我好啊,你们永远都那么年轻,老比死更可怕……我当时有些懵。”
他看了一眼严肃道:“现在也许我明白了。”
闫明的事情,似乎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协同分组科目上,三个新兵蛋子和一个最高军衔的老兵组合成了训练场上一道扎眼的风景线。
预备队里的人开玩笑,说这一组是“年龄落差最大”奖项获得组,无论最后这个组能有几个人出国,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是赢了。
最老代表着体力上最弱,最嫩代表着经验上的不足。
没人对这个“年龄最大落差”组合报以任何希望。
虽然来自于G军区“红箭”大队的这个组合里有兵龄最短,但是枪法最好的庄严,有参加军内比武次数最多,军衔最高的闫明。
但是谁在乎?
预备队不是元老院,不是说你老你就牛。
在这里,摘下军衔之后,大家比的就是军事素质。
行,你出线;不行,你去门口的牌板上摘下你的编号牌,滚蛋!
庄严没想到自己这一次来总部预备队居然会有那么多的收获。
尽管现在还不知道最后能否出线,获得去T国的名额,但是至少这一趟没有白来。
就像遇到闫明,这才仅仅一个礼拜,居然将在“猎人”分队时手枪急速射这个出枪慢的老大难问题解决掉了。
不过,有收获,当然也有压力。
这种全军范围的选拔,来的都是牛人,自然就会有来自于其他部队精英的压力。
那个挂满号码牌的黑板就在值班岗旁边的墙上,在军容镜的右侧墙壁上。
从第一周小测之后,上面就开始出现空缺,然后空缺的位置越来越多。
每个礼拜都有人被淘汰出局。
原因各不一样。
有些是受伤自愿退出,有些是在测试里不及格,被老白毛毫不留情命令立即编码牌离开。
这种日子,反复又再让庄严回到过去的记忆里。
教导队头一个月,每天都有个别人坐着卡车离开,全队的学员都会静静地看。
在这里情况无比的一致。
每天早上出操之前是队员退训的时刻,那时候还没白天训练还没开始,所有队员会站在草坪上,看着被退训或者自愿退训的背着自己的背囊,从排房里走出来,然后和相熟的人拥抱,向老白毛那些教官们敬礼,之后勾着头,看不到表情,跳上车。
车厢门板咣铛一声扣上,蓬顶上的伪装网档住了光线,里面昏暗而且模糊不清。
离开的人都不愿意坐出来,而是钻到最里面,将自己藏在一片模糊中,在营区清晨广播里播放的各种革命歌曲中默然里去。
庄严每天起床后都要站在编号牌前定定地站一阵子,呆呆看着上面的编号。
少了谁,认识谁,谁走了,谁自愿退了,哪个部队的……
庄严一点点在数,一点点在记。
在这个残酷的淘汰中给自己打气。
加油!
士兵!
军官们是否出线,谁出线,似乎和庄严无关。
队里起初来了180号人,其中40人是士兵身份,含士官37人,说起上等兵,那就只有庄严、严肃、苏卉开这三根苗。
第一个礼拜走了12个。
其中2个士官。
庄严给自己找了个对手。
他觉得应该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像跑武装越野,给自己找个参照物,就像在漆黑的大海上给自己找个灯塔。
有超越的目标,人才有足够的动力
而他找的人,是整个士兵队伍里最强大的一个——B军区“神剑”大队一级士官,俞群超。
俞群超这个名字,在B军区的特种部队圈子里响当当,是《战歌报》上的常客。
按说一级士官的兵龄并不比庄严长多少,后来庄严听说了,比自己多当了两年兵。
世上有一种人,天生就适合当兵。
而俞群超就是这种人。
————————————————————————————————
第四更。
待会我回头检查错字,各位如果不嫌烦,多刷一次。
另:老规矩,求月票!不给月票我就拿弹弓打你们家玻璃!
()
第693章
“北枪王”俞群超
几乎每个军区都有自己的标杆。
军官有,士兵也有。
总部有官方报纸和杂志,大区军报有记者,下面集团军、师、团有宣传干事,甚至营部都有通讯员。
那么多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宣传的人员,总不能闲着没事干。
还有各级政治主官,上至政委下至指导员,发掘典型不光是自己的政绩,也是对下属官兵的一种褒奖和肯定。
能树起典型,至少这个兵又或者这个军官未来的档案里会多一份嘉奖令或者立功材料。
树立典型,激励人心的事在每一个时代都不过时。
俞群超,就是B军区树立起的一个士兵典型。
有时候,当典型要有运气。
不是没有好兵,而是有些好兵就像藏在沙子里的金,得有人慢慢细心筛,再有机会在阳光下闪光。
俞群超不光训练好,运气也好。
俞群超和庄严的经历不一样。
庄严是从野战部队挑进特种部队的尖子,而俞群超则是直接从军区新兵预备队里挑进“神剑”里头。
当时的军报上把俞群超的事迹写得十分传奇。
没错。
从入伍新兵下连后就一直很传奇。
特大的成员有集中招募方法,要么是从军区新兵预备队里选,要么从野战部队招,要么就是地方特招,地方特招一般必须有特殊的才能。
俞群超入伍的时候在B军区预备队,一般来说,这种预备队里只有小部分能够达到进入各大区特种部队的条件,大部分还是被淘汰掉,分到其他各部队去。
他的个头上比较吃亏,只有一米七。PLA特种部队虽然没有明确的入选限制条件,但大多数的特大要求身高普遍都在175CM以上,这一点是考虑到像特种部队这种单位,很多时候要出国交流,太矮了在对抗上会很吃亏。
所以最初的时候,俞群超差点被淘汰掉。
但是他和庄严一样,在射击方面有着极其出色的天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7/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