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847

  “我听说总督在里斯本过得很快乐,带亲兵沿岸骑马,这样让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在里斯本的王宫里,风尘仆仆的李旦被召集来,他脸上带着强打精神的疲惫倦容,表情却很鲜活,菲利普从王座上走下,与他坐在一起,道:“如果你想知道葡萄牙的布防情况,阿尔瓦公爵更加了解,你可以直接开口问。”
  “呵,我关心那些做什么,我又不是将军,也不会打仗。”李旦笑得诚恳,卷起袖子表情显得非常兴奋,抬手道:“我走了沿海许多地方,还有南部没有走完,不过想来那边也差不多,里斯本港口很适合设立税所,这里一年能为王室提供不少于三十三万枚半两钱的税务收入。”
  李旦说着摇头自言自语道:“多好的地方,葡萄牙王室怎么会让它亏本呢?”
  这话完全是胡诌,葡萄牙治理水平再低也不至于让里斯本港口亏本,真正亏本的是葡萄牙王室,而非单单这一港口。
  内部赋税系统极为落后,陆上贸易同唯一邻国西班牙有高昂贸易壁垒,马哈赞河一战国内接近一半军事贵族或战死或俘虏,高昂赎金支出使国家不可能做到开源;外部主要收入除了港口税务就是航线拍卖。
  葡萄牙现在还能拍卖哪条航线?果阿到澳门、澳门到长崎?还是里斯本到果阿?
  前者此路不同,后者由于杨策的存在造成大量金银贵金属外流。
  它怎么能不赔本?
  现在轮到李旦坐在这说风凉话了:“要我说,就根本不必往外跑,大明港和里斯本,两个港口岁入二百万,加上明西贸易一年四百万,大东洋上自有大明舰队,直布罗陀由大明港卫军保护。”
  “手握这六百万半两钱,殿下外发国内贵族平定尼德兰叛乱,与弗兰西乡巴佬、不列颠小岛夷争雄绰绰有余,请皇帝派几个进士过来,内行推恩,化封邑设府立县,集大权于一身,老贵族们死了就用这六百万成立新军,养兵十万。”
  菲利普听得眼儿都直了,李旦却越说越带劲:“待天时所至祭告太庙,择忠臣良将两员,陆师领军出比利牛思西川攻城略地、水师着舰队封锁塞纳河口,浩浩荡荡兵临巴黎城下,岂不快哉?”
  国王眨眨眼,你不说自己是一商人么?
  怎么谈到战事这么兴奋,还推恩,那是个什么东西?
  本王拒绝接受天朝典故!
  费老二根本不接这茬,他现在更关心明军海战的实力如何,故而摆手道;“说到大东洋海防,我就是为这事找你来的,你说的那些弗兰西乡巴佬和不列颠岛夷正在为伪王安东尼奥集结舰队,打算抢夺明西贸易的运银船。”
  “我希望你能放下大明港的事回新大陆一趟。”
  李旦觉得菲利普没听懂自己说的是什么,否则不应是这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他认为自己说的挺有可操作性的,而且也非常真诚,基本上没有给费老二挖陷阱。
  唯独一个互惠互利的机会,是老贵族死在尼德兰后而新军未成,西班牙将会面临一段军事人才稀缺的时间,但这也并不危险,大明有用不完的军官。
  可费老二没半点激动,令李旦分外诧异:“就为这事回北亚,发兵给他们剿了不就完了?”
  “不光是这事,我还需要你去见见东洋军府的大元帅,在哥伦比亚,名叫劳塔罗的印第安叛军不断在杀戮我的军团士兵和秘鲁的市民,每个月有超过四百名士兵被不知从哪打响的枪或身边突然炸响的炮打死。”
  李旦用疑惑的目光说:所以呢?
  菲利普迎着这目光拍手道:“他们过去用我们的武器,但在今年,他们有了更多火枪,这些火枪是万历二年南洋造。”
  “而且,就在三个月前,东洋军府发兵一千四百,占领了葡萄牙巴西总督区的里约热内卢,还向四面八方,不,还向四周侵夺土地。”
  菲利普非常愤怒,愤怒在于他又在依照大明人的语言习惯说话:“我要你回去问一问,你父亲到底想干什么!”
