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太快怎么办(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1252

  杜炎更是出声道:“四个一字,道尽凄凉。好一首独游,好一个温良。这么一对比,我原本精心准备的这首诗,却是有点拿不出手了。”
  温良拱了拱手:“社长不必谦虚,温良比起您来可不止差了一个层次。”
  杜炎哈哈大笑。
  接下来,又有好几人站起来念了自己所写的诗词。
  水平有高有低。
  很快,时间就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仿佛大家有了默契一般,船舱里二十多人全都将目光看向王桓。
  杜炎笑眯眯道:“王桓,我们这么多人都已经献丑了,要不,现在你来吟诗一首?也让我们看看你的才华。”
  终于到今晚的正题了。
  船舱里所有人精神一振。
  七七直播间的弹幕明显减少,大家紧盯着屏幕。
  至于岸边的粉丝跟媒体记者,更是竖起耳朵,想听清王桓接下来到底该如何应对。
  船舱里二十多名山水诗词社的成员齐刷刷站了起来,一个个目光锐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势,朝王桓压迫过去。
  这是刚才他们念完十多首诗词自带的气势。
  也是出于自己的自信。
  他们相信在这样的压力下,区区一个戏子,怕是会吓得连话都说不顺畅。
  还写诗?回家吃奶去吧!
  然而,下一刻,他们瞪大了眼睛。
  在他们二十多人的气势下,进入船舱后就一直站着的王桓反而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露出淡淡的微笑:“轮到我了是吗?正好我也想好了一首诗,此诗名为《琵琶行》,还请各位赐教。”
  
第一百六十七章
琵琶行,惊天下
  哟?
  还真想好了一首诗?
  山水诗词社的成员彼此对视一眼,均露出嘲讽之色。
  他们露出看戏的神色,想看一下王桓到底能够写出一首什么玩意儿。
  或许等下,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首贻笑大方的诗。
  啧啧。
  想想还有点期待呢。
  至于七七直播间,网友们一片哗然。
  “桓哥真写了一首诗?”
  “我没听错吧?会不会是打油诗呀?”
  “我估计桓哥的诗是这样的:七日复七日,七日何其多,七七想七日,桓哥说太多……”
  “我操,楼上的你狠,劳资在喝水,见到你的话瞬间笑喷了,你赔我键盘。”
  “惊现大婶!拍照留念!”
  “这车开的,车速得有二百八了吧?”
  “年度诗词大赛冠军诞生了,他就是这位名叫‘燃烧的胸毛’的沙雕网友。”
  “……”
  这时候,画面中,只见王桓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这首琵琶行,写的是浔阳江夜的故事。因为此刻的画面,让我回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民间传说。心有所感,所以就作成了下面的这首诗。请大家倾听。”
  浔阳江?
  是哪里?
  船舱里的众人面面相觑,因为他们根本没听过这个地名。
  正当大家脸色有些难堪的时候,温良低声道:“我记起来了,是赣省的一条小支流,不知道王桓从哪里听说的。”
  杜炎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认为王桓在故弄玄虚,真以为搞出一个大家没听过的地名就可以唬住我们了?
  开什么玩笑!
  谁都不是吓大的。
  王桓的目光透过船舱,看向船头弹琵琶的女子,目光幽幽。
  片刻后,他才开口吟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一句诗词见高低。
  听到“浔阳江头夜送客”的时候,杜炎心中是鄙夷的,果然是一首毫无营养的诗。但是当第二句“枫叶荻花秋瑟瑟”从王桓嘴里念出来时,他的脸色便有些挂不住了。
  至少,他自己写不出这样的诗来。
  这个王桓,难道真的有真本事?
  他不就是一唱歌的戏子吗?
  杜炎心中惊疑不定。
  与此同时,船舱里其他山水诗词社的成员表情也变得十分精彩。
  为了担心某些网友听不懂,所以鲸鱼直播平台为了今晚的直播,特意请来了两名在古诗词上专业程度很高的学者,在直播间做同步翻译。
  他们第一时间将王桓的诗打成了文字。
  于是,见到直播间的诗后,和山水诗词社成员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网友们直接炸翻天了。
  “这真的是桓哥写的诗?”
  “妈妈问我为什么天天跪着看电脑。”
  “作为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一枚,小生在此说句中肯的话,桓哥诗词功底绝对强悍的一逼。”
  “吓傻了,我以为自己又回到了高中课堂上,那种学霸在讲台上背课文的错觉。”
  “别吵了,快听……”
  王桓依然在念着诗。
  大家这才发现王桓写的这首诗,好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句,也不是八句。
  而是很长很长。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当王桓十多句的时候,有专业人士站出来解析了。
  “是乐府诗!乐府诗一般都是长篇,语言朴实自然,押韵灵活,看似通俗易懂,但是要写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王桓现在创作的这首乐府诗,朗朗上口,意境随之而出,显然是乐府诗中的上品,可惜还达不到佳品的地步,因为并没有让人十分惊艳的句……”这名专业人士的分析戛然而止。
  因为他听到了一句话。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个抱着琵琶却羞答答的歌女跃然眼前,画面感扑面而来,带着强烈的既视感。
  这名专业人士直接惊呆了。
  就这一句诗,就足以流传后世。
  “点睛之笔,点睛之笔啊。”他摇头惊叹。
  再看船舱里山水诗词社的成员,一幅目瞪口呆的表情。一个个仿佛见了鬼一般,看着正坐在船舱中央朗诵着诗词的王桓。
  怎么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12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