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大宗师(校对)第1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2/2265

  “我开的公司不一样,坚决不给人送礼的机会,市场不热门的产品我不销,价格最多只卖市场价格的八成、七成,他们想高价买都不卖的。”
  “那你能挣个西瓜,亏到姥姥家去了。”
  听了徐直的话,赵牧总算松下了一颗心。
  不是吃拿卡要,不是明张目胆让人送礼就好。
  售价只有正常市场价格的七八成,这大概是想处理一些以往获得的遗迹物品了。
  这应该少有涉及交换交易,完全没问题。
  大伙儿都巴不得有这种提供实惠的好心人出现。
  “热销的产品就那么多,你这公司经营的范围有限,价格也需要严格按市场价格来。”
  赵牧思索了一会,最终同意了徐直这个申请。
  他找了书记官,将诸多条例附加了上去。
  “徐记二手道具有限责任公司”
  最近大佬们都很关照徐直,直接剥夺了他定义名字的权利。
  不过公司能挣钱就行,徐直也不在乎了。
  这个遗迹道具的销售范围囊括了徐直最为关心的金币,也包括了遗迹武具,特异能力道具。
  但凡通过鉴定认证,符合热销的标准,徐直都可以按市场价售卖。
  虽然特殊税率高达20%,但徐直很满意这家公司。
  至少能让他过渡掉巡查司任职的这段时间。
  毕竟他的钱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成本和利润不成比率。
  别说税率20%,再稍微高一些他也能接受。
  他售卖涉及的数量过于巨大,涉及洞天开启时间,拿取,元素界保存,长期售卖,交托于谁都不合适。
  与其藏藏掖掖,导致遭人猜忌,还不如他自己明着来。
  离邢煌遗迹开启仅仅只剩下九个月,那是一次时间颇长的遗迹旅行,在此之前,徐直需要将障碍清除,完成工作上的事情。
  他看了看递交上来的文件。
  如今三代通讯宣传的步骤已经走了到尾声,顾长英那边首批和第二批次的通讯器和基站亦是顺利完工,正在进行第三批次的生产。
  卢胜安甚至都前来找过徐直两次,只是徐直被拿去做研究,这事情就拖延了一番。
  通讯的宣传更是让湘北充满了火药味。
  “开启发泄的口子吧。”
  渡过了前期的准备,正式进入到生产期,设备的生产速度迅速提升。
  顾长英宗师阶实力要略差,但他的精算极为厉害,成本、价格、质量、生产速度的快慢控制的恰到好处。
  他们此次甚至有数个行省的生产企业多方协助,又有科研院支持,让完工处于让人满意的进度内。
  现在便能做一定的铺设,由望京开始,不断辐射到其他城市和地区。
  徐直提及的发泄口子便是推广三代通讯,无论身处湘北省何地,都能让普通人直接通讯。
  遭遇到不公,可以直接通讯到更高层的部门。
  伴随着他这次推广,徐直亦公布了诸多部门联系方式。
  这能让普通人看到希望,也能让大部分人被审讯过的人员甩脱掉麻烦。
  三代通讯中唯一受损是通讯商,也是不得不让其受损的一个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红利期,也有面临尾声的一天。
  铺垫这么久,若通讯商们反弹,此前那两波相互对立的人大概率将通讯商当成出气筒。
  “如果民智能分辨清楚是非,这要少兜多少圈子。”
  慢慢的铺设,直到徐直揭晓最后一步的通讯推广,樊铁心才知道巡查司最近疯狂引战的目的是什么。
  但这很明显涉及了高层的博弈,是他不应该去盘根究底的问题。
  樊铁心很识趣的没有过问,只办事。
  “您不在的这些天,那个毛琦善和京都的几位通讯大佬争议过好几次。”
  “他们说的咱们也听不明白,似乎是涉及通讯的学术之争,理念有所不同。”
  看着徐直取出很早以前就定下的通讯推广计划,樊铁心忽地记起一件事来,随口报了上来。
  “三代通讯已成定局,哪还有什么理念的不同。”
  毛琦善是他埋在群英荟萃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一颗棋子,用来制衡科研院调派的那几位。
  出现唱反调也正常,毕竟他和拓孤鸿商讨厚土玄经有时也会陷入争议。
  但修炼的大方向不会变。
  三代通讯也是如此。
  或许涉及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部分。
  毕竟毛琦善这人是过分强调安全度的一个人。
第1717章
定量、变量、套餐
  “他们的争议源于一个‘定量’,一个‘变量’。”
  群英荟萃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监控文件送到望京,徐直等人也能查看到毛琦善等人的纷争。
  “定量是写入系统的死参数,一旦注入则不可更改,而变量则允许升级、维护、存在可修改与操作。”
  “毛琦善想将这数处程序作为定量,阻止可能产生的漏洞。”
  “京都这四位通讯专家则坚持使用变量与控制台配合,留待通讯的进一步更新。”
  巡查司没有通讯研究员,但有负责通讯工程的人员,难以做出研究,看懂,弄明白这其中的争论却并不成问题。
  “他们谁更有理?”徐直问道。
  “难以做出定论,一旦采用毛琦善的意见,涉及通讯速度、效率、安全等性能的提升和维护,只有走替换设备一途,损耗极大,而且这类通讯设备经历的时间越长,堆积通讯垃圾碎片是必然,速度会越来越慢。”
  “而采用京都那四位通讯专家的处理手段,则可避免经济的损耗,只需要通过程序升级就能完成更新和维护,但可能遗留下漏洞,给人钻空子。”
  徐直没想到这其中还真的涉及了理念之争。
  在一定程度上,这更像是开源系统和闭源系统的争议。
  若仅仅针对苦教,采用定量显然更为合适,而若是涉及民生,成本,减少社会矛盾,变量又是必须。
  “我不管这破事,只要能搭建完成,再怎么说三代通讯也会比二代好。”
  才忙乎完徐记二手道具有限责任公司,徐直又抛出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赵牧觉得脑壳疼,明白了前因后果。
  他当然想的定量,这会直接限制死苦教,但这是科研院、辅国、尊上、卢胜安等人才能插手的事情,赵牧不想做建议。
  决定了定量,通讯的费用最终会摊分到使用者身上。
  这是一个新事物,涉及十几亿人口通讯的使用,更有后续可能开发的平台,程序等。
  在没有进行全国通网之前,谁也不清楚定量的程序会产生多少通讯碎片垃圾,设备的替换时长需要多久。
  将三代通讯铺设开就要闹的一穷二白,若是坏的太快,维护又跟不上,到时只怕还不如二代通讯了。
  “科技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宋仲恺悠悠地回道:“但我们对苦教的忌惮岂会到如此的地步?若是使用定量,都不需要他们折腾到我们,我们就会自乱了阵脚。”
  “当然是定义成变量。”
  最终决定理念之争结果的是宋仲恺,这和目前生产的通讯设备一样,先后生存的两批设备并不需要返工。
  所有通讯设备都采用了最高科研院综合的技术,作为分区的通讯研究所所长,毛琦善也只能表达意见,但改变不了任何的结果。
  这个结果或许在最高科研院派遣人员过来时便已经注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2/2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