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847

  而如今,六丁六甲的常备舰队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一京四省之地皆有三队——这么说起来,南洋军府倒成了那个腿短的家伙,南洋军府还是只有一队六丁六甲,而且还有三艘借调在日本陈八智麾下。
  没有办法,南洋军府的兵力太少,六丁六甲是千料战船,在经常海战的南洋,一艘丁甲舰便有两艘五百料、十艘二百料战场护佑左右,通常还有六艘或更多的四百料大福作为粮船。
  一队六丁六甲编队,满载拥有一万两千人的运力,南洋范围直属南洋军府的只有一万一千二百,这还算上了南洋卫,但南洋卫有南洋卫的船,其他宗藩军在发兵时则使用本国船舰——毕竟他们从陈沐手上买走的船也不能放着生锈不是。
  更别说需要的时候借调两广船舰,南洋军府本身没有更多的人去乘船。
  大沽口要塞外,百十个南洋旗军正布设营帐,陈沐还在马背上便认出一本正经地在营地发号施令的是付元,紧跟着似乎是听到了马蹄声,吕宋南卫指挥使转过头撒丫奔上官道迎接,健步如飞地让气氛变得狗腿起来。
  “帅爷!”
  陈沐微微皱眉,对付元打了个招呼,转手向岸边遥指,道:“舰队是怎么回事,那不是京运。”
  付元听到陈沐这没头没尾的话,甚至连愣神都没有,显然是早有汇报的准备,笑道:“自大帅北山述职,军府事由高公、白帅、陈帅三人代行,去年日本的战事小八爷打得急,这是开年向五岛输送的辎重。”
  他口中的陈是陈璘的陈。
  “那怎么就你上岸了,那些船做什么?”
  那是六支舰队,别管高拱还是陈璘都不可能单让付元押运,单单军兵保持战力至少三千。
  紧跟着就听付元说道:“我的船坏了,上岸休整,别人在天津港补给水粮明日就启程,军法不让靠岸。”
  陈沐看他面色有异,觉得像是有事要说,付元朝要塞望了一眼,赶忙说道:“两广总督殷公来京述职,在里面等着帅爷呢。”
  这下,陈沐明白了,是殷正茂也回京述职了,不过这个时间述职,很耐人寻味。
  陈沐也没再跟付元多说,估计他是带着南洋的私事要来跟自己说,等见完殷正茂再细说也不吃,便朝付元点点头向要塞中走去。
  大沽口要塞不大,还比不上个小卫城,穿过校场便能一眼望到百户衙门堂上军兵立在侍候,年过六旬的两广总督殷正茂坐在左位端着茶碗皱眉一言不发,头戴乌纱身着绯袍甚为严肃,当他余光见到有人穿过校场,朝这边望了一眼,起身抻起手臂收敛官袍,快步走出衙门。
  “下官西洋大臣殷正茂,拜见北洋重臣陈公!”
  陈沐这边刚加快脚步想要过去行礼,殷正茂来这一出作势拜倒,而是陈沐相信他要不跑两步就真拜下来,可将他吓得不轻,连忙上前拦住。
  “殷公不要折煞晚辈,我可不单单是您后辈,您还是我老上司,没来迎接已是罪过了!”
  说实话他不太喜欢殷正茂,而且在殷正茂任两广总督这些年他北上南下,跟两广牵扯不深,除了日常逢年过节派人给府上送些东西外,没有更多交往。
  要说做两广总督,殷正茂做的比其前任张翰好上太多了,这是个老将,陈沐不愿跟他多接触的原因一在风评不好、二来殷正茂关系太硬,自到两广之后就是二地长官的冷面模样,让陈沐不太敢往上凑,万一得罪了,他又惹不起人家。
  在殷正茂上任两广总督的那些年,高拱正得势,他任总督两广也是高拱的命令;但要说关系近,他跟张居正更近——俩人同年进士。
  当然了,俩人儿区别在于,嘉靖二十六年登科录里,算上状元榜眼探花,张居正位列正数第十二,殷正茂位列倒数第十二。
  至于风评嘛,其实没啥好说的,无非就是殷正茂当文官墨赋税、做武官黑军饷。
  朝野尽知,不是秘密。
  不过不喜欢归不喜欢,陈沐没想跟过六旬的老将军犯不痛快,尤其在听到殷正茂的话之后,脸变得像非物质文化遗产。
  刚把殷正茂从地上吃力的托起,陈沐便瞪大眼睛挂着一贯夸张的假笑惊道:“晚辈没想到朝廷竟任殷公为西洋大臣!海外之事有着落了!”
