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太快怎么办(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1252

  大家一看,呆了。
  和所有人猜测的不一样。
  一首诗只有四句,另一首诗也只有五句。
  两首诗居然都是一样的短小。
  这下彻底杜绝了大家从时间上来猜测是谁写的诗这一个问题。
  田禾等三人松了口气:“老赵好运气。”
  主持人思思微笑道:“现在两位老师的诗已经随机展现在大屏幕上。它们分别是绿色背景的《秋泉》和蓝色背景的《断章》。支持《秋泉》的观众可以发送1到我们节目或者在相关投票渠道按下1的按钮进行投票。支持《断章》的观众则发送2或者按下2的投票按钮。现在投票正式开始,时间同样为十分钟。”
  《秋泉》,写的是在秋天山野间的一泓泉水,读起来似乎还不错。
  不过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第二首诗给吸引住了。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诗可以啊。”
  “好有哲理的诗。”
  “我去,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越品越觉得意味无穷。”
  “看似写风景,实则表达了人生哲理。”
  “厉害了,到底是谁写的?”
  田禾赞叹:“好诗,这是一刹那的意境完美表现,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绝对写不出来。”
  杨远升点头:“应该是老赵写的,文字简短,但熔铸了浓烈的哲学思辨意识。我了解老赵,就是他的诗歌风格。”
  方有文:“绝对是老赵的诗,应该是他灵感迸发了,妙!妙哇!”
  田禾:“我们也有投票权,那就支持老赵几票吧。”
  “好!”
  三人一致决定将票投给《断章》。
  随着大家的议论声。
  两首诗的投票数开始增长。
  十分钟后投票数出炉。
  《秋泉》,89.8万票。
  《断章》,360.5万票。
  因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两首诗的投票数都比刚才提高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王桓的粉丝效应,这一次,两首诗的投票比例差距并没有刚才那么大,不过它们之间相差的投票数依然大的惊人。
  很明显,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断章》要比《秋泉》好。
  至于一些不懂诗歌的,就只能凭感觉胡乱投票了。
  主持人思思示意王桓跟赵泽源摘下耳罩:“两位老师,现在投票数已经结束了,你们可以转过头看一下大屏幕上的投票数。”
  两人早就等待着这一刻了,同时转过头。
  王桓只是看了一眼,再次转过身来,面色一如既往的平静。
  而赵泽源,却一下僵住,双手微微颤抖。
  田禾以为他是太过激动,拿起话筒笑道:“老赵,《断章》应该是你写的吧?也只有你才能写出如此有哲理的诗歌。厉害啊!我和老杨、老方三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都投了《断章》的票。哈哈。果然,没有了粉丝的支援,你的水平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这才是老赵你应得的票数嘛。”
  句句扎心!
  赵泽源这次不是双手颤抖,而是浑身开始颤抖。
  我谢谢您三位了啊!
  都投了《断章》的票?
  还一眼就看了出来?
  我……*&*%*%*%¥!
  赵泽源差点气死。
  这时候,主持人思思微笑道:“好的,现在请工作人员将两首诗的作者显示出来。”
  《秋泉》,作者:赵泽源。
  《断章》,作者:王桓。
  田禾的笑容一下僵住。
  
第三百九十七章
继续斗诗,刁钻的题目
  这……这怎么……
  怎么可能《断章》是王桓写的诗?
  田禾登时傻眼。
  他看向阴沉着脸走下来回到了评委席的赵泽源,欲言又止。
  完了,这下将老赵得罪惨了。
  啪啪打脸啊。
  “老赵……我们真的以为……这个……那个……”
  杨远升和方有文咽了咽口水,想解释一下,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如何解释这个误会。可是这也不怪他们啊,谁知道王桓那家伙,屁大的年纪能够写出如此有哲理性的诗?
  守在直播间看节目的观众,差点笑喷。
  “哈哈哈,我快笑傻了。”
  “田禾神助攻。”
  “三人都投了《断章》一票,乐死我了。”
  “这样的猪队友,我果然喜闻乐见。”
  “桓哥厉害了,怎么想出《断章》这首诗的,大爱。”
  “怎么滴?这次四个老家伙没话说了吧?”
  “……”
  主持人思思微笑着道:“通过投票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的交流赛,是王老师的《断章》获得了胜利,恭喜王老师。那么按照规则,请问一下其他三位老师,接下来谁上台跟王老师进行第二场交流赛呢?”
  在原本的流程里,作为主持人,她还需要简单地将双方的诗歌做一番对比,但是这次双方的投票差距实在太大,而且赵泽源脸色阴沉,为了不让赵泽源积压的怒火爆发,思思自己做主跳过了鉴赏诗歌的环节,直接进入了下一轮交流赛。
  田禾看了一眼赵泽源,站起来开口道:
  “第二场,我来吧。”
  思思笑道:“那好的,现在确定第二场诗歌交流赛。就在田老师和王老师之间展开。现在有请田老师出题。”
  这里同样有规则漏洞。
  那就是早就知道自己有出题权的田禾,心中或许早就想好了题目和相对应的现代诗,就算没想好,他也比王桓多出了将近半小时的思考时间。不过既然王桓没有提出异议,大家便默契地忽略了这个问题。
  曲明风冷哼一声:“脸皮比我想象的还厚。”
  万希文道:“王桓这小子依然气定神闲,估计心中早有对策。”
  曲明风点头:“应该是,看着吧。”
  现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12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