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太快怎么办(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1252

  “说的在理。”
  “没错,就是这样。”
  “坐等今晚王桓扑街。”
  “……”
  ……
  当王桓转发微博后,他的手机就开始被打爆了。
  七七第一个打了进来:“学长,你真的没事吧?”
  王桓笑道:“只是路堵了而已,过两天路通了就可以回去。”
  七七眨了眨眼眼睛:“学长,我觉得我应该可以想到办法,让你回来。”
  “什么办法?”
  王桓声音变大,心跳的厉害。如果能够赶回魔都那是更好不过。
  七七嘻嘻道:“我租一架直升机去接你呀。”
  “……”王桓咽了咽口水。
  小富婆继续道:“反正没多少钱,一小时也就是三四十万而已,只要将你载出困地,接到西宁机场就行。”
  旁边的吕明军严肃道:“行不通。”
  “为什么行不通?”
  王桓下意识问道,但是下一刻感觉不对劲。我操,劳资没用免提打电话,你他妈的也能够听得到?那以前我打电话不是都被你听去了?
  微不可查远离了这家伙几步,才听到吕明军道:“这几天天气变幻莫测,暴风雪极有可能再来,直升机在这样的天气升空,等于找死。谁敢接这个生意?”
  “……”
  王桓将吕明军的话告诉了七七。
  小妮子眼珠子一转,又道:“要不我再租一队推土机过去?让它们一边铲冰一边出发,只不过这样速度可能慢了点……嗯,不知道哪里有退役的坦克出租,那铁疙瘩几十吨重,又是履带,肯定防滑。”
  王桓觉得头一阵大,他揉了揉眉心:“七七,不用多想了。好了,我挂了。”
  他觉得再让七七说下去,这丫头能够将他塞炮膛里,然后一炮打回去。
  刚挂断电话,下一个人又打了进来。
  接下来他的手机铃声就没停过。
  “邓哥,没事的,我就是遭遇了暴风雪而已。”
  “华哥,谢谢关心啊,过两天我就可以回去了。”
  “高泽雨,谢……什么?你丫的说这么好玩的事情,我没带你过来,你要和我绝交?绝交是什么体位?”
  “菲姐,不必担心。晚上我的比赛就算是最后一名,也没有被淘汰的危险。”
  “……”
  一个个朋友全都打来了电话。
  让王桓心里暖洋洋的。
  直到中午时分,手机才渐渐安静下来。
  这时候,王桓开始干正事。
  他重新登上了微博,然后将老杨昨天晚上说的故事编辑成了一篇文章。
  “因为拍摄《舌尖》,来到了西海之畔。却意外遭遇了暴风雪,不得不借宿老杨家,晚上的时候,听老杨说了一个故事,故事很悲伤,也很美……”
  最后,他写了一个标题:“流传在西海的爱情故事。”
  点击发送。
  
第四百八十九章
kayla亮相,惊艳全场
  同时,王桓也将这个故事,发到了斗音上面。
  在发送完毕后。
  刚才还热烈议论着《我是歌手》的网友们,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完全不知道王桓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毒王发文,大家避退。”
  “咋滴?王桓你又要干啥?”
  “每次王桓发长篇微博,都没什么好事。”
  “西海是哪里?我只知道东海、南海。”
  “西海就是西边的海洋,全称大西洋,你个没文化的。”
  “……”
  不过大家还是点开了王桓发布的长篇博文,阅读这个“流传在西海的爱情故事”。
  文字很朴实,并没有任何辞藻修饰,仿佛有一个人在轻轻叙说着一件真实发生的往事,让网友们安安静静看了下去。
  故事不长,只有几百字。
  但是当大家看完后,却发现自己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好凄美的爱情故事。”
  “好感动……”
  “天哪,桓哥说的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我觉得是真的,因为桓哥说的太真实了。”
  “不太可能吧?看这篇微博我就流眼泪了,如果是真的,一想到那个女孩以后一直痴痴守候在西海旁边,等待着男孩到来的画面,我就想哭。”
  “是真的,一个月前我去青海湖旅游,当地导游就给我说了这个故事。是多年前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天哪。”
  “……”
  可是大家议论归议论,但每个人都不知道王桓为什么会发这个故事。而且还是在《我是歌手》开播前夕发。
  在这个时候,王桓再次发文了:“我被老杨的故事感动,尤其是当自己站在被冰雪环抱的青海湖旁边时,回想起那对情侣的凄美爱情,这种感伤真的难以言喻。在征求了老杨他们的意见后,为了缅怀那对情侣,我写了一首歌,同时我也准备将这首歌在今天晚上《我是歌手》的比赛中唱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够永远记住他们。”
  直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王桓为什么要发刚才的那个爱情故事。
  评论瞬间爆炸。
  “原来是这样。”
  “呜呜,我看故事就够感动了,桓哥又将它写成了歌,不会又是一首催泪歌曲吧?”
  “纸巾已经准备好了,坐等新歌。”
  “首先,新歌排除摇滚……”
  “可是桓哥在那里唱歌,没有舞台音效,没有伴奏乐队,什么都没有……能够在《我是歌手》上夺得好名次吗?”
  “楼上的,桓哥曾经说过:他唱歌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唱给需要的人听。好歌是不分场合的。”
  “……”
  ……
  为了晚上的比赛。
  王桓花费了三百万声望,将胡琴的技能提升到了专家级。
  当他拉动琴弦的时候,老杨眼睛亮了:“王小领导,你拉的真好听。我在青海湖畔拉了一辈子胡琴,都比不上你。”
  王桓笑道:“杨大爷您太谦虚了。对了,您也会吹海螺?”
  老杨点点头:“吹得一般般,赶不上胡琴。海螺还是我年轻的时候,一个来这里云游的旅客教会我的。后来我发现坐在青海湖边吹海螺,那种感觉很好,便喜欢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12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