第二十二章
焙礁
  “前辈还是称我二郎吧,陈某不过后生晚辈比殷公早出海几年罢了。”
  别管殷正茂的称呼当不当真,反正陈沐是不当真——俗话说人不求人一般高,更别说殷正茂既然被任命西洋大臣,入北洋军府重臣之职也就几天的事,他俩说白了就是平级同僚。
  唯独多的只是个爵位罢了,而爵位与官职是两码事……在官员之间相处并无意义,哪怕是个公爵,要是任职总兵官,照样也得对总督俯首帖耳。
  总不能说享个特殊津贴就能跟上司对抗?
  不存在的。
  何况海外事办好了封爵,同等功勋,殷正茂封爵比陈沐容易十倍!
  “殷公来的正好,在下这没有好酒好菜招待,不过却有一幅图啊,可供殷公观赏。”
  陈沐把殷正茂迎进百户衙门,他说的是实话,这大沽口要塞就是个百户编制,他也没想到殷正茂会来拜访他,叫人煮上茶,又把北洋衙门的设计图拿出来,很热情地把几张桌子合并一处铺在上面供殷正茂观看。
  陈沐非常自豪地准备地图,实则仔仔细细观看殷正茂的表情,他想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想知道这样一个风评不好的人会不会影响到他对大明海外的布置。
  他原本以为,西洋大臣会是高拱的位置,即使高拱与张居正有隙,但海外事别人玩不转,即使有海军讲武堂,真想等那批人能独当一面,至少还要十年。
  陈沐一直认为四洋大臣都只会从他的南洋系里出来,却没想到是殷正茂。
  殷正茂看得很仔细,比陈沐想象中最认真的情况还要仔细,甚至还起身在衙门找出规矩,在设计图上草头沽入海口关闸之地的炮庙仔细比照距离……陈沐都怀疑殷正茂是故意装出这副仔细模样。
  整副设计图包含棱堡、炮庙、钢砖泥结构、战壕炮防等结构,不是出自南洋够呛能看懂。
  很长的时间里,殷正茂就这样仔细摸索着设置图,陈沐只能等着他观看,甚至都有些困了,才见殷正茂放下规矩抬头看向一脸无趣的陈沐,迟疑片刻才慎重问道:“还望靖海伯据实相告,海外有敌可突莱登海防,直侵我天津卫?”
  不等陈沐开口,殷正茂抬手指向设计图题字,殷正茂的手指较短,指节宽大,即使因年月摧残已有皱纹,但依然显得强健有力,修理干净有些发白的指甲指向的,正是陈沐用炭笔写就:北洋衙门——津门靖海阵地。
  “岸防重炮、深沟高堑、寺庙炮塔,与南洋军府岛异曲同工;这些靖海伯所称工业地块亦与广州府左近相似,唯独还留出大片屯田地块,这是过去靖海伯所在之地不曾见过的。”
  殷正茂皱着眉头,似乎并不觉得他言语里透露出把陈沐所过之处都考察一遍再说出口是不好意思的事情,只是就事论事,抬起头再次问道:“海外,有六丁六甲亦不能胜者?”
  这个问题陈沐该怎么回答?
  大沽口被攻陷那是一八四零年以后的事儿了,可他就是想修,管得着吗?
  “殷公不需多虑,海外或有可胜六丁六甲的战船,但没有攻到这里的可能。”陈沐带着笑容说道:“只是陈某来此见大沽这样临近京师的海陆重镇竟年久失修,故有意翻新,既然翻修,何不以眼下最好的防御阵地来修缮?”
  殷正茂深深地看了陈沐一眼,看似感慨道:“这工钱料费,只怕朝廷不能准许北洋衙门修造如此海陆雄关啊,还是靖海伯有魄力,如此奏议,下官决不敢上——这份银两,难道是南洋军府支出?”
  陈沐眨眨眼,殷正茂是明知故问。
  到现在,陈沐已经明白殷正茂的述职与自己不同,自己述职是交还职务,找徐达去;殷正茂估计也要找徐达,但他已经领受了新职务。
  陈沐只是抿嘴笑,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些急了。
  您者年过六旬的老爷子,千里迢迢到顺天来直奔大沽口,用屁股想都知道不是想在这睡一觉吃顿好的——究竟讹钱还是讹人,总得给句明白话,还得让咱上赶着问你需要啥?