第四百五十七章
宝藏
  万历九年夏,桅杆飘扬黄底镶龙旗,双层甲板陈布二十八门镇朔将军炮的老式千料战舰载着大明第一个睁眼看细菌的医师陈实功抵达天津北洋港口。
  那天负责卸货的北洋旗军不胜烦扰,因为这位挂职北洋医科院的甲等医师拒绝进入军府休息,一定要亲眼看着旗军在码头把他随身携带的六十二只板条箱沉重器物搬下船、送到地方才肯离开。
  陈实功并没有那么多行李,其中十二箱属东洋军府,为此年度右京八县赋税报表、官吏任职状况、铁路建设规格情况、矿山渔场林场农田状况及新增精量舆图等公文。
  另有九箱属常胜所制细菌培养、显微镜制作的机器样式。
  剩下的全部是书,一多半为东洋军府藏书阁内今年对所获西书翻译抄本。
  其中也有几本宗室大学的新编教材,主要为徐渭对融合西方画后创作方式、阴影、光线等手法的新编画艺;朱载堉的乐理,以及其同程大位一起编出的数学教材。
  余下的则都是陈实功口述,由其军医团队编写的诸多医术,其团队原本有操刀、称量、古籍、笔记、整理加龙虎道场被辞退的道士六人,后来道长曹长青被派去英格兰,又增加了一名稍通医术的宗室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在宗室大学跟徐渭学了一段白描,一百六十余卷医书插图都是他画的。
  所有书籍皆为双份抄本。
  这是一份宝藏,原本都留在东洋军府藏书阁。
  因为始作俑者陈实功并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份宝藏公之于众,所以他遵循陈沐的建议,先将这两套抄本分开,一份教材放北洋军府、一份医书放北洋医科院,余下的一套送往紫禁城。
  这套书里的东西都太惊世骇俗,作为宗室大学教材,建筑科、水利科、农牧科的还好,这些几乎没有进步,只是对前人经验总结归纳而已;可是乐理科?朱载堉的结论是最新的,与大明故有乐理格格不入,未必会为人采用。
  最难的就是他的医书了,像《骸骨筋肉真解》,人身上二百多块骨头每一块都单独介绍,包括其模样、用处,并附有插图,图上写着标准大小、粗细的尺寸区间。
  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以及绝大多数血管,甚至连外皮厚度、油脂厚度等等都有全面且明确的介绍,这说明什么?
  说明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写书的人究竟做了些什么?
  当然,都不用陈实功想起来东洋军府派自己回来究竟是为什么,就在他刚带着军医学员与旗军把东西安顿好,北洋重臣叶梦熊已经拿着电报单子来了。
  “别歇了陈医师,紫禁城发来电报,陛下要你带好陈帅回信即刻启程,速去清华园,一路行船劳顿,待晚些时候去张阁老那歇。”
  叶梦熊说着做出无奈的表情,闭眼叹气的同时又挑起眉毛,摇头道:“阁老等你等得辛苦,先向陛下请求致仕,上月的手本都用上乞骸骨的词了。”
  朝廷没有这样的先例。
  别管是阁老、重臣还是寻常官吏,甚至哪怕是百姓小民,只要人家没犯法没作奸犯科,哪儿有皇帝自己施压不让人家治病的?
  这事谁都没办法劝,最开始朝堂上是有人说话,说皇帝不该拖着不让张阁老看病。
  有病治病,这不是人之常情?
  要说是请的医师医术不精,那也不是,张居正是从徐阶府上请的名医赵裕,像这样的甚至还专门找了两个同样患几年痔疮的人,先给他们治,如今人家那俩人病根儿都没了,健康得不得了。
  “乞,乞骸骨?”
