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847

  万历琢磨这小车也就能驮动暹罗小厮,可它根本没暹罗小厮跑得快。
  “奴婢也觉得没什么用。”
  张宏赔笑着说道:“不过工部的周主事似乎对此事极为执念,他说更好的锅炉与机巧能让火机力量更大,到时火机车能比马车好,能拖拉很重的东西,到那时候就能带上犁去耕地、能带上镰刀去收割麦子,还说能装着旗军去冲阵呢!”
  说着,张宏又怕自己的话让皇帝对周思敬产生不好的看法,连忙补充道:“虽是痴心妄想,但更好的火机能让三大军器局为陛下打造更好的兵器,周主事数年醉心于此,甚为辛勤。”
  痴心妄想么?
  小万历摇摇头,他不觉得这有什么痴心妄想的,现在小车能带着暹罗小厮,只要造的更大就能装上一个人、带上一杆铳,那将来为什么不能带更多人去打仗、带更重的农具去耕地?
  小皇帝神神叨叨地嘀咕出一句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话:“只要蒸汽机能发出一塘的力,耕地就不是问题,如果能发出一沐的力,就一定能行军打仗!”
  说罢小皇帝挥挥手道:“此事自有工部京北分司去做,着你做新式铳刺,上次你说旧制鸟铳不易安插新式铳刺,需新制铳床,做的如何?”
  “回陛下,永定河畔的皇庄已经做出新铳床,新式铳刺打制不易,但已有成品,还请陛下入兵仗局观看。”
  小万历满意颔首,藏在大袖内的两只小手往后腰一背,昂首挺胸两步一晃地走进兵仗局衙门——没有张居正在旁边,他一直都这么走。
  没过多久,一柄雪亮短刀被呈送至皇帝掌中,刀柄铭文万历六年造铳刺,二十四衙门兵仗局制铳刺,后面还带着编号天一,刀锷有与鸟铳铳口相同的六棱圆孔、刀尾另有一长条形卡槽与两侧两个圆扣。
  张宏在皇帝身侧微微欠身报道:“刀长一尺二寸,刃九寸六分、柄长两寸四分,以钢、生铁、熟铁与木片制成,重一斤一两,工料价银一两七分。”
  万历挑挑眉毛,他的手小,刺刀握在手中比例刚刚好像军士握住腰刀的比例,提在手上沉甸甸,这个比过去铳刺稍重一点是可以想象的,可这造价就高得有些过分了。
  一柄二斤多点重的雁翎刀工部的造价也就才七分银,你一柄小一半的铳刺,也敢要一两七分银?
  “为何这么贵,它比寻常刀剑难制?”
  “回陛下,铳刺同寻到腰刀并无区别,无非戳刺劈砍之用,唯独卡榫于鸟铳之上,若直接塞进去还容易些,可要想稳固不落,劈砍戳刺还不能弯、不可折,不伤铳管,就难得多了。”
  “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规格、标准,工匠一再细心,造出还是会有些不合用的次品,如与鸟铳合造就更难了,鸟铳本身铳管粗细就有细微区别,虽说大多数都能装进去,但总会有装不进去的。”
  “不合用的多,成刀造价便高出许多。”
  万历拍拍手,琢磨着如果是这样,造价他也能接受……宗亲刚给他送了足够造出十万柄铳刺的银子呢,他颔首对张宏问道:“兵仗局能造多少?”
  “永定河畔的皇庄一月可造三百口合用之刀。”
  万历皇帝不满了,他摇头道:“这可不行,朕要将这形制规格告知北洋、宣府、广州军器局,让他们三处与兵仗局一起造,看谁造的更好、更多,朕可答应北洋将士,今年就要让他们用上新铳刺!”
  “你要好好造铳刺呀,在这上面再加一行字。”小皇帝指着刀刃铭文,自豪道:“万历六年,兵仗局造,匠人名字,以及——朱翊钧监制!”