  哪儿知道殷正茂那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不行,西洋军府新设,尚无银粮,如这般阵地好是好,难在外洋用。”
  “阵地章程下官已记下,劳烦靖海伯受累指出,出海异国,所过之处应如何营造?如这般,那些是最重要的,一切从简。”
  殷正茂说着拱拱手,陈沐这心头倒是松快了,斟酌着问道:“既是西洋军府空虚,南洋军府先支银二十万两?”
  “哈哈哈,靖海伯误会了!”
  殷正茂仰头大笑,随后正色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夫官声不佳,却生财有道,述职先至天津,一是为拜见长官,二来,则向靖海伯讨教出海诸事。”
  “实不相瞒,述职前老夫先至广州府,再登澳门与南洋卫港,乘船巡南洋军府……没看账目,若是想看,也会当面向靖海伯言明。”殷正茂说着对陈沐笑笑,道:“老夫不白请靖海伯讨教,我言两事,若有用,就请靖海伯将西洋诸事告知;若老夫觉有用,再言一事,靖海伯以为如何?”
  交换人质?
  “那晚辈就多谢殷公了,若两事有用,晚辈不但知无不言,还给西洋军府拨划银二十万两,供西洋军府招募士卒、购置军械、置备粮草。我知道殷公生财有道,这权当趁陈某还掌握四洋财权,给东西二洋拨下的启动资金,往后可就没这样的好日子了。”
  殷正茂听见陈沐这么说,眼神轻轻动了动,随后拾起桌上炭笔,在设计图上划出几个点道:“老夫巡视卫港、军府岛及航来天津卫,便观出陈帅一贯部署,力求重炮齐轰、深沟高堑,唯独漏了烽堠,择其高阜去处环顾四周建墩台,辅以神目镜则可瞭望方圆二三十里,早先预警。”
  “督两广时老夫做有烽堠号令细章,已交由海军讲武堂,靖海伯若觉有用,可命人取来——也许陈帅知道只是觉得无用,亦或是漏掉了,因老夫发现南洋军府对陈帅定制异常遵守,就算有更好的方法,无陈帅下令也不敢用,故有此一言。”
  陈沐发现自己居然漏掉这个,也不露怯,笑着拱手道:“确实如殷公所言,在下一直以神目镜及船舰巡行作为预警,便漏了烽堠。”
  “至于第二,也与陈帅南洋事一言而决有关。老夫巡南洋军器局,近处新会、佛山皆有煤烧焙而成礁,做铁甚为省力,军器局却因陈帅之命只使柳木——阁下可知礁入炉可五日不绝灭,煎矿煮石最为省力。”
  殷正茂看着陈沐愕然的表情,拱拱手道:“老夫这两言,于靖海伯可有用?”
  陈沐的愕然,和殷正茂想象中的来源有点不太一样。
  他以一种非常尴尬的表情,缓缓地吐出口气,朝殷正茂拱拱手。
  可能自己是唯一一个被古代人问‘你知道啥是焦炭不?’的穿越者了。
第二十三章
独大
  别看殷正茂说的老神在在,但当陈沐仔细问起,老西洋大臣便露馅了,他也说不上来怎么做的,只以一句古已有之搪塞过去。
  陈沐也没想在他身上探究更多,这东西只要知道是有的,那就一定能找到,以后也一定更方便,让他当即开怀,正逢亲兵端茶进来,他伸出手道:“晚辈现在对殷公第三言非常感兴趣,依约,殷公凡有疑问,在下知无不言!”
  殷正茂这会安心了,也不着急,轻抿了口茶,这才起身指着陈沐这幅‘津门静海阵地’,面上看着郑重其事,不经意的挺胸昂首依然出卖了前任两广总督,睥睨之间尽是壮志在胸。
  他说道:“老夫去濠镜、军府岛、马尼拉,发现筑城防务都有相似,回濠镜命人逮来几个葡夷,问他们攻略各地,是如何建设堡垒要塞,方知夷人精细。”
  “此番过来,就是想为西洋军府,向陈帅求一副外洋诸国的驻城章程。”
  真的是有雄心壮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