  这个词在语境上是很严重的,通常别管权臣也好、寻常大臣也罢,平时正值壮年身体健康,说个请求致仕,也就行了;就算有个小恙,说个告老还乡,看皇帝准不准,也算是。
  比方说马芳,这不到老了身上久伤找后账,朝廷直接安排进北洋医科院修养,这都不用说乞骸骨的。
  乞骸骨,这是怕死了埋不到家里去。
  这个词把陈实功吓一跳,问道:“阁老病得有这么严重?不应该啊。”
  “本来没事,就是旧疾,一直吃着苏东坡的茯苓饼,饮食少肉少油,安然无恙;一直到今年过年,先前塞外一直打仗,朝廷的事断不了,谁都提着心劲不敢轻松。”
  叶梦熊跟陈实功边走边说,边张望着陈实功带回的这些板条箱,道:“入冬以后,塞外的兵有陛下亲自监制的冬季装甲,还能将哨探洒出雪地三五十里,偶尔过个夜也无妨,反倒北虏全靠肉扛风,朝廷的心气这才松了下来。”
  “人心紧惯了猛一松容易得病,过年谁不吃点大肉大油,再饮上些酒,实不相瞒……我去看望阁老,医师你猜阁老怎么形容病情。”
  “炸膛。”叶梦熊长出口气,带着感同身受的畏惧神情,道:“他说像如同炸膛,嗯,镇朔将军炸膛。”
  “给陛下写信还借题发挥,说这国治沉疴正如人治重疾,不可拖,他这病就是拖出来的,要果断祛除病根。”
  “陛下不这么想,陛下认为必须要有万全之策再做考虑,不可有丝毫差池。”
  叶梦熊道:“不论对国,还是对阁老,一直拖到现在,半年了……阁老如今病得越来越重。”
  陈实功看见叶梦熊脸上一闪而逝的复杂神情,那神情里既有感慨、也带着些微忍不住的嘲笑,道:“我看多半是被陛下气的。”
  本来屁股生出痔疮就是个没多少人知道的事,给皇帝说自己要请半个月假施药治病,结果可好,就等了半天,皇帝这边派人慰问,说他不准,不准张居正治病。
  “在下倒是觉得,此事陛下所言极是,在下此次回来主要就因此事。”
  陈实功检查好一切随行书卷、器具完好无误,着医生学员带上要呈送皇帝的东西,对叶梦熊行礼告辞,道:“陈帅命我在大东洋寻患病之人治疗,年过四旬、患病五年以上者四十六例,分以各种手段治疗,手术开刀、枯痔散、熏洗法、艾灸法、引导法、熨帖法,就连古时候的烙铁法都试过了。”
  “饮食法、艾灸法、引导法、熨帖发、熏洗法,直至在下乘船,仍旧不能除根,但症状确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而枯痔散、开刀切除的二十二名患者,有四例开刀的血流不止元气大伤,六名枯痔散患者治愈后损耗气血,他们年纪大,承受不住。”
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
  清华园大门口,头戴翼善冠的万历皇帝难得脱下兵服戎甲,身着明黄十二章纹袍将两手叉腰卡着腰间玉带,满意地看着过去姥爷修出煊赫的私人园林门口空地。
  大门左右雕工精妙的石制虎头拴马桩一字排开,拴着御林军披挂甲衣的混血高头战马,肩扛御林长刀与鸟铳的亲卫军校封锁路口拉开警戒,中间的空地上停摆一辆又一辆载满板条箱的马车。
  国内如今装运货物用的也是板条箱,主要是从北洋装卸的货物,因为那有太多新大陆运回来的预制木板了。
  东洋军府为装船输送方便,木料装船时有方有板,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相当一部分长得不成材的木料直接被做成用于榫卯、装钉的木箱预制板,北洋军府也只能这么用。
  张阁老捂着屁股的难言之隐早就被皇帝抛在脑后,他昨天很高兴、今天也很高兴、可以预见明天还是会很高兴,因为就在几天前,皇室去年在西南的寺庙里,方丈们第一次将上缴的特产、田租、利息、税金,先走海路运抵北洋,再走陆路送往北京。
  这些方丈不是跟着天时去西边打仗的那批人,是皇帝出内库银钱投资,交由天时法师选人,在西南的缅甸等地、暹罗诸藩设立的寺庙,借着天时和尚讨教佛法的机会大行土地兼并、藏匿人口、广纳庙产、勤于放贷、坐地收租。
  这么说吧,万历皇帝分批,以‘翊钧’的名义先后投资庙宇七十四座筹集善款,又以李太后的名义加投九座用以让晚年的东厂督公冯保有个能念经的好地方,共八十五座寺庙。
  这跟万字军立的寺庙还不一样,皇帝分得很清,那些寺庙是大明的,这些寺庙是他的。
  大明在海外的庙里头有什么他这皇帝管不着,都由军府说了算,但他的庙是有严格规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