第八十五章
龟岛
  小万历根本不会想到他的这条命令会让整个大明帝国掀起怎样的轻武器设计狂潮,此时此刻,他只想着要达成自己的承诺,至少要在今年给远征亚洲的北洋旗军送去些新制铳刺。
  至于多难、损耗多大、有什么问题,皇帝并不在乎,他只是命人给自己送来内库近年来的账簿。
  经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从他父亲隆庆时积攒的蜂窝煤抽成与今年宗室亲王郡王的孝敬,即使削去这两年的花销,小万历知道自己依然有九十三万余两白银。
  拿出不到两万两去给北洋旗军造些新式铳刺,不是问题。
  皇帝已经跑偏了,他在用内库的钱、内廷的人,去给大明隶属北洋军府的旗军造兵器——绕过户部、工部与兵部,这本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兵仗局的职责并非如此,他们的职责一直是给皇帝卫士、锦衣卫打造军械,不管外廷的事。
  其实小万历也不知道为什么,比起将手中的白银投入兵部,似乎投入北洋的事业中更让他感到物超所值。
  可能是因为银两投入兵部,就只是投进去了,但如果投入北洋……天下舆图上那些或多或少被涂成红色的地方,会让万历觉得自己所做不仅仅将那些土地涂红而已。
  他为他的军队做了更多,他可以做更多。
  紫禁城里,小皇帝时常展开舆图,想象着沧海上无与伦比的惊涛骇浪,与他庞大威武的舰队四海扬帆。
  只是事实,往往并没那么美好。
  一望无际的沧海上,距亚洲西海岸秘鲁总督区两千里的海洋中有一座群岛,岛上多高山峻岭,处处怪石嶙峋,四十三年前由西班牙的巴拿马主教发现这座无人荒岛,命名为拉斯恩坎塔达斯,在西语中是魔鬼岛的意思。
  因岛上有巨大的海龟,还被称作加拉帕戈斯群岛,意为巨龟之岛。
  孤悬海外人迹罕至的海岛在万历六年尤其受人欢迎。
  受命袭击西军舰队起航后秘鲁的禁军舰队与邓子龙舰队航行时遭遇暴风,与能随时让舰队散开的转航行去往巴拿马的邓子龙舰队不同,陈矩不能让舰队失散。
  要死要活,他们都必须与南塘舰在一起。
  六天穿越暴雨使舰队偏离航行,带着禁军在暴风中不曾停歇的咒骂远离暴风海域,当疾风骤雨初歇,海浪中沉浮的禁军将士重新回到阳光的怀抱。
  陈矩头上戴着无翼乌纱,端着望远镜眺望。
  他的形象相较自阿卡普尔科出海时早没了那雄姿英发,绯色蟒袍上沾着印成地图的大片盐渍,发巾下的头发也没了光泽甚为干涩,无精打采。
  尽管只有六天,对舰队中每个人来说却都好似一年般漫长,有人落入海中失去海员、有船舰相撞损毁海上、有补给散落无处可寻,噩梦般的经历困扰着舰队每一个幸运儿。
  包括陈矩,他曾在与邓子龙舰队失去联系后顶着狂风骤雨登上甲板,高声疾呼鼓舞部下士气,因此被拍在船首的浪头打落海中吞饱咸涩海水。
  暴雨停歇,舰队再度受到阳光怀抱,陈矩紧紧咬着牙关,微微仰着头颅鼻翼翕动,眉心皱着使双眼眯成一条线。
  他竭尽全力才不让自己哭出来,于部下面前失态。
  就在刚刚,断掉一根桅杆的南塘舰放下通信艇,员额接近三千的舰队只剩六艘战舰,载重甚多的三条辎重船与七条大小战座船全部失去联系,船上京营与净军亦不知所踪。
  “劫后余生,这比,比海水还要苦涩。”
  在海浪中浮沉,他们只想保住南塘舰,可挡他们真的保住南塘舰却失去更多……陈矩尽心盼望那些船舰在当时做出错误的选择,去追随邓子龙。
  来自南洋军府的船长梁博镇看出陈矩心情不佳,宽慰道:“陈公可往好处想,也许他们跟着邓将军,至少我们都还活着。”
  陈矩转过头,盯着梁博镇看了片刻,说道:“你们在南洋时,也会如此?”
  梁博镇缓缓点头,在南洋他们熟悉水文,也避不过这样的风险,道:“卑职并未亲历,却也有所耳闻,凡遇上风浪送至兵部户部止不过漂没二字,世人往往更重视船上所载银两,谁又顾得上漂没军兵呢——好大的鱼鹰。”
  远处的天空中,展开双翼七八尺长的大鸟快速俯冲,将游鱼擒住再冲云霄,令梁博镇万分欣喜,他急忙对陈矩道:“离陆上不远了!”
  这是一种常识,但常识未必准确,有时候会出现例外,而例外多发于暴风之后。
  所幸他们没遇上例外,在被海浪于海风推着飘荡三日之后,他们终于在视野中看见海岛,紧跟着是群岛,仅限于西班牙人知道的魔鬼岛,也向明军掀开一角。
  进入这片海域让明军舰队不再担忧没有辎重而断粮——南北方向的洋流汇聚于此,使这里成为天然渔场,海洋生物异常丰富,不论是金枪鱼还是海鳗都极易捕捉,装备望远镜的将官甚至能还看到远处海滩上趴着的海豹与红色小螃蟹。
  远远望去,独处海外的大岛郁郁葱葱,沙滩上不规则分布着黑色巨石,细看去那些石头并不黑,只是浸了海水,但石头上趴着的都动物却很黑,体形很大的蜥蜴,数量多到令人头皮发麻,几乎能被阳光照射到的石头上都趴着这些大家伙。
  蜥蜴在古代是异兽,更遥远的时代常被先民雕刻于刀柄之上,因为这种俗称为四脚兽的动物生着‘鬼头、性好血腥’正好被放在刀柄上。
  禁军舰队缺少水源,也必须去岸上修补船舰,但此时此刻他们显然没有做足与成群蜥蜴开战的打算。
  无可奈何之下,四艘受损战舰战船都只能在近海抛锚,禁军就近以小船划到背阴的沿岸,受训巡哨的神枢营骑兵牵着仅剩的战马,在将官骆尚志的率领下于沿岸散开,探查海岛情况。
  与此同时,两艘完好无损的五百料炮舰也由东侧海岸环绕海岛起航,自水陆分兵彻底探查这座岛屿。
  只有这个时候,陈矩的心才真的放松下来,不顾形象地平躺在甲板上,在蓝天白云下闭上双眼,感受越过干舷吹到身上的海风与发红的眼皮。
  直到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声,将他拉回你争我夺的人类世界。
第八十六章
长寿
  受到暴风袭击的并非只有明军。
  由秘鲁总督区航往阿卡普尔科增援贝尔纳尔的西军舰队同样遭受暴风袭击。
  不过他们更加熟悉新大陆西海岸的气候,损失远小于明军。
  这要得益于秘鲁总督区的指挥官,与贝尔纳尔那种贵族将官不同,秘鲁的李卡尔德是船长出身的海军将领。
  海军将领掌权,这种情况在西班牙乃至整个世界都极其罕见。
  尽管大航海时代早就开始,西班牙与葡萄牙两个国家接近瓜分世界,但实际上这个时代并没有任何几支海军,包括大明、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法兰西在内,都没有。
  明朝自不必说,没有陈沐就没有海军,国家的战略重心即使在倭寇袭扰的情况下也仍旧放在北方,曾经的郑和舰队也是一支以陆军力量为主的船队。
  西班牙的海军更像是缩小但火力加强版的郑和舰队,作战思路大致相同,船大艏高人多炮重莽正面。
  英格兰,英格兰更没什么好说的,其船舰作战理念在后人看来自然先进,但在这个火炮技术不够成熟、威力不够稳定的时代,其实与西班牙战术在战力上不分高下。
  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作战思路其实无高下之分,技术与战术来源于需求,两个国家的需求才是决定这一选择的重要因素。
  西班牙战船需要来往新旧大陆维持殖民统治,需要大量兵员,又缺少海上势均力敌的敌人,战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输船,既要运送白银黄金也要运输陆战士兵,兼顾海陆,克拉克船自然发展为高大如城的西式盖伦船。
  英格兰战船只有两个目的,一为做买卖二为抢劫,人少船小国力弱,自然要避免冲突伤亡,凭借船快炮多中距离炮战决胜负,抢完就跑,从克拉克船发展为高速的英式盖